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彥宜
LIN, YEN-YI
論文名稱: 商業電視廣告影片設計之探討以「節慶廣告」為例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n commercial films-- case study of festival advertisings
指導教授: 張柏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3
中文關鍵詞: 電視廣告節慶廣告電視廣告影片製作符號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2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節慶活動向來是文化展現凝聚力的重要特色,其凝聚力往往帶動強大的消費群集性;故節慶時的消費行為產生了一系列結合娛樂、創意、消費的經濟效益。相較於常態下播出的電視廣告影片著重在品牌價值的呈現與情感行銷的表現,節慶廣告影片則是充分運用其時效上具有相對集中的時空特性,彰顯節慶豐富而多元的民俗文化,依不同的文化涵義構成特有的節慶元素,引起消費者更深層的認知;因此它是一種典型的借勢傳播方式。

    本研究以符號學論點為基礎,探討節慶電視廣告之影片設計,透過對廣告影片實例進行節慶符號意義的分析與解碼,並依其結論,創作一節慶廣告影片。研究方法是採用「文獻分析法」與「案例分析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進行符號學分析並了解消費者心理模式與淺意識需求,完整描繪出節慶廣告的文化象徵意義應用在商業電視廣告製作之全貌。「案例分析法」藉由前項彙整分析結果用於檢視六支近年來在台灣電視媒體可見的節慶廣告影片,從中找出節慶符號的第一層次「外延意義」與第二層次「內涵意義」的文化符碼;並歸納出影片如何轉換符號意義與廣告影片畫面表現的視覺要素。

    在創作研究階段,綜合研究方法結論將節慶文化符碼的原本意義進行拆解,並結合歸納得出的影片畫面視覺要素以進行節慶廣告影片創作。最後經由創作研究結果顯示:廣告原本只是傳遞商品訊息的媒介,但經由轉換、重新建構符號的內涵意義後,符號本身被附加了感性與意象的文化涵義,使廣告影片不再只是單純的傳播媒介,而是盛載商品資訊與文化符號所共同建構的商品符碼系統。藉由轉換商品符號意義增加節慶廣告影片之附加價值,希望觸動閱聽眾對節慶文化象徵的心理認同,有助於獲得閱聽眾的共鳴。

    謝誌.................................................................................................................................Ⅰ 摘要.................................................................................................................................Ⅱ ABSTRACT....................................................................................................................Ⅲ 目錄.................................................................................................................................Ⅳ 表目錄............................................................................................................................ Ⅴ 圖目錄.............................................................................................................................Ⅵ 第一章 緒論 P.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P.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P.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P.4 第四節 研究創作流程 P.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P.5 第六節 名詞界定 P.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P.10 第一節 節慶與廣告 P.10 第二節 商業電視廣告論述 P.18 第三節 符號學概述 P.54 第三章 案例分析歸納 P.63 第一節 節慶文化的形成 P.63 第二節 節慶廣告的類型分析 P.65 第三節 節慶廣告的符號學分析 P.67 第四節 案例分析之比較 P.86 第五節 小結 P.87 第四章 創作理念與表現方式 P.89 第一節 設計創作之主題與內容 P.89 第二節 作品創作形式與技巧探討 P.90 第三節 節慶商業廣告影片的創作表現 P.92 第五章 結論 P.99 參考文獻 P.101 中文參考書籍(依年份排序,同年份依姓氏筆劃排列) P.101 中文論文(依年份排序,同年份依姓氏筆劃排列) P.101 中文參考期刊與報章雜誌(依年份排序,同年份依姓氏筆畫排列) P.102 中文參考網站(依筆劃排列) P.103

    中文參考書籍(依年份排序,同年份依姓氏筆劃排列)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987)。廣告 Advertising,6-92。台北市:丹青。
    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
    蔡念中等合著( 1998),《大眾傳播概論》。 臺北: 五南。
    楊裕富(1998),《設計的文化基礎》。台北:亞太圖書。
    劉美琪 (2000),《當代廣告:概念與操作》。台北: 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自隆、黃深勳、郭良文、陳尚永 (2001),《廣告管理》。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楊朝陽(2002),《廣告理論》。臺北:新文京。
    黃丁盛(2003),《 台灣的節慶》。臺北:遠足文化。
    Johnny Allen, William O'Toole, Ian McDonnell, and Robert Harris (2004)。《節慶與活動管理》 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 Second Edition(陳希林、閻蕙群譯),台北:五觀。
    許安琪、邱淑華合著(2004),《廣告創意: 概念與操作》。台北:揚智。
    陳柏州、簡如邠,( 2004 )《台灣的地方新節慶》。 臺北:遠足文化。
    戴國良(2005),《整合行銷傳播: 全方位理論架構與本土實務個案》。 台北市: 五南。
    羅子明(2005),《現代廣告概論》 中國:清華大學。
    Wells/Moriarty/Burnett著,陳尚永及蕭富峰譯, 《廣告學》(2006)。臺北:華泰文化出版。
    陳雪鳳 (2006)《天才文案的白癡哲學》。台北: 互得廣告。

    中文論文(依年份排序,同年份依姓氏筆劃排列)
    李心聖(1992), 《從節慶參與到電視景觀─電視元宵節的文化形式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台中市。
    陳俊嘉(2001)。《從符號學角度探討設計物意義建構及解讀之差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李明宗(2002)。《當代台灣節慶活動的形貌—休閒社會學詮釋觀點的提擬》。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李佳馨(2002)。《羅蘭.巴特符號學「方法論向度」之研究》。東吳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陳美蓉(2002)。《應用符號學理論探討圖像符號的意義建構與解讀之特質》。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賴秀端(2002)。《台灣登山照片之解讀》。政治大學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秦家琇(2003)。《德芙巧克力電視廣告之個案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楊祝菁(2003)。《應用鹿港地方文化圖像符號於視覺設計創作之研究》。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陳乃菁(2004)。《以敘事設計理論建構電視廣告影片之場景設計模式》。雲林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研究所,雲林縣。
    陳棋玲(2007)。《電視廣告影片影音記憶效果之研究以台灣衛生棉電視廣告影片為例》。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造型藝術研究所,台北市。
    黃漢宗(2007)。《廣告文本與肖像符號、語言符號的運用以商業廣告影片為主》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研究所,台中市。
    蔡依珍( 2010)。《女體Online線上遊戲電視廣告的符號學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新聞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市。
    劉元立( 2011)。《 商業電影短片製作藝術之研究-以電視廣告影片為範疇》。佛光大學藝術學院研究所,宜蘭縣。

    中文參考期刊與報章雜誌(依年份排序,同年份依姓氏筆畫排列)
    賴建都(1993)。電視廣告表現形式之比較研究。台灣:政治大學大學《廣告學研究》第1期。
    高振盛(1994)。電視廣告議題設定效果之初探。 台灣:政治大學大學《廣告學研究》第4期。
    陳孝銘(1998)。由意義元素論(皮爾斯)、意義三角模式論(理查斯、奧古斯)及隱涵義、寓言、移情作用探索符號圖像形成意義化之原理。台灣:東方工商學報。
    段鵬(2003)。中國媒介受眾心理分析。中國:傳媒透視。
    莊伯仲、趙子欽(2004)。台灣與日本得獎電視廣告之內容分析:以時報金像獎與電通賞為例。台灣:政治大學大學《廣告學研究》第22期。
    林志煒、張金玉、王雅倫(2005)。平面廣告圖像符號意義之初探以第十一屆時報廣告金犢獎平面類事務器材項得獎作品為例。台灣:崑山科技大學《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4期。
    凱洛媒體週報(2010-3-29),No.528。臺北。
    黃郁文(2011)。食品股超旺 15檔中元普度概念股一覽,聯合報。臺北。
    劉家熙(2012 )。年節概念股 有錢途,工商時報。臺北。

    中文參考網站(依筆劃排列)

    東方快線網路市調網站EOLembrain,http://www.panelpower.com.tw/
    新浪財經網,http://finance.sina.com.cn/
    維基百科是全球最大的資料來源網站之一,http://www.wikipedia.org/
    廣播電視廣告的傳播,http://www.cmic.zju.edu.cn/old/cmkj/web-gbds/a/a_01/a_1_04.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