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石竹
論文名稱: 記憶策略在華語詞彙教學中的運用
The Effects of Memory Strategies on Mandarin Vocabulary Teaching
指導教授: 葉德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1
中文關鍵詞: 華語記憶詞彙記憶策略詞彙教學
英文關鍵詞: Mandarin, Memory, Vocabulary Memory Strategies, Vocabulary Teac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3下載:7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Oxford(1990)所提出的語言學習策略中的記憶策略,擷取七種與華語詞彙相關且能實際運用於課堂教學的策略,融入學校課程中,期藉以了解記憶策略在課堂詞彙教學的效果。
    研究方法採準實驗分析,比較兩次複習測驗及問卷調查,並訪談使用詞彙記憶策略教學之實驗組學習者。研究對象為兩班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之初級學習者,實驗組進行詞彙記憶策略教學;控制組採用傳統式教學法。兩組學習者一週上課五天,每天兩堂課,每一堂課五十分鐘,實驗教學為期八週。
    研究發現:1.在接受詞彙記憶策略教學後,實驗組學生認為策略教學對其記憶詞彙有所幫助。2.策略使用情形根據個人喜好及認知有不同的選擇。(1)最常使用的策略是為「語境法」、「圖像法」及「分類法」;(2)最有趣的是「聯想法」、「圖像法」及「動作感官法」;(3)最有效的以「語境法」、「分類法」及「聯想法」為多數。3.在教學實驗中及實驗後,對實驗組及控制組進行兩次複習測驗,測驗結果,實驗組的平均分數都高於控制組,但以t檢定兩組的平均數差異,未達顯著差異水準。
    最後,研究建議華語教師能引導學生獨立使用各種詞彙記憶策略,並鼓勵學生能在實際生活交際中運用及鞏固詞彙記憶。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 圖目錄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2 一、研究方法 2 二、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 一、華語(漢語) 3 二、詞彙 3 三、記憶(memory) 4 四、記憶策略 (Memory Strategy) 4 五、詞彙記憶策略(Vocabulary memory strategies)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何謂「記憶」 5 一、記憶的過程 5 二、記憶的分類 7 小結 11 第二節 記憶與華語詞彙學習 12 一、華語詞彙的定義與結構特性 13 二、記憶與詞彙學習 15 小結 22 第三節 詞彙記憶策略分類與教學 23 一、詞彙記憶策略分類 23 二、學習策略訓練 28 小結 30 第四節 華語詞彙教學 30 一、相關的教學法 30 二、詞彙教學的原則 38 三、詞彙的教學技巧 39 小結 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資料分析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3 一、教材 43 二、問卷 43 三、訪談 44 四、測驗 44 第四節 實施步驟 44 一、確定實驗時間與研究對象需求 44 二、選擇「詞彙記憶策略」進行教學 48 三、準備教材與活動 51 四、進行教學活動之步驟 51 五、評量 53 第四章 教學設計與實驗 55 第一節 教學設計 56 第二節 融入課程之教學實驗 57 一、第一單元(製作生詞卡、分類與詞彙結構法) 57 二、第二單元(圖像法、語境法) 65 三、第三單元(聯想法、動作感官法) 69 四、詞彙記憶策略綜合運用教學實例 72 小結 89 第五章 實驗結果 91 第一節 兩組兩次複習測驗之比較 91 第二節 課後問卷調查之結果 93 小結 9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0 第一節 結論 100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01 第三節 詞彙教學上的建議 101 一、教學方面 101 二、策略使用方面 102 三、詞彙的覆現 102 四、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102 參考書目 104 中文部分 104 英文部分 106 附錄一 華語詞彙記憶策略問卷 109 附錄二 華語詞彙記憶策略教學後問卷 112 附錄三 第一次複習考測驗卷 114 附錄四 第二次複習考測驗卷 119

    中文部分
    丁邦新 譯(1980)。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Chao,Yuen-ren (1968).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文秋芳(1996)。傳統和非傳統學習方法與英語成績的關係。現代外語,第1期,37-43頁
    方緒軍(2008)。對外漢語詞彙教與學。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王得杏等譯(1990)。語言教學分析。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Mackey, W. F. 1965. Language teaching analysis. London : Longman.
    王寧 鄒曉麗(1998)。詞匯。香港:海峰出版社。
    田意民、曾志朗、洪蘭(2002)。漢語分類詞的語義認知基礎:功能語法觀點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1,101-132頁
    朱玉文(2009)。記憶研究與記憶策略。現代教育科學,第1期,22-23頁
    朱 勇(2004)。漢語第二語言詞彙學習問題芻議。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卷,第1期,12-16頁
    江 新(1998)。詞彙習得研究及其在教學上的意義。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65-73頁
    安詩潔(2006)。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字彙學習策略之探究。國立嘉義師範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玉杰(2008)。高中英語詞彙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何德華(2009)。華語教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正中書局。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 北京:商務印書館。
    林美娟(2007)。字彙策略教學對高職生字彙學習之效益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周 紅(2008)。對外漢語詞彙教學行為模型研究。 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6卷,第4期,6-11頁
    周祖謨(1953)。教非漢族學生學習漢語的一些問題。中國語文,第7期,25頁
    周健 彭小川 張軍(2004)。漢語教學法研修教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邵敬敏(2001)。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胡志偉(1989)。中文詞的辨識歷程。中華心理學刊,第31卷,第1期,33-39頁
    胡明揚(1997)。對外漢語教學中語匯教學的若干問題。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12-17頁
    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徐子亮(2000)。漢語作為外語教學的認知理論研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崔永華 楊寄洲(2002)。漢語課堂教學技巧。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盛 炎(1990)。語言教學原理。重慶: 重慶出版社。
    陳彥君(2007)。德語詞彙記憶策略應用之探討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應用德語系碩士論文
    陳賢純(1998)。外語閱讀教學與心理學。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陸儉明(2001)。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彙教學問題。語言學問題集刊第一輯,222-230頁
    郭 熙(2004)。論「華語」。暨南大學文學院學報,第2期,56-65+75頁
    黃宣範 譯(1983)。漢語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Li, C. N. & Thompson,S.A.(1981). Mandarin Chinese.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程 棠(2000)。對外漢語教學目的原則方法。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程曉堂 鄭敏(2002)。英語學習策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楊治良 郭力平 王沛 陳寧(2001)。記憶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楊懿麗(2006)。 國內各級英語教學的詞彙量問題。國立編譯館館刊,34卷,第3期,35-44頁。
    葉德明(2005)。華語語音學(上)。台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2002)。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1999)。漢字認讀與書寫之心理優勢。華文世界,94期,23-35頁。
    葉德明(1993)。漢語詞彙結構規則與教學。美國中文教師學會年會論文。
    翟乃剛(2007)。中醫漢語詞彙教學研究。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劉月華 潘文娛 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治 朱月珍(2000)。國外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的介入性研究。國外外語教學,第4期,19-23頁
    劉 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歐秀慧(2004)。語法與修辭。台北:文京出版社。
    鄭昭明(2009)。華語文的教與學:理論與應用。台北:正中書局。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鄭昭明(1981)。漢字認知的歷程。中華心理學刊。23卷,第2期,137-153頁
    錢玉蓮(2004)。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前瞻。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第3期,36-43頁
    韓永昌(2001)。心理學。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蘇旻洵 譯(2007)。 語言學習策略手冊。臺北: 湯姆生。
    英文部分
    Asher, J.(1969).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53, 3-17.
    Carroll, D. V.(2000). Psychology of languag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ohen, Andrew.(1998).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65-157
    Collins, A.M.& Loftus, E.F.(1975).A Spreading-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 Psychological Review,82 407-428
    Ebbinghaus, Hermann.(1885). Memory: A Contribution to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Translated by Henry A. Ruger & Clara E. Bussenius (1913)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Graf. P. & Schacter. D.L.(1985). Impiicit and explicit memory for new associations in normal and amnesic subjec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Vol 11(3), 501-518.
    Hatch, E.& Lazaraton, A.(1991). The research manual: Design and statistics for applied linguistics. Boston, MA:Heinle & Heinle.
    Lewis, M.(1993). The Lexical Approach: The state of ELT and a way forward.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Lewis, M.(1997). Implementing the Lexical Approach. Ho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Krashen, S.D. & Terrell, T.D.(1983). The natural approach: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the classroom. London: Prentice Hall Europe.
    Nation, I. S. P.(1990). Teaching & learning vocabulary. New York: Newbury House.
    Nation, I. S. P.(2001). 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R.L.(1990). 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Boston, MA: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Richards, J. C. and T. S. Rodgers.(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ehan, P.(1996).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and task-based instruction. In J.Willis and D. Willis(eds.).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 (pp. 17-30). Oxford:Heinemann.
    Skehan, P.(1996). 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 Applied Linguistic, 17(1), pp.38-62.
    Willis, J.(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Harlow: Longman.
    Wilkins,D.A.(1972).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Mclboume Auckland
    工具書
    現代漢語頻率詞典。(1986)。 北京: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教材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二)(2008)。台北:正中書局
    Oxford。(1989)。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網路資源
    現龍第二代 - 學校協作計劃 2010年3月取自:
    http://www.dragonwise.hku.hk/dragon2/schools/archives/lesson_demo/demo3.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