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怡廷
Lin, Yi-Ting
論文名稱: 應用奧福音樂於幼兒教具型態改良設計創作研究
A Redesigned Creation of Research-Types of Teaching aids for Children Apply to Orff Method
指導教授: 梁桂嘉
Liang, Kuei-Chia
口試委員: 李來春
Li, Lai-Chun
鄧建國
Deng, Jian-Guo
梁桂嘉
Liang, Guei-Jia
口試日期: 2021/10/2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奧福音樂幼兒教具行動研究
英文關鍵詞: Orff method, Teaching aids of children, Action research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文件分析法內容分析法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4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創作研究旨在奧福音樂與幼兒發展兩者間之關聯性,並以此探討幼兒發展對應於奧福音樂教具型態的差異性。透過歸納整理奧福音樂課堂中幼兒的學習發展、幼兒發展理論、幼兒教具型態材質與特性,以現今現有的奧福音樂教具於其課堂課程使用與分析,加入問卷訪談分析,最後以教具案例作分析探討,歸納整理總結分析結果,作為幼兒教具型態改良設計創作之參考,最終呈現於改良設計創作成果。
      從文獻探討中來看,被運用之教具型態材質的特性,從單一到多種結合於教具上的呈現,其教具之重要性在於刺激學齡前階段幼兒的發展,透過教具在奧福音樂課堂課程當中的使用,使其成為更具多元化之工具,以達到刺激幼兒學習發展之成效。
      經由行動研究中十件案例分析結果逐一探討,不同型態之奧福音樂教具五件為單一功能性;視覺色彩上的運用五件以繽紛的多樣化色彩為主,五件則以在原素材上使用單一色彩,其中四件透過簡易的生物或幾何圖形增加幼兒學習興趣;在問卷訪談過程中,確實發現五件的功能性較單一,此外,五件在使用感上發現其協調性之細節較未被注意,例如體積大小、重量及抓握難易等。
      本研究符合幼兒在該年齡層之教具設計並將功能性發展延伸,讓教具使用更加多元化;搭配多種材質運用於教具,讓色彩的呈現較為豐富,提升視覺刺激及操作舒適度;改良設計創作出四種型態共八件幼兒教具,將其應用於奧福音樂課程讓教具延伸更加豐富多元。本研究根據上述之總結,分析幼兒發展運用於奧福音樂教具作為創作基礎,提供未來欲創作者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creative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rff metho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nd the type of Orff method teaching aids. Through summarizing and sorting out children’s learning development,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theories, types, material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ypes of teaching aids in the classes of Orff method, the forthputting and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teaching aids in the curriculum of Orff method, including questionnaire interviews and analysis, and finally using cases of teaching aids to acquir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summarize the results of analysis, as a reference for the redesigned creation of the teaching aids of children, and finally present the results of the redesigned creation.
    Discuss the literatu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used in the teaching aids range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presentations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ai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aching aids is to stim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The use of it makes it a more diversified tool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timulating the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en case studies in the action research, five case studies of the diverse types of the teaching aids of Orff method are single function; the use of visual colors are five case studies based on colorful and diversified colors, and five case studies used on original materials. A single color, and four case studies used simple creatures or geometric figures to increase interest to learning. During th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it founded indeed that five case studies had a single function. In addition, five case studies found that less coordination details are well-considered in the sense of use. Such as size, weight, and difficulty extent of grasping.
    This research accord to the design of teaching aids for children in the age and extends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to make the use of teaching aids more diversified, with a variety of materials used in teaching aids, the presentation of colors is multifarious, and the visual stimulation and operating comfort will improve. Four types of redesigned creation including eight cases of teaching aids for children, applying it to Orff method classes make the extension of teaching aids more plentiful and diversity. Based on the summary, this research analyz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aids of Orff method as the basis of creation and provides references for the investigator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4 第五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奧福音樂教學法相關理論 8 壹、教育理念 8 貳、教育模式 10 參、教育方法 11 肆、教育內容 11 第二節 幼兒發展相關理論 13 壹、小肌肉發展 14 貳、知覺發展 15 參、大肌肉發展 17 第三節 幼兒教具相關理論 19 壹、教具型態材質 19 貳、教具材質特性 19 參、教具之安全標準 21 第四節 小結 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案例資料蒐集與方式 26 第二節 案例資料篩選 28 第三節 案例分析 29 壹、奧福音樂課堂案例分析 29 貳、問卷訪談與內容分析 34 參、教具型態案例分析 36 第四節 案例分析歸納整理 42 第五節 小結 43 第四章 改良設計創作 45 第一節 改良設計創作流程 45 第二節 改良設計創作規範 46 第三節 改良設計創作構想 46 第四節 改良設計創作過程 47 壹、視覺型教具 47 貳、聽覺型教具 56 參、觸覺型教具 63 肆、本體覺及前庭覺型教具 7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2 第一節 結論 82 壹、使用者調查 82 貳、應用奧福音樂與幼兒發展關聯之重要性 102 參、著重教學目標與幼兒發展之設計思考 103 肆、改良設計創作幼兒教具型態之運用手法 104 伍、總結結論 10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5 參考文獻 107 附錄一 111 附錄二 131 附錄三 140 附錄四 148

    中文書籍:
    莊惠君(譯)(2000)。幼兒音樂學習心理(原作者:E. E. Gordon)。臺北市:心理。
    王昱之(2009)。幼兒教具的設計與製作。臺北:新文京。
    陳惠齡(2003)。幼兒音樂律動教學。臺北:華騰。
    張渝役(1998)。幼兒音樂教材教法。臺北:五南。
    李迪那、修海林、尹愛青(2002)。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教學法部分)。中國:上海教育出版社。
    鄭方靖(1993)。本世紀四大音樂教育主流及其教學模式。臺北市:奧福教育。
    鄭方靖(2002)。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高雄市:復文。
    林朱彥(1996)。由創造思考教育看近代兒童音樂教育思潮之發展。高雄:復文圖書。
    史綺君、涂豔秋(2002)。幼兒音樂。臺北縣:龍騰。
    林朝陽(1994)。當代著名音樂教學法之比較研究與應用。臺中市:國立臺中師範學院。
    徐天輝(1996)。高奧福音樂教學法的實際(載於:黃政傑音樂科教學法(一))。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瑾(2006)。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
    羅文喬、馬惠芬(2003)。嬰幼兒教具實物與應用。臺北:華騰。
    室岡一、高橋悅二郎(1986)。小寶寶的音樂教育。臺北:昇陽。
    高麗芷(1994)。感覺統合(上篇)-全腦開發。臺北:信誼。
    高麗芷(2006)。感覺統合(中篇)-全腦開發。臺北:信誼。
    林燕珠(譯)(2012)。新手父母育兒大百科(原作者Jackie Linder Olson, Britt Collins)。臺北:推守文化。
    中文期刊:
    吳欣璟、李萍娜(2014)。幼兒氣質與音樂偏好之相關研究。幼兒教保研究期刊,(13),74。
    郭芳玲(2003)。探討奧福教學之哲理運用於藝術與人文課程領域之方法。音樂藝術期刊,(3),33-76。
    劉嘉淑(1999)。奧福音樂教室開課了。成長幼教季刊,(37),45。
    殷潤元(2009)。感官評價技術在幼兒玩具設計中的應用研究。包裝設計期刊,30,(12),137。
    陳淑文(1994)。幼兒節奏樂器教學的理論與實例。奧福教育年刊,1,47-55。
    陳淑文(2004)。二十世紀音樂與奧福教學實務初探。國教世紀,210,11-24。
    陳淑文(2005)。談卡爾˙奧福「原始自然型」(Elemental Style)的教育理念。奧福教育年刊,7,75-90。
    陳惠齡(1995)。奧福音樂教學在幼兒教育上的應用。國教月刊,41(9),10。
    李秋霞(2005)。幼兒發展評估之研究。幼兒保育研究集刊,1(1),99-121。
    中文論文:
    蔡美方(2003)。國小學生校外才藝學習與創造力、認知形式與數學後設認知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綾君(2007)。多元音樂聆聽於國小學童音樂性向及音樂偏好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屏東。
    曾筱芸(2008)。幼稚園實施音樂欣賞教學之行動研究-從被動聆聽到活動參與。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臺南。
    黃愛嵐(2014)。幼兒音樂教師教學之後設認知研究:以一位「音樂童年奧福音樂教育系統教師」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音樂學系研究所,台北。
    陳珍俐(2008)。應用遊戲化音樂教學對幼兒音樂學習成效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鄭于甄(2013)。以美育奧福音樂律動教材促進幼兒創造力之行動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音樂學系音樂教學碩士學位班(暑期班)碩士論文,臺北市。
    沈竹安(2005)。肢體律動應用在國小節奏教學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吳美玲(2004)。兒歌在幼兒音樂課中的觀察與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珮玫(1992)。奧福教學法於台灣運用現況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外文書籍:
    Gordon, E. E. (2003). Introduction. In A Music Learning Theory for Newborn and Young Infants (pp. 1-11). Chicago, IL: GIN.
    Orff, C. (1976). The Schulwerk. Margaret Murray Trans. New York: Schott.
    Keetman, G. (1970). Elementaria. New York: Schott.
    Goodkin, D. (2002). Play, Sing & Dance. New York: Schott.
    Carder, P. (1990). The eclectic curriculum in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 Contributions of Dalcroze, Kodaly, and Orff (2nd ed. ). Reston. VA. Music Educators National Conference.
    外文期刊:
    Shamrock, M. (1997). Orff-Schulwerk an integrated foundation.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3(6), 41-44.
    Hoffer, C. R. (1988). Informing others about music education.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74(8), 30.
    網路文獻: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4933
    https://www.mababy.com/knowledge-detail?id=11324
    https://mombaby.tw/article6483.html
    http://babynews.in-mommy.com/2013/10/sensoryintegration.html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514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