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盧奐均
Lu, Huan-Chun
論文名稱: 台灣線上動畫平台彈幕功能之使用與滿足研究
A Study on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Bullet Comment Function of Taiwan Online Animation Platform
指導教授: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委員: 陳明秀
Chen, Ming-Siou
林維國
Lin, Wei-Kuo
劉立行
Liu, Li-Hsing
口試日期: 2023/07/1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5
中文關鍵詞: 串流平台動畫彈幕使用與滿足理論統計
英文關鍵詞: streaming platform, animation, bullet comments,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statistics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70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隨著二次元文化與觀看動畫風潮的興起,加上線上影音平台的崛起,至今有多個正版的線上動畫平台活躍於台灣。線上動畫平台除了更新週期快、適用無線設備的特性外,也有部分平台,如巴哈姆特動畫瘋,提供了彈幕功能(bullet comments),這種兼具同步與非同步性的留言系統承襲日本和中國的線上影音平台傳統,形成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在台灣也具類似現象。過去大多以中國和日本平台為研究對象,且鮮少從量化或數據分析討論台灣使用者的彈幕功能使用經驗。本研究透過使用與滿足理論建立構面,分析台灣線上動畫平台使用者使用彈幕功能的動機與方式,以及持續使用之意圖。
    研究結果發現,表現、情緒抒發、獲得資訊動機三個因素,對於使用者持續使用線上動畫平台彈幕功能之意圖具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力;彈幕使用動機,對於使用者使用線上動畫平台彈幕功能的功能偏好及滿意程度具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力;彈幕功能偏好及滿意程度因素,對於使用者持續使用線上動畫平台彈幕功能之意圖具有正向且顯著的影響力。研究建議指出彈幕功能平台應善用其匿名情感抒發與交流等特質,突破傳統串流平台的限制,引發使用上的動機,提升對平台產生黏著性的目的。具體建議有二:台灣線上動畫平台應掌握彈幕的優勢及特色,增進使用者的使用動機;彈幕功能在功能規劃及推廣上,應更多客製化、自訂選項,並尋求使用者的意見。

    Taiwan now has several legitimate animation platforms due to the growth of anime culture and online video platforms. Bahamut Anime Madnesss provides unique features like bullet comments, a comment system popular in Japan and China that combines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Taiwanese users' experiences with bullet comments have not been researched extensively. This study used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to examine why Taiwanese online animation platform users use bullet comment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sers' motivation to continue using bullet comments on online animation platforms wa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performance,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obtaining information. Us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 function of using bullet comments on online animation platforms was positively influenced by the motivation for using bullet comments.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bullet comment platforms should leverage their anonymous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increase user engagement. Specifically, Taiwanese online animation platforms should understand the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ullet comments and enhance users' motivation for use, and bullet comment functions should be more customized and user-driven in terms of function planning and promotion, seeking user opinions.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台灣線上動畫平台 7 第二節 彈幕功能 11 第三節 使用與滿足理論 14 小結 21 第參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22 第一節 研究流程 22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4 第四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25 第五節 變數操作性定義 25 第六節 研究假設 27 第七節 問卷設計 28 第八節 資訊分析方法 31 第九節 預試問卷專家效度分析 32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34 第一節 問卷信度 34 第二節 描述性統計分析 35 第三節 人口變項與各變項間之t檢定、變異數分析 45 第四節 研究變項相關性分析 62 第五節 迴歸分析 64 第六節 假說檢定 73 第伍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7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79 參考文獻 82 附錄 預試問卷 88 正式問卷 92

    丁依寧(2015)。受眾的表演與想像:彈幕使用族群研究。《新聞春秋》,2015(04),頁87-95。
    王櫻儒(2009)。影音分享網站使用者動機、使用行為及其相關性之探討,亞洲大學碩士論文,台中。
    王奎元(2016)。免費-付費加值模型之探討:沉浸理論與行為理論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學位論文,台北。
    王禹晴(2017)。以社會臨場感與延伸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彈幕網站使用行為與意向,輔仁大學碩士論文,新北。
    王楠(2019)。 悅T人的彈幕:虛擬即時之互文情境下的遊戲,《新聞學研究》,141,頁129 – 179。
    江含雪(2014)。傳播學視域中的彈幕視頻研究,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武漢。
    吳悠玟(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市:智勝。
    吳明隆(2007)。SPSN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李學文(2010)。Apple TV改版後即將消滅傳統電視產業?(上),2010年9月27日。取自:http://www.wahouse.com.tw/viewthread.php?id=5226&sch_st1=218&sch_st2=0&sch_st3=0。
    李藍藍(2015),彈幕視頻的傳播學淺析,《傳播與版權》,頁92-93。
    李章穎(2016)。沉浸還是干擾?中國大陸彈幕觀影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姿億(2017)。台灣OTT影劇產業分析與使用者使用行為調查,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穎昌(2020)。探討使用者對於免費增值型影音平台之免費使用意圖與付費使用意圖的影響因素,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高雄。
    周慶祥(2005)。從使用與滿足理論探討大學生電子報使用動機與行為。中華傳播學會2002年年會,台北。
    周晏如(2020)。OTT系統與內容品質對用戶知覺價值、黏著度、負面態度與忠誠度之影響–以Netflix與愛奇藝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電信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林東泰(2011)。電視新聞敘事結構初探,《新聞學研究》,108,頁225-264。
    林郁庭(2016)。探討影音分享網站中彈幕使用者的傳播體驗-以Bilibili網站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新北。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 - 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邱皓政(2011)。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PASW)資料析範例。臺北市:五南。
    金琬君(2015)。彈幕視頻使用動機差異及動機對參與程度、依賴程度影響,暨南大學碩士論文,南投。
    姚婕(2016)。傳播學視角下的彈幕亞文化研究,南京大學碩士論文,南京。
    姚威羽(2017)。視頻彈幕與字幕之情感對比研究,世新大學碩士論文,新北。
    柯秀佳(2014)。從使用與滿足理論探索影響臉書使用者持續使用地標打卡之意圖的因素,第八屆資訊科技國際研討會,朝陽科技大學。
    洪翠錨(2013)。在浩瀚學術之海,明確辨認您的所在-ORCID個人學術貢獻獨一無二的數位辨識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館訊,新164期。
    韋路(2009)。新媒體研究何去何從,2009中國新傳媒傳播年會,北京。
    宮承波(2007)。新媒體概論。中國慶播視出版社,北京。
    夏慧馨、吳筱玫(2020)。〈彈幕觀影情境之塊莖分析:以《鬼來電2》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第53期,頁191–225。
    徐子媛(2016)。影音平台在台灣發展挑戰研究 ─ 以LINE TV為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碩士班應用媒體藝術組碩士論文,台北。
    翁秀琪(1998)。《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翁晨語(2016)。以延伸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和數位生活型態探討LINE TV的使用行為。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高妮霠(2007)。Web 2.0 應用服務之使用與滿足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宏偉(2015),參與式文化:文化產品生產的轉向與變革,《新聞與傳播研究》。
    張卿卿(2016)。線上影音接收、傳散與產製上傳行為探討:多元動機之觀點,《中華傳播學刊》,30,頁61-107。
    梁美珊、莊迪澎(2013),《圖解傳播理論》。台北:五南。
    陳仲偉(2003)。文化產業全球化的發展模式---以日本動漫畫產業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陳仲偉(2011),論文化產業的社會基礎及需求:台日漫畫產業之比較,《庶民文化研究》,第3期,頁1-39。
    陳志萍(2012)。影音分享網站之個人印象管理研究,《廣告學研究》,37,頁79-104。
    陳松松、何天天(2014)。 彈幕視頻——小眾網民互動新形式。《新聞世界》,6,頁168-169。
    陳可唯(2018)。"免費-付費增值商業模式"下消費者付費意願之影響因素探討-以OTT影音平台愛奇藝台灣站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台南。
    陳晨、池姵萱(2020)。我是閱聽人,也是創作者:以接收分析理論探討彈幕對於閱聽人之互動娛樂效果,《傳播文化》,19,頁78 - 106。
    陳毅龍(2020)。以幻想主題分析探討彈幕網站的閱聽人使用經驗─以巴哈姆特的動畫瘋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新北。
    黄雅純(2015)。教師使用Youtube 影音分享網站行為意圖研究。開南大學碩士論文,桃園。
    黃博億、柯婉婷、廖宜珈(2016),遠距離的參與-電視直播以及網路直播的使用與滿足研究,2016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黃勝淋(2017),重返集體狂歡的年代?探索Live實直播的意涵為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土學位學程碩士論文,台北。
    楊意菁(1998)。新科技、新滿足?網際網路媒體使用與滿足研究,《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楊雅婷(2018)。OTT 影音平台的使用者研究:以整合科技接受與資訊系統成功模式探討行為意圖與付費意願,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學位論文,台北。
    趙甫嘉(2014)。虛擬社群粉絲專頁持續使用意圖之初探─以中華職棒球員Facebook 粉絲專頁為例,南臺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南。頁109-117。
    劉立行、盧奐均(2021)。台灣線上動畫平台彈幕功能使用動機、方式與持續使用意圖之探討-以巴哈姆特動畫瘋為例,《聯大學報》,19(02) ,頁129 – 147。
    蔣原倫、張檸、王穎吉、王鑫(2017)。媒介批評(第七輯)。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廣西。
    鄧江愛、何純(2015)。彈幕視頻的叙事化審視。《邵陽學院學報》,14(05),頁99-103。
    鄭晏宗(2018)。影響使用加值性數位影音服務意圖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碩士論文,嘉義。
    賴玉釵(2016)。跨媒介敘事與數位傳散策略:評析《擴散媒介:網絡文化、創建價值及新義》,新聞學研究,128,頁195 – 206。
    賴俞安(2020)。探討動漫產業之動漫迷涉入程度與消費行動之關係,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日本市場暨商務策略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
    謝梅、何炬、馮宇樂(2014),大眾傳播遊戲理論視角下的彈幕視頻研究,《新聞界》,頁37-40。
    羅靚(2018)。電商直播的使用與滿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羅紅杰(2021),彈幕文化的生成邏輯、表意實踐與正向建構,《深圳大學學報》, 38(6),頁133-140。
    蘇郁涵、黎佩芬(2012),Facebook之使用者人格質、自戀行為暨涉入程度對使用者忠誠度影響之研究,《廣告學研究》,38,頁51-75。
    Anabel, Q. H. & Alyson L.Y. (2010).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of social media: A comparison of facebook and instant messaging. Bulletion of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30(5), 350-361.
    Baccarne, B., Evens, T., & Schuurman, D. (2013). The television struggle: An assessment of over-the-top television evolutions in a cable dominant market. Communications & Strategies, 92(4), 43-61.
    Baron, R. M., & Kenny, D. A. (1986).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6), 1173–1182.
    Bhattacherjee A. (2001).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 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25(3), 351-370.
    Bormann, E. G. (197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8, pp. 396-407.
    Burgess,J.,& Green,J. (2018). YouTube: OnLINE video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John Wiley & Sons.
    Cao, X. (2021). Bullet Screens (Danmu): Texting, Online Streaming, and the Spectacle of Social Inequality on Chinese Social Networks.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38(3), 29–49.
    Casalo, L., Flavian, C., & Guinaliu, M. (2007),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virtual brand communities on consumer trust and loyalty. 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 31(6), 775-792.
    Chang, C. (2015). Self-construal and Facebook activities: Exploring differences in social interaction orient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3, 91-101.
    Chung & Austria(2010). Social Media Gratifica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Messages: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Social Media Marketing Messages on Online Shopping Value. Northeast Business & Economics Association, p.581 - 586
    Digital TV Research (2015). Global OTT TV & video forecasts. London, UK: Digital TV Research.
    Finn, S., & Gorr, M. B. (1988). Social isol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s correlates of television viewing motivation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5, 135-158.
    Fiske, John. (1989).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Garrett, J. J. (2010). The elements of user experience: User-centered design for the web and beyond (2nd ed.). Berkeley, CA: New Riders.
    Kaur, P., Dhir, A., Chen, S., & Rajala, R. (2016). Understanding online regret experience using the theoretical lens of flow experienc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7, 230-239.
    Lia, Hongxiu., Liub, Yong., Xua, Xiaoyu., Heikkiläa, Jukka., & Hans van der Heijdenc. (2015). Modeling hedonic is continuance through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eory: An empirical study in online gam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8, 261-272
    Liu, I., Cheung, C., & Lee, M. (2010). Understanding Twitter Usage: What Drive People Continue to Tweet.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Taipei, Taiwan
    Mathieson, K. (1991). Predicting User Intentions: Compar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3), 173-191.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England: Sage.
    Muntinga, D., Moorman, M. and Smit, E. (2011) Introducing COBRAs: Exploring motivations for brand-related social media us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0(1), 13-46.
    Nunnally, J.C.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2nd Edition, McGraw-Hill, New York.
    Palmgreen, P., Wemner, L. A., & Rosengren, K. E. (1985).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 The past ten years. In K.E. Rodengren, P. Palmgreen & Wemner L.A.(eds.) Media Gratofications Research (pp.11-37). Beverly Hills: Sage.
    Pliskin, N. & Romm, C. T. (1997). The impact of e-mail on the volution of a virtual community during a strik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2, 245-254.
    Rheingold, H. (1993).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Addison-Wesley.
    Ryan, R. M., & Deci, E. L. (2000).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nd the facilitation of intrinsic motivatio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1), 68–78.
    Shao, G. (2009). Understanding the Appeal of User-generated Media: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 Perspective. Internet Research, 19(1), 7-25.
    Wang, X., Tian, Y., Lan, R., Yang, W., & Zhang, X. (2019). Beyond the Watching: Understanding Viewer Interactions in Crowdsourced Live Video Broadcasting Services. 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 29(11), 3454–3468.
    Wellman, B., & Gulia, M. (1997). Net surfers don't ride alone: Virtual community as community. In P. Kollock & M. Smith,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hiting, A., & Williams, D. (2013). Why people use social media: a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Qualitative Market Research: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16(4), 362-369.
    Windahl, S. (1981).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t the crossroads. Mass communication review yearbook, 2(2), 174-185.
    Wright, K. (2002). Motives for communication within on-line support groups and antecedents for interpersonal us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Reports, 19(1), 89-98.
    Zhang, L.-T., & Cassany, D. (2020). Making sense of danmu : Coherence in massive anonymous chats on Bilibili.com. Discourse Studies, 22(4), 483–502.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