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郁采 Yu Tsai Chou |
---|---|
論文名稱: |
國中體育課程學習成效自評結果對運動休閒參與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 The influences of self-evaluation score of the learning effe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to the participations of sports in leisure ~ take Taipei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李晶
Li, Ch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5 |
中文關鍵詞: | 體育課程學習成效 、運動休閒參與行為 |
英文關鍵詞: | the learning effec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Participations of sports in leisur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0 下載:7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效自評結果與運動休閒參與行為間的影響,以台北市八、九年級國中生為研究對象,採叢集抽樣方式,選取台北市十所國中進行問卷調查。整理後得到有效問卷598份,所得資料經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及逐步迴歸分析後,得到以下研究結果:
體育課學習成效自評結果部分,得分最高的是運動情意;其次為運動技能;再其次為運動認知。不同性別、零用錢金額變項與體育課學習成效自評結果,無顯著差異。年級與運動認知、運動情意兩構面間達顯著差異。家庭社經地位在運動情意構面達顯著差異。台北市國中生運動休閒參與現況傾向於偶而參與。運動休閒參與項目前三名分別是 籃球、羽球、水域活動;最不常參與的項目是舞蹈。自填運動休閒參與項目前十名分別是籃球、桌球、跑步、羽球、走路、游泳、排球、騎腳踏車、棒球、跆拳道。運動休閒參與頻率方面,週間平均參與次數為1.39次,週末平均為0.51次。在運動休閒參與時間量方面,週間平均每日為0.37小時,週末平均為每日0.61小時。在運動休閒參與主要時段方面,週間主要參與時段為17:00,週末主要參與時段為16:00。運動休閒實際參與行為與體育課中是否有學過此項目達顯著差異。運動休閒實際參與高頻率組之受測者,對於體育課學習成效自評結果也較高,體育課學習成效自評結果可有效預測運動休閒實際參與行為。本研究結果將提供給體育教學人員、體育教科書編寫人員作為課程設計及教材編制上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was to discuss self-evaluation score of the learning effect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and the participations of sports in leisure. The objects were eight, nine grades junior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by cluster sampling way, selects ten schools to carry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fter deleting the invalid questionnaires, 598 copies were effective in total.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contained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Post Hoc Multiple Comparison and Pearson’s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were found as the following:
About self-evaluation score of the learning effect, the scores points highest was physical education affective; next was physical education psychomotor; and the last was physical education cognitive. There wer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elf-evaluation score of the learning effect with different sex and the pocket mone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ognitiv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ffective with different grade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affective with family social status. In Taipei, participate in junior school student's sport recreation was tend to “sometimes”. From the research, it got the top three of leisure participation is basketball, badminton and water areas activities. Except for this, it showed the junior school students did not like to dance. The top ten of projects: basketball , table tennis , running , badminton , walks , swimming , volleyball , rides a bicycle , the baseball , tae kwon do was separately to fill out the participations of sports in leisure questionnaires by oneself.
The spor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frequency aspect, the average participation 1.39times/week, weekend equally was 0.51. In spor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the aspect, equally was 0.37 hour/weekday, weekend average was 0.61 hour. In the main time of spor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the main participation time was 17: 00 in weekdays, and the main participation time was 16: 00 in weekend. Actually, it showed difference in sports leisure participation behavior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whether had studies this project or not. The sports leisure actual participation high-frequency group measuring, from comments the result regard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y result to be also higher, the physical education study result from self-evaluation score to be possible effectively to forecast the sports leisure actual participation behavior.
Finally, the result will provide for the sports teaching personnel and the sports textbook compile the personnel to reference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teaching material establishment.
【中文部分】
丁秋娟(2003)。台北縣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研究-以三重地區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尤逸歆(2004)。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工作倦怠與生活滿意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堯(1998)。影響國中生休閒活動的因素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秋光(2004)。屏東地區原住民國中生學生體育課學習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梅香(2003)。台北市青少年休閒參與型態與偏差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菊霞(2003)。台北市高中生參與服務性休閒活動意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禎祥(2004)。台北市國小學生參與休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鳳美(2003)。屏東縣國小學童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教育局(2005)。各級學校資料查詢。上網日期:2005年11月15日。網址:http://newweb.tp.edu.tw/edu2/2-14/QRYSCHOOL.ASP
左瑞華(2004)。休閒活動參與和工作壓力對民航駕駛員身心健康之研究-以本國某航空公司國際航線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論文。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5)。國民教育法。上網日期:2005年11月20日。網址: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01
江良規(1968)。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商務印書館。
江書良(2002)。台北縣國中生休閒運動參與傾向與休閒參與機會之關聯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1997)。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吳承典(2003)。雲林縣國小教師休閒參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萬福(1986)。體育教材教法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李世文(2003)。台中市國民小學六年紀學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祖壽(1981)。教學原理與教法。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勝雄(2001)。九年一貫健康與體育教學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師大書苑。
李晶(2003),連續休假中休閒活動參與特性之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國科會計畫編號:NSC 91-2413-H-003-059)
李晶審譯(2000)。休閒遊憩事業概論。台北:桂魯。
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晉宇(2003)。偏遠地區青少年休閒無聊感及休閒參與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林晏洲(1984)。遊憩者選擇遊憩區行為之研究。都市計劃,第10期,頁33-49。
林清山(1985)。休閒活動理論與實務。台北:輔大出版社。
洪云青、黃柏儒(1997)。屏東市區國中學生休閒活動之探討。屏師體育,86(1),38-51。
洪昭坤(2002)。南投縣高中職學生休閒運動設施需求暨休閒運動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信吉(2003)。花蓮地區青少年休閒活動現況與休閒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頁69-78。
高俊雄、溫景財、李鐵生(1999)。林口社區居民休閒參與型態之研究-核心模式之應用與驗證。國立體育學院論叢,9(2),頁77-91。
張少熙 (2000)。台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台北:漢文書店。
張少熙、廖炳煌(1999)。運動與遊戲-PA探索教育在體育教學之運用。論文發表於「邁向二十一世紀運動教育與體適能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專文發表。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張文禎(2002)。國小學生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研究-以屏東縣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文騰(2004)。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教職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娟(2003)。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雲林醫院員工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淑卿(2002)。台北市國中學生與家長對學校體育課程需求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廖麗珠(2001)。運動休閒與休閒運動概念崎異詮釋。中華體育,15(1),28-36。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台北市:教育部編印。
曹天瑞(2002)。原住民國中生學生休閒活動現況之研究-以宜蘭縣泰雅族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斐瑜(199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休閒學習情況與休閒教育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世德(2000)。理解式教學在國小五年級學生足球學習效果的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靜晃等著(1994)。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
陳定雄(1994)。休閒運動相關術語之歷史研究。國立台灣體專學報,4,頁1-29。
陳冠惠(2003)。青少年生活型態、休閒態度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南琦(2000)。青少年休閒無聊感與休閒阻礙、休閒參與及休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婉容(2002)。青少年休閒行為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樹城(2002)。國中學生人格傾向、休閒活動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學校行政碩士論文。
陳艷麗(2003)。台南縣市大專教師休閒參與型態、休閒活動參與項目滿意度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正芬(1999)。閒暇時間從事的活動與健康之關係--以台北市某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紹同(2000)。中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台北:漢文書店。
程同(1994)。現代體育發展的新趨勢-運動休閒管理。中華體育,7(4),25-30。
童介政(2002)。不同背景之國民小學體育教師對教學能力與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以台北市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真(1986)。台北市國中學生休閒生活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志成(2004)。理解式球類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羽球學習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俊英(2000)。多變量分析。台北市:中國經濟企業研究所。
黃美蓉(2003)。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宜(1984)。國中學生在學期間校外生活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峰煜等編(1995)。國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書局。
黃嘉宗(1986)。高職學生休閒活動調查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蓉(2002)。桃園縣市國中學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楊木仁(2002)。中老年人健康管理與休閒運動。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3(1),181-194。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台北:正中書局。
趙坤景(2004)。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劉洧駿(2004)。台北縣蘆洲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運動之調查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紀瑄(2002)。國中生休閒覺察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海鵬(2002)。台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貞雄(1989)。國小體育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
蔡軒宇(2002)。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體育課程價值取向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谷(2002)。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勞工運動休閒之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鄭順璁(2001)。大學生生活型態、休閒動機與休閒參與之相關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哲民(1989)。台北市國小兒童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應裕(2002)。台北市國中教師對體育課程價值取向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應裕(2003)。體育教學在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中之地位。學校體育,78,10-35。
羅明訓(1999)。桃園縣國小六年級學生休閒活動之調查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廣華(2001)。憂鬱傾向與休閒參與、休閒阻礙及休閒滿意關係研究-以國立台南護專學生為例。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涂淑芳譯 (1996)。休閒與人類行為 (Gene Bammel,&Lei Lane Burrus-Bammel原著,
1992出版)。台北:桂冠。
【英文部分】
Avery,& Lumpkin, A(1987).Students'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objectives.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7, 5-11.
Collingwood, T. R. & Englsgerd, M. (1997).Physical fitness, physical activity, and juvenile delinquency.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48(6),23-77.
Gene Bammel,&Lei Lane Burrus Bammel. (1996, 3ed).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Times Mirrior Higher Education Group, Inc. (Thired Edition).
Kraus, R. (1998).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 Modern Society. Sudbury, MA:Jones Bartlett P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