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姜翠屏
Tsui Ping Chiang
論文名稱: 學校綠建築在校園規劃上的應用 以南投縣埔里鎮水尾國小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Green School Building on School Architecture-take the Shueiwei Elementary School in Puli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黃惟饒
Huang, Wei-J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2
中文關鍵詞: 綠建築學校綠建築校園規劃現代性建築新校園運動
英文關鍵詞: school building, green school building, school architecture, modern architecture, new campus move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5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由於社會環境及教育理念的轉變,學校建築應以學生的學習環境為主軸,重視其主體性與需求性,讓學童在校園中快樂的學習與成長。而近年來「綠建築」已成為世界的潮流與趨勢,是以,學校建築的規劃與設計應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將「永續發展」的理念導入校園規劃中。
    本研究旨在探討綠建築觀念落實在學校建築的可能性,並以水尾國小為例,分析其學校綠建築的運作情形。本研究主要以文獻分析、訪問及觀察等方法進行探討。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如下:
    一、現代性學校建築深受現代性建築的影響,具有權力與意識型態宰制、制式與
    規格化、階層化取向之特色。
    二、綠建築的校園規劃應遵循環境生態、教育配合、科技態度、健康等原則。
    三、水尾國小之學校綠建築實例分析有以下之特點:在環境生態的規劃上能兼顧
    校外與校內生態、在教育配合的規劃上展現良好的成效、在科技觀點的規劃
    上應加強高科技技術、在健康原則的規劃上大致符合自然、舒適、安全之要
    求,若能在避免危害的安全性上再加以斟酌,則會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四、水尾國小「開放師生共同參與」、「學校綠建築即教學場景」、「結合校內外生
    態環境」、「運用低科技技術達致節能」等綠建築的規畫模式值得他校學習與
    借鏡。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單位及未來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有:建立各校的建築資料與成功經驗、充足學校建築
    的教育經費、辦理學校綠建築規劃相關的知能研習。
    二、對學校單位的建議有:校園規劃的過程應採取參與式的規畫方式、配合學校
    建築,設計一系列的環保教育課程、運用現代科技以設計出與環境共存的節
    能空間、加強校園的綠化美化與創造富教育性的校園環境、充分結合社區資
    源,發展出有特色的校園文化。
    三、對後續研究提出的建議有:擴大訪談對象、以用後評估來強化研究內容、以
    不同的研究方法增加研究的可信度。

    Based on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the school building must focus on pupils’ learning surroundings, subjectivity, and needs. This place can provide them happy study and growth. Especially, the “green building”has become worldwide known and acceptable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the plan and design of the school architecture ought to be emphasized o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arth and include the perspectives of sustainabilies into it.
    This study is aiming to research how the green school building theori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school architecture, and explo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is school planning at the Shueiwei Elementary School after 921 earthquake. The main methods of this study are the data analysis,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 The major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Being influenced by the modern architecture, the monopoly of power and ideology, the typification and fixing type, normalization and stratification are the features of modern school architectures.
    2.Green school building planning should abide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a)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b)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ducation,(c)the attitude of the technology,(d)the setting of the health.
    3.The feature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hueiwei Elementary School architecture are:
    (a)both outer and inner space of the compu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ed planning,(b)the educational implementain is proved to a satisfied
    condition,(c)the schematization of the technology should be enhanced by the dimention
    of the high technology,(d)the health setting is matched with the needs of nature,
    comfort and safety of the campus’ planning. If the pollution problem can be improved
    greatly, the teachers and pupils’ safety will be better insured.
    4.The achievements of the Shueiwei Elementary School planning on green school
    buildings can be an application to other schools including as:(a)participatory
    architecture,(b)school green buildings as instructional site,(c)connected with outer
    and inner school environment,(d)applied law technology to save energy.
    According to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researcher, the main suggestions of this study are:
    1.Th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on the recommendations includes:(a)to build the architecture data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n every school,(b)to supply school architecture budget sufficiently,(c)to organize the knowledge workshop about the school green buildings.
    2.The individnal school on the recommendations :(a)into the process of the green school building planning should take a participatory architecture mode,(b)to adopt a series of curriculam of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to school architecture,(c)to apply the modern technology to design the school space of saving energy,(d)to emphasize the school green and beauty works and create with a good educational school surroundings,(e)to join the local sources and develop a specific school culture.
    3.The continual research on the recommendations:(a)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nterviewees,(b)to apply the “post-occupancy evaluation” to improve the research,(c)to adopt the various ways to improve the research reliabilit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壹、研究動機 3 貳、研究目的 11 第三節 待答問題與名詞釋義 12 壹、待答問題 12 貳、名詞釋義 12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5 壹、研究方法 15 貳、研究步驟 15 第五節 研究範圍 18 壹、研究範圍 18 第二章 現代性學校建築規劃之分析 19 第一節 現代性建築產生之背景 19 壹、工業革命的發生 19 貳、現代主義建築思潮的興起 21 第二節 現代性建築之內涵 24 壹、現代性建築之目標 24 貳、現代性建築之特色 25 第三節 現代性學校建築之規劃分析 27 壹、權力與意識型態宰制下的校園規劃 27 貳、制式與規格化的校園規劃 30 参、階層化取向的校園規劃 33 第三章 綠建築在學校建築上的應用 39 第一節 綠建築產生的背景因素 39 壹、世界能源危機的衝擊 39 貳、反現代性建築思潮的興起 40 參、地球環保危機之反思 41 肆、建築產業對環境破壞的反動 42 第二節 綠建築的內涵 44 壹、綠建築的內涵 44 貳、綠建築的評估系統及其指標 49 第三節 邁向綠建築設計的校園規劃 53 壹、在環境生態的考量方面 53 貳、在教育配合的設計方面 55 參、在科技觀點的態度上 57 肆、在健康原則的立場上 60 第四章 學校綠建築實例分析-水尾國小 63 第一節 水尾國小重建與現況 63 壹、水尾國小的重建緣起 63 貳、水尾國小的現況描述 64 第二節 水尾國小的綠建築分析 67 壹、在環境生態的規劃上 67 貳、在教育配合的規劃上 72 参、在科技觀點的規劃上 78 肆、在健康原則的規劃上 83 第五章 水尾國小綠建築在他校規劃上的可行性 87 及其檢討 87 第一節 新校園運動 87 壹、新校園運動的特質 87 貳、新校園運動的具體目標 88 參、新校園運動的省思 88 第二節 水尾國小綠建築之檢討 90 壹、生態規劃方面 90 貳、教育配合方面 90 參、在科技運用方面 91 肆、在健康原則方面 92 第三節 水尾國小綠建築在他校規劃上的可行性 93 壹、水尾國小綠建築規劃推廣至他校可行之處 93 貳、水尾國小綠建築規劃推廣至他校可能受限之處 96 参、以新校園運動之具體目標檢視水尾國小的校園規劃情形 98 第六章 結論 101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0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06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09 參考文獻 112 附錄一 119 附錄二 120 附錄三 121

    一、中文部分
    上野淳(1993a),〈日本學校建築計畫之系譜及展望〉,《空間雜誌》,51期,頁86-88。
    上野淳(1993b),〈開放空間與個別化、個性化學習〉,《空間雜誌》,51期,頁106-107。
    王順美(2004),〈社會變遷下的環境教育-綠色學校計畫〉,《師大學報》,49卷,1期,頁159-170。
    王元山(2001),〈埔里五校校區災後重建規劃設計階段的經驗〉,《遠景的實踐論文集》,埔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頁8-20。
    王佑菁(2006),〈邁向新世紀之學校綠建築-發展永續發展與環境共生之設計新典範〉,《學校行政雙月刊》,45期,頁260-275。
    水尾國小(2000),〈水田邊的樂園-水尾國小〉,收於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編,《創造性的教育重建計畫》,南投: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頁21-52。
    加藤幸次(1993),〈開放的學習空間〉,《空間雜誌》,52期,頁108-110。
    左漢榮(2006),〈談水尾國小的新校園運動及優質環境之建立〉,《水尾國小七十週年校慶特刊》,南投:水尾國小,頁29-45。
    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2004),〈新校園運動-人本建築新思維〉,《營建知訊》,260期,頁36-44。
    李正偉(1995),《由意識形態教化、管制與規訓論台灣國民中小學教育與校園空間》,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美華(2002),〈生態學校綠建築-以綠色學校為例〉,收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編,《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台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頁221-236。
    吳明修(1997),〈開放教學環境之規劃設計〉,《當前學校建築基本問題專題研究》,台北:台灣書店,頁15-23。
    吳惠國(1999),《地球的煩惱》,台北:幼獅。
    吳煥加(1998a),《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上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吳煥加(1998b),《20世紀西方建築史》(下集),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林芳怡(2005),《建築向前走》,台北:幼獅。
    林清江(1996),《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台北:五南。
    林明瑞、林敬傑(1999),〈永續校園之研究〉,《第六屆海峽兩岸環境
    保護研究會論文集》,頁249-253。
    林憲德(2002),〈台灣生態學校規劃的指標與基準初探〉,《2002海峽兩岸大學的校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頁129-137。
    林憲德(2006),《綠色建築》,台北:詹氏書局。
    林憲德主編(2007),《綠建築解說與評估手冊》,台北:內政部建築研
    究所。
    周肇煒(1980),《國民中學校舍建築之再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姜旭岡(2001),〈水尾國小校園整體重建的理念與規劃〉,《水沙連雜誌》,22期,頁23-29。
    姜旭岡(2006),〈心存感恩〉,《水尾國小七十週年校慶特刊》,南投:水尾國小,頁15。
    莊勝利(2005),〈後現代主義對台灣中小學學校建築的影響〉,《學校建築與學習》,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頁222-237,。
    徐易男(2005),〈綠建築之評估指標及在學校建築規劃之實例與應用-以高雄縣路竹鄉蔡文國小為例〉,收於劉春榮編,《學校建築:現代化VS國際化》,台北:北市教育大學教評所,頁215-233。
    孫全文(2004),《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教育部(2003),《打造綠校園Taiwan Green School:與世界接軌的學習環境-永續、生態、環保、健康》,台北:作者。
    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2002),《國家永續發展行動計畫表》,台北:國家續發展委員會。
    黃世孟(1997),〈從教育改革談教育的空間與空間的教育〉,《台灣的學校建築-中小學幼稚園篇》,台北: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出版社,頁9-14,。
    黃瑋寧(2003),〈生態林園設置理論與實務之探究〉,收於中華民國學
    校建築研究學會編,《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台北:學校建築
    研究學會,頁122-135。
    陳玉峰(2000),《土地倫理與921大地震》,台北:前衛。
    陳明印(2001),〈從九二一重建看新校園運動〉,《主計月刊》,551期,頁62-80。
    陳志梧譯(1994),〈權力的空間化-M.Foucault作品的討論〉,《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陳伯璋(1993),〈教學革新與潛在課程〉,《空間雜誌》,51期,頁90-95。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湯志民(1993),〈現代教學革新與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空間雜誌》,51期,頁96-105。
    湯志民(200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湯志民(2003),〈學校綠建築規劃之探析〉,《永續發展的校園與建築》,台北: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4),〈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與設計〉,《中等教育》,55卷,1期,頁4-31。
    湯志民(2006),《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台北:五南。
    賀承軍(1997),《建築:現代性反現代性與形而上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張世豪(1988),《美術資訊-後現代主義建築探微》,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淑玫譯(1996),《認識建築》,台北:時報文化。
    張凱評(2005),〈921災後「新校園運動」回顧與重建小學校園調查研究〉,收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編,《學校建築:現代化VS.國家化》,台北: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頁61-74。
    曾旭正(2000),〈重生的希望:埔里五校開創校園與社區重建的新模式〉,《建築師》,304期,頁122-123。
    曾漢珍(1994),《國民中小學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合理化之研究:以系統整合之觀點分析》,台北:台大土研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鄒德儂等譯(1999),《現代建築史》(上冊),台北:田園城市文化。
    廖嘉展(2001),〈承載教育大夢的另類建築〉,《遠景的實踐論文集》,埔里: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頁3-15。
    歐用生(1991),《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建築》,台北:藝術家。
    漢寶德(2008),〈綠建築的理性與感性〉,《當代設計》,19期,頁24。
    蔡保田(1977),《學校建築學》,台北:正中書局。
    蔡仁惠(2002),〈淺談綠建築與綠營建〉,《造園季刊》,44卷,45期,頁29-36。
    蔡孟蒼(2006),〈飲水思源話當年〉,《水尾國小七十週年校慶特刊》,南投:水尾國小,頁26-28。
    蔡毓芬譯(1998),《現代建築與設計之起源》,台北:地景。
    蔡毓芬譯(1999),《現代建築史:一部批判性的歷史》,台北:地景。
    蔡毓芬譯(2000),《西洋建築史:一部概括的歷史》,台北:地景。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文化。
    羅 融(2004),《台灣的九二一重建校園》,台北:遠足文化。

    二、英文部分
    Bolin , R.(2003). It’s in the green ,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 Vol 76, No 1, pp 42-46.
    Castaldi , B.(1969). Creative planning of educational facilities, Chicago : Rand Mcnally & Company.
    Castaldi , B.(1994). Educational facilities:planning , modernization , and management , Boston : Allyn and Bacon..
    Liebman, M. and Paulston, R. G.(1994). Social cartography:a new methodology for comparative studies , Compare , vol 24, no 3, pp 233-245.
    Mackenzie, D. G.(1989). Planning educational facilities , New York : Universiey Press of America.
    Milovanovic, D.(1995). Dueling paradigms:modernist versus postmodernist thought , Humanist & Society , vol 19, no 1, pp 19-44.
    Owen, D.(1997). Sociology after postmodernism , London : SAGE.
    Paulston, R. G. (1997). Mapping visual culture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 discourse “, Compare , vol 27, no 2, pp 117-152.
    Rust, V. D.(1991). Postmodernism and It’s comparative education implications”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 vol 35, no 4, pp 610-626.
    Sebba, R.(1986). Architecture as determining the child’s place in It’s
    school, Jerusalem Israel : ERIC EDRS ED.
    Smith, P. F.(2007). Sustainability at the cutting edge: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low energy buildings, Paris: Architectural Press.
    Taylor, A. P. & Vlastos, G.(1975). School zone:learning envioronments for childre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Vale, B.(1991). Green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 ,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