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玉雯
Cheewinnitiluk Oranis
論文名稱: 漢語副詞「明明」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
A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Adverb "Mingming"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3
中文關鍵詞: 範距銜接連貫句尾焦點對比焦點反預期情態詞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SL.003.2018.A0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6下載:4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Halliday的三大純理功能為分析架構,分別為:「概念」、「篇章」與「人際」,三個層面。並從兩個語料庫著手蒐集副詞「明明」的真實語料,作為研究材料。兩個語料庫分別為:「聯合知識庫」與「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共蒐集400的筆語料。從語料中探究漢語副詞「明明」在篇章及語用的語言現象,並將研究結果融入真實教學中。
    首先,從篇章的角度探析,副詞「明明」位於主語之後,稱為句內範距。位於主語之前,則稱為句外範距。信息焦點會因著範距大小不同,而有不同的體現:句內範距的範距小,形成「句尾焦點」。而句外範距的範距大,為跨句形式,帶出「對比焦點」。
    其次,副詞「明明」的基本篇章架構可以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A〕背景句、〔B〕斷言句、〔C〕預期句、〔D〕反預期句,以及〔E〕前景句。在篇章連貫方面,我們進一步探析反預期句與前景句之間的語義互動關係。兩者間的語義關係可分為五個關係類別,分別為:遞進關係、立論關係、轉折關係、因果關係,以及無下文。
    再者,在語用方面,副詞「明明」歸屬於情態詞中的認知情態。其核心語用功能為「反預期」功能。此外,本論文探討「明明從句」和「明明後主句」各與情態詞的共現分布之現象。最後,本論文將依據研究結果,進行對現行華語教材評析,並建議將副詞「明明」之研究結果應用於實際課程中。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utilizes empirical data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semantic,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functions of the Chinese adverb Mingming. The author bases her analysis 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tafunction as presented in Halliday (1985; 1994), examining the ideational,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of the grammar. Results of the thesis are substantiated by empirical data composed of 400 tokens of data sourced from two separate corpuses in Taiwan, with the first 200 tokens from the 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and another 200 tokens from United Daily New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scope and focus, mingming may serve at the discourse level as either an intra-sentential connector, resulting in an end focus due to the smaller scope, or as an inter-sentential connector, producing instead a contrastive focus due to the cross-sentence scope.
    Additionally, the basic discourse framework for the adverb mingming may be divided into 5 functions, namely: (1) background; (2) assertion; (3) expectation; (4) counter-expectation; (5) foreground.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the author divides the coherent relation between counter-expectation and foreground into 5 additional types: (1) increment (elaboration); (2) drawing conclusion; (3) contrast; (4) cause-and-effect; (5) no follow-up.
    At the pragmatic level, mingming exhibits epistemic modality, with a core pragmatic function of expressing counter-expectation. The author moreover examines the co-occurance of modal adverbs in sentences with mingming appearing in both main and subordinate clauses. Finally, at the pedagogical level, the author reviews the content of four Chinese-language textbooks, concluding with a series of teaching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 第四節 術語解釋 4 第五節 本文架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明明」的語義功能 7 一、「明明」的歷時語義 8 二、「明明」的共時語義 9 三、「明明」的核心語義 11 四、 小結 11 第二節 「明明」複句的相關研究 11 一、 相關概念理論 11 二、 小結 14 第三節 「明明」的篇章探討 15 二、「明明」的篇章相關研究 20 三、 小結 26 第四節 「明明」的語用研究探討 27 一、 相關理論概念 27 二、「明明」的語用相關研究 33 三、 小結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1 一、 研究分析架構 52 二、「明明」的句外與句內之範距分類 53 三、 研究問題一 55 四、 研究問題二 58 五、 研究問題三 63 第二節 研究方法 64 一、 語料來源 64 二、 教材評析與教學建議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研究問題一 67 一、「明明」的句內與句外之分布情形 67 二、「明明」的範距大小 69 三、「明明」的句尾焦點與對比焦點情形 71 四、 小結 76 第二節 研究問題二 76 一、「明明」複句與前景句的語義連貫性 77 二、 小結 92 第三節 研究問題三 93 一、 副詞「明明」的反預期功能 93 二、「明明從句」和「明明後主句」與情態詞的共現情形 97 三、 小結 113 第五章 結論與教學啟示 115 第一節 結論 115 一、 研究總結 115 第二節 教學啟示 117 一、 華語教材中「明明」的呈現 117 (一)、《漢語與文化讀本》 118 (二)、《遠東生活華語》 119 (三)、《新版實用視聽華語4》 121 (四)、《當代中文課程4》 123 二、 綜合評析與建議 125 三、 教學建議 126 四、 小結 129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29 參考文獻 131 附錄 135

    中文部分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17-23。
    沈家煊(2001)。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外語教學與研究,4,268-275。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齊滬楊(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史金生(2003)。語氣副詞的範圍、類別和共現順序。中國語文,1,17-31。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研究中心(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4。台北:正中書局。
    張文賢(2009)。轉折連詞「但是」的整體連接功能,第四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語言與生活。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運用。台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1)。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葉德明主編(2005)。遠東生活華語II。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有限出版公司。
    鄧守信(2016)。當代中文課程4。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齊滬楊(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彭玉琴(2009)。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蔡沂庭(2014)。漢語副詞「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趙苡廷(2015)。漢語「連字結構」的篇章、語用研究語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胡琇閔(2017)。漢語讓步性副詞「還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呂芮慈(2017)。漢語「寧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張婕洋(2017)。漢語「於是」和「所以」的語意、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黃偉嘉、敖群(2002)。漢語與文化讀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歐倩(2007)。語氣副詞「明明」的多角度分析。四川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7)1,63-65。
    匡鵬飛(2011)。語氣副詞「明明」的主觀性與主觀化。世界漢語教學,第(25)2,227-236。
    楊夢(2016)。現代漢語語氣副詞“明明”探析。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37,103-106
    趙雅青、儲澤祥(2011)。“明明”的虛化過程及其對拂意轉折的標示作用。雲南師範大學學報,(9)2,49-54。
    王芝清(2009)。“強調”類語氣副詞與對外漢語教學(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內蒙古師範大學:中國內蒙古。
    楊德峰(2009)。語氣副詞作狀語的位置。漢語學習,5,28-34。
    楊培松(2006)。強調類語氣副詞語篇分析的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西師範大學:廣西。
    段業輝(1995)。漢語副詞的分布及語用功能。漢語學習,4,18-21。
    金基梅(2006)。斷定類語氣副詞的多角度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延邊大學:吉林省。
    洪濱濱(2012)。語氣副詞的語意特徵與篇章功能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廣西大學:廣西。
    劉穎(2013)。漢語副詞“明明”與“分明”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大學:吉林省。
    朱寧(2005)。價值判斷語氣副詞表達功能中的錨定效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語言大學:北京。
    姜艷艷(2013)。副詞“分明”與“明明”的對比分析。忻州師範學院學報,3,53-56
    潘田(2010)。現代漢語語氣副詞情態類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武漢大學:湖北。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21):45-63頁。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1-25。
    徐晶凝(2008)。現代漢語話語情態研究。北京:崑崙出版社。
    張雲秋、林秀琴(2017)。情態副詞的功能地位。語言文字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20-129。
    陸方喆(2014)。反預期標記的性質、特徵及分類。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12)6,53-39。

    語料庫來源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http://wordsketch.ling.sinica.edu.tw/

    英文部分
    Biq,Yung-O.(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s: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In James H-Y Tai and Frank F. S. Hsueh(Eds.),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 (pp.1-18).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CLTA). Monograph Series No.1 South Orange.
    Blackmore,D.(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Oxford:Basil Blackwell.
    Halliday, M.A.K. and Hasan,R.(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eine, B., Claudi, U., & Hünnemeyer, F.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k: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pper, P.J., & Thompson, S.A. (1980). Transitiv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56(2), 251-199.
    Ioup, G (1975). Some Universals for Quantifier Scope. Syntax and Semantics, 4, 37-58
    Tao, Hongyin〔陶紅印〕(2000). Adverbs of Absolute Time and Assertiveness in Vernacular Chinese: A Corpus-Based Study. Jour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35, 2: 53-74
    Teng, S.-H.(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ounal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JCLTA), 33(2), 41-52.
    Traugott, E. C. (1999). The rhetoric of counter-expect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A study in subjectification. In A. Blank, & P.Koch.(eds.), 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Traugott, E. C. (2010). (Inter)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fication : A Reassessment. In: K. Davidse, L. Vandelanotte, & H. Cuyckens (Eds.), Subjectification, Intersubjectific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 (pp. 29-71).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Google網路資料。取自http://www.google.co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