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宜靜 |
---|---|
論文名稱: |
「恆春民謠」的傳唱與變遷──以恆春古城地區內的活動為例 |
指導教授: |
黃均人
Huang, Chun-Zen 林珀姬 Lin, Po-Ch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2 |
中文關鍵詞: | 恆春古城 、恆春民謠 、思想枝 、朱丁順 、陳英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59 下載:5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恆春民謠」是台灣福佬民謠中,目前還保有地方的文化特色,也是恆春人的文化象徵。然而從1967年「民歌採集運動」發掘民間樂人──陳達,至現今活躍在恆春古城的民間樂人──朱丁順、陳英,歷經三、四十年的流傳,加上隨著社會變遷、資訊的發達,傳唱過程中所引起的音樂變異原因,與傳唱者彼此間的異同,都是值得深究的課題。
筆者藉由田野調查,同時實地向民間樂人學習唱奏「恆春民謠」過程當中,親身的參與,體會並找尋民間樂人的演唱特點,進而做深入的比較分析,希望能了解民間樂人──朱丁順、陳英在恆春城內的傳承現況與他們的演唱特點,並瞭解現今「恆春民謠」在恆春古城的發展,以及教學、推廣、傳承和創新的問題。
本文希冀透過上述對於「恆春民謠」探討,能將現今發展概況做一番記錄,與大家分享,能為未來「恆春民謠」推廣、傳承資料上,盡一份力量。
一、專書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民族音樂概論》。世界文物出版社。
史惟亮。《論民歌》。台北:幼獅書店,1967年。
______。《陳達和他的歌》。台北:希望出版社,1971年。
吳榮順。《福佬民歌》。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9年。
吳丈蜀。《詞學概說》。香港:中華書局有限公司,2002年1月。
李匡悌。《恆春半島的人文史蹟》。(墾丁國家公園解說教育叢書12)。內政部營建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2002年3月。
林二、簡上仁。《台灣民俗歌謠》。台北:眾文出版,1979年。
林瓊瑤。《琅嶠史話—恆春半島史蹟與人物風物》。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發行,2000年6月。
洪惟仁。《台灣河佬語聲調研究》。台北市:自立晚報社,1985年。
屏東縣政府。《向前輩藝術家致敬》。(屏東縣文化資產叢書)。屏東縣政府,2008年。
張清郎。《如何演唱台灣歌曲 附:張清郎台灣歌曲創作集》。台北縣: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1998年3月。
徐信義。《詞譜格律原論》。(文史哲學集成)。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徐麗紗‧林良哲。《恆春半島絕響—遊唱詩人陳達》。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
班友書。《黃梅戲古今縱衡》。安徽文藝出版社,2000年9月。
陳郁秀。《台灣音樂閱覽》。台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陳文山、周明雄、李可、遠流台灣館。《恆春半島深度旅遊》。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許裕苗、陳東瑤、周大慶。《風之頌—亙古不朽的恆春半島民謠》。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家公園,2008年12月。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2005年6月。
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三)》。(許常惠音樂論叢10)。台北:樂韻出版社,1992年10月。
______。《民族音樂論述稿(一)》。(許常惠音樂論叢8)。台北:樂韻出版社,1987年8月。
______。《尋找中國音樂的泉源》。(大林文庫68)。大林出版社。
______。《追尋民族音樂的根》。(許常惠音樂論叢7)。台北:樂韻出版社,1987年。
______。《中國音樂往哪裡去》。(許常惠音樂論叢4)。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2月。
______。《台灣福佬系民歌》。(中華民俗藝術論叢1)。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9月。
楊蔭瀏。《語言與音樂》。(丹青藝術叢書)。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愛德爾‧希爾斯著,傅鑑、呂樂譯。《論傳統》。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22年。
臧汀生。《台灣閩南歌謠研究》。台北:台灣商務。1984年。
鄭良偉、鄭謝淑娟。《台灣福建話的語言結構及標音法》。(現代語言學論叢)。台灣學生書局,1978年7月。
顏文雄。《中國音樂文化與民謠》。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______。《台灣民謠》。中華大典編印會印行,1967年6月。
謝俊逢。《民族音樂論—理論與實證》。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8年4月。
簡上仁。《台灣福佬語音樂聲調與歌曲曲調的關係及創作之研究》。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______。《台灣福佬系民謠—老祖先的台灣歌》。(傳統藝術叢書1)。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7月。
______。《台灣音樂之旅》。台北:自立晚報,1986年。
藍雪霏。《閩台閩南語民歌研究》。(閩台文化關係研究叢書)。福建人民出版社。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王振義。〈語言聲調和音樂曲調的關係:臺灣閩南語歌謠的「詩樂諧合」傳統研究之二〉。《台灣風物》34: 1: 41-56,1984年。
丘延亮。〈現階段民歌工作的總報告〉。《草原雜誌第二期》。1968年6月。
史惟亮。〈台灣山地民歌調查研究報告〉。《藝術學報》。1968。
吳燦崑。〈恆春民謠推廣〉。發表於(第三屆屏東研究研討會論文集—恆春半島風上海洋歌謠)。2002年。
吳榮順。〈重返現場—論五六十年代的恆春半島民歌〉。(風與潮2008國際唱遊節民謠論壇)。2008年。
恆春鎮志。〈恆春民謠人才—朱丁順〉。《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九十五年會員大會年刊》。2006年。
林珀姬。〈唸歌唱曲解憂悶—論台灣福佬歌謠的唱法〉。(恆春2009民謠學術研討會)。
徐麗紗。〈自西徂東:淺探許常惠教授在民族音樂學上的成就〉。《台中師院學報第11 期》,1997年。
黃得時。〈台灣歌謠之形態〉。《台灣文獻》3.1: 31-36,1952年。
張炫文。〈「七字調」在臺灣民間歌謠中的地位〉《民俗曲藝》54:78-96,1988年。
許常惠。〈從「台東調」到「青蚵仔嫂」的蛻變談台灣福佬系民歌的保守性與適應性〉。(第四屆國際民族音樂會議)。1990年。
______。〈台灣民謠之研究〉。《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3期》。1969年3月。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到恆春聽朱丁順唱歌〉。《傳藝76說唱藝術專輯》。
陳俊斌。〈恆春調民謠中的族群風貌〉。《屏東文獻9》,2005年。
郭嘉文。〈恆春民謠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恆春鎮大光社區為例〉。(恆春2009民 謠學術研討會)。
劉智濬。〈從啟蒙觀點看六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中台學報—人文社會14卷》。2003年.
三、學術論文
周定邦。〈詩歌、敘事kap恆春民謠:民間藝師朱丁順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純宇。〈思想起歌謠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語文科教學碩士論文,2000年。
陳俊斌。〈恆春民謠研究(一)(二)〉。國立藝術學院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張純華。〈簡上仁台語創作歌曲及其創作理念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6月。
張怡仙。〈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四、年刊
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97年度研習教材彙 集》。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2008年5月。
_______。《恆春民謠文獻專輯特刊》。屏東縣恆春鎮思想 起民謠促進會,2008年。
_______。《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98年成果發表會年刊》。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2009年。
_______。《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97年成果發表會年刊》。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2008年。
_______。《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96年成果發表會年刊》。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2007年。
_______。《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9年成果發表會年刊》。屏東縣恆春鎮思想起民謠促進會,2006年。
屏東縣政府。《文化與生活53》。屏東縣政府文化處,2008年9月。
五、影音資料
吳榮順。《恆春半島民歌紀實1:思想起【壹】》。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______。《恆春半島民歌紀實2:思想起【貳】﹝90年代田野錄音﹞》。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______。《恆春半島民歌紀實3:牛尾絆》。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______。《恆春半島民歌紀實4:五孔小調》。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徐麗紗‧林良哲。《恆春半島絕響—遊唱詩人陳達》所附枝(民歌採集運動—恆春行CD)。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
六、網路資訊
〈大光國小〉。http://www.dgps.ptc.edu.tw/。
〈恆春國中〉。http://163.24.50.10/index.php。
〈屏東縣屏南社區大學〉。http://www.pscc.org.tw/。
〈2008風與潮國際唱遊節〉。http://www.cultural.pthg.gov.tw/folkmusic/homestyle.html。
〈2009風與潮恆春國際民謠音樂節〉http://www.cultural.pthg.gov.tw/folkmusic2009/index.html。
七、報紙
史惟亮。〈維也納的音樂節(中)〉。《聯合報第八版》。1969年6月21日。
八、口述資料
陳英。《訪談》。2009年3月30日,屏東縣恆春鎮德和里德和路陳宅。
李正姬。《訪談》。2009年3月31日,屏東縣恆春鎮城南里李宅。
朱丁順。《訪談》。2009年4月1日,屏東縣恆春鎮網紗里朱宅。
恆春國小。《訪談》。2009年3月31日,恆春國小校長室。
大光國小。《訪談》。2009年7月6日,大光國小教師辦公室。
恆春國中。《訪談》。2009年11月18日,恆春國中音樂教室。
恆春工商。《訪談》。2009年11月18日,恆春工商學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