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祝若穎
Chu Jo-Ying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之發展與對公學校教學法之影響(1895-1945)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pedagogy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1895-1945)
指導教授: 林玉体
Lin, Yu-T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8
中文關鍵詞: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日治時期公學校教學法臺灣教育史
英文關鍵詞: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pedagogy, Taiwan educational hist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98下載:4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探究日治時期西方近代教育思想之發展,並以公學校教學法為例。日治時期所發展的教育思想,主要是由日本輸入近代歐美教育思想,途徑為學者或教師在師範教育、教育雜誌與著作中傳播新的教育理念,藉以將該思潮引入臺灣。因此,日治時期教育思想的研究,應著眼於西方近代教育思想與日本近代史的脈動中進行探討。
    日治時期的教育思想與教學法,每一時期所呈現的特色各有不同。第一階段-1895年至1918年,為歐美教育思想之引進期與教學法漸趨完備。第二階段-1919年至1930年,歐美教育思想之興盛期與兒童中心教學論。第三階段-1931年至1936年,歐美教育思想之多元期與複合式教學法。第四階段-1937年至1945年,歐美教育思想之變質期與磨鍊育成教學法。
    本論文研究發現,日治時期的教育思想與西方近代教育學說有密切關係,包括Pesstolozi、Herbart的教育思想、以美國Dewey為主的兒童中心學說、德國的人格主義與文化教育學、工作教育思想、鄉土教育思想等依序傳入臺灣,並在臺灣教育界造成風潮。公學校的教學法,亦追隨教育思想的潮流,呈現出現代進步的元素,如重視兒童個別差異、生活化教學與直觀教學等。
    本論文研究貢獻主要有二,首先,補足臺灣在教育思想史的空白之處:臺灣教育界正因歷經數種不同統治者的歷史,時人必須正視臺灣由日本、中國、臺灣學者引進的西方各種教育思想派別,促使現今的臺灣能開出更璀璨、更多元之教育學術花朵。
    其次,擴大本土教育思想的時空座標之視野:本文將日治時期教育思想的發展脈絡進行釐清與探究,進而勾勒出臺灣教育學的歷史脈絡與整體圖像,將有助於未來發展臺灣教育學說的本土化。

    In this thesis,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as studied, and the pedagogy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was used as the example. The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eveloped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was imported from Japan which originated from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t was propagated to Taiwan by teachers who were trained in the higher-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by the educational magazines and books published by scholars and teachers. Thus,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should be focused on connections between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Japan modern history.
    The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pedagogy during Japanese governed period present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each stage as follows. In the first stage (1895-1918), West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was introduced and the pedagogy approached completion. In the second stage (1919-1930), West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the pedagogy of child-centeredness blossomed. The third stage (1931-1936), the diversifica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the pedagogy of combination began. The forth stage (1937-1945), the deteriora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the pedagogy of disciplined training emerged.
    The thesis discovered that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uring Japanese governed period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Western mod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including Pesstolozi’s and Herbart’s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ewey’s child-centeredness from America, Persönlichkeitspädagogik and Kulturpädagogik of Germany, Arbeitspaedagogik and Heimatkunde. These were introduced to Taiwan sequentially and brought about great popularity among Taiwan educational circles. The pedagogy of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also followed the tide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 and revealed elements of modern progress, such as emphasiz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st students, living pedagogy and the intuitive teaching.
    The thesis provides two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academic research. First, the study filled in a blank space in Taiwan’s educational discipline history. Due to the fact that Taiwan had been governed by different rulers in recent centuries, contemporaries should study the different Western educational disciplines introduced by Japanese, Chinese, and Taiwanese scholars in order to flourish more advanced and diversified academic achievements in present Taiwan.
    Second, the thesis expanded the horizon of space and time coordinates of local educational discipline. The study formulated and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discipline during Japanese governed period, then drew the historical skeleton of an entirety image of Taiwan educational science, which will be instrumental to develop the localization of Taiwan educational discipline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文獻探討…………………………………………………… 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史料使用……………………………………………………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論文架構……………………………………………………13 第二章 歐美教育思想之引進與現代化教學法(1895-1918)………………16 第一節 日本明治期近代啟蒙之教育思想……………………………………16 第二節 日治初期伊澤修二的教育思想及其制度之建立 ……………………27 第三節 歐美教育思想之傳入與新舊思想之迎拒 ……………………………39 第四節 對公學校教學法之影響 ………………………………………………60 第三章 歐美教育思想之興盛與兒童中心教學論(1919-1930)……………79 第一節 日本大正期百家爭鳴之教育思想 ……………………………………79 第二節 臺灣教育令及其教育思想之展現 ……………………………………91 第三節 歐美教育思想在臺灣之興盛 …………………………………………99 第四節 對公學校教學法之影響………………………………………………130 第四章 歐美教育思想之多元與複合式教學法(1931-1936) ……………155 第一節 日本昭和初期之教育思想 …………………………………………155 第二節 臺灣皇民化運動前之教育制度………………………………………163 第三節 歐美教育思想在臺灣之多元 …………………………………………167 第四節 對公學校教學法之影響………………………………………………191 第五章 歐美教育思想之變質與磨鍊育成教學法(1937-1945) …………………210 第一節 日本戰時體制之教育思想……………………………………………………210 第二節 臺灣戰時體制之教育制度……………………………………………………215 第三節 歐美教育思想在臺灣之變質…………………………………………………220 第四節 對國民學校教學法之影響……………………………………………………227 第六章 日治時期教育思想與教學法之特色 …………………………………………236 第一節 日治時期歐美教育思想特色與戰後教育之關係…………………………236 第二節 日治時期公學校教學法特色與戰後教育之關係…………………………252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69 第一節 結論 ………………………………………………………………………269 第二節 建議 ………………………………………………………………………276 參考書目……………………………………………………………………………… 278

    壹、公文、報紙、期刊雜誌
    一、總督府檔案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二、報紙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時報》
    《民報》
    《臺灣新生報》

    三、雜誌與教育期刊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1899-1909)
    《臺灣教育會雜誌》第1-123號(1902.7~1912.7)
    《臺灣教育》第124-497號(1912.8-1943.12)
    《臺灣青年》(1920-1922)
    《臺灣》(1922-1923)
    《臺灣民報》(1923-1930)
    《臺灣新民報》(1930)
    《第一教育》(1924-1935)
    《臺中州教育》(1933-1939)
    《ガシユマル》(1934)
    《部報》(1938)
    《教育通訊》(1945-1949)
    《國民教育指導月刊》(1945-1949)

    貳、專書
    一、中文書目
    Campbell, W.著、李雄揮譯,《荷據下的福爾摩沙》(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ption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臺北市:前衛,2001)。
    Herbart, J. F.著、李其龍譯,《教育學講授綱要》(臺北市:五南,1991)。
    Mackay, G. L.著、林晚生譯、鄭仰恩註,《福爾摩沙紀事》(臺北市:前衛,2007)。
    Noddings, N.著、曾漢塘與林季薇譯,《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al)(臺北市:弘智文化,2000)。
    Pestalozzi, J. H.著、夏之蓮譯,《裴斯塔洛齊教育論著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Spranger, E.著、董兆孚譯,《人生之形式》(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Robert, A.編,《劍橋哲學辭典》(臺北市:貓頭鷹,2002)。
    Wolff, R. P.著、黃霍總校,《哲學概論》(About philosophy)(臺北市:學富)。
    天野郁夫著、楊思偉譯,《日本教育體制 結構與變動》(臺北市:五南,2008)。
    王育德著、吳瑞雲譯,《王育德自傳》(臺北市:前衛出版,2002)。
    永田廣志著、陳應年等譯,《日本哲學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田培林,《教育史》(臺北市:正中,1953)。
    田培林,《教育與文化(上冊)》、《教育與文化(下冊)》(臺北市:五南圖書,1976)。
    伍振鷟,《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1996)。
    朱昭陽(口述)、林忠勝(撰述),《朱昭陽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1994)。
    吳文星,《日治時期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臺北市:五南,2008)。
    吳俊升,《教育哲學大綱》(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73)。
    吳美瑤、劉子菁、丁千恬、林嘉瑛編,《教育雜誌(1909-1948)索引》(臺北市:心理,2006)。
    吳密查編,《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市:播種者,2008)。
    吳清山與林天佑,《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2006)。
    李奉儒,《教育哲學-分析的取向》(臺北市:揚智,2004)。
    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制度》(臺北市:南天,1997)。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台中市:當代,1983)。李園會,《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5)。
    李筱峰,《林茂生、陳炘和他們的時代》(臺北市:玉山社,1996)。
    杜聰明,《回憶錄:臺灣首位醫學博士杜聰明》(臺北縣:龍文出版,2001)。
    周婉窈,《海行兮的時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時代,2004)。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市:聯經,2010)。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市:正中,2001)。
    林本,《日本教育之理論與實際》(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67)。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初版三刷)。
    林玉体,《臺灣教育史》(臺北市:文景書局,2003)。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三民,2005)。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書局,2008,新修訂十三版)。
    林茂生著、林詠梅譯,《日本統治下臺灣的學校教育》(臺北市:新自然主義,2000)。
    林惠玉編,《宜蘭耆老談日治下的軍事與教育》(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
    林瑞榮,《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1998)。
    南博著、邱琡雯譯,《日本人論 從明治維新到現代》(臺北:立緒,2003)。
    若林正丈與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文化,2004年)。
    徐宗林,《西洋教育史》(臺北市:五南,1991)。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78)。
    張文隆採訪紀錄,《臺灣人教師的【時代經驗】》(臺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張妙娟,〈臺灣民主主義教育的倡導和實踐者-林茂生〉。收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 (一)》(臺北市:教育資料館,2006),頁1-16。
    張厚基編,《長榮中學百年史》(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1991)。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2002,修訂版)。
    張純甫著、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 第四冊》(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
    張圍東,《走進日治臺灣時代-總督府圖書館》(臺北市:臺灣古籍,2006)。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市:遠流,2005)。
    許雪姬編,《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市:文建會,2004)。
    陳惠邦,《德國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2001)。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2006)。
    陳學恂編,《中國教育史研究 明清分卷》(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陳錦標,《陳錦標回憶錄》(新竹市:新竹市文化中心,1999)。
    傅素芬編,《螢光曲:延平之父 朱昭陽之歌》(臺北市:延平昭陽文教基金會,2003)。
    曾玉昆,《光復前後百年間高雄市初等教育之沿革》,(高雄市: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5)。
    黃光雄,《西洋教育思想史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1998)。
    黃秀政,《「臺灣民報」與近代臺灣民族運動(1920-1932)》(彰化市:現代潮出版社,1987)。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一)1912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08)。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二)1913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08)。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三)1914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09)。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四)1915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09)。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五)1916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09)。
    黃旺成著、許雪姬編,《黃旺成日記(六)1917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2010)。
    黃富三、陳俐甫編,《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市:南天書局,1991)。
    楊基銓(口述)、林忠勝(校閱),《楊基銓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1996)。
    楊深坑,《知識形式與比較教育》(臺北市:揚智文化,1999)。
    楊深坑,《科學理論與教育學發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2002)。
    楊逵著、陳芳明編,《楊逵的文學生涯-先知先覺的臺灣良心》(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1)。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悲情》(高雄市:派色文化出版,1990)。
    葉榮鐘、吳三連、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市:自立晚報社,1987)。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
    賈馥茗,〈田培林傳〉,載於國史館編,《國史擬傳(第七輯)》(臺北縣:國史館,1998),頁79-93。
    雷國鼎,《教育學》(臺北市:五南書局,1988)。
    甄曉蘭,《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市:高等教育,2002)。
    福澤諭吉著、王桂主譯,《福澤諭吉教育論著選》(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發行,1946)。
    歐素瑛,〈洪耀勳-臺灣西洋哲學教育的引介者〉,收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教育愛:臺灣教育人物誌 (四)》(臺北市:教育資料館,2006),頁48-60。
    歐陽教編,《教育哲學》(高雄市:麗文,1999)。
    蔡金燕,《吳三連傳》(南投縣: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謝文全,《教育行政學》(臺北市:高等教育,2007)。
    鍾肇政,《鍾肇政回憶錄(一)徬徨與掙扎》(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8)。
    羅東公學校著、林清池譯,《羅東鄉土資料-羅東公學校.昭和11年(1936)》(宜蘭縣:宜蘭縣文化中心,1999)。
    蘇永明,〈臺灣教育哲學之發展:從國際化和本土化來衡量〉,收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臺北市:揚智文化,1999)。

    二、日文書目
    Thorbjorn, L.著、小野寺信與小野寺百合子譯,《エレン.ケイ教育学の研究: 「児童の世紀」を出発点として》。(東京都:玉川大学出版部,1982)。
    乙竹岩造,《教育科教科書教育學》(東京:培風館,1917)。
    又吉盛清,《臺灣教育會雜誌-臺灣教育會活動同化教育》(臺北:臺灣教育會,1996)。
    上沼八郎,〈台灣教育史〉,世界教育大系《日本教育史》2(東京:講談社,1975),頁258-388。
    上沼八郎,《伊澤修二》(東京:吉川弘文館,1980,三版)。
    久住榮一、藤本元次郎,《公學校各科教授法》(臺北:新高堂,1924)。
    土屋忠雄、長尾十三二等編,《教育學全集第三冊 近代教育史》(東京都:小學館,1967)。
    土屋忠雄、渡部晶、木下法也,《概說近代教育史: わが囯教育の步み》(東京都:川島書店,1967)。
    大甲公學校編,《郷土の概観》(臺中市:大甲公學校,1933)。
    大河內一男等著,《教育學全集》(東京都:小學館,1976)。
    大苗大雅,《講習會用教授法教科書》(鳳山:大苗大雅,1920)。
    小澤周三、影山昇、小澤滋子、今井重孝著,《教育思想史》(東京都:有斐閣,1993)。
    小田內通敏,《日本郷土学》(東京市:日本評論社,1940)。
    山住正己,《日本教育小史》(東京都:岩波新書,1987)。
    山崎英則與片上宗二編,《教育用語辞典》(京都市:ミネルウア書房,2004)。
    川瀨八洲夫,《近代教育思想史:近代公教育思想の形成と教授理論の発展-近代公教育思想の形成と教授理論の発展》(東京都:內垣出版,,1984二刷)。
    川瀨八洲夫,《教育思想史-人間観の発展と教育》(東京市:垣內出版,1988)。
    中野光、志村鏡一郎編著,《教育思想史》(東京都:有斐閣,1991,初版十五刷)。
    今村義夫,《今村義夫遺稿集》(臺南:今村義夫遺稿集刊行會,1922)。
    內山克巳、熊谷忠泰、增田史郎亮,《近世日本教育文化史:現実の分析に立った》(東京都:学芸図書,改訂十四刷,1991)。
    及川平治,《分団式動的教育法》(東京都:明治圖書,1976)。
    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東京:刀江書院,1928;臺北市:南天書局,1994,複印)。
    伊澤修二,《教育學》(東京都:国書刊行會,上卷,1882;下卷,1883;上下合卷,1980)。
    伊澤修二君還曆祝賀會編,《樂石自傳—教界周遊前記》(東京:編者,1912)。
    吉野秀公,《臺灣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年;臺北市:南天,1997年複印)。
    安藤堯雄、石三次郎、石山脩平、梅根悟、山田榮編,《教育方法學-その人間観的基礎》(東京都:明治図書,1957)。
    西山哲治,《最新各科教授法精義》(東京:南光社,1927)。
    西卷南平,《公學校教師論》(臺北:臺湾子供世界社,1929)。
    佐藤源治,《國民學校の本義》(臺北:新高堂,1943)。
    佐藤源治,《臺灣皇民鍊成講話》(臺北:新高堂,1942)。
    佐藤源治,《臺灣教育の進展》(臺北:臺灣出版文化社,1943;臺北:成文,1999,複印)。
    佐藤源治與木原義行,《台湾に於ける国民学校の経営》(臺北:新高堂,1943)。
    尾形裕康,《日本教育通史研究》(東京都:早稻田大學出版社,1986,初版六刷)。
    村田昇編,《教育哲學》(東京都:有信堂高文社,1983)。
    岡山縣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最近思潮各科教育の要諦》(東京:小學館,1931)。
    岩崎次男、志村鏡一郎、池田貞雄編,《西洋教育思想史》(東京都:明治図書, 1987,四版)。
    明治文化研究會編,《明治文化全集 第十一卷 教育篇》(東京都:日本評論社,1992)。
    近藤正己,《総力戦と台湾-日本植民地崩壊の研究》(東京都:刀山書房,1996)。
    阿部七五三吉,《工作作業教育及指導論》(東京市:國民教育會,1937)。
    阿部洋編,《近代日本のアジア教育認識.資料編(台湾の部【1】-【2】)》,第30-31卷(東京都:龍溪書舍,2004)。
    泉風浪,《臺中州大觀》(臺中:自治公論社,1922)。
    唐澤富太郎,《図說近代百年の教育》(東京都:株式會社国土社,1967)。
    唐澤富太郎,《教科書の歷史-教科書と日本人の形成》。(東京都:創文社,1968)。
    唐澤富太郎,《日本の近代化と教育》(東京都:第一法規,1976)。
    唐澤富太郎,《現代教育の課題》(東京都:第一法規,1976)。
    唐澤富太郎,《明治教育古典叢書(一)解說》(東京都:国書刊行會, 1980)。
    唐澤富太郎,《教師の歷史-教師と生活の倫理-》(東京都:創文社,1980)。
    唐澤富太郎,《図説教育人物事典-日本教育史のなかの教育者群像(上卷)》(東京都:ぎょうせい株式会社,1984)。
    海山漳和公學校,《都市に近接せる農村の郷土教育》(海山郡中和庄:該校,1935)。
    海後宗臣編,《增補版 教育学全集1 教育学の理論》(東京都:小学館,1975)。
    高雄第三公學校,《訓育に関する研究》(高雄:著者,1928)。
    淡水女子公學校,《細目式公學校作法指導の研究》(臺北:圖南協會教育研究部,1933)。
    稻森縫之助,《労作の新課程》(東京市:國民教育會,1937)。
    鳥居兼文,《芝山巖史》(臺北:芝山巖史刊行會,1932)。
    鹿野政直,《福沢諭吉》(東京都:平凡社,1979)。
    堀尾輝久,《天皇制の国家と教育-近代日本教育思想史研究》(東京都:青木書店,1990,六刷)。
    森昭編著,《現代教育思潮》(東京都:第一法規,1972)。
    奧田真丈監修,《教科教育百年史》、《教科教育百年史(資料篇)》(東京都:建帛社,1985)。
    新竹州教育課編,《教育論文集》(新竹:新竹州,1922)。
    新竹州教育課編,《教育研究會彙報(一)》(新竹:編者,1923)。
    新南新報社,《臺灣紳士名鑑》(臺北:編者,1937)。
    福澤諭吉著,上沼八郎編,《福沢諭吉教育論集》(東京都:明治圖書,1981)。
    臺中市幸公學校,《公學校各科學習指導的實際(上)(下)》(台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34)。
    臺中州教育會,《地理教育》(臺中市:臺中州教育會,1933)。
    臺中州教育會,《理科教育》(臺中市:臺中州教育會,1933)。
    臺中州教育課,《臺中州教育展望》(臺中市:臺中州教育課,1935)。
    臺中州教育課編,《郷土のしらべ》(臺中市:臺中州教育會,1937)。
    臺中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同光會,《勞作.地理.理科.唱歌 我が校教育の實際》(臺中:中央書局,1931)。
    臺中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同光會編,《最新教育思潮に基く各科教育の実際》(臺北:該校,1933)。
    臺北市教育研究會編,《研究彙報 第四輯》(臺北:新高堂,1927)。
    臺北州士林公學校編,《臺北州委託研究公學校労作教育の實際》(臺北:該校,1935)。
    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話し方地理理科教授に関する研究》(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2)。
    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公學校作法教授要項》(臺北:該校,1919)。
    臺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話し方地理理科教授に関する研究》(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2)。
    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編,《研究紀要第五輯【算術‧理科】》(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9)。
    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正榕會編,《修身科.國語科.綴方科.書き方科教授提要》(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6)。
    臺北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研究部編,《公一的教育》(臺北:該校,1933)。
    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附屬公學校編,《修身科教育的革新》(臺北:編者,1927)。
    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日本教育の原理に立脚したる公學校各科教授の精神とその教授案》(臺北:該校,1938)。
    臺南師範學校附屬公學校編,《公學校教授的新研究(上、下)》(臺南:該校,1927)
    臺南師範學校附屬第一國民學校,《教科實踐授業案例》(臺北:該校,1943)。
    臺灣時報社,《施政四十年の臺灣》(臺北:編者,1935年8月初版;1937年3月修訂再版)。
    臺灣教育會,《伊澤修二と臺灣教育》(臺北:該會,1939)。
    臺灣教育會,《臺灣學事法規》(臺北:該會,1922)。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該會,1939;臺北:南天,1995年複印)。
    臺灣總督府內務部學務課,《臺灣學事要覽 大正八年》,(臺北:編者,1919年)。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の學校教育》(臺北:編者,1941)。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1899-1918年)。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日本語教授書》(臺北:臺灣總督府,1895)。
    臺灣總督府民政局學務部,《ゴアン氏言語教授方案》(臺北:臺灣總督府,1900)。
    臺灣總督府編,《公學校修身書(兒童用),卷五與卷六》(臺北:臺灣總督府,1930)。
    興南新聞社,《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參、期刊論文
    一、中文期刊
    伍振鷟、陳伯璋,〈我國近四十年來教育研究之初步檢討〉,《中國論壇》21(1),1985,頁130-143。
    何義麟,〈皇民化期間之學校教育〉,《臺灣風物》36(4),1986,頁47-88。
    吳文星,〈日據時代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3),1978,頁264-291。
    吳文星,〈太陽旗下的臺灣-教育篇〉《日本文摘》9(4),第一百期紀念特刊,1994年5月,頁80-100。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鄉土教育之議論〉《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頁153-164。
    吳文星,〈近十年來關於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研究之動向(1991~2000)〉,《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9期,2001年6月,頁221-238。
    吳文星,〈戰後初年在臺日本人留用政策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3期,2005年6月,頁269-285。
    吳文星,〈談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料的發掘與研究的深化〉,《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41期,2005年11月,頁2-7。
    吳文星,〈臺灣現藏日治時期教育資料之概況〉,《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70期,2011年3月,頁10-15。
    李佳卉、傅欣奕,〈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日文舊籍《第一教育》雜誌(1924-1935)題解〉,《臺灣學研究》8期,2009年12月,頁161-170。
    李筱峰,〈從《民報》看戰後初期臺灣的政經與社會〉,《臺灣史料研究》第8號,1996年8月,頁98-122。
    周婉窈,〈鄉土臺灣在日治時代公學校教科書中的地位(初探一)〉《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1997),頁125-152。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2),1997,頁7-55。
    周愚文,〈近五十年我國教育史學門研究之探討:1949-2002〉,《師大學報:教育類》48(1),2003,頁1-14。
    林亨泰,〈臺灣前輩作家與大正民主運動-另一個源流的發現〉,《彰化藝文》18卷,2002,頁62。
    林亨泰,〈我們以及我們的祖先們-不同政治不同文化的數代家族史〉,《臺灣文學評論》2(3),2004,頁177-193。
    林亨泰著、林巾力譯,〈日本殖民地之下的大正經驗(一)-父親時代而至我的成長歲月〉,《臺灣文學評論》4(4),2004,頁261-267。
    林宗義,〈林茂生的教育思想〉,《愛鄉》16期,2001,頁26-29。
    邱各容,〈被遺忘的一方天地-張耀堂〉,《全國新書資訊月刊》106期,2007,頁8-16。
    唐秉玄,〈從臺灣教育接收追憶趙迺傳先生〉,《傳記文學》7(5),1965年11月,頁51-57。
    張妙娟,〈從人文主義教育觀點看日治時期的臺灣公學校歷史教科書〉,《歷史教育》創刊號,1997年6月,頁23-36。
    張妙娟,〈《臺灣教會公報》中林茂生作品介紹〉,《臺灣風物》第54卷第2期,2004年6月,頁45-69。
    曾士榮,〈一九二0年代臺灣國族意識的形成:以《陳旺成日記》為中心的討論(1912-1930〉,《臺灣文學學報》13期,2008年12月,頁1-64。
    賀安娟,〈荷蘭統治之下的臺灣教會語言學〉,《臺北文獻》125,1998,頁81-119。
    黃美娥,〈尋找歷史的軌跡:臺灣新、舊文學的承接與過渡(1895-1924)〉,《臺灣史研究》11卷2期,2004,頁145-183。
    楊杏庭,〈日本過去在臺灣實施的教育政策〉,《教育通訊》3卷8期,1947,頁9-11。
    楊杏庭,〈革新教育的管見〉,《教育通訊》1卷6期,1946,頁11-14。
    廖仁義,〈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 日據時期臺灣哲學思潮的發生與演進〉,《當代》28期,1988,頁25-34。
    劉子菁,〈臺灣近五年來教育史的研究與課程(2002-2006)〉,載於澳門大學教育學院主辦之「兩岸四地教育史論壇」論文集,2007,頁1-15。
    劉蔚之,〈跨國知識轉移研究:以中國對德國教育學的接受與轉化(1928-1943)為例〉,《師大學報》52(3),2007年,頁43-64。
    劉蔚之,〈德國文化教育學在中國的接受與轉化-兼述其在日本的傳播〉,《教育研究集刊》53(3),2007年9月,頁93-127。
    劉蔚之,〈複製移植或交融創生?德國教育學在中國與臺灣傳播的歷史回顧(1928-1983)〉,《教育研究集刊》54(4),2008年12月,頁19-51。
    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大學留用的日籍師資〉,《國史館學術集刊》6期,2005年9月,頁145-192。
    歐素瑛,〈戰後臺灣菁英的憧憬與頓挫:延平學院創立始末〉,《臺灣史研究》13卷2期,2006年12月,頁123-167。
    駒込武,〈林茂生和臺南長老教中學〉,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辦處等主辦,「殖民地教育、日本留學與臺灣社會—紀念林茂生先生」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9月,頁74-85。
    簡成熙,〈臺灣教育哲學的回顧與前瞻:1949~2005年〉,《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6期,2005年10月,頁1-24。
    藤森智子,〈日治初期「芝山巖學堂」-以學校經營、教學實施、學生學習活動之分析為中心-〉,《臺灣文獻》52(1),2001,頁568-571。
    二、日文期刊
    阿部洋,〈「朝鮮教育令」から「台湾教育令」へ-学務官僚隈本繁吉の軌跡〉,《アジア教育》創刊号,2007,頁1-24。
    許佩賢,〈「愛郷心」と「愛国心」の交錯-1930年代前半台湾における郷土教育運動をめぐって-〉《日本台湾学会報》第10號,2008年7月(東京都:日本台湾学会),頁1-16。
    伊藤猷典,〈教育作用之規範「道」〉,《臺北帝國大学文政学部史学科研究年報 .第5輯》(臺北市:臺北帝國大學文政學部,1938),頁5-55。
    弘谷多喜夫與廣川淑子,〈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朝鮮における植民地教育政策の比較史的研究〉,《北海道大学教育学部紀要》22期,1973年11月,頁1-92。
    山下美保,〈伊沢修二における西洋教育學說の受容-渡米前を中心にして〉,《日本の教育史學》東京史學會紀要第31集(東京都:教育史學會,1988),頁19-37。
    羅福全,〈台湾近代化百年への探索と林茂生〉(東京都:亜東親善協会,2003),頁1-19。
    劉麟玉,〈台湾の植民地時期におけるペスタロッツィ唱歌教授法についての考察〉,《お茶の水音楽論集》創刊号,1999年4月,頁56-66。

    三、學位論文
    室屋麻梨子,〈《臺灣教育會雜誌》漢文報(1903-1927)之研究〉(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祝若穎,〈臺灣日治時期公學校修身科之德育與同化的取向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詹茜如,《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4)。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6-1911)〉(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1年)。
    謝明如,〈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之研究(1896-1919)〉(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肆、西文論著
    Carr, D. Making sense of education. NY: Routledge Falmer ,2003.
    Dewey, J. The school and society. In J. A. Boydston (Ed.), John Dewey: The middle works, 1899-1924. (Vol. 1, pp. 1-109).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6a.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99)
    Dewey, J.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In J. A. Boydston (Ed.), John Dewey: The middle works, 1899-1924. (Vol. 2, pp. 271-291).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1976b.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2)
    Dewey, J.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97.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16)
    Fischer, D. H. Historian’s fallacies: Toward a logic of historical thought. NY: HarperPerennial, 1970.
    Peters, R. S. Essays on educators.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1981.
    Peters, R. S. Mo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1.
    Tsurumi, Patricia, E.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N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