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美華 |
---|---|
論文名稱: |
幼兒假日生活回憶之探究 |
指導教授: | 簡淑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9 |
中文關鍵詞: | 幼兒 、回憶 、假日生活回憶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5 下載:4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多年來,研究者於任教之幼兒園進行幼兒假日生活分享的活動,有許多具意義的發現。為更有系統地探討幼兒對於假日生活回憶的內涵及表現特性,研究者於任教班級中選取中、大班幼兒各四名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三名、女生五名),於每週一早上幼兒剛到園時段,請幼兒口述其假日生活的內容,研究者加以錄音,事後轉譯為文字資料以進行分析。資料蒐集時間為民國97年3月10日至民國97年6月23日,共計四個月。
本研究結果發現,幼兒的假日生活回憶內容,多以包含「我+時間+事件」的要素呈現;幼兒在陳述假日生活回憶內容時,會以「因果關係」以及「時間順序」做為事件回憶的主軸;而回憶的內容也展現了幾個特性:(1)回憶的內容有出現錯誤記憶的情況;(2)幼兒對回憶內容有自我監控與修正的能力」;也會以「然後…然後」來做為事件與事件之間的串聯。
另外,幼兒回憶內容的完整性會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大班幼兒比中班幼兒呈現出更詳實完整的回憶內容,大班幼兒會交代「事件」的過程及前因後果,中班幼兒則偏向以「流水帳」的表現方式來交代自己做了哪些事。而在性別上,其假日生活的回憶都表現出對朋友的需求,但是對於不同的事件,如「吵架」、「電動」…等,不同的性別就會呈現差異性。給未來研究建議,可針對「幼兒對假日生活的期待與想法再深入的探究」、「假日生活分享課程與幼兒同儕間的學習影響」進行研究。
關鍵詞:幼兒、回憶、假日生活回憶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Best, J. B.(1991)。認知心理學(Cognitive Psychology)(黃秀瑄、林瑞欽譯)。台北市:師大書苑。
Goswami, U.(2003)。兒童認知(Cognition in children)(羅雅芬譯)。台北市:心理。
Mann, L. & Sabatino, D. A.(1994)。認知過程的原理(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process : in remedial and special education)(黃慧真譯)。台北市:心理。
Siegler, R. S.(2004)。兒童認知發展:槪念與應用(Children's thinking)(林美珍譯)。台北市:心理。
王建雅(1998)。年齡、時距、不同引導方式對兒童事件回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王甦、汪安盛(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丘嘉慧(2001)。類別概念對國小學童錯誤記憶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嘉義縣。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素卿(2003)。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李淑惠(2002)。幼兒腳本知識之試探性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學報,4,163-188。
林珮瑤(2004)。幼兒生活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台北市。
林清山(1994)。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市:遠流。
張欣戊、徐嘉宏、程小危、雷庚玲(2001)。發展心理學。台北:空大。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芬芬(2002)。質性研究中引出結論的技術。初等教育學刊,13,79-128。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洪葉文化。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陳俊汕(2008)。記憶與運動技能學習。大專體育,98,81-87。
陳玲玲(1991)。兒童友伴選擇、友誼概念與友誼知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陳美智(1982)。兒童記憶廣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台北市。
陳烜之(2007)。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陳淑敏(1999)。從認知發展的研究看幼兒教育。幼兒教育年刊,11,121-130。
陳淑絹(1999)。「記憶策略教學」相關文獻探究。國教輔導,38(5),40-44。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楊治良、郭治平、王沛、陳寧編著(2001)。記憶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蔡敏玲(2005)。幼兒個人經驗敘說之內容、風格與意義初探。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8(2),323-358。
鍾聖校(1992)。認知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二、英文部分
Binet, A. (1900). La suggestibilite. Paris: Schleicher Feres.
Bjorklund, D. F. (2000). Children’s Thinking :Developmental Func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3rd.Ed.).U.K.: Wadsworth.
Burrington, B. (2006). What Children Never Forget?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13(5), 40-42.
Church, E. B. (2001). Building Language Through Sharing Memories. Scholastic Early Childhood Today, 15(8), 48-49.
Church, E. B. (2008). Total Recall. Scholastic Parent & Child, 16(4), 72.
Einstein, G. O. & McDaniel, M. A. (1990). Normal aging and prospective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6, 717-726.
Fivush, & Hammond, N.R. (1990).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cross the preschool years : Toward reconceptualizing childhood amnesia. In R. Fivush & J. Hudson (Eds) Knowing and remembering in young children (pp. 223-248).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e, J. P., Michaels, S., & O’Connor M. C. (1992). Discourse analysis. In M. D. LeCompte, W. L. Millroy, & J. Preissle (Eds.),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pp. 227-291). SanDiego: Academic Press.
Hudson, J. A., & Fivush, R. (1991). Planning in the preschool years: The emergence of plans from general event knowledge. Cognitive Development, 6, 393-415.
Nelson, K. (1993).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origins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1-8.
Nelson, K. (1986). Event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development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Reese, E., Haden, C. A., & Fivush, R. (1993). Mother-child conversations about the past: Relationships of style and memory over time. Cognitive Development, 8, 403-430.
Tuliving, E. (1983). Elements of episodic memor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