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恬佳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數量定語組的語法意義、篇章、語用分析及教學應用
A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djectival Structure "Numeral + Classifier" and its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數量定語組分類詞語法意義篇章語用
英文關鍵詞: "Numeral + Classifier", classifier, grammatical meaning, discourse, pragmatic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7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綜觀漢語語言學論述,「數量定語組」以「量詞」為討論中心,位置多半放在漢語詞類介紹。而其內容則以量詞的分類、量詞與名詞的搭配為重心。而觀察對外華語的教材,「數量定語組」同樣以「量詞」為教學中心,教學時間點絕大多數在初級的最初幾課,內容則不談量詞的分類,而以量詞與名詞的搭配,以及數量定語組的句型變化為主軸。有鑑於此,本文以語法意義、篇章及語用三大層面為架構,將數量定語組系統性地整合、分析。
    在語法意義的層面上,本文由數詞、量詞的成分加以探尋,總結數量定語組的語法意義有三:「計數義」、「計量義」與「分類義」。而面對數量定語組的三個句式,語法意義穩固不變,即使省略式1和省略式2會依著語言形式的省略而缺省相關的語法意義上,但其意義並非完全消失,而能藉由其他語言成分或受話者自行補足。在篇章層面上,本文從指稱加以探究,完整式與省略式2主要指稱無定詞組,然與其他語法成分結合時,可能產生改變,也可能違反信息結構原則;而省略式1同樣以指稱無定詞組為主,然而當省略式1與其他語言成分結合時,便隨之改變,甚至違反信息結構原則。說明語言成分上的限定,凌駕於信息結構的約束。而語用層面上,本文認為省略式1有「弱化」的語用功能,能削弱發話者的主觀態度,形成輕鬆、隨意的情境;而當完整式表達泛指時,則產生「情感投入」的語用功能,使受話者更能投入到情境之中,感同身受。
    最後,本文檢視四套經典教材內容,教材都在初級程度時介紹數量定語組的語法,但較缺少對數量定語組及其成分簡明清楚的說明,也缺乏在篇章、語用層面上的說明。因此,本文提出幾點教學建議,認為應先建立數量定語組的概念,說明以簡要為宜。其次,依序由語法規則、句式、語法意義的介紹,再進入語用及篇章層面的教學及練習。此外亦應考量學習者母語,使數量定語組的教學更為完整,能兼顧系統性與實用性。

    The Chinese adjectival structure “Numeral + Measure word (+Noun)” typically are regarded as a question of “Measure words”, and usually are focu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r seman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easure words and referred nouns. Therefor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level of the adjectival structure “Numeral + Classifier”, primarily based on the database collated from a book recommendation.
    First of all, three grammatical meanings are induced on semantic level: count, measure and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Givón’s Quantity Principle, prototypical form of the structure has complete grammatical meanings, whereas variation1 and variation2 have part of them. However, the lack of meanings can be made up by hearer or other language elements.
    Next, reference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are core issues on discourse level.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structure basically refers an indeterminate noun and follows the tendency of Chinese information structure. However, the preference of reference could be varied by other language elements. The tendency of information structure would even be disobeyed, which means other language elements are considered above information structure for the reference.
    Finally, the present study only focuses on the speaker’s stance on pragmatic level. As a result, variation1 has a trivialness stance for softening speaker’s tone or attitude. Additionally, prototypical form which refers to a generic noun has a pragmatic function for strengthening speaker involvement, which differentiates a bare noun.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導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 第四節 本文架構 2 第五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漢語數量定語組的句法層面研究 5 一、 數量定語組 5 二、 數詞省略結構 7 三、 量詞省略結構 9 第二節 漢語數量定語組的語法意義 11 一、 相關理論概念 11 (一) 詞彙意義與語法意義 11 (二) Givón 數量像似原則(Quantity Principle) 11 二、 數詞 12 (一) 數詞相關研究 12 (二) 漢語數詞研究 13 三、 量詞 14 (一) 分類詞類型學研究與數詞分類詞系統 14 (二) 漢語分類詞研究 16 第三節 漢語數量定語組的篇章功能 22 一、 相關理論概念 22 (一) 篇章層面相關概念 22 (二) 指稱 23 二、 數量定語組 25 三、 數詞省略結構 28 第四節 漢語數量定語組的語用功能 31 一、 相關理論概念 31 (一) 會話隱含原則 32 (二) 禮貌原則(politeness principle) 33 二、 數量定語組 34 三、 數詞省略結構 3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一) 語法意義歸類 39 (二) 篇章層面 42 (三) 語用層面 45 (四) 小結 47 第二節 研究範圍:數量定語組 4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0 一、 研究方法:實例語料分析 51 二、 研究工具(一):自建小型語料庫 51 (一) 語料來源 51 (二) 語料庫建置 53 三、 研究工具(二):現行語料庫 56 (一) 語料來源 56 (二) 語料庫建置 57 第四節 小結 57 第四章 數量定語組的語料分析 58 第一節 數量定語組的句法層面分析 58 一、 語料歸納整理 58 二、 句法層面探討 60 第二節 數量定語組的語法意義 71 一、 完整式 71 二、 省略式1 72 三、 省略式2 73 四、 綜合討論 74 五、 小結 77 第三節 數量定語組的篇章分析 78 一、 完整式 78 (一) 語料歸納整理 78 (二) 綜合討論 82 二、 省略式1 89 (一) 語料歸納整理 89 (二) 綜合討論 93 三、 省略式2 95 四、 小結 95 第四節 數量定語組的語用分析 96 一、 完整式與省略式 97 二、 光桿名詞 101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02 第五章 教學啟示與應用 104 第一節 現行教材檢視與建議 104 (一) 《新版實用視聽華語》 104 (二) 《中文聽說讀寫》 106 (三) 《新實用漢語課本》 107 (四) 《遠東實用生活華語》 108 第二節 教學建議 110 (一) 初級─建立「數量定語組」的概念 110 (二) 初級─系統介紹句式,應用以完整式與省略式1為主 112 (三) 中高級─將篇章及語用層面納入教學 113 第三節 小結 115 第六章 結論 116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16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省思 118 第三節 未來研究展望 118 參考書目 120 附錄─自建語料庫前200筆語料 124

    王力(1958)。《漢語史稿》(中冊)。北京:科學出版社。
    田意民、曾志朗、洪蘭(2002)。〈漢語分類詞的語義與認知基礎:功能語法
    觀點〉。Language and Linguistics,3.1:101-132。
    石毓智(2004)。〈自然數“1”表達有定性的認知基礎〉。《漢語研究的類型
    學視野》(頁119-137)。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譯)(1968/2005)。Y. R. Chao〔趙元任〕著。《漢語口語語法》(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北京:商務印書館。
    何兆熊(1999)。《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杰(2000)。《現代漢語量詞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沈家煊(1995)。〈“有界”與“無界”〉。《中國語文》,5:367-380。
    余華(2011)。《十個詞彙裡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
    周文欽(2002)。《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台北:心理出版社。
    宗守云(2007)。〈”一MM”和”一M一M”的語義語用差異〉。《修辭學習》,5:29-42。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范毅舜(2011)。《逐光獵影:范毅舜的攝影心法》。台北:本事文化。
    馬朵娜(2006)。《身體部位的名詞:量詞與計量之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許余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陳平(1987)。〈釋漢語中與名詞性成分相關的四組概念〉。《中國語文》,2:81-92。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德政(2011)。《給所有明日的聚會》。台北:大家出版。
    郭銳(2002)。《現代漢語詞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1。台北:正中書局。
    湯廷池(1988)。〈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漢語詞法句法論集》(頁105-147)。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黃宣範(譯)(1981/2008)。C. N. Li and S. A. Thompson著。《漢語語法》(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台北:文鶴出版社。
    葉德明(主編)(2006)。《遠東實用生活華語》BookⅠ。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褚士瑩(2011)。《在天涯的盡頭,歸零》。台北:時報文化。
    楊西彬(2006)。〈 “一+量詞+NP”結構中量詞和“一”的隱現機制〉,《華中師範大學研究生學報》,13.4:73-76。
    蔡惠民(2011)。《裸食:好食好日好味道》。台北:三采文化。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200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字版)。台北:師大書苑。
    劉珣(主編)(2002)。《新實用漢語課本》1。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蕭斐文(2000)。《漢語名詞單位詞的習得與教學─論名詞單位詞中的個體分類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蘇欣敏(2008)。《現代漢語台灣口語量詞分類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台北。

    Aikhenvald, A. Y. (2000). Classifiers: A typology of noun categorization devices.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lan, K. (1977). Classifiers. Language, 53.2, 285-311.
    Biq, Yung-O〔畢永峨〕(2002). Classifier and construction: The interaction of
    grammatical categories and cognitive strategies.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3, 521-542.
    Biq, Yung-O〔畢永峨〕(2004). Construction, reanalysis, and stance: ‘V yi ge N’
    and varia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6, 1655-1672.
    Chen, Ping〔陳平〕(2003). Indefinite determiner introducing definite referent: a
    special use of ‘yi ‘one’+classifier’ in Chinese. Lingua, 113, 1169-1184.
    Givón, T. (1994). Isomorphism in the grammatical code: Cognitive and
    bi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msterdam: John Banjamins.
    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tion. In Cole, P. and Morgan, J.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Vol.3: Speech Acts. (pp. 41-5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alliday, M. A. 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opper, P. J. and Thompson, S. A. (1984). The discourse basis for lexical
    categories in universal grammar. Language, 60.4, 703-752.
    Leech, G.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New York: Longman Inc..
    Levinson, E. (1987). Pragmatics and the grammar of anaphora: a partial
    pragmatic reduction of binging and control phenomena. Journal of Linguistics, 23, 107-161.
    Li, Wendan〔李文丹〕(2000). 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numeral-classifiers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2, 1113-1133.
    Tai, J. H.-Y.〔戴浩一〕(1994). Chinese classifier systems and human
    categorization. In M. Y. Chen & O. J. L. Tzeng (Eds.),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Taipei, Taiwan: Pyramid.
    Tai, J.〔戴浩一〕and Wang, L.〔王連淸〕(1990). A semantic study of the classifier
    Tiao.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25.1, 35-56.
    Yao, T.-C.〔姚道中〕(1997). Integrated Chinese Lever 1〔中文聽說讀寫〕.
    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