研究生: |
林洪錢 Lin Hung-Chien |
---|---|
論文名稱: |
當代彩墨形式結構新蘊 —林洪錢創作論述 New Appearance of Formal Structure of Modern TSAI-MO-Creation Description by Lin Hung-Chien |
指導教授: | 李振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有意味的形式 、後現代 、多元化 、材質 、肌理 |
英文關鍵詞: | Significant form, post-modern, diversification, material, tex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61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國的繪畫向來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表現,對於形式卻較少去談論著墨。而在文人畫方面,陳衡恪認為「文人畫首重精神,不貴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優美者,仍不失為文人畫。」但是物質與對象的存在,終究必須以某種形式面貌展現出來。形式是物象的外貌,透過形式的呈現傳達出作者的觀點與思維。藝術的創造,一方面是感性的形式,一方面是理性的表現。而形式的創造是為了表現理念而來。理念是什麼?就是普遍性之內容。藝術家在自然現實與人間世界中所感受的、接觸的、體驗的,在他的思索與探討之中,所獲得的最高理念,雖是抽象化的結果,但卻構成了藝術作品之靈魂與內蘊者,不外就是理念,亦即是在自然現實與人間世界中所蒸餾攝取而得的普遍性之原理。
里德在其著作《現代繪畫簡史》中說到:「藝術作品是形式和色彩具體因素的結構,形式和色彩經過綜合的安排下,變得富有表現力;藝術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內容,藝術作品的任何表現力都起於形式。」任何藝術創作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藝術作品的內容都是主體與客體統一的結果。
形式是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包含了內容的內部結構與形象的外觀,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而內容所以成為內容,是因為它具有了形式,如果沒有相適應的特定形式,就不可能表現特定的內容。反之,藝術形式也不可能獨立存在,再抽象的形式也有自己的內容。內容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情感,可以是鮮明確定也可以似是而非。即使是那種完全說不出的內在心理狀態,只要它(內容)有所表現,就仍然是掩蓋在藝術形式之後的內容。
「人生有情感,遇物遷我思」,「外事牽我形,外物誘我情」。一切藝術作品的由來,可說是莫不來自藝術生活的經驗。在普遍的原則下,都是與一個有形、有色的對象聯結在一起。情感、感覺必出自有所見、有所聞,由此而感動,而創作的想像(理智),而靈感,而選擇,而意志命令實行,而作品生出。如無外物的經驗,方則是無法生出創作的。
The Chinese paintings always emphasize on spiritual expression and seldom talk about the form. Regarding the scholar-artist style of painting, Chen Hengke thinks that “the scholar-style painting firstly emphasizes on spirit, not on form. Therefore, this kind of painting is short of shape and those having elegant spirit could still be regarded as scholar-style paintings.”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substance and subject must be expressed in a certain shape and appearance after all. The form is the appearance of a substance through which conveys the author’s viewpoints and thoughts. Artistic creation is the sentimental form on one hand and is the rational expression one another hand. Besides, form creation is principally for expressing conception. What is conception? It is just common contents. What the artists have felt, touched, experienced between natural reality and human’s world, and the supreme conception that artists have obtained from their thoughts and research, all of these have composed the soul and purport of artworks, even though they are the abstractive results. This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conception which is also the common principle distilled from natural reality and human’s world.
Prof. Read has said in his book 《A Concise History of Modern Painting》: “An artwork is a structure composed by the concrete factors of form and colors. The form and colors become rich in expression capability through synthetical arrangement. The form of an artwork is the content itself. Any expression capability of an artwork derives from the form.” All artworks are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nt and form and all artworks’ content is the result integrating subject and object.
The form is a way to exist for the content of an artwork, includ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he appearance of image. The content becomes so, just because it has the form. If there is no relative specific form, it would be impossible to represent any particular content. On the contrary, the artistic form could not exist independently; even an extremely abstractive form has its own content. The content could be a thought or a sensation and could also be precise or paradoxical. Only if has it (the content) its own expression, even though the mental condition that is hard to describe could still be a kind of content concealed behind artistic form.
The origin of all artworks can be said to derive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rtistic life. Under the common principle, the works connect with a visible and colored object. The emotions and feelings must derive from all that one saw and heard, to be moved and therefore create images (intelligence). Furthermore, inspirations come and selections appear, and then the will orders to execute, therefore the works come into being. If none of outside things has been experienced, no creation could be done.
參考文獻
王夫之,《尚書引義》,引載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允晨文化,2001年,初版十刷。
王秀雄,《美術心理學》,台北市立美術館,1997年。。
王素峰,<主語編-新時代的多元思考?>,收錄於《現代美術學報》,北美館
2006年12月。
石瑞仁 ,《媒體與消費時代的台灣當代藝術思維》,台北美術館。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灣開明書店,1993年。
老子,《老子》,沙少海、徐子宏 著譯,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出版二 刷
2005年。
江祖望,《水墨畫與台灣美學》,台北利氏學社,2004年。
何政廣,《歐美現代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2001年。
何懷碩,《苦澀的美感》,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民國87年10月初版。
何懷碩,《創造的狂狷》,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10月初版。
余秋雨,《藝術創造工程》,臺北:允晨文化,2001年 初版十刷。
吳超然,《台灣當代美術大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
李進發,《日據時期台灣東洋化發展之研究》,台北市立美術館。
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淑馨出版社,.2000年元月二刷。
周濟祥,《繪畫的技法與肌理》,湖南美術出版社,1995年。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世華文化出版,(原載於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藝文叢刊地捲第二期,明國23年10月」)。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徵後:書寫於在地之上》,臺北:典藏藝術出版,2005年。
俞劍華,《中國古代畫論類邊》,北京 人民美術社,1998年。
施世昱,〈余承堯(1898-1993)山水裡的技法與色彩〉,《臺灣美術》,第44冊,1999年4月。
徐建融,《傳統的興衰》,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徐素霞,<突破傳統水墨表現的一些創作探索>, 收錄《彩墨藝術文選-
黃朝湖等著》臺北:振輝美術印刷。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7年第12次印刷。
翁劍青,《形式與意蘊》,北京大學出版,2006年。
袁金塔,<當代台灣大眾文化對水墨化的衝擊>收錄在《水墨新世紀:2002年水墨理論與創作國際學術研討會》。
高千惠,《藝種不原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
高楠, 《藝術心理學》,臺北:復漢出版社,1993年。
張俊傑,《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國立歷史博物館,2005年。
張彦遠,《歷代名畫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3年6月第二次印刷。
許慎撰、楊家駱編,《說文解字》,臺北:世界書局,民國49年11月初版。
陳秉璋、陳信木,《藝術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一版二刷。
陳采青,《質感之象徵意象在視覺傳達設計創作之研究》90年台師大碩士論文,
陳滯冬,《中國書畫與文人意識》,四川美術出版,2006年
陳衡恪,《中國文人畫之研究》,引載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臺北:
華正書局,民國73年初版。
陸蓉之,《後現代的藝術現象》,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0年。
傅抱石,《中國繪畫理論》,華正書局,1988年。
黃光男,<館長序文>收錄於《墨與彩的時代性-現代水墨展》,北美館,
1988年。
黃朝湖等著,《彩墨藝術文選》,台中市文化局出版,民國92年。
黃賓虹,《黃賓虹話語錄》,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5年初版。
熊宜中,《中華民國第二屆現代水墨畫展 二十一世紀的新展望》,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1998年。
趙惠玲,《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院有限公司。
趙雅博,《中外藝術創作心理學》,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3年11月出版。
趙權利,《中國古代繪畫技法˙材料˙工具史綱》,廣西美術出版社,2006年
劉岱, 《美感與造型》,聯經出版,1982年。
劉襄儀,<虛擬偶像於視覺藝術教育之潛能> 收錄於《現代美術學報》,
北美館,2006年12月。
蔣勳, 《美的沉思》,臺北: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
鄭績, 《夢幻居畫學簡明》,引載俞崑《中國畫論類編-下》,臺北:華正書局,民國73年初版
魯虹, 《現代水墨二十年》,湖南美術社出版 ,2002年。
盧輔聖,《歷史的象限》,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年。
蕭瓊瑞,《中國美術週刊-劉國松》,臺北:錦繡出版 ,1996年。
賴瑛瑛,《台灣前衛-60年代複合藝術》,臺北:遠流出版社,2003年。
謝東山,<前衛水墨一中國傳統繪畫的最後出路> 收錄《彩墨藝術文選-
黃朝湖等著》臺北:振輝美術印刷。
羅青,<台灣後現代文化與美學之反思-以新詩與彩墨畫為例>收錄於《思語言季刊》臺北:思語言雜誌社 ,2002年。
里德, 《現代繪畫簡史》,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年。
莫道夫(Steven Henry Madoff)所作,後收入羅青《什麼是後現代主義》,
臺北:台灣學生出版,1989 年。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unsky)著,.呂澎譯.《論藝術裡的精神》臺北:
丹青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賈克˙瑪奎(Jacques Maquet)著,武姍姍、王慧姬等 譯,《美感經驗》,臺北:雄獅美術 ,2003年1月。
蘇珊˙朗格箸.,《形式與情感》, 劉大機 傅志強 周發祥 譯 ,臺北:
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