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談宜芳
Tang, Yi-Fang
論文名稱: 廢校再利用為藝文展演空間機制之建構
A Study on the Feasible Mechanism for Converting Closed School to Art Space
指導教授: 黃光男
Huang, Kuang-N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1
中文關鍵詞: 廢校藝文展演空間再利用藝術經營管理機制
英文關鍵詞: closed school, art space and cultural facilities, reuse, art management, mechanis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3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臺灣因少子化、人口遷移、重大災害等因素面臨廢校問題,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下、行政院活化閒置公共設施專案小組的監督,以及財政部國有財產署積極督促中央與地方政府引進民間資源來活化國家資產之運用,閒置空間委外經營成為公部門鼓勵的政策,也成為目前眾多廢校採取的活化模式。然而,學校是社區的根,驟然廢校、衝擊社區後,再思以藝文展演為活化的新內容委託民間經營,往往經營困難、成效不彰。廢校是一個學校生命的結束,能否在眾人的祝福下落幕,並在期待中重啟新的藝術生命,讓學校的精神與社區的活力永續?
    本論文先檢視臺灣的政策與法規,再探析日本、美國等國家的相關政策與案例,來探討廢校的社會問題、閒置再利用的問題以及藝文展演空間之經營等,這些國家的問題比臺灣龐雜,廢校再利用為藝文展演空間的經驗多,且社會發展比較成熟,深入分析其操作方式,俾以借鏡。
    接續透過分析文獻、報導,以及深度訪談等方式,挖掘臺灣的廢校再利用為藝文展演空間過程中的種種問題,深入探討問題的根源,也發現了一些亂象。參考國外相關案例經驗,與國內狀況比較,爬梳可資運用的方法,提出機制簡述如下:
    一、 廢校準備階段:
    建置「廢校預警資訊平台」,將資訊透明,希望讓利害關係人得以準備因應,另希望讓關心者有時間機會醞釀接手,從學校關閉到藝文展演空間開幕,盡可能不要有閒置的空檔;設計「廢校準備時程表」輔助執行嚴謹、順暢。
    二、 翻轉階段:
    透過採購評選機制評選出適切的團隊。
    三、 藝文展演空間經營階段:
    以博物館法、公共工程委員會的「閒置公共設施活化標準」來規範經營內容,及開放時間、利用率的基本要求;又,透過定期評鑑、不定期檢查、神秘客評鑑來確保展演活動、教育推廣、設施維護、服務品質等。
    本論文希望建構整體機制,以避免資源浪費、減少政府與民眾的矛盾、保護學生受教權益、鞏固社區活力與地方特色,並且讓建築設施(硬體)與後續的藝文產業經營(軟體)得以永續。

    With low birth rate, population migration, major disasters and other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many district governments are facing the anguishing decision to close several declining enrollment schools. Under the re-use of vacant space policy issued by Council for Cultural Affairs, outsourcing the vacant space to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sector has become first priority to encourage the district government to follow. It should be noticed that all the processes must be supervised by the activation vacant public facility special group, the Executive Yuan. Also, the National Property Administration, Ministry of Finance, urged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to induce private resources to activate the use of state assets. Therefore, this has become a standard measure for most of the district governments to deal with vacant schools. However, the school is the connection center of the community. The prompt closure of a school might have a huge impact to the community. Therefor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schools to art space and commissioned by private business might result in operating difficulties and ineffectiveness. For the communities, to close a school is very similar to end the school’s life. It should be ended in blessing, and reborn in anticipation with new artistic life, to extend the school spirit and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reviewed Taiwan'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and investigated several cases i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 discuss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school closure, re-use issues regarding vacant space, and operation principles related to art space. By studying these cases, there are several concepts worth to learn from decision making,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es, because the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se mature societies are much complex than Taiwan, and they have more experiences in converting closed schools to art space.
    Through analyzing reports, reference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ere are problems emerged during the converting proces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s from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s in Taiwan, a feasible mechanism has proposed as follows:
    1. Preliminary phase for school closure: construct a vigilance information platform for stakeholders to prepare in advance and concerned people to follow, and design a timetable to assist the whole process go prudently and smoothly.
    2. Transition phase: set up a procurement evaluation committee to select proper teams for operation.
    3. Operation phase for art space: Regulate operation content based on Museums Act and activation standard for vacant public facility issued by Public Construction Commission, and set regular evaluation, irregular evaluation to insure exhibition and service quality.
    The purpose of this proposed mechanism is to avoid the waste of resources, reduce the conflict between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protect the education privilege for students, solidify community active power and local features, and could make the building facilities and art industries manage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謝辭……………………………………………………………………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VII 圖次……………………………………………………………………X 表次…………………………………………………………………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2 第三節 章節架構 …………………………………………………… 7 第二章 政策演繹………………………………………………………… 9 第一節 臺灣廢併校政策………………………………………………9 第二節 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19 第三節 非制式藝文展演空間經營管理….………………………… 33 第四節 小結……………………………………………………… 35 第三章 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37 第一節 空間意義的終結與精神的再生………………………………37 第二節 藝術的公益與地方的永續………………………………… 45 第三節 小結……………………………….………………………… 49 第四章 國外經驗與相關案例分析…………………………………… 51 第一節 日本………………………………………………………… 51 第二節 美國………………………………………………………… 61 第三節 小結………………………………………………………… 73 第五章 臺灣經驗與相關案例分析…………………………………… 75 第一節 現況與趨勢………………………………………………… 75 第二節 案例……………………………………………………………90 第三節 小結…………………………………………………………104 第六章 臺灣廢校空間身分轉換之爭議分析………………………… 107 第一節 空間正義……………………………………………………107 第二節 翻轉過程……………………………………………………109 第三節 經營挑戰與困難……………………………………………113 第七章 命題發展………………………………………………………117 第一節 廢校準備……………………………………………………117 第二節 圓融翻轉……………………………………………………120 第三節 永續經營……………………………………………………126 第四節 整體機制……………………………………………………136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40 參考文獻…………………………………………………………………143 附錄1 訪談對象與受訪內容……………………………………………155 附錄2 廢併校活化暨閒置校舍-國民中小學整併之處理原則………159 附錄3 新竹縣國民小學裁併作業實施流程……………………………162 附錄4 教育部「偏鄉學校教育安定方案」推動策略、工作項目與執行單位………………………………………………………………167 附錄5 Saugatuck-Douglas歷史學社2011年「組織收益免徵所得稅報告(Return of Organization Exempt from Income Tax, Form 990)」主要頁面…………………………………………………………169 附錄6 廢校再利用為藝文展演空間案廠商評選表……………………170 附錄7 古蹟/歷史建築日常管理維護查核表…………………………171 附錄8 美國1995-2012年關閉之公立中小學統計……………………173 附錄9 美國民間機構建議廢校時程表…………………………………176 附錄10 縣市政府委外藝文展演館所設施定期評鑑紀錄表…………177

    一、中文資料
    (一)專書與論文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成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
    Roger Trancik /謝慶達譯(1993)。找尋失落的空間-都市設計理論。臺北:田園城市。
    Sharp, Joanne P. (2012),司徒懿譯。後殖民地理學。臺北:韋伯文化。
    王俐容(2006)。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20,129–159。
    王嘉驥(2001)。臺灣的位置-1990年代臺灣當代藝術的狀態(二)。典藏今藝術, 1月號,161。
    古秀英(2008)。臺中縣國民小學小型學校整併意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朱曼華(2005)。1949年以後臺灣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術空間的迷思。藝術論壇。2,175-194。
    何昕家(2012)。探究環境倫理為核心之校園規劃設計策例。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
    何肯忞(2004)。學校合併面臨左右兩難--美國與臺灣的經驗。基礎教育學報,13:2,143-162
    吳宜儒(2014)。公有藝文設施委外經營之研究:以「臺北當代藝術館」為例。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新北市:淡江大學。
    吳政達 (2006)。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校經濟規模政策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9(1),23-41。
    吳梵煒(2005)。舊建築再利用中歷史與文化的省思:以臺北之家與紅樓劇場為例。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新北市:淡江大學。
    吳淑明、劉光盛、郭主恩、楊欽榮、黃琮駿(2012)。游於藝互動式藝術介入空間之創作研究。藝術研究學報,5,1–15。
    李貞儀(2010)。偏遠小校裁併過程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4(1),1-25。
    李梅绮(2008)。原住民文化展演真實性之探討-以太魯閣布洛灣山月村為例。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李雅景(2001)。從併校政策探討策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之研究-以嘉義縣小學為例。 南華大學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肖龙井(2011)。台湾人口少子化背景下小型学校整并策略及启示,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33卷3期(2011 / 05 / 10) , 78 - 82
    亞歷山大(Victoria D. Alexander)著;張正霖,陳巨擘譯。藝術社會學:精緻與通俗形式之探索。臺北市:巨流。
    林宜燕(2011)。藝術專業與民眾參與的辯證—「臺北捷運中山站公共藝術設置案」的探討。碩士論文,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林品秀(2008)。閒置空間再利用之藝文活動探討-以嘉義鐵道藝術村為例。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成功大學。
    林素琴(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小型學校整併政策意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林崇熙(2013)。文化政策對地方文化館的反挫:並論社群營造之為另類方案。博物館與文化,6: 3-34。
    林雍智(2006年6月)。日本實施中小學校整併的情形對我國之啟示。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135-157。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林益昌、林姿伶(2015)。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為托老中心-評估架構之建立及因子重要性比較。桃園創新學報(35),399-428。
    姚瑞中(2016)。海市蜃樓V:臺灣公有閒置設施抽樣踏查。臺北:田園城市。
    姚瑞中、吳達坤、呂佩怡(2011)。搞空間:亞洲後替代空間。臺北:田園城市。
    姜博超(2007)。偏遠地區小學裁併政策之研究─民主行政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洪敍銘(2015)。從「在地」到「臺灣」: 「本格復興」前臺灣推理小說的地方想像與建構。臺北:秀威經典。
    孫克難(2015)。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之PFI模式探討-引進新制度經濟學觀點。財稅研究,44:5 2015.09,頁1-37 。
    徐嘉穗(2011)。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之影響與政府因應對策-臺灣與日本之比較。公共事務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東海大學。
    秦嘉(2007)。臺北縣一所偏遠小型國民小學整併過程及其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 碩士論文。
    秦夢群(2014年月)。美國特許學校經營與成效之研究。教育資料與研究,115: 69-192。 
    高翠霞、蔡崇建、莊潔(2011)。臺灣國民小學學校閒置空間現況、問題與對策。教育資料集刊,49: 31-68。
    康旻杰(2015),〈過去的未來-記憶島的空間轉生術〉,《空間記憶》,臺北:典藏。
    康洪綱等(2015)。品悅。臺東。臺東縣政府。
    張玉音(2013年9月)。藝術為皮相,振興為骨的跳島旅行-記2013瀨戶內海藝術祭。典藏今藝術,252: 162-165,臺北:典藏。
    張夏平(1993)。臺灣省公立國民小學小規模學校合併模式之研究。國立臺南師院初等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心靈工坊。
    許秉翔(2014)。委外經營制度於金門國家公園傳統建築再利用之研究。建築與規劃學報,v. 15,n.1,1-20。
    許嘉猷(2011)。藝術之眼:布爾迪厄的藝術社會學理論及其在臺灣的量化與質化研究。臺北:唐山。
    郭添財(1991)。 臺灣省南部地區國民小學最適經營規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陳世聰(2005)。金門縣國民小學教育資源整合可行性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碩士論文。
    陳佳利、張英彥(2012)。博物館與身心障礙團體之文化參與權―英國與臺灣的個案研究。博物館學季刊。26(2): 89-109。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陳幸仁(2007)。微觀政治學:一個學校行政的新興研究領域。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 30,67-86。
    陳幸仁(2008)。學校組織行為之微觀政治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 000(017), 0001-0025.。
    陳泓易(2011)。華麗的猥褻-藝術介入空間或者空間介入藝術。藝術觀點,45: 6-15。
    陳姿穎(2011)。國民小學廢校政策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南投縣:暨南大學。
    陳星皓(2007)。臺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之研究。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南市:成功大學。
    陳欽河 (2002)。華山藝文特區活動形塑場所精神關係之探討。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中原大學。
    陳華志(2005)。藝文空間發展與都市再生:從臺北市空間再利用觀察。博物館學季刊,第19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85-99。
    陳雅貞(2007)。 公立國民中小學裁併校相關政策與法律問題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聖謨(2014)。誰是裁校的贏家?一所偏鄉小學整併案例之研究。教育學刊,第19卷,第43期,2014年12月,頁115-153。
    陳賢舜(2000)。南投縣小型國民小學合併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陳憶芬(1993)。山地小型國民小學合併之評估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碩士論文。
    傅朝卿(2004)。再利用設計操作。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再利用專題討論」講義(未出版)。
    曾旭正(2012)。在社區重思藝術-邁向新時代的有機藝術觀。南藝學報,4:63-82,臺南:臺南藝術大學。
    曾南薰(2004)。小型學校整併必要性之探討。現代教育論壇,11,19-26。
    曾能汀(2006)。閒置空間再利用為藝文用途之關鍵成功因素分析-以二十號倉庫為例。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游書宜(2012)。史蹟博物館之情境再現探討-以建築現象學理論來解析名人故居。博物館學季刊。臺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游輝禎(2005)。少子化社會空餘教室利用方式之探討。新北市:內政部建築研究所。
    湯志民(1994)。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劃。初等教育學刊(3),pp237-264。
    湯志民(2008)。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探析 。校園建築與運動空間活化再利用。臺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頁 3-63。)
    黃世孟(2000)。學校建築研究-黃世孟學校建築研究論文集。臺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
    黃光男(2007)。博物館企業。50-61。臺北:藝術家。
    黃俊傑(2007)。「小校整併」政策省思。國教之友,59(4),71-78。國立臺南大學。
    黃琬雯(2012)。重返自然,藝術治「里」—藝術之外的社會價值。今藝術,第240期,2012年9月,頁98-101,臺北:典藏今藝術。
    黃瑞茂(2001)。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經營模式及其案例研究。九十年度推動閒置空間再利用專題暨分區座談會會議實錄。臺北:文建會,15-25。
    楊秀玉、施芳玲、蔡雄恩、謝俊科(2012)。公共服務委外之委外經營問題探討—以臺北當代藝術館為例。T&D 飛訊,135,1-25。
    楊姍儒(2009)。臺灣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博物館之探討-以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例。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
    楊清芬(2011)。學校建築生命歷程—教育與建築的持續對話。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楊清豐等(2015)。小校整併之歷程-以一所學校為例。104 校務經營個案研究實務研討會成果集。頁235-264,國家教育研究院。
    溫意琳 (2007), 花蓮縣小規模國民小學廢校政策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葉子超(1996)。澎湖縣國民小學小規模學校合併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葉浩偉(2011)。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建築發展歷程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
    董維琇(2013)。藝術介入社群:社會參與式的美學與藝術實踐。藝術研究學報,第6 卷第2 期,頁27-38,國立臺南大學。
    廖英丽(2009)。20世纪美国农村学校合并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礎教育,第6卷,第3期,2009年3月,頁12-17。
    榮芳杰(2008)。文化遺產管理之常道:一個管理動態變化的維護觀點。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南:國立成功大學。
    豪澤爾(Arnold Hauser)著,居延安譯(2006)。藝術社會學。臺北市:雅典。
    齊偉先(2013)。藝術的社會學啟蒙以身體技藝為建構基礎的社會美學。臺灣社會學第 25 期(2013 年 6 月), 1-44。
    劉舜仁(2001)。閒置空間再生為藝文場所的翹翹板原理。2001文化空間再造國際研討會論文集,50-54。
    劉菊珍(2008)。臺北縣偏遠小型學校整併評估指標及配套措施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 碩士論文。
    潘朝陽(1996)。大湖地方性的構成—歷史向度的地理詮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報告,第25期,1-41。
    蔡文章(2008)。臺南縣總爺藝文中心閒置空間再利用政策成效之檢視。碩士學位論文。臺南:立德管理學院。
    蔡明穎(2008)。裁併校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援相關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蔡昭儀(2006),巨視.微觀.多重鏡反─解嚴後臺灣當代藝術的思辨與實踐,臺中市: 國立臺灣美術館。
    蔡淑婷(2005)。屏東縣公立國民小學學校整併之研究。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鄧明星(2005)。花蓮縣國民小學規模過小學校合班併校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 碩士論文。
    蕭肅滕(2003)。日治時期台灣殖民觀光意象之解構。亞太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
    諾伯舒茲(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97),施植明譯。場所精神 : 邁向建築現象學Genius loci:paesaggio ambiente architeturq。臺北:田園城市。
    錢善盈(2003)。一九九○年代前後「替代空間」在臺灣執行之現象。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顏亮一(2009)。記憶與地景:2005-2009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
    魏光莒(2001),溝通理性與多元化規劃理論:社區規劃方法初探,環境與藝術學刊; 2; 2001.12; 頁1-11。
    譚光鼎(2008)。被扭曲的他者:教科書中原住民偏見的檢討。課程與教學,11卷4期,27-49。
    嚴家俊(2008)。國小教師對學校面臨合併認知之研究-以台東縣某國小為例。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臺東:國立臺東大學。

    (二)政府技術與研究報告
    文化部(2015)。文化部推動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發展計畫。臺北:文化部。
    白鴻儀、呂侑軒(2004)。澎湖縣迷你小校整併之利害得失研究。澎湖縣政府自行研究報告。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磐石行動—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97年至102年)。臺北:文建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12)。臺灣生活美學運動計畫效益評估報告。臺北:研考會。
    林志成、田育昆(2013)。空間活化之意義價值、省思與創新策略。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2015)。發展原住民族教育五年中程個案計畫((105-109年)。
    監察院(2012)。國中小學廢併校後之閒置校舍活化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報告。
    鄭同僚、詹志禹、黃秉德、李天健、陳振淦、周珮綺(2008)。偏遠地區小學再生之研究成果報告。臺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三)媒體報導
    中央社(2016年3月29日)。新開國小併校惹議 苗栗縣府說明。
    呂苡榕(2011年12月27日)。澎湖燒錢造神 民團憂島不像島。臺灣立報。
    李莉珩(2014年2月18日)。變調的阿里荖文創。聯合報。
    林孟儀(2006)。我的學校不見了,上學好難!。遠見雜誌。臺北:遠見。
    林雅惠(2016年2月20日)。震出裂縫 旗山文化園區閉館。中國時報。
    張子午(2015)。等不到新生的教室 閒置校園空間的轉型與挑戰。2015年6月第203期。臺北:經典雜誌。
    黃千容、賴世杰(2016年6月13日)。水里玉峰國小裁撤 多家機構接洽校地。公共電視台新聞網。
    魏斌、郭睿誠、王乙徹(2013年9月9日)。蘋果調查:「偷到只剩牆」 閒置校舍活化玩假的。蘋果日報。
    關晶麗(2015年10月7日)。學校整併必須回歸教育本質思考。天下雜誌讀者投書。

    二、外文資料
    Ashlee, L. R. (1991), Traveling Through Time: A Guide to Michigan’s Historical Markers. the Bureau of History and the commission
    Berry, C. R., & West, M. R. (2010), Growing Pains: The School Consolidation Movement and Student Outcomes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26(1): 1-29
    Bourdieu and Darbel, 1990,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 Sheridan Trans.).New York: Pantheon.
    Gadwa, A. 2009.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Artspace Project’s developments: A roadmap for moving forward. Master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Professional Paper, Hubert H. Humphrey Institute of Public Affair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Kaple, D. et al., (1998), Comparing Sample Frames for Research on Arts Organizations:Results of A Study in Three Metropolitan Areas,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Law & Society, Vol.28 Issue 1, (pp.41-67)
    Kymlicka, W., & Norman, W. (1995). Return of the citizen: A Survey of recent work on citizenship. In Ronald Beiner (Ed.), Theorizing Citizenship (pp. 283-322).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Landers, Helen Herriott (2009), West Side School: 86 Years of serving, Broward County, Broward Legacy, Broward County Libraries Division Historical Commission, vol.29, no. 1.
    Lynch, K. , What Time is this Place?(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1972), pp. 35–36.
    Matarasso, F., (1997), Use or Ornament? The Social Impacts of Participation in the Arts, Comedia.
    Tang, Y. F. (2013), Transforming Closed Schools into Art Spaces – an Observation on Taiwan’s and Japan’s Current Situation, 2013 Art Taipei Forum, Taipei, Taiwan
    The Broad Foundations (2009), School Closure Guide: Closing Schools as a Means for Addressing Budgetary Challenges
    Thrasher, J. M. (1973). Effective planning for better school buildings. Midland, Michigan: Pendell Publishing Company.
    Throsby, D. (2003b).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In J. M. Teutonico & F. Matero (Eds.), Managing Change: Sustainable approaches to the conservation of built environment (pp.3-10). Los Angeles: the Getty Conservation Institute.
    日本文部科學省。《廃校施設の実態及び有効活用状況等調査研究報告書》。
    安田隆子(2009),〈学校統廃合--公立小中学校に係る諸問題〉,《Issue Brief》,640: 1-10,日本国立国会図書館調査及び立法考査局。
    遠藤 友里恵(2013),《東京都区部における廃校再利用の方策とマネジメントに関する 研究》,東京大学新領域創成科学研究科環境学研究系社会文化環境学専攻修士論文。

    三、網路資源
    3331 Arts Chiyoda. Retrieved from http://www.3331.jp (August 10, 2013).
    American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 (2005). Eight Recommendations for School Design Excellence in the 21st Century. Retrieved from https://s3.amazonaws.com/accredible_card_attachments/attachments/53137/original/2011-05-28_16-03-45__Voice_of_the_Student_Presetation.pdf (April 10, 2016)
    ArtSpace (2014). The Art of Creative Placemaking: An Artspace Report. Retrieved from http://www.artspace.org/ideas-insights/artspace-publications/art-creative-placemaking-artspace-report (April 15, 2016)
    ArtSpace Inc. Retrieved from http://www.artspace.org (April 12, 2016)
    Broward County Historical Commiss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broward.org/history/Pages/default.aspx (April 12, 2016)
    Saugatuck-Douglas Historical Society. Retrieved from http://sdhistoricalsociety.org/ (April 12, 2016)
    Washington Studios Artist Cooperative Retrieved from http://wsac.info/about.htm (April 10, 2016)
    日本文部科學省。未来につなごう「みんなの廃校」プロジェクト-全国の廃校情報を集約。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zyosei/1296809.htm(2013年5月15日)。
    王淳平(2011)。城市中的藝術遊牧:都市更新閒置空間與藝術進駐。「2011文化的軌跡:文化治理的挑戰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檢自https://docs.google.com/viewer?a=v&pid=sites&srcid=ZGVmYXVsdGRvbWFpbnxjdWx0dXJhbGdvdmVybmFuY2V8Z3g6MTdlNWY2NTkzOTA2OWY1OA(2016年3月20日)。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中華民國2008年至2056年人口推計。檢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2016年1月20日)。
    東京文化資源会議。檢自http://tohbun.jp/ (2016年4月25日)。
    林平(2001),展覽與場域的對話—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國立臺灣美術館,檢自http://www1.ntmofa.gov.tw/tmoavideo/html/05/05_10word.htm。(2016年3月20日)
    林育柔(2013年3月7日)。少子化問題日本政府的因應對策。教育部電子報,檢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2199(2013年9月10日)。
    林慧貞(2013年7月22日)。前進瀨戶內國際藝術祭(5)藝術祭目的:讓笑容重新回到老人家臉上。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檢自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3925/ (2016年3月20日)。
    教育部(2008)。教育部補助推動精緻國教基礎設施建設計畫作業要點。檢自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FL045277 (2016年5月10日)。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整併後校園空間活化再生資源網,檢自http://revival.moe.edu.tw/index.asp (2016年3月)。
    郭孟佳(2004)。公部門部落計畫對於原住民之影響:『去殖民』與『再殖民』的觀點--以烏來部落健康營造中心為例。http://www.meworks.net/userfile/80/yagi_new/monograph_04.html(2015年5月11日)。
    劉育良、吳盈諄(2015)。補助機制與藝文生態─來自英國、歐洲(荷蘭)與新加坡的觀點。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際藝文趨勢觀察與情蒐計畫」國際研究專文報告。檢自http://www.ncafroc.org.tw/Upload/%E5%9C%8B%E9%9A%9B%E6%83%85%E8%92%90%E5%B0%88%E6%A1%88_%E5%9C%8B%E9%9A%9B%E7%A0%94%E7%A9%B6%E5%B0%88%E6%96%87%E5%A0%B1%E5%91%8A(%E4%BA%8C).pdf。(2016年4月25日)
    賴協志(2015)。日本小型國小裁併校作法對我國的啟示。教育脈動,3。檢自http://pulse.naer.edu.tw/content.aspx?type=F&sid=136# (2015年5月11日)。
    總爺藝文中心。檢自http://tyart.tnc.gov.tw/ (2016年3月20日)。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