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煜琳 |
---|---|
論文名稱: |
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麗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7 |
中文關鍵詞: | 地方權力結構 、地方教育治理 、教育政治 |
英文關鍵詞: | local power structure, local educational governance, education polit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9 下載:2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地方制度法》之後,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之間的關係。臺灣自1997年以來,隨著幾項重大法令修正與實施,興起了分權化及去中心化的運動,不論是對地方政治生態、權力結構及地方教育治理均造成影響。故為瞭解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之關係,本研究從四方面予以探討,首先,分別瞭解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與地方教育治理的情形;其次,探討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之影響;最後,歸納基隆市地方教育治理在該地方權力結構下的教育發展特徵。為回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以基隆市為研究對象,並透過文件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進行分析,獲致下列結論:
一、基隆市屬於「寡權支配」的地方權力結構
二、基隆市地方教育治理具備「政治模式」與「專業科層模式」的特徵
三、基隆市地方權力結構對地方教育治理的影響
(一)基隆市長期以來由教育菁英掌理地方治理的實權,民意代表出身的市長,在尊師重道濃厚觀念下,較能尊重教育的專業
(二)基隆市副市長兼具教育菁英與政治菁英的角色,熟悉地方教育生態,因而能支持教育局及學校行政立場,並協助教育事務之推動
(三)基隆市派系及政黨競爭並不激烈,但民選首長為突顯對教育的重視,在缺乏監督及制衡的情況下,仍將教育資源當成選舉的工具
(四)基隆市學校數少,教育及政治菁英中的關係網絡緊密,市長對於教育局長之任用,除考量政策穩定性外,主要是聘請熟識的人來擔任
(五)基隆市在寡權支配的權力結構下,地方行政機關掌有教育治理的優勢,具教育專業背景的教育局長,偏重扮演功能性執行者的角色
(六)基隆市人口素質屬中上程度,但受到磁吸效應的影響,人口流動頻繁,在缺乏教育參與動機及管道的情況下,公民的教育民主參與度不足
(七)基隆市教育壓力團體組織運作未臻成熟,以致教育參與的能力及動機受到質疑,無法發揮實質影響力
(八)基隆市地方政治人物在選舉的壓力下,對於地方教育事務的參與,以個別選區學校利益及家長選民服務事項為主
(九)基隆市教育治理在教育行政機關主導優勢下,教育審議委員會的運作流於形式,未能達成教育多元參與的理想
四、在該權力結構的影響下,基隆市地方教育發展具備五大特徵,包括尊重教育倫理與傳統、教育發展穩定而停滯、教育菁英領導地方教育及政治的發展、配合並執行中央教育政策,以及偏重教育福利政策的推動。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提出對地方行政機關及後續研究之建議。
壹、中文部分
丁仁方(1999)。統合化、半侍從結構與臺灣地方派系的轉型。政治科學論叢,10,59-82。
中央選舉委員會(無日期)。選舉資料庫。2008年5月3日,取自:http://w ww .cec .gov.tw/
文崇一(1989)。臺灣的社區權力結構。臺北市:東大。
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市:巨流。
王振寰(1999)。邁向常態化政治:臺灣民化中統裡機制的轉變。載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153-188)。臺北市:月旦。
王唯民(1972)。臺灣省地方選舉公職候選人活動方式研究-基隆市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業立(1998)。選舉、民主化與地方派系。選舉研究,5(1),77-94。
王麗雲(2005)。地方權力與教育治理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未出版。
王麗雲(2006)。市長控制模式的教育治理分析(評Henig, J. R. & Rich, W. C.著«Mayors in the middle: Politics, race, and mayoral control of urban schools»)。教育研究集刊,52(5),165-173。
王麗雲(2007)。地方教育治理模式分析。教育政策論壇,10(1),189-228。
史美強、蔡武軒(2000)。網絡社會與治理概念初探。中國行政評論,10(1),33-74。
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市:臺灣研究基金會。
朱鎮明(2004)。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現代化:21世紀英國地方層次的變革。行政暨政策學報,38,31-60。
行政院主計處(無日期)。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縣市指標。2008年5月2日,取自http:// 61.60.106.82/pxweb/Dialog/statfile9.asp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
吳文程(1996)。臺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臺北:時英出版社。
吳芳銘(1996)。地方派系的結盟與分化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和高雄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重禮(2002)。臺灣地區「派系政治」研究文獻的爭議:美國「機器政治」分析途徑的啟示。政治科學論叢,17,81-106。
吳祖慶(1988)。中國政治的變與常。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00)。教育發展研究。臺北市:元照。
吳聰賢(1973) 。現代化過程中農民性格之蛻變。載於李亦園、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性格(頁333-380)。臺北市:月旦。
呂育誠(2005)。地方治理意涵及其制度建立策略之研究-兼論我國縣市推動地方治理的問題與前景。公共行政學報,14,1-38。
呂亞力(1997)。政治學。臺北市:三民。
李雪莉(2004)。幸福城市排行。天下雜誌,307,132-143。
李進勇(總纂)(2001)。基隆市志叢書。基隆市:基隆市政府。
李新鄉(1999)。紐約市削減學區教育權對教育改革的啟示。教育行政論壇,4,25-35。
沈姍姍(2000)。國際比較教育學。台北市:正中
沈國屏(1993)。派系、反對勢力與地方政權的轉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汪文豪(2007)。幸福縣市大調查。天下雜誌,380,184-197。
劭惠琴(2005)。教局長在押,副手關了半天,查賄辦官,臺東教育界12小時群龍無首。中時電子報。2005年1月10日,取自http://news. chinatimes.com/
林大煒(1993)。宜蘭縣權力結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天祐(2004)。教育政治學。臺北市:心理。
林水波、李長晏(2003)。標竿學習與地方治理能力。中國地方自治,56(5),4-32。
林君齡(200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臺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3。
林佳龍(1999)。解釋臺灣的民主化-政體類型與菁英的策略選擇。載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87-152)。臺北市:月旦。
林固男(2001)。地方派系依侍動員結構的演變與特質---高雄縣內門鄉的個案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林海清(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臺北市:元照。
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石明(2004)。國民中學教職員運用微關政治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佛(1998)。政治學的科學探究(四):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市:三民。
胡國堅(1996)。政策網絡理論及其應用。空中行政學報,6,6-15。
孫同文(2003)。從威權政府到民主治理。臺北市:元照。
孫煒(2002)。教育政策的治理結構:新制度論的觀點。理論與政策,16(2),91-111。
家長學苑(無日期)。基隆市教育關懷協會。2005年10月15日,取自http:// www .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232&Part=03122225
島嶼共和國(無日期)。進城唸書去:台北市對衛星都市的教育磁吸效應。2008年4月28日,取自http://irepublic.blogspot.com/2006/11/blog-post_19.html
徐震(1998)。社區與社區發展。臺北市:正中。
高永光(1997)。臺灣地區地方派系與政治生態之實證研究。臺北市:未出版。
高永光(2001)。「城鄉差距」與「地方派系影響力」之研究-1998年臺北縣縣議員與鄉鎮市長選舉的個案分析。選舉研究,7(1),53-85。
涂一卿(1994)。臺灣地方派系之社會基礎:以嘉義縣地方派系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基隆市政府主計處(無日期)。統計要覽。2008年5月24日,取自http:// www.klcg.gov.tw/accounting/index.jsp
基隆市政府全球資訊網(無日期)。基隆簡介。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klcg.gov.tw/
基隆市政府全球資訊網(無日期)。施政計畫。2007年12月20日,取自:http://www.klcg.gov.tw/
基隆市政府教育處全球資訊網(無日期)。教育行政。2007年10月20日,取自:http://www.center.kl.edu.tw/v7/eduweb/index.php?func=main
基隆市教師會(無日期)。會務資訊。2006年1月22日,取自http:// teacher .center.kl.edu.tw/
張文益(2002)。我國縣市教育局長工作與角色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昆山、黃政雄主編(1996)。地方派系與臺灣政治。臺北市:聯經。
張明侃(1998)。桃園縣國民中小學家長會參與校務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大學國民教育學校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祺祿、黃榮護(2002)。全球化下的地方政府「治理」:理論討論與策略展望。空大行政學報,12,147-168。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會計處(無日期)。各縣市地方教育發展基金。2005年11月12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Web/ACCOUNTING/home.htm
曹俊漢(2002)。建構植基地方自治的公民社會文化,國政評論091-126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許文光(2004)。國民中學校長對議員參與及關心學校事務觀點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輪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文傑(2003)。地方治理與發展策略:宜蘭經驗的回顧與展望。佛光人文社會學刊,4,169-194。
許道然、劉坤億、熊忠勇、黃建銘(譯)(2000)。B. Guy Peters著。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臺北:智勝。
郭祥瑞(2004)。臺北市議會功能運作之研究:以地方治理途徑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志瑋(2004)。行政課責與地方治理能力的提昇。政策研究學報,4,23-46。
陳怡如(2003)。政黨競爭與地方派系轉型之研究─臺北縣中和市的個案分析(1985~2002)。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明通(1995)。派系政治與臺灣政治變遷。臺北市:月旦。
陳明通(1998)。基層選舉、地方派系與外來政權的生存發展模式。載於陳明通、鄭永年(主編),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頁3-22)。臺北市:月旦。
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市:商鼎。
陳偉杰(2005)。政黨體系變遷與地方派系之研究:宜蘭縣的個案分析(1950-200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欽春(2000)。社區主義在當代治理模式中的定位與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1),183-2115。
陳陽德(1970)。第七屆臺中市議會之研究-以動態觀點研究地方議會之嘗試。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陽德(1987)。轉變中的臺灣地方政治。臺北市:洞察出版社。
陳璿仁(2001)。民進黨與地方派系勢力變遷之研究-以嘉義縣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韻竹(2003)。美國學區接管機制之分析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未出版,高雄市。
曾春榮(2004)。一個教育壓力團體的組織生命史研究-以人本教育基金會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素鳳(2005)。我國縣市教育局長任用與角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游宏隆(2004)。公辦民營學校治理結構之研究-以慈心華德教育實驗小學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程俊(1994)。臺灣地方派系與政黨聯盟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正源(1980)。美國社會學界對社區權力結構的研究趨勢。社會建設季刊,41,93-106。
黃光國(1992)。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市:巨流圖書。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臺北市:巨流
黃榮清(2001)。嘉義縣地方派系結構對選舉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德福(1994)。政黨競爭化與政治民主化:臺灣地區政黨體系的新挑戰。選舉與研究,1(2),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黃錦堂(1999)。地方府會法治之研究。載於薄慶九教授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地方政府論叢(頁175-236)。臺北市:五南。
楊瑪利(2003)。二十五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二十五縣市競爭力排行榜。天下雜誌,280,122-1147。
葉甫和(2002)。新竹市地方派系與選舉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秀員(2002)。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臺北市:洪葉。
廖忠俊(1997)。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臺北市:允晨。
廖忠俊(2000)。臺灣地派系及其主要領導人物。臺北市:允晨。
熊瑞梅(1992)。快速成長的郊區之菁英影響力結構與居民社區資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臺灣頭(無日期)。認識基隆。2004年10月24日,取自http:linyhome.com/i/i4.htm。
趙永茂(1978)。臺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市:德馨室。
趙永茂(1997)。臺灣地方政治的變遷與特質。臺北市:翰蘆。
趙永茂(1998a)。地方政治生態與地方行政的關係。中國地方自治,51(11),4-19。
趙永茂(1988b)。臺灣基層政治菁英之個人背景分析。思與言,25(6),22-44。
趙永茂(2000)。大選後臺灣政局的發展與期許,政策月刊,57,26-28。
趙永茂(2001)。新政黨政治形勢對臺灣地方派系政治的衝擊-彰化縣與高雄縣個案及一般變遷趨勢分析。政治科學論叢,14,153-182。
劉和然(2004)。縣市政府教育局府會聯絡人角色與運作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坤億(2002)。全球治理趨勢下的國家定位與城市發展:治理網絡的解構與重組。行政暨政策學報,34,57-83。
劉坤億(2003)。地方治理與地方政府角色職能的轉變。空大行政學報,13,223-268。
劉阿榮(2002)。統治、民治、治理:一種國家與社會變遷的考察。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10,38-50。
劉煒仁(2004)。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後地方治理模式的變遷--某城區俯視的角度。復興崗學報,80,93-129。
潘華倫(2000)。臺灣縣市教育行政組織與人事制度變革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允棟(2002)。新治理與治理工具之選擇─政策設計的層次分析。中國行政評論,11(2),47-76。
蔡明惠(1987)。現行臺灣地方自治實施下之地方權力結構-河口地方派系個案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培村(1985)。國民中小學校長的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及夠及組織氣候與教師工作滿足感之比較研究-臺灣地區國民中小學組織行為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清華(2003)。美國教育制度。在王家通主編,各國教育制度(頁263-302)。台北市:師大書苑。
鄭新輝(2004)。後教育集權化時代,地方教育行政機關應有的職權與領導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19,80-93。
鄭裕成(2002)。地方教育政策行程與推展之關係研究-以基隆市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盧建名(2002)。誰統治士林-士林社區權力結構與群力菁英之分析。東吳大學 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賴正宗(2004)。國民中學校長與家長會長互動情形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文全(199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
謝瑞明(2002)。地方派系對地方政治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個案分析為例。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宗學、劉坤億、陳衍宏(譯)(2002)。Jon Pierre&B.Guy Peters著。治理-政治與國家。臺北市:智勝。
韓秀珍(2002)。政黨、派系與選舉三角關係之研究 : 2001年市長、立委選舉以及2002年市長議員選舉基隆市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貳、外文部分
Henig, J.R. & Rich, W. C. (2006). Mayors in the Middle: Politics, Race, and Mayoral Control of Urban School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essop, B(1996).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115,29-45.
Pierre J.& B. Guy Peters(2000). Governance , politics and the state. London:Management.
Rhodes, R. A. W. (1996).The new governance: Governing without government.Political Studies,44,652-667.
Robbins, S. T.(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Spring, J.H. (1993).Conflict of interests : The politics of America education, NY : Longman.
Yukl, G. A.(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Wang, L.Y. (2004). Acting professionally of politically? Changes in superintendents’ roles before and after the passage of local management law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pril 12-16, 2004, San Diego, California.
Wang, L.Y. & Hsieh, W. C. (2004). The role of superintendents in decentralized Taiwan—problems and solutions. 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January 6-9, 2004, Rotterdam.
Weber, M.(1947).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Chicago: Free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