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幸玫 Chang, Hsing-mei |
---|---|
論文名稱: |
我國國民中學階段校園霸凌防制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Taiwan. |
指導教授: |
陳文政
Chen, Wen-C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3 |
中文關鍵詞: | 霸凌防制政策 、霸凌防制專職教師 、霸凌防制組織 、家長管教責任法制化 |
英文關鍵詞: |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mechanism, School anti-bullying specialist, Bullying Prevention Panel, The legalization of parental responsibil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38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在探究目前國中霸凌防制的現況,了解國中教學現場校園霸凌處理的困難。為了達成此目的,採取法制研究途徑,即從法律或制度的角度來描述我國在霸凌防制行為上所採行的相關制度、典章。再以文獻分析法,針對2004年起推動迄今的校園霸凌防制實務及政策進行歸納、整理、分析。最後輔以日本及美國紐澤西州相關法規、政策,介紹其校園霸凌防制的規範及作為,分析可以做為我國日後修改政策或制定新法時之參考。
根據分析結果,本研究的結論如下:
第一、處理校園霸凌的法律位階偏低,無法提升集體防範意識
一、有對策卻未立專屬法律,僅能由其他相關法律尋求處理依據。
二、有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的制定,但規範層次明顯偏低。
三、囿於「法律保留」原則,涉及人民義務時較乏法律約束力。
第二、目前的課責制度仍有缺失,無法真正落實義務與責任
一、霸凌處理,尚須強化利害相關人等(政府、學校、家長)的課責。
二、在學校評鑑、教師、縣市考核等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三、家長部分,不是責任過輕,就是缺乏強制性,甚難規範配合。
第三、校方處理霸凌事件時有責無權且分工不清,通報無法真正落實
一、學校處理霸凌通報有法定義務,但缺乏要求利害關係人配合的權力。
二、校內責任分工不夠明確,防制小組也未明文規定其操作模式。
三、在無專人負責的情況之下,不利協調或有通報不力的狀況;加上承辦人員更迭過密,也有交接頻仍卻銜接不順的困擾。
第四、重輔導而輕懲戒、不夠看重普通教師之授權與增能
一、教師授權與增能是強化保護者能力的第一步,但在職前養成或在職要求上,對教師霸凌防制的增能部分尚缺欠規畫與考核。
二、重輔導而輕懲戒,目前法令並未對重大懲戒處分事由及程序予以規範,亦未賦予校方或教師在處理霸凌問題時,有一定的懲戒權限。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下列建議:
第一、制定專法,提高集體防範意識
一、提高霸凌防制的立法層次,以強調各相關利害關係人課責。
二、明訂各相關人義務及違反時的責任,加強宣導,以彰顯防制的決心。
第二、透過公共課則的機制,確保「有效監督」
一、「重大事件」的調查的結果,須主動向民意機關報告。
二、霸凌政策的內容須提交地方議會認同。
三、縣、市統合視導考評方式可再檢討。
四、校方人員的霸凌處理能力,可要求通過一定學術機構檢驗。
第三、明訂家長積極配合的義務、讓家長管教責任法制化
一、確立家長管教責任法制化的原則。
二、落實父母究責與家長增能的機制。
三、賦予學校法令依據,要求家長出席諮商、輔導課程,配合學校之特定要求以改善學生行為。
第四、設置霸凌防制專職教師及設置霸凌防制專款
一、仿美國紐澤西州置專人負責(校內設專職教師,區內設霸凌協調專員或縣市設置霸凌保護官),以更積極應對的方式解決問題。
二、設置專款,確保資源不被挪用,以利宣導防制、發現處理、輔導矯正各期程相關工作的進行。
第五、立法賦予學校適當懲戒權並落實替代教育措施
一、讓教師在充分授權及工具完備之下,進行有意義之管教。
二、建置行為改善支援輔導機制及提供更周延的替代教育。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xisting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strategie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of Taiwan and to grasp the addressing and difficulty of such bullying. To attain this goal, research is done into relevant mechanisms, regulations, and laws currently adopte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of campus bullying. Accompanying it are two analyses: a documentary one of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in Taiwan’s junior high schools that have been followed since 2004; a comparative one of the equivalents of Japan and New Jersey, USA, for future reference in modifying relevan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he concluding remarks of this study include:
First, despite corresponding policies being formulated, relevant regulations are not potent enough to raise group awareness about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The legal hierarchy should be improved .
Second, the current accountability system is still inadequate, can not really implement the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Third, school authorities, though legally held responsible for the addressing of campus bullying, are neither all-powerful nor effective in asking the relevant interested parties;Schools’ responsibility are also not clear enough, Bullying Prevention Panel is neither expressly provided its mode of operation nor the division of labor.
Fourth, counseling is put more stress on than discipline in dealing with school bullying;not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ordinary teachers’ empowerment and capability in dealing with school bullying.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as follows:
First, need to increase the level of bullying prevention legislation in order to emphasize the relevant interested parties accountability and to raise group awareness about bullying prevention and addressing.
Second, through public accountability are mechanisms to ensure "effective oversight." .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jor event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report to the public authorities;The content of bullying policies are required to submitted and agreed by public authorities;Bullying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of school personnel shall be checked by some academic institutions.
Third, parental duties are to be clearly specified and parental disciplining is to be legalized; Gives schools legal basis to require parents to attend counseling, counseling programs, with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schools to improve student behavior
Fourth, school anti-bullying specialist, bullying coordinator or protection officer and funds are to be designated,ensure that resources are not diverted.
Fifth, try to legislate to gives schools the right to appropriate disciplinary measures and implement alternative education.
一、中文文獻
人本文教基金會(2011),〈校園霸凌國際研討會研討會手冊~以霸制霸–伊於胡底〉,台北: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秋萍(2008),〈德國校園霸凌問題有多嚴重?〉,《教育研究月刊》,176期,頁125-132。
王秋萍(2011),〈談談德國近年來的校園霸凌問題〉,《教育研究月刊》,207期,頁110-119。
王碩禧(2008),《人權教育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麗雲(2011),〈學校課責〉,《教師天地》,174期,頁30-35。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02年第2次「防制校園霸凌增能研習活動」(2013),台北市教育局。
羊恩媺譯,山脇由貴子著(2009),《教室裡的惡魔》,台北:平安文化。
朱浤源主編(1999),《轉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合編,台北:正中書局。
朱浤源(2002),《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
朱浤源(2007),《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
李文郎(2005),《修憲後我國監察制度與芬蘭國會監察使制度之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李宏文(2004),《論子女最佳利益原則》,國立臺北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良(2004),〈淺談校園人權的實然與應然〉,摘自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2004),《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頁165-185,台北:元照。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李淑貞譯,O'Moore Mona & Minton Stephen James著(2012),《無霸凌校園-給學校、教師和家長的指導手冊Dealing with Bullying in Schools:A Training Manual for Teachers, Parents and Other Professionals》,臺北:五南。
李淑菁(2010),〈校園霸凌、性霸凌與性騷擾之概念釐清與討論〉,《社區發展季刊》,130 期,頁120-129。
邱靖惠、蕭慧琳(2009),〈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與危機因素之解析〉,臺北市: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邱祖賢(1996),《哈伯瑪斯的批判理論在我國教育政策制定的應用》,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林斌(2013),〈英美防制校園霸凌政策之特色:課責性的觀點〉;《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第14卷3期,頁72-79。
林斌(2013),〈英國防治校園霸法制之研究:教育治理之觀點〉;《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第9期,頁3-29。
林斌(2014),〈台英校園霸凌防制政策之比較分析:教育法之觀點〉;《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第10期,頁1-25。
林月盛(1999),〈從教育法學觀點論教師管教與學生懲戒的有關問題〉,《高雄縣刊》,130 期,頁120-129。
林玫君、歐怡雯譯,J. O,Toole、B. Burton & A. Plunkett著(2007),《酷凌行動-應用戲劇手法處理校園霸凌和衝突》,台北:心理。
林鈺雄(2005),〈歐洲人權保障機制之發展與挑戰〉,《台灣本土法學》,第69期,頁90-119。
林清江(1991),《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五南。
林珈瀅 (2010),《青少年霸凌行為與情緒管理、親子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凱華譯,Allan L. Beane著(2008),《無暴力校園-教師工作手冊》,台北:稻田。
林滄崧,〈校園重大偏差或霸凌事件之預防與處理建議〉,(2011),教育部。
周宗憲(2007),〈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與修憲〉,收於:許志雄/蔡茂寅/周志宏主編,《現代憲法的理論與現實: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163-182,台北:元照。
吳芝儀(2001),〈危機學生選替課程之我見〉,《全國中輟防治通訊》,90年3月第2期,頁19-23。
吳幸真(2011),《國民小學校園霸凌通報及處理機制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清山、林天佑(2003),《教育小辭典》,台北:五南。
吳清山、林天佑(2005),〈校園霸凌〉;《教育研究月刊》,第130期,頁143。
吳清山、林天佑、黃建翔(2012),〈校園零霸凌的理念及實踐策略〉;《教育研究月刊》,第214期,頁5-14。
吳時省、蔡清華﹙2012﹚,〈美國紐約市校園霸凌處理方式之探討 Prevention of Bullying: A Case of New York City 〉,《中等教育》,第63卷第4期,頁88-107。
吳明隆、陳明珠(2012),《霸凌議題與校園霸零策略》,台北:五南。
吳庚﹙1998﹚,〈基本權的三種性質–兼論大法官關於基本權解釋的理論體系〉,收於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編,《司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頁1-51,台北:司法院。
吳清基(1995),〈學生權利的主要內涵分析〉,《教師與進修》,頁209-221,台北:師大書苑。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5),〈兒童校園「非肢體霸凌」現況調查報告〉,頁1-10,台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7),〈兒童校園 「霸凌者」現況調查報告〉,頁1-10,台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1),〈反霸凌、要和平 2011 年台灣校園霸凌現象調查報告〉,頁1-10,台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2),〈虛擬的霸凌 真實的傷害2012 年台灣網路霸凌現象調查報告〉,頁1-18,台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3),〈2013年台灣校園關係霸凌調查報告〉,頁1-9,台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洪福源(2003),〈校園欺凌行為的本質及其防治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10期,頁88-98。
徐筱嵐(2011),《校園執行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政策困境之研究-以中學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秦夢群、游步威(1996),〈美國學生懲戒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73期,頁109-140。
張文賢 (2011),《校園執行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政策困境之研究-以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信務,(2007),〈營造友善校園-從去霸凌開始〉;《北縣教育》,61期,頁31-35。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張鈿富(2002),《教育政策分析—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瀞文(2010),〈終結霸凌-輔導人力如何整合?〉;《親子天下月刊》,22期,頁112-115 。
莊繡霞﹙1997﹚,〈學生之受教權-身心障礙者之教育權保障〉,《憲政時代》,第22卷第4期,頁41-76。
陳文政﹙2006﹚,〈憲政主義結構內含之體系分析〉,《師大政治論叢》,師大政治研究所,第6期,頁47-162。
陳利銘、鄭英耀、黃正鵠(2011),〈反霸凌政策之分析與改進建議〉;《教育政策論壇》,13卷3期,頁1-25。
陳彥文譯,Sherryll Kraizer著(2011)《霸凌不要來-十招教孩子遠離霸凌》,台北: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
陳敦源﹙2009﹚,〈透明之下的課責:台灣民主治理中官民信任關係的重建基礎〉,《文官制度季刊》,第1卷第2期,頁21-55。
陳泰華(2011),〈修復式正義應用於霸凌行為處理之實務分享〉,《法務通訊》,第2527~2528期,第6版/第3版。
許宗力(1999),〈教育行政體制法治化之研究〉,《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
許育典﹙2002﹚,《法治國與教育行政》,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
許育典(1994),《論國民教育基本權利之法規範》,政大法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育典(2010),〈充斥言語霸凌的學校〉;《臺灣法學雜誌》,149期,頁47-48。
許育典(2011),〈校園霸凌的法律分析〉;《月旦法學雜誌》,192期,頁97-107。
許育典(1999),〈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建構多元文化國的教育-基本權核心以及教育行政中立與寬容原則〉,《月旦法學雜誌》,第49期,頁116-126。
教育部101年第一次防制校園霸凌個案研討會手冊(2012),教育部。
教育部北區防制校園霸凌種子師資培訓研習手冊(2013),教育部。
莊國榮﹙1990﹚,〈西德的基本權理論與基本權的功能〉,《憲政時代》,第15卷第3期,頁32-52。
曾大千﹙2003﹚,〈論教育權的內涵與功能〉,《教育政策論壇》,第6卷第1期,頁63-92。
彭彥淩(2009),《反校園霸凌之生活技能教學介入成效探討》,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婷珊(2008),《少年小說班級讀書治療對國小高年級霸凌學童的影響》,臺東大學進修部語文教育碩士學位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
黃德祥、黃麗萍﹙2009﹚,〈美國各州反欺凌立法及政策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83期,頁137-149。
葉至誠、葉立程﹙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商鼎文化。
雷新俊﹙2009﹚,〈校園霸凌事件的防治與輔導〉;《國教之友》,60卷4期,頁33-41。
楊智傑﹙2012﹚,《圖解憲法》,臺北:五南。
楊孟麗,謝水南譯,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2003﹚,《敎育硏究法: 硏究設計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
廖婉余﹙2008﹚,《我國國民中小學教師於課堂上管教權限之研究》,文化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煌發﹙2010﹚,〈管教與霸凌事件的新思維〉;《師友月刊》,第515期,頁55-59。
鄧煌發(2012),《旁觀者的影響力》;《師友月刊》,第538期,頁58-62。
鄭崇趁 (1998),《教育計畫與評鑑》,台北:心理。
鄭崇趁(1998),〈教育機會均等的含義及主要趨勢〉,《教育與輔導的軌跡》,頁83-88,台北:心理。
鄭崇趁(2008),〈教育計畫反映教育政策的學理分析〉;《教育研究月刊》,第167期,頁68-80。
鄭崇趁(2010),〈從法治觀點談友善校園文化的建立〉,《教育經營學導論-理念、策略、實踐》,台北:心理。
蔡懷萱(2013) ,〈霸凌是如何發生的—從生態系統觀點看霸凌的發生、維持與防治〉,《警學叢刊》,第43卷第4期,頁125-149。.
蔡懷萱(2007) ,〈從被害預防談校園霸凌防治〉,《竹縣文教》,第36期,頁12-20。
謝文全(2004)《比較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韓宏杰(2006),《我國校園性騷擾處理相關法制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丰苓(2012) ,〈談有效改善校園霸凌的策略〉,《學生事務》,第51卷第1期,頁41-54。
蕭武桐(2003),《行政倫理》國立空中大學印行。
二、英文文獻:
Beran, T. N. (2006), “Preparing Teachers to Manage School Bullying: The Hiden Curriculum”,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hought, 40(2), 119-128.
Byrne, B. (1994). Coping with Bullying in Schools, London: Cassell.
Craig,W.M. & Pepler,D.J. (1997), “Observations of Bullying and Victimization in the school yard”, Canadia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13, 41-60.
Cross, T. L. (2001). “The Many Faces of Bullies”,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24(4), 36-37
Greene, M. B. (2000). “Bullying and Harassment in Schools”, in R. S. Moser, & C. E. Franz(Eds.), Shocking Violence: Youth Perpetrators and Victims-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Greene, M. B. (2006). “Bullying in Schools: A Plea for Measure of Human Rights” ,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62(1), 63-79.
Headley,S. (2004). “Bullying and Violence”, Youth Studies in Austrial”, 23(2). , 60-69
Hoover, J., Oliver, R., & Thomson, K. (1993). “Perceived Victimization by Schoolbullies: New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The Journal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32(2),76–84.
Kooiman, J. (1993). Modern Governance, London: Sage
Lee, C. (2004), Preventing Bullying in Schools. 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
Myers, J. J., McCaw, D. S., & Hemphill, L. S. (2011), Responding to Cyber Bullying. California: Corwin.
Olweus, D. (1993), Bullying at School: 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Can Do. Oxford : Blackwell.
Olweus, D. (1999), “Sweden”in P. K. Smith,Y. Morita, J. Junger-Tas, D. Olweus, R. Cataland & P.Slee (Eds.), A Natural of School Bullying:A Cross Natural Perspective, London, UK: Routledge. ,7-27
Shafritz, M.Jay, Russell, E., & W., Borick, P. C. (2011), Introduc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7Th ed.) Boston : Longman.
Sullivan, Keith. (2011), The Anti-Bullying Handbook, (2n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