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沈芳如 Shen,Fang-Ju |
---|---|
論文名稱: |
《台南文化》與戰後台南「府城」集體記憶的建構(1951-2001) Tainan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world War II Collective Memory of Tainan(1951-2001) |
指導教授: |
陳惠芬
Chen, Hui-F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0 |
中文關鍵詞: | 集體記憶 、台南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collective memory, Tainan Cult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9 下載:5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台南文化》作為文本分析的對象,探討戰後台南府城集體記憶建構的特質。
《台南文化》中的府城記憶,主要是由台南市文獻會所網羅的地方精英所主導,其主題包涵甚廣,且逐漸趨向多元化。在其所顯示的龐大集體記憶體系中,尤以空間、人物與常民文化的記憶最為突出。
《台南文化》中府城空間的記憶顯現出權力刻劃的痕跡,不僅每個政權都藉特定的「地景」爭相訴說屬於自己的「過去」。鄭成功登陸地點問題更與地方利益相結合,爭論不斷;古蹟的議題,從保存、調查逐漸轉向「再利用」,古蹟也從確立中華文化正統,「活化」成為發展繁榮府城的文化資產以及強化認同的空間。
《台南文化》中所呈現的人物記憶類型,往往反映時代價值的轉變。不論是從軍政類型人物為主轉為以文化特質顯著的地方人物為主之趨勢,抑或是鄭成功形象的數度轉化,皆與台南府城從「反共復國」的「中國」意涵轉向本土化的主流社會意識變遷相呼應。
在本土化思潮高漲的氛圍中,以府城小吃與宗教民俗為主的常民文化自九○年代以來日益成為《台南文化》中的主要府城記憶內容。而在台南市政府發展「文化觀光」的策略下,府城的常民文化記憶進一步成為「產業文化化、文化產業化」潮流中的重要資產。
整體而言,《台南文化》中府城集體記憶建構的過程常受現實關懷所左右,而在權力的運作下,其社會文化意涵呈現了不穩定的特質。唯在過去與現在互為滲透的現象中,仍可窺知其所具備的歷史連續性。
This paper takes Tainan culture as the object of text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world war II collective memory of Tainan Fu Cheng.
The collective memory of Fu Cheng in Tainan culture i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local elites who are enlisted by the Tainan City local document clubs. It covers a wide range of themes and gradually diversified. Of this huge system of collective memory, the most prominent memories are the memories of space, figures and folk culture.
As indicated in Tainan culture, the collective memory about space shows traces of power. For one thing, each political power competed with one another telling their own past through specific landscapes. For another, Zheng Cheng-Gong’s landing sites issue is combined with local interests, a fact which gives rise to incessant disputes. As for the issue about historical relics, the focus has been shifted from preserving them to conducting surveys before reusing them. And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relics has also changed from ensuring the legitimacy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developing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can make Fu Cheng prosperous and space which can strengthen local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whole city.
The type of figures who are memorized in Tainan Culture often reflects the changes of the value of the times. Whether the main type changes from military and political figures to the local people who ha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r the image of Zheng Cheng-Gong undergoes several transformations, it echoes the change of the mainstream social consciousness from anti- communism to localization.
Given that localization becomes the main thought, FuCheng snacks and folk relig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main memory in Tainan Culture since the 1990s. With the Tainan City Government’s push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Fu Cheng’s cultural memory becomes important assets in this trend of“industrial culturalization” and “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Overall,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Fu Cheng collective memory is often influenced by reality care. In the operation of power, its social and cultural meaning shows an unstable nature. The phenomenon in which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mutually influence one another also helps us realize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一、 史料
《台南文化》,創刊號─第9卷第3期,1951年10月─1972年6月
《台南文化》,新1期─新51期,1976年6月─2001年9月
二、 專書
上旗文化編輯部著,《台南in hand:5區域5條主題路線嬉遊記》(台北:上旗文化,2007)
巴特萊特(F.C.Bartlett)著,李維譯,《記憶:一個實驗的與社會的心理學研究》(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台北:桂冠圖書,1998)。
王浩一編著,《台南舊城魅力之旅》(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
台南市文化協會,《台南故事影像館》(台南:台南市文化協會,2005)
台南市政府民政局禮俗文物課、成大歷史系編,《台南市第一級古蹟資料專輯》(台南:台南市政府,1989)
民生報台南採訪中心著,《府城小吃》(台北:民生報社出版,1995)
安平文教基金會、赤崁文史工作室編,《安平文化資源巡禮》(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5)
江仁傑,《解構鄭成功:英雄、神話與形象的歷史》(台北:三民,2006)
何培夫、晏錦文,《臺南市古蹟導覽》(台南:台南市政府,1995)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2005)
呂秉城等纂修,《台南市志》(台南:台南市政府,1978)
宋光宇,〈試論40年來台灣宗教的發展〉,收入宋光宇編,《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台北市:東大, 1994)
周菊香,《府城今昔》(台南:台南市政府,1993)
林文漲,《回首鹿耳門:紀念鄭成功復台三百三十三週年》(台中:澤偉出版社,1993)
林仙養總策劃,《台灣之門─鹿耳門》(台南:台南市鹿耳門天后宮,1999)
林明德,〈發現桃園飲食文化〉,收入鄭良偉等著,《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前衛,2003)
范勝雄,《府城的寺廟信仰》(台南:台南市政府,1995)
范勝雄,《府城叢談:府城文獻研究》(台南:台南市政府,1998)
孫武彥,《文化觀光─文化與觀光之研究》(台北:九章,1994)
徐明福、徐福全,《台南市媽祖廟之變遷》(台南:台南市政府,1997)
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主編,《全臺首學資料彙編》(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7)
張玲玲撰文,楊翠玉繪圖,《台南府城》(台北:遠流,1990)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著,華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許雪姬等,《台灣歷史辭典》(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郭英慧攝影文字,《台灣街的共同記憶》(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5)
陳秀琍撰文攝影,《紅城戀影 :老臺南歷史散步》(台北縣:人人,2002)
陳芳明,〈鄭成功與施琅─台灣歷史人物評價的反思〉,收入戴寶村、李筱峰、張炎憲主編,《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1996)
陳柏州、簡如邠,《台灣地方的新節慶》(台北:遠足,2004)
陳奮雄編,《台南市文獻半世紀》(台南市:台南市文獻委員會,2003)
鹿耳門志編輯委員會,《鹿耳門志》第一輯(台南:安南區土城正統鹿耳門天上聖母廟,1962)
傅朝卿,《台南市日據時期歷史性建築》(台南:台南市政府,1995)
曾國棟,《全台首學,鳳凰展翔》(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
費宗澄,洪文雄主持,《台南市古蹟整理及觀光發展規劃報告》(宗邁建築師事務所,1977)
黃崇雄,《府城遊吟:台南市歷史人文與古蹟風情之旅》(台北:愛書人雜誌,2004)
黃靜宜、王明雪主編,《臺南歷史散步》(臺北:遠流,1995)
楊仁江,《臺南市國家二級古蹟專輯》(台南:台南市政府,1993)
葉文榮編,《民俗文物》第2輯(台南:台南市政府,1996)
遠流出版公司台灣館編輯,《台南古蹟之旅》(台北:遠流,1994)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台北:常民文化,2000)
蔡蕙如,《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8)
鄭水萍主編,《安平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南市文化中心,1995)
鄭道聰撰文,《台南城的故事:守護這個城市我們生老於此》(台南:赤崁文史工作室,2002)
盧嘉興,《鹿耳門地理演變考》(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5年)
蕭瓊瑞、陳美娟,《府城故事:臺南市古蹟巡禮》(台南:台南 市政府,2000)
戴寶村,〈台灣史問題研究〉,收入朱建民主持,《本土文化研究整合性教程-以台灣社會變遷為題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顧問室,1994)
簡麗華撰文、黃丁盛攝影,《臺南府城巡禮:荷鄭啟之,永續文化盛名》(台北縣:泛亞國際文化,2002)
釋昭慧,〈台灣佛教之發展及其特色〉,收入鄭良偉等著,《台灣漢文化之本土化》(台北:前衛,2003)
三、 期刊
Jedlowski,P.,“Memory and Sociology -Themes and Issues”,Time & Society ,vol.10,No.1:29 - 41,1999
王汎森,〈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40-49。
王志弘,〈記憶再現體制的構作:台北市官方城市書寫之分析〉,《中外文學》,第33卷第9期,2005年2月,頁9-52。
王明珂,〈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6-19。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年9月,頁147-184。
石萬壽,〈台南府城的行郊特產點心〉,《台灣文獻》,新31卷第4期, 1980年12月,頁70-98。
石萬壽,〈南瀛文獻論文分類索引〉,《南瀛文獻》,第24卷,1979年6月,頁130-178。
石萬壽,〈康熙以前台澎媽祖廟的建置〉,《台灣文獻》,第40卷第3期,1989年9月,頁1-28。
朱子文,〈莊松林先生生平事蹟〉,《台南文化》,新55期,2003年9月,頁9-18。
吳茂成,〈老台南〉,《台南有藝術》,第8期,1998年11月-12月。
李依倩,〈歷史記憶的回復、延續與斷裂:媒介懷舊所建構的「古早台灣」圖像〉,《新聞學研究》,第87期,2006年4月,頁51-96。
周婉窈,〈歷史的記憶與遺忘:「台籍日本兵」之戰爭經驗的省思〉,《當代》,第107期,1995年,頁34-49。
林元輝,〈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1998年9月,頁1-56。
林鶴亭,〈石暘睢先生事蹟〉,《南瀛文獻》,第10期,1965年6月,頁35。
柯塞(Lewis A Coser),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第91期,1993年11月,頁20-39。
夏春祥,〈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臺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台灣社會研究》,第31期,1998年9月,頁57-96。
徐明福,〈傳統城鎮現代化見證─日據時期的台南市〉,《建築師》,第21卷第1期,1995年1月,頁91-99。
翁安雄,〈傳說、歷史與集體記憶:文化史的側寫--從澎湖七美故事及地名談起〉,《西瀛風物》,第8期,2001年5月,頁38-59。
翁秀琪,〈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第68期,2001年7月,頁117-149。
高致華,〈鄭成功信仰在臺灣--異文化之各自表述〉,《東吳外語學報》,第22期,2006年3月,頁1-37。
張致苾,〈古今成年禮之淺探─以《儀禮‧士冠禮》和台南市開隆宮「做十六歲」儀式為例〉,《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1期,2000年6月,頁61-81。
莊松林,〈懷念石暘睢先生〉,《南瀛文獻》,第10期,1965年6月,頁45。
連風彥,〈敬悼父親〉,《文史薈刊》,復刊第3輯,1998年8月,頁47-48。
連景初,〈自傳〉,《文史薈刊》,復刊第三輯,1998年8月,頁43-45。
陳登風,〈鹿耳門媽祖廟紛爭的沿革〉,《台灣風物》,第40卷第1期,1990年3月,頁91-121。
陳梅卿,〈『媽祖行腳』六年有感〉,《台灣文獻》,第58卷第3期,2007年9月,頁361-390。
陳華,〈集體記憶與社區歷史的建構──對北港、西螺、大廍村、虎尾全國文藝季活動的探討〉,《台灣風物》,第49期第3卷,1999年9月,頁127-155。
陳熙城,〈鄭成功率軍經鹿耳門水道登陸北汕尾島與鹿耳門天后宮〉,《台灣源流》,第10期,1998年6月,頁108-117。
陳翼漢,〈歷史與文化資產之於「過去」〉,《博物館學季刊》,第18期,2004年4月,頁79-94。
傅朝卿,〈古都?台南─蛻變中的府城歷史性環境〉,《建築師》,第21卷第1期,1995年1月,頁82-90。
傅朝卿,〈台南市文化資產大展與市民城市保存意識─關於全國第一個城市文化資產展覽會的意義〉,《建築師》,第24卷第5期,1998年5月,頁58-61。。
馮啟宏,〈歷史論述與民族意識的建構-以台灣通史類論著為例〉,《大仁學報》,第17期,1999年5月,頁353-372。
黃萬翔,〈從「活化文化資產」到「城鄉生命重現」-21世紀城鄉規劃發展之新思維〉,《北縣文化》,第70期,2001年9月,頁101-106。
楊淑玲,〈臺南地區姑娘廟之信仰與傳說〉,《雲漢學刊》,第13期,1996年6月, 頁151-174。
楊森富,〈王溪清先生平事蹟及其著譯目錄〉,《文史薈刊》,復刊第6輯,2003年12月,頁150-161。
楊護源、卞鳳奎,〈地方志書纂修之理論與實務─以台北市志為例〉,《台北文獻直字》,第131期,2000年3月,頁177-196。
葉瓊霞,〈連景初先生訪談錄〉,《文史薈刊》,復刊第3輯,1998年8月,頁31-36。
詹伯望,〈城市經典人物黃天橫〉,《台南市聯合藝訊》,第16期,2000年7月-8月。
廖漢騰,〈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以媒體事件觀點分析1994-2003臺灣跨年晚會〉,《中華傳播學刊》,第3期,2003年6月,頁37-82。
劉阿蘇,〈觀光年建設─古蹟今貌〉,《台南觀光年特刊》,1975年9月,頁26-28。
蕭阿勤,〈民族主義與台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台灣史研究》,第6卷第2期,2000年10月,頁77-138。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年3月,頁247-296。
閻亞寧,〈文化資產保存與民眾參與的台灣經驗〉,《空間》,第138期,2001年9月,頁8-11。
四、 學位論文
毛紹周,《臺南大天后宮的歷史與場域之研究》(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王雅芳,《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之探討─以犁頭店「麻芛文化」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2003)
江文理,《台南市赤崁史蹟區改善計畫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吳金鏞,《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4)
吳秉聲,《一個港道變遷下的空間研究-以台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吳國泰,《台南小吃文化研究》(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李清全,《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林永昌,《臺南市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5)
林素梅,《台南市媽祖信仰之研究》(台南大學鄉土文化所碩士論文,2003)
林婉蓉,《相片與集體記憶初探--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夏春祥,《媒介記憶與新聞儀式---二二八事件新聞的文本分析(1947-2000)》(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梁佳美,《從社會結構變遷與文化形式涵構探討台南府城的都市空間特色》(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梁俊仁,《日據前後台南市街廓形態之構成與變遷》(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梁晉榮,《近代台南市街道命名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許均淑,《霧社事件文本的記憶與認同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郭榮毅,《戰後臺南市安平聚落社會發展之研究》(台南大學鄉土文化所碩士論文,2003)
陳志梧,《空間變遷的社會歷史分析:以日本殖民時期的宜蘭地景為個案》(台灣大學土木工程所博士論文,1988)。
陳素琳,《集體記憶、尋根與認同-以台灣兒童文學的歷史小說為例》(臺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黃大展,《信仰、儀式與社會--以嘉義民雄大士爺為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黃文峰,《臺灣(臺南)地區生育禮俗之探討》(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楊一志,《從大員市鎮到台灣街仔:安平舊街區的空間變遷》(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9)
楊秀蘭,《清代台南府城五條港區的經濟與社會》(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
葉怡君,《台灣「五○年代白色恐怖」集體記憶的保存、復甦與建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趙文榮,《清代台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83-1895)》(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蔡怡心,《台中縣清水鎮大楊油庫的集體記憶及其社會意函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2002)
蔡婉婷,《台南市寺廟建廟傳說之研究》(台南大學鄉土文化所碩士論文,2006)
蕭百興,《清代臺灣(南)府城空間變遷的論述》(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薛佩玉,《台灣1950~2004年國定假日的社會學分析》(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顏世樺,《民間廟宇慶典在舊市區再生中的角色─以台南市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2003)
蘇秀梅,《歷史空間再現之研究--以臺南市日治時期末廣町為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蘇顯星,《戰後台灣文化政策變遷歷程研究─歷史結構分析》(台南大學鄉土文化所碩士論文,2002)
五、 網路文章
History 興文齋一路走來 http://spc.tn.edu.tw/k007/history/(興文齋由來)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網http://w5.kcg.gov.tw/khm/aboutkmh/chief_01.asp(關於高博館:我們的館長周菊香)
麻豆鎮公所全球資訊網:http://www.madou.gov.tw/ch/selcharacter.asp(苦學典範:謝碧連)
黃微芬,〈戰後台南市文化刊物專題報導〉,《永續台南電子報》,第6期,2000年5月4日:http://enews.tacocit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