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端真 ZENG,DUAN-ZHEN |
---|---|
論文名稱: |
德哈二氏自我瞭解發展模式在中國文化中的驗證及其在評估認知治療效果上之應用 |
指導教授: |
黃監厚
Huang, Jian-Hou 劉焜輝 Liu, Kun-Hui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畢業學年度: | 7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23 |
中文關鍵詞: | 德哈二氏 、自我瞭解發展模式 、中國文化 、評估認知治療效果 、自我概念 、自我瞭解晤談法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9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自我概念在預測和解釋行為上的功能以及自我概念的發展性與多面性,是近年來頗受
研究者重視的問題。本研究以Damon和Hart 的自我膫解發展模式驗證國內兒童和青少
年自我膫解的發展性與多面性,同時探討自我膫解憂鬱症狀的關系以主自我膫解發展
與認知治療團體商效果的關系。研究結果如下:
一、自我膫解發展模式的驗證
(一)本研究利用Damon & Hart的「自我膫解晤談法」,以幼稚園大班學童、國民小
學五年級學童、國民中學二年級和高級職校二年級學生各18人為對象,驗證兒童早
期、兒童后期、青年早期、青年后期受試的自我膫解,結果符合Damon 等人的自我膫
解模式。即各時期的自我膫解發展有依年齡層而提昇的趨勢,而且從兒童早期開始便
已具有身體自我、活動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以及自主性自我、延續性自我、獨
特性自我等七方面的自我膫解。
(二)各時期受試對七方面自我的膫解在內容描述上有差異。
二、自我膫解與憂鬱症狀的關系
本研究以「雷諾青少年憂鬱量表」為工具,從高級職校二年級學生中抽取正常組和憂
鬱症狀組各14名受試,探討自我膫解憂鬱症狀的關系,所得結果為:
(一)正常組受試七方面自我膫解的發展階層均高于憂鬱症狀組。
(二)正常組和憂鬱症狀組七方面自我膫解的內容均有差異。
三、自我膫解發展與認知治療團體諮商效果的關系
本研究將具憂鬱症狀的青年后期受試分為實驗組(8人)和控制組(8人),以探討
自我膫解的改變與認知治療團體諮商效果的關系。結果為:
(一)認知治聞團體諮商對提昇身體自我、活動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及自主性
自我的發展階層無立即性和長期性效果。對延續性自我發展的提昇立即性與長期
性效果,對獨特性自我發展的提昇具立即效果,但不具長期性治療效果。
(二)認知治聞團體諮商對改變七方面自我膫解的內容具立即性和長期性治療效果。
(三)認知治療團體諮商在減低憂鬱症狀分數的效果上,實驗組和控制組沒有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