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游碩呈
Yu,Shuo-Cheng
論文名稱: 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應用於臺灣意象海報設計創作之研究
Outdoor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Taiwanese Folk Opera Stage’s Color Applied to Taiwan Image Porsters
指導教授: 林俊良
Lin, Chun-L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英文
論文頁數: 205
中文關鍵詞: 臺灣意象野臺歌仔戲野臺布袋戲螢光色色彩
英文關鍵詞: Taiwan image, Taiwanese folk opera outdoor performance, glove puppetry outdoor performance, color image, fluorescenc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近年來傳統戲劇藝術的發展蓬勃,又獲得政府在經費上的支持使之,從臺灣光復後的傳統戲劇劇種如雨後春筍之徵出現,也使之各方面的學術相關研究有不同的新發現,但就目前臺灣對於傳統戲劇的研究之中發現大部份以研究傳統戲劇的歷史發展變遷、演藝人員之探究、演藝人員之唱腔、走位方式等深入著墨,但較缺乏以舞台色彩探究為主題之研究。
    本研究從臺灣傳統戲劇歷史觀點切入,探討民間傳統野臺戲舞台的形式及色彩,經由歷史的傳承在不同時代的人文色彩脈絡下延伸出許多不同的色彩面貌。研究方法由文獻整理的方式先釐清臺灣傳統野臺歌仔戲及野臺布袋戲舞台演變及歷史脈絡。並透過田野調查的方式實地訪查臺灣現今從事野臺戲佈景彩繪師及走訪臺灣民間傳統野臺布袋戲及歌仔戲舞台色彩調查、採樣收集。
    本研究透過田野調查收集野臺歌仔戲7棚、野臺布袋戲8棚之案例進行舞台色彩分析,並進行色彩之歸納。其中可以歸納出現今的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類型及色彩配置方式,主要之色彩表現特色於螢光色的塊面構成、螢光色的線條勾勒、螢光色及非螢光色之色彩漸層,使之野臺戲舞台具有強力的張力效果。最後再利用田野調查收集之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出30種非螢光色、7種螢光色色彩作為後續臺灣意象海報創作。臺灣意象海報創作之中表現於臺灣生態、臺灣文化、臺灣建築、臺灣自然等4篇。創作之印證了傳統野臺戲色彩表現的色彩魅力,讓傳統的色彩變化更增添臺灣獨特的色彩意象。

    In recent years, the government has started to support with funds, so that Taiwan traditional drama has been prosperous and sprang up like mushrooms after Taiwan restored. Presently, the research of Taiwan traditional drama in Taiwan still focus on histories, actors, singing or blocking, but lacking for the research of stage-colors.
    The research studies in aspect of Taiwan traditional history, discusses the forms and colors of traditional folk outdoor performances extend different colors' features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The method of study is not only to clarify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oriented between Taiwanese folk drama and glove puppetrys' outdoor performances, but also visit the scenic designers who are engaged in this job, and do some colors investigate sampling through field research.
    The research collects 15 samples to analyze and generalize their colors, 7 Taiwanese folk dramas and 8 glove puppetrys' outdoor performance stage. Its types and designs of hues in stage are composed by piece-fluorescent, string-fluorescent, fluorescent and unfluorescent layer gradually, making it be tension. At the end of the research, Taiwan image posters are designed by means of 30 unfluorescences and 7 fluorescences which are collected in field research. Taiwan image poster creation shows in Taiwan-environment, Taiwan-culture, Taiwan-building, and Taiwan-natural.
    The conclusion shows its hues and numbers, and uses them to design the follow-up Taiwan image poster. The posters prove the charm of colors in Taiwan traditional outdoor performance, make Taiwan color image be unique with the traditional color variation.

    誌謝 Ⅰ 中文摘要 Ⅱ 英文摘要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Ⅷ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流程 2 第四節 文獻回顧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野臺戲定義與內容 7 第二節 野臺戲之類型(種類) 11 一、布袋戲的起源與演進 11 (一)明末清初時期布袋戲的原型 12 (二)布袋戲在臺灣 13 (三)布袋戲本土化過程 14 (四)臺灣金光布袋戲階段 15 二、歌仔戲的發展脈絡 16 (一)歌仔戲的起源 16 (二)早期的歌仔戲發展 17 (三)日殖時期的歌仔戲發展 17 (四)台灣光復後歌仔戲黃金時期 18 (五)歌仔戲轉型時期 19 第三節 臺灣意象探究 20 一、國外人對於台灣意象 20 二、臺灣人對於台灣的意象 22 第四節 小結 25 第三章 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田野調查及色彩表現分析 28 第一節 田野調查-色彩測量工具及使用規範 28 一、PANTONE補色機(RM-200)使用規範 28 二、PANTONE色票使用規範 29 三、色彩測量規範 29 第二節 選定田野調查地點 30 第三節 田野調查-訪談對象說明 32 第四節 田野調查-訪談內容概要說明 33 第五節 田野調查野臺布袋戲佈景舞台-陳明山佈景工作室 34 第六節 田野調查野臺布袋戲佈景舞台-林宇學佈景工作室 44 第七節 田野調查野臺布袋戲佈景舞台-李有明佈景工作室 49 第八節 傳統野臺戲佈景舞台色彩案例分析 56 一、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分析-布袋戲 58 二、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分析-歌仔戲 74 三、野臺戲舞台色彩色調配置類型 88 四、野臺戲舞台色彩表現手法 90 第九節 小結 95 一、傳統野臺戲舞台施作構件比較 95 二、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田野調查對象之色彩分析 95 三、傳統野臺戲舞台色彩-案例分析之色彩類型比對 97 四、田野調查-傳統野臺布袋戲與傳統野臺歌仔戲色群歸納 99 第四章 臺灣意象主題創作過程與理念說明 110 第一節 臺灣意象主題創作色彩及表現形式 110 第二節 臺灣意象主題海報創作內容 114 第三節 創作說明 11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40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2 參考文獻 143 附錄一:臺灣傳統戲劇色彩研究訪問問卷 145 附錄二:陳明山藝師測量色彩數據 146 附錄三:林宇學藝師測量色彩數據 150 附錄四:李有明藝師測量色彩數據 154 附錄五:田野調查-案例分析野臺布袋戲佈景色彩數據 158 附錄六:田野調查-案例分析野臺歌仔戲佈景色彩數據 166 附錄七:陳明山藝師訪談容 175 附錄八:林宇學藝師訪談容 189 附錄九:李有明藝師訪談容 199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4,《雲林國際戲偶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4》,雲林縣文化局。
    王依婷,2011,《臺灣八景的轉變到臺灣意象票選活動活動意義之探究》。
    江武昌,1995,《臺灣布袋戲的認識與欣賞,一口說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萬兵》,藝術教育書叢二。
    呂訴上,1961,《台灣電影戲劇史》,銀華出版社。
    李斗,1969,《揚州畫舫錄》,世界書局。
    林茂賢,2000,《福爾摩沙之美:臺灣傳統戲劇風華》,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林茂賢,2006,《歌仔戲表演形態研究》,前衛出版社。
    林磐聳主編,1999,《臺灣印象海報設計全集》,黑龍江科學技術版社出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
    邱坤良,1997,《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原出版社。
    洪勝全,2003,《野台歌仔戲演員之生涯研究以認真休閒理論探討》,國立東華大學。
    紀慧玲,2006,《國家政策下的外台歌仔戲班-以1990年代後期迄今之創作演出為觀察重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高拱乾,1960,《臺灣府誌》,台北台灣銀行。
    張瑛玲,2010,《野台人生紀錄片創作理念》,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連橫,1977,《臺灣通史自序》,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陳淑慧,2009,《以克林姆裝飾風格應用於台灣意象之海報創作》,樹德科技大學。
    陳瑞統編,2008,《泉州木偶藝術》,鷺江出版社。
    陳義敏,1999,《中國曲藝.雜技.木偶戲.皮影戲》,文化藝術出版社。
    陳慧玲,2004,《外台歌仔戲藝人表演風格形塑之探討-以蔡美珠演藝歷程為象》,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陳龍廷,2007,《臺灣布袋戲發展史》,前衛出版社。
    陳龍廷,2010,《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春暉出版社。
    傅建益,2000,《掌中乾坤-臺灣野台布袋戲現貌》,商周編輯顧問。
    曾永義,1988,《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聯經出版社。
    曾永義、游宗蓉、林明德,2003,《臺灣傳統戲曲之美》,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曾郁珺,2012,《城市.蛻變.歌仔味:臺北市歌仔戲劇發展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
    黃春秀,2006,《細說臺灣布袋戲》,國立歷史博物館。
    黃雅蓉,1995,《野臺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文化大學。
    黃慧琥,2000,《民權歌劇團外台歌仔戲的音樂運用》,國立台灣大學。
    楊光中等企劃執行,2006,《秀台灣惜台灣:尋找臺灣意象全紀錄》,行政院新聞局。
    楊馥菱,2002,《臺灣歌仔戲史》,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廖韡,2008,《文字造形手法應用於海報設計之創作研究-以台灣意象為例》,國立台中科技大學。
    歐秀明,1994,《應用色彩學》,雄獅出版社。
    蔡欣欣,2005,《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里仁出版社。
    蘇筱琪,2008,《吉祥意涵之台灣意象海報創作研究》,銘傳大學。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