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育娟
論文名稱: 從春秋五霸之事論《春秋》之道名分
指導教授: 劉正浩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春秋五霸正名《春秋》道名分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68下載:1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莊子‧天下》云:「《春秋》以道名分。」此語中肯地揭示了孔子作《春秋》的要旨─正名定分,孔子認為「正名」是使社會恢復和諧秩序的主要路徑,不由此道,則難以達成,因此,便將正名思想寄寓於唯一著作《春秋》中,以昭示後人。五霸之事散見古籍中,而《春秋》所載,皆經孔子刻意安排,以彰顯《春秋》道名分之旨。《春秋》所載五霸事,或褒揚其尊王、攘夷、討罪、救患之功,或貶其侵伐弱小之暴行,或載與諸侯之盟會,以貶其犯分之罪。然於齊桓則特寫其九合一匡之功;於宋襄則特寫其急於謀霸之種種惡行;於秦穆則特寫其爭霸失敗後之痛定思痛;於晉文則特寫其勤王之功與報復私讎的暴行;於楚莊則特寫其德威之並重,在在顯出孔子正名定分之苦心。本論文共分七章:
    首章緒論,闡釋《春秋》以道名分,梳理孔子「正名」與《春秋》褒貶大義的關係,並探究「屬辭比事」以明經義的重要性,最後則界定本論文所稱之「春秋五霸」。
    第二章至第六章,則分別討論五霸之事,依《春秋》、《左傳》所載,逐年論述其言行舉措,參以前儒諸說,從《春秋》之褒貶,得出孔子正名定分之理;透過本文對五霸之事的探討,可明侯伯應然之分際,既有「霸」之名,則當有該做之事,不該做之事,藉之以明孔子《春秋》述事以正名定分之旨。
    第八章結論,總結《春秋》對五霸之褒貶,從中理出有霸名者,當有之分際。《春秋》所載錄五霸之言行,闡明正名定分之理,吾人當引以為鑑,檢討自身之言行,不當辜負孔子將「正名」之道傳示後人的苦心。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春秋》以道名分‧‧‧‧‧‧‧‧‧‧‧‧‧1 一、孔子「正名」思想的起源與義涵‧‧‧‧‧‧‧‧‧1 二、孔子主張「正名」的原因‧‧‧‧‧‧‧‧‧‧‧4 第二節 「屬辭比事」以明義‧‧‧‧‧‧‧‧‧‧‧‧8 第三節 「春秋五霸」的界定‧‧‧‧‧‧‧‧‧‧‧‧10 第二章 從齊桓公之事以論《春秋》之道名分‧‧‧‧‧15 第三章 從宋襄公之事以論《春秋》之道名分‧‧‧‧‧54 第四章 從秦穆公之事以論《春秋》之道名分‧‧‧‧‧68 第五章 從晉文公之事以論《春秋》之道名分‧‧‧‧‧98 第六章 從楚莊王之事以論《春秋》之道名分‧‧‧‧‧132 第七章 結論‧‧‧‧‧‧‧‧‧‧‧‧‧‧‧‧‧‧‧158 參考書目‧‧‧‧‧‧‧‧‧‧‧‧‧‧‧‧‧‧‧‧‧162

    壹、書籍(古籍依作者年代排序,今著依出版年代排序)
    一、經類:
    《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尚書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毛詩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周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儀禮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禮記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春秋左傳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春秋公羊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漢‧何休注,唐‧徐彥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春秋穀梁傳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論語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孟子注疏》,收入《十三經注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4.9。
    《白虎通義》,收入《四庫筆記小說叢書》,漢‧班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7。
    《春秋釋例》,晉‧杜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59.3。
    《論語集解義疏》,梁‧皇侃,臺北:廣文書局,民66.7。
    《胡氏春秋傳》,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51冊,宋‧胡安國,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春秋經筌》,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57冊,宋‧趙鵬飛,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12。
    《東萊博議》,宋‧呂祖謙,臺北:三民書局,民88.8。
    《春秋本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60冊,元‧程端學,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論語直解》,收入嚴靈峰:《無求備齋論語集成》,明‧張居正,臺北:藝文印書館。
    《春秋師說》,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64冊,明‧趙汸,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春秋左氏傳補註》,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64冊,明‧趙汸,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論語蒙引》,收入嚴靈峰:《無求備齋論語集成》,清‧蔡清,臺北:藝文印書館。
    《拜經堂文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491冊,清‧臧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皇清文穎》,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449冊,清‧陳廷敬編,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春秋公羊傳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131冊,清‧王闓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左傳紀事本末》,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369冊,清‧高士奇,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臺北:藝文印書館,民88.9。
    《左傳事緯》,清‧馬驌,臺北:廣文書局,民56.6。
    《經學通論》,清‧皮錫瑞,臺北:學海出版社,民74.9。
    《左傳微》,清‧吳闓生,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59.3。
    《春秋大事表》,清‧顧棟高,臺北:鼎文書局,民63.10。
    《經學通論》,王靜芝,臺北:國立編譯館,民61.9。
    《左傳分國集注》,韓席籌,臺北:華世出版社,民64.10。
    《論語臆解》,陳大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67.11。
    《論語譯注》,楊伯峻,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民67.12。
    《左傳會箋》,日‧竹添光鴻,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3.1。
    《春秋左傳讀》,章太炎,臺北:學海出版社,民73.4。
    《春秋左傳研究》,童書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0。
    《春秋史論集》,張以仁,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9.1。
    《經學纂要》,蔣伯潛,長沙:岳麓書社,1990.6。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5。
    《韓詩外傳箋疏》,屈守元,四川:巴蜀書社,1996.3。
    《左海鉤沉》,劉師正浩,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86.11。
    《禮樂淵藪─《禮記》與中國文化》,黃宛峰,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10。
    《禮學概論》,周何,臺北:三民書局,民87.1。
    《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張素卿,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4。
    《鎔裁文史的經典─《左傳》》,簡宗梧,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88.4。
    《《春秋》經傳研究》,趙生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
    《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張高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1。
    《春秋考論》,姚曼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12。
    《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以服喪思想為討論基點》,林師素英,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92.1。
    《禮學思想與應用》,林師素英,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9。
    二、史書與文化:
    《史記》,漢‧司馬遷,臺北:藝文印書館,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戰國策》,漢‧劉向,臺北:里仁書局,民71.1。
    《列女傳》,漢‧劉向撰,梁瑞校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76.2。
    《漢書》,漢‧班固,臺北:鼎文書局,民65.10。
    《國語》,吳‧韋昭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2.12。
    《資治通鑑》,宋‧司馬光撰,胡三省注,章鈺校記,臺北:臺灣明倫書局,民66。
    《春秋史》,童書業,香港:太平書局,1962.9。
    《春秋國際公法》,洪鈞培,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0.2。
    《國史研究六篇》,梁啟超,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69.2。
    《春秋史話》,應永深、王貴民、楊升南,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2.10。
    《中國史探研古代篇》,齊思和,臺北:弘文館出版社,民74.9。
    《國史大綱》,錢穆,臺北:國立編譯館,民77.12。
    《古史續辨》,劉起釪,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8。
    《霸權迭興─春秋霸主論》,晁福林,臺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3。
    《秦史》,林劍鳴,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81.11。
    《中國官制史》,孫文良,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2.7。
    《中國社會文化史》,謝和耐著,黃建華、黃迅余譯,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5。
    《先秦史》,黎東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84.11。
    《先秦禮樂文化》,楊華,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3。
    《宗周禮樂文明考論》,沈文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12。
    《中國禮文化》,鄒昌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5。
    《亂世稱雄─春秋五霸》,晁福林,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12。
    《春秋史》,顧德融、朱順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6。
    《春秋爭霸》,徐遠炫,臺北:遠流出版社,民91.8。
    《先秦禮學》,勾承益,成都:巴蜀書社,2002.9。

    三、子書與思想類:
    《孫子》,周‧孫武,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4.12。
    《淮南子》,漢‧劉安撰,高誘注,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72.2。
    《孔子家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95冊,魏‧王肅,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皇極經世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03冊,宋‧邵雍,臺北:商務印書館,民75。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1。
    《宋元學案》,明‧黃宗羲,臺北:華世出版社,民76.4。
    《荀子集解》,清‧王先謙,臺北:華正書局,民77.8。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臺北:木鐸出版社,民72.5。
    《孔子》,梁啟超,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民45.11。
    《孔孟荀哲學(上冊)》,吳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6.6。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徐復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58.1。
    《孔子學說》,陳大齊,臺北:正中書局,民58.3。
    《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成中英,臺北:三民書局,民63.3。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啟超撰,賈馥茗標點,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民69.。
    《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冊),蕭公權,臺北:中國文化學院,民69.10。
    《風俗通義校注》,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7。
    《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篇》,徐復觀,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民71.3。
    《儒家政論衍義》,薩孟武,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1.6。
    《韓非子集釋》,陳奇猷,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72.5。
    《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臺北:華正書局,民72.9。
    《孔孟荀哲學》,蔡仁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73.12。
    《中國古代哲學史》,胡適,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5。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啟超著,賈馥茗標點,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6.2。
    《孔子傳》,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6.7。
    《儒學方向與人的尊嚴》,鄭力為,臺北:文津出版社,民76.8。
    《春秋繁露義證》,蘇輿撰,鐘哲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2.12。
    《墨子集解》,張純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2.1。
    《兩漢思想史卷一》,徐復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82.2。
    《中國哲學史》,勞思光,臺北:三民書局,民82.3。
    《先秦之仁、義、禮說》,方穎嫻,臺北:文津出版社,民85.5。
    《中論校注》,徐湘霖,成都:巴蜀書社,2000.7。
    《孔孟荀禮法思想的演變與發展》,楊秀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89.8。
    《中國哲學史》,馮有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11。
    《孔子‧儒學研究文叢(1)》,山東省儒學研究基地、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學院編,山東:齊魯書社,2001.6。
    《呂氏春秋注疏》,王利器,成都:巴蜀書社,2002.1。
    《新編管子》,王冬珍、徐文助、陳郁夫、陳麗桂,臺北:國立編譯館,民91.2。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徐復觀,臺北:商務印書館,民92.9。

    四、其他:
    《原抄本日知錄》,明‧顧炎武,臺北:明倫出版社,民59.10。
    《洙泗考信錄》,清‧崔述,高雄:啟聖圖書公司,民61.10。
    《春在堂全書》,清‧俞樾,臺北:中國文獻出版社,民57.9。
    《高明文輯(上)》,高明,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民67.3。
    《先秦諸子繫年》,錢穆,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75.2。
    《顧頡剛古史論文集》,顧頡剛,北京:中華書局,1993.10。
    《增訂文心雕龍校注》,黃淑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北京:中華書局,2000.8。

    貳、論文
    一、學位論文:
    《公羊傳的正名思想》,陳登祥,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5。
    《左傳霸者的研究》,黃耀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2.6。
    《劉師培《春秋左傳》學之研究》,宋惠如,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85.6。
    《左傳禮意研究》,劉瑞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民86.12。
    《《春秋師說》考徵》,賈承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0.7。
    《春秋時代秦穆公稱霸西戎之研究》,黃漢文,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1.6。
    《孔子的政治生涯對其學說的影響》,徐震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92.6。

    二、期刊論文:
    〈求是齋讀書志疑:五霸〉,致中,《燕京大學史學年報》1卷1期,1929.6,頁8。
    〈五霸考〉,衛聚賢,《說文月刊》1卷1期,1939.2,頁557-569。
    〈五霸考述〉,姚秀彥,《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6期,1974.5,頁1-27。
    〈正名主義之語言與訓詁〉,龍宇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本4分,民63.6,頁585-598。
    〈『正名主義之語言與訓詁』附記〉,陳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本4分,民63.6,頁599-603。
    〈春秋五霸與秦穆五賢〉,馬先醒,《簡牘學報》6期,1978.10,頁151-155。
    〈孔子的正名主義與政治思想〉,林遠琪,《孔孟月刊》18卷2期,民68.10,頁9-18。
    〈孔子「正名」觀念析探〉,簡松興,《孔孟月刊》19卷5期,民70.1,頁18-20。
    〈左傳寫晉文公譎而不正〉,簡宗梧,《孔孟月刊》19卷5期,民70.1,頁26-30。
    〈春秋「五霸」辨〉,馬毓良,《江淮論壇》2期,1982.2,頁19-21。
    〈論正名〉,楊亮功,《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9集,民72.3,頁1-16。
    〈孔子的正名主義與春秋大義〉,韓凌霄,《孔孟月刊》21卷10期,民72.6,頁34-35。
    〈論孔子仁學中的正名思想〉,蔡明田,《孔孟學報》48期,民73.9,頁1-26。
    〈左傳中五霸特殊形象之比較〉,李小平,《中華學苑》31期,民74.6,頁229-266。
    〈孔子的正名思想〉,張金鑑,《中原文獻》17卷7期,民74.7,頁1-5。
    〈「春秋五霸」正名〉,張有智,《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86.1,頁105-108。
    〈也談「春秋五霸」正名〉,程剛,《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期,1986.4,頁90-92。
    〈釋「四王」與「五伯」〉,王樹民,《文史》28輯,1987.3,頁297-299。
    〈「春秋五霸」辨〉,劉浦江,《齊魯學刊》5期,1988.5,頁36-41。
    〈孔子的禮學─七十七年國學研究會講詞〉,孔德成,《孔孟月刊》26卷12期,民77.8,頁13-16。
    〈左傳禮學的根本精神〉,吳車,《勤益學報》6期,1988.11,頁1-20。
    〈應該充分評價楚莊王的歷史地位〉,王貴民,《史學月刊》181期,1989.9,頁6-13。
    〈從王室之衰論左傳尊周思想〉,李新霖,《台北工專學報》24期,民80.3,頁829-862。
    〈左傳論禮之重要性〉,吳車,《靜宜人文學報》3期,民80.6,頁109-145。
    〈論春秋霸主〉,晁福林,《史學月刊》193期,1991.9,頁12-18。
    〈「春秋五霸」質疑與四霸之成功〉,陳筱芳,《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期,1992.5,頁83-88,92。
    〈從《春秋》《左傳》談孔子正名思想〉,黃翠芬,《國立編譯館館刊》21卷1期,民81.6,頁41-56。
    〈論語正名與孔子的真理觀和語言哲學〉,陳啟雲,《漢學研究》10卷2期,民81.12,頁27-51。
    〈論孔子的正名思想〉,馬振鐸,《河北學刊》64期,1993.1,頁37-43。
    〈孔子「正名」諸解駁正〉,董廷珠、張希平,《晉陽學刊》79期,1993.7,頁93-97+108。
    〈左傳中之禮〉,顧立三,《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1期,民83.1,頁1-14。
    〈「春秋五霸」在歷史上的確切所指新說〉,孫景壇,《南京社會科學》4期,1994.4,頁31-37,57。
    〈孔子「正名」思想的提出及其對中國古代邏輯的影響〉,楊樹森,《學術論壇》106期,1994.5,頁71-72。
    〈宋襄公用人祭原因辨析〉,周興,《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33期,1994.6,頁13-15。
    〈孔子正名思想之探源(上)〉,林翠芬,《孔孟月刊》33卷3期,民83.11,頁2-7。
    〈孔子正名思想之探源(下)〉,林翠芬,《孔孟月刊》33卷4期,民83.12,頁1-11。
    〈孟子正名思想探微〉,林翠芬,《孔孟學報》69期,民84.3,頁115-165。
    〈孔孟正名思想之價值(上)〉,林翠芬,《孔孟月刊》33卷10期,民84.6,頁1-12。
    〈孔孟正名思想之價值(下)〉,林翠芬,《孔孟月刊》33卷11期,民84.7,頁1-12。
    〈論春秋五伯的爭霸戰略〉,陳恩林,《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期,1995.7,頁20-28。
    〈古人智慧─晉文公的教化〉,王保珍,《國魂》616期,民86.3,頁80-81。
    〈春秋五霸與吳王夫差〉,鐘繼彬,《文史雜誌》5期,1998.5,頁48-50。
    〈從「禮」的觀點解析孔子的「正名」論〉,楊秀宮,《東海哲學研究集刊》5輯,民87.7,頁205-228。
    〈左傳解經述要〉,曾燕翔,《南亞學報》18期,民87.7,頁145-167。
    〈《春秋》三傳尊桓論〉,周何,《國立編譯館館刊》27卷2期,民87.12,頁1-8。
    〈淺談「春秋五霸」〉,謝軍鵬,《烏魯木齊成人教育學院學報》4期,1999.4,頁44-45。
    〈孔子與荀子「正名論」之比較〉,楊秀宮,《東海學報》40卷(1),民88.7,頁243-278。
    〈孔子正名思想的三個政治面相〉,錢師霖,《嘉南學報》25期,民88.11,頁283-295。
    〈五霸別解〉,趙東玉,《史學彙刊》2期,2000.2,頁7-8,16。
    〈論齊桓公重用管仲之因緣─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林秀蓉,《中國語文》513期,民89.3,頁86-91。
    〈《左傳》解經特徵論〉,趙生群,《孔孟學報》78期,民89.9,頁65-82。
    〈抉擇的智慧─讀重耳出亡始末有感〉,林淑貞,《國文天地》16卷5期,民89.10,頁77-80。
    〈《春秋》能使亂臣賊子懼嗎?〉,姚立民,《歷史月刊》156期,民90.1,頁127-132。
    〈孔子正名思想之反省〉,黃琛傑,《孔孟月刊》39卷8期,民90.4,頁3-7。
    〈「五霸」考釋〉,尤德艷,《許昌師專學報》4期,2001.4,頁75-78。
    〈論《春秋》大義存乎事實〉,趙生群,《孔孟學報》79期,民90.9,頁29-52。
    〈怎樣讀《春秋》與《左傳》〉,劉師正浩,《孔孟月刊》40卷8期,民91.4,頁1-15。
    〈《左傳》晉文公建霸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林鍾勇,《孔孟月刊》40卷9期,民91.5,頁24-32。
    〈論孔孟的自我定位與人我分際〉,李威熊,《國文學誌》6期,民91.12,頁1-15。
    〈從齊桓公之事看「《春秋》以道名分」〉,劉師正浩,《第三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92.11,頁707-741。
    〈「春秋五霸」之異說及其流傳〉,朱浩毅,《第一屆世界漢學中的春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系主辦,2004.11,頁113-139。
    〈撥亂與中興─王闓運《春秋公羊傳箋》中的宋襄公與宋伯姬〉,魏怡昱,《第一屆世界漢學中的春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系主辦,2004.11,頁171-183。
    〈孔子作《春秋》考〉,劉師正浩,《第一屆世界漢學中的春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歷史學系主辦,2004.11,頁215-248。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