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旻蓓
Wu, Min-Pei
論文名稱: 清朝前期的八旗水師
Study of the Eight Banner Marin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指導教授: 葉高樹
Yeh, Kao-Shu
口試委員: 葉高樹
Yeh, Kao-Shu
莊吉發
Chuang, Chi-Fa
林士鉉
Lin, Shih-Hsuan
口試日期: 2024/07/2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清前期八旗水師清代水師八旗制度制度史海洋史
英文關鍵詞: Early Qing period, Eight Banners Marine, Qing Marine, Eight Banners system, Institutional history, Maritime history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53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布琮任的「海上新清史」構想為基礎,藉由鄧小南的「活的制度史」研究方法,探討清朝前期八旗水師的設立因素、建制發展與運作過程,指出滿洲統治者對海洋的重視,實施積極、靈活與開放的海防政策,以及欲掌握水師能力的企圖。
    首先,概述清朝前期江海防環境,以及沿海八旗、綠營的軍事部署情形,並梳理八旗水師營建立經過,分析其設置因素與部署考量。關外時期,即有八旗官員帶領兵丁進行水上作戰,征討東北各部的記載。然而,面對明朝水師,八旗幾無水上抵禦能力,水戰依靠遼東漢人、明朝投誠將士,或是採取招撫、海禁與遷界等政策。康熙前期,隨著攻克南明、平定三藩、納入臺灣,清朝在中國的統治已然穩固,遂著手江、海防整頓,以及解決順治朝以來俄羅斯侵擾東北黑龍江流域的問題。清廷面對俄羅斯的水上作戰,不再完全依靠綠營水師,而是建立與發展以八旗為主的吉林水師、黑龍江水師,清朝水師從此分為八旗與綠營兩個軍政系統。康熙晚期,沿海受到海盜的威脅,且禍及北洋洋面,促使清廷檢討海防政策,最終促成盛京八旗水師的成立。至雍正朝,隨著海防制度的發展、東北八旗水師建立的嘗試,以及康熙皇帝晚年以來的海疆威脅與八旗生計的問題,給予雍正皇帝在直省沿海部署八旗水師營的基礎與挑戰。
    其次,透過梳理八旗水師成員的編制、來源、職責、待遇等,以及訓練與裝備,勾勒八旗水師制度的樣貌,以及制度變遷的因素與影響。研究指出清廷因應防務與旗務的不同,水師成員來源不一,編制亦有別,職責上則等同綠營水師。然而,八旗水師制度雖係參酌漢人綠營水師制度而來,在待遇、陞轉、旱操等方面,仍保有滿洲特色,亦維持著清語騎射。
    最後,闡述八旗水師營內八旗與綠營的互動,以及營外旗人與民人的交流,顯示雖滿洲統治者有意限制旗、民之間的往來,然八旗需要向綠營水師學習水師,八旗水師制度反而促成八旗與漢人間的互動。接著,分析旗務政策對八旗水師營發展的影響,以及八旗水師營對清前期江海防的作用,指出八旗水師營的設立,亦有解決八旗餘丁生計問題的目的,爾後的漢軍出旗政策,雖八旗水師因防務考量而暫緩出旗,最終仍造成水師營內成員的流動。至於八旗水師的部署,則符合清前期海防思想,既能與外海綠營水師對抗海洋威脅,亦能協助八旗陸路駐防抵禦外敵進入城市。

    This study is based on Ronald C. Po's "New Qing History from Maritime perspecitive" (海上新清史)and Xiaonan Deng's research method of “Living Institutional History”(活的制度史)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factors,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al processes of the Eight Banners Maritime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It highlights the Manchu rulers' emphasis on the sea,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an active, flexible, and open maritime defense policy, and their intent to control Maritime capabilities.
    First, the study outlines the maritime defense environment of the early Qing Dynasty and the military deployment of coastal Eight Banners and Green Camp forces. It review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analyzing its setup factors and deployment considerations. During the period outside the Great Wall, Eight Banners officials led troops in naval operations and campaigns against various northeastern regions. However, against the Ming Dynasty's Marine, the Eight Banners had almost no naval defense capabilities, relying on Liaodong Han Chinese and Ming defectors, or employing policies such as appeasement, maritime bans, and border relocations. In the early Kangxi(康熙) period, with the conquest of the Southern Ming, the pacification of the Three Feudatories,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Taiwan, Qing rule in China was firmly established. This led to the reorganization of river and maritime defenses and the resolution of issues with Russian incursions into the northeastern Heilongjiang(黑龍江) region since the Shunzhi(順治) era. Faced with Russian naval operations, the Qing government no longer relied on the Green Camp Marine but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the Jilin(吉林) Marine and Heilongjiang(黑龍江) Marine, with the Qing Marine thus divided into the Eight Banners and Green Camp systems. In the late Kangxi period, coastal threats from pirate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northern seas prompted the Qing government to review its maritime defense policy,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vincial Eight Banners(直省八旗) Marine. By the Yongzheng er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defense systems, attempts to establish the Northeastern Eight Banners Marine, and the maritime threats and livelihood issues for the Eight Banners since the late Kangxi reign, Emperor Yongzheng was provided with both the foundation and challenges for deploying the Provincial Eight Banners Marine units along the coastal provinces.
    Secondly, by examining the composition, origins, responsibilities, and treatment of the Eight BannersMarine members, as well as their training and equipment, this study sketch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system and the factors and impacts of its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e research points out that due to differing defense and banner affairs, the sourc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of the Marine members varied, though their duti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Green Camp Navy. However, despite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system being modeled after the Han Green Camp Navy system, it retained Manchu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treatment, promotions, and training, maintaining Qing traditions of equestrian archery.
    Finally, the study elaborate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ight Banners and Green Camp within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as well as the exchanges between banner people and civilians outside the unit. It shows that while the Manchu rulers intended to limit interactions between banner and civilian populations, the need for the Eight Banners to learn from the Green Camp Marine fostere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Eight Banners and Han Chinese. The analysis also discusses the impact of banner polic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and its role in early Qing maritime defense, noting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also aimed to address the livelihood issues of remaining Eight Banners troops. Although the policy of deploying Han Chinese Eight Banners out of the banners(Hanjun Chuqi,漢軍出旗) led to a temporary suspension of banner deployment due to defense considerations, it ultimately caused member mobility within the Marine units. The deployment of the Eight Banners Marine thus aligned with early Qing maritime defense strategies, enabling it to counter maritime threats and assist in the defense of Eight Banners land garrison and city fortificatio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12 第四節 章節安排 13 第二章 八旗水師的建立 15 第一節 地理形勢與防禦 15 第二節 八旗水師的部署 26 第三章 八旗水師的人員與整訓 39 第一節 編制與待遇 39 第二節 訓練與裝備 54 第四章 八旗水師的運作 65 第一節 與綠營水師的互動 65 第二節 防務與旗務的關係 71 第五章 結論 79 徵引書目 81 附錄 93

    檔案史料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譯註,《滿文老檔》,北京:中華書局,1990。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技術部攝製,《軍機處錄副奏摺.雍正朝乾隆朝》,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軍機處雍正朝滿文議覆檔譯編》,北京:商務印書館,202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北京:檔案出版社,1984-1985。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1991。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譯,《康熙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譯編,《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攝製,《宮中硃批奏摺財政類》,北京: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1987。
    安双成編譯,〈順治十四年吉林拉發渡口建造戰船題本〉,《歷史檔案》,2000:3,北京,2000.09,頁3-6。
    《內閣大庫檔案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圖書文獻數位典藏資料庫》,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官書典籍
    明.胡宗憲撰,《籌海圖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明.鄭若曾撰,《江南經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2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于敏中等修纂,《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284-286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清.允祹等修纂,《欽定大清會典.乾隆朝》,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允祹等修纂,《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6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允祿等修纂,《欽定大清會典.雍正朝》,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7-79輯,第761-79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94-1995。
    清.允祿等編纂,《世宗憲皇帝上諭八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允祿等編纂,《世宗憲皇帝上諭內閣》,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4-4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允祿等編纂,《世宗憲皇帝上諭旗務議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4-41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文慶等修纂,《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方式濟撰,《龍沙紀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世恭等修纂,《清實錄.宣統政紀》,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世續等修纂,《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未著人修纂,《欽定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收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7輯,臺北:大通書局,1987。
    清.未著人撰,《平定羅剎方略》,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120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清.未著人撰,《閩省水師各標鎮協營戰哨船隻圖說》,柏林:Digitalisierten Sammlungen der Staatsbibliothek zu Berlin(柏林國家圖書館數位化館藏),約1730-1800之間寫本,網址:http://resolver.staatsbibliothek-berlin.de/SBB000030DD00000000,檢索日期:2024年5月19日。
    清.伊桑阿等修纂,《欽定大清會典.康熙朝》,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72-73輯,第711-73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1993。
    清.吉隆阿等撰,麻健敏校點,〈重建珠媽祖廟碑記〉,收入福建省少數民族古籍叢書編委會,《福建省少數民族古籍叢書.滿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清.托津等修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5-70輯,第641-70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清.朱正元輯,《福建沿海圖說》,收入《海疆文獻初編:沿海形勢及海防》編委會編,《沿海形勢及海防》,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1。
    清.江日昇撰,《臺灣外紀》,臺北:文化圖書公司,1983。
    清.西清撰,《黑龍江外記》,收入《清朝藩屬輿地叢書》,第3冊,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1967。
    清.呂燕昭、姚鼐等修纂,《新修江寧府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695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宋景關修纂,《乍浦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20,上海:上海書店,1992。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點校,《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李梅賓、程鳳文、吳廷華、汪沆等修纂,《天津府志》,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清乾隆四年(1739)刻本,https://nrs.lib.harvard.edu/urn-3:fhcl:11688693,檢索日期:2024年5月15日。
    清.杜臻撰,《海防述略》,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9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清.杜臻撰,《粵閩巡視紀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沈翼機、嵇曾筠修纂,《浙江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77-28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阮元、江藩等修纂,《廣東通志》,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清.岳濬、杜詔等修纂,《山東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39-541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1986。
    清.明亮、納蘇泰等修纂,《欽定中樞政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68。
    清.長順等修纂,《吉林通志》,收入李毓澍主編,《中國邊疆叢書》,第1輯,第2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
    清.阿桂、劉謹之等修纂,《欽定盛京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1-5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春光纂,《京口八旗志》,收入馬協弟點校,《清代八旗駐防志叢書》,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4。
    清.昭槤撰,何英方點校,《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1980。
    清.唐執玉、李衛、田易等修纂,《畿輔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504-50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特登額等修纂,《欽定禮部則例》,臺北:成文出版社,1966。
    清.郝玉麟、魯曾煜修纂,《廣東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62-56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郝玉麟、謝道承等修纂,《福建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7-530冊,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1986。
    清.馬冠羣撰,《吉林地略》,收入王錫祺輯,《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第3冊,臺北:廣文書局,1964。
    清.馬齊等修纂,《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高士奇撰,《扈從東巡日錄》,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第1冊,遼陽:遼瀋書社,1985。
    清.高晉等初編,薩載等續編,阿桂、傅恆等合編,《欽定南巡盛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58-65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勒徳洪等修纂,《平定三逆方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5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勒德洪、鄂爾泰等修纂,《清實錄.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崇厚撰,《盛京典制備考》,收入興振芳編,《遼海叢書續編》,第2冊,瀋陽:瀋陽古籍書店出版社,1993。
    清.崑岡等修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清.張大昌輯,《杭州八旗駐防營志略》,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63輯,第622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清.張廷玉、嵇璜等修纂,《欽定皇朝文獻通考》,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32-6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張鵬翮撰,〈江防述略〉,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9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清.曹振鏞等修纂《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清世宗御製,《世宗憲皇帝聖訓》,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清世宗敕編,《世宗憲皇帝硃批諭旨》,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16-4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清高宗御製,《御製詩集.三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02-131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清聖祖御製,《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37-23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陳汝咸、林登虎等修纂,《福建省漳浦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74輯,第731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
    清.鄂爾泰等修纂,《八旗通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清.鄂爾泰等修纂,《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鄂爾泰等修纂,《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新柱等修纂,《福州駐防志》,收入茅海建編,《清代兵事典籍檔冊匯覽》,第1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清.楊賓撰,《柳邊記略》,收入金毓黻輯,《遼海叢書》,第1冊,瀋陽:遼瀋書社,1985。
    清.董誥、特通保等修纂,《欽定軍器則例》,收入《續修四庫全書》,第85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賈禎等修纂,《清實錄.文宗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鄒景等修纂,《乍浦備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鄉鎮志專輯》,20,上海:上海書店,1992。
    清.趙弘恩等修纂,《江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07-5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慶保輯,《廣州駐防事宜》,收入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中山大學圖書館編,《五編清代稿鈔本》,第249冊,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
    清.慶桂等修纂,《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閻甲胤、馬方伸修纂,《静海縣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清.薛傳源編纂,《防海備覽》,收入茅海建主編,《清代兵事典籍檔冊匯覽》,第1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清.韓奕輯,《海防集要》,收入《叢書集成新編》,第9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清.薩英額撰,《吉林外記》,收入興振芳編,《遼海叢書續編》,第2冊,瀋陽:瀋陽古籍書店出版社,1993。
    清.藍鼎元撰,《鹿洲初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2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清.魏荔彤等修纂,《漳州府志》,東京:国立公文書館 デジタルアーカイブ,康熙五十四年(1715)刻本,https://www.digital.archives.go.jp/file/1068608,檢索日期:2024年5月18日。
    清.魏源撰,《聖武記》,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1輯,第102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寶鋆等修纂,《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鐵保等修纂,《欽定八旗通志》,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64-67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1986。
    《大清一統海道總圖》,倫敦: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藏,約清同治13年後(1874-)繪製,https://explore.bl.uk/primo_library/libweb/action/dlDisplay.do?docId=BLL01004820337,檢索日期:2023年06月21日。
    朝鮮.鄭昌順等編纂,《同文彙考》,臺北:珪庭出版公司,1978。
    民國.林傳甲撰,《龍江舊聞錄》,出版地不詳:私立奎垣學校,1914。
    民國.陳福齡輯著,《宦海浮波大事記》,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9輯,第289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民國.黃曾成修纂,劉冬校點,《琴江志》,收入福建省少數民族古籍叢書編委會,《福建省少數民族古籍叢書.滿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國.愛仁修纂,《重修京口八旗志》,收入董光和、齊希等編,《中國稀見地方史料集成》,第18-19冊,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民國.萬福麟、張伯英等修纂,《黑龍江志稿》,收入李毓澍主編,《中國邊疆叢書》,第1輯,第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5。
    民國.趙爾巽等修纂,《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98。

    專書著作
    《黑龍江航運史》編審委員會編,《黑龍江航運史》,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
    王宏斌,《清代內外洋劃分及其管轄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與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王穎主編,《中國海洋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
    司徒琳(Lynn Struve)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布琮任,《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臺北:時報文化,2021。
    任桂淳,《清朝八旗駐防興衰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
    李其霖,《見風轉舵:清代前其沿海的水師與戰船》,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4。
    定宜庄,《清代八旗駐防制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松浦章著,楊蕾等譯,《清代上海沙船業航運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
    桃木至朗編,《海域アジア史研究入門》,東京:岩波書店,2008。
    張守生,《清代黑龍江駐防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13。
    張偉仁,《清代法制史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3。
    陳鋒,《清代軍費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
    楊金森、范中義,《中國海防史》,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
    鄭永常,《明清東亞舟師秘本:耶魯航海圖研究》,臺北:遠流出版公司、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2018。
    魏影,《清代京旗回屯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09。
    羅爾綱,《綠營兵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8冊(清時期),香港:三聯書店,1992。

    期刊論文
    王日根、蘇惠蘋,〈康熙帝海疆政策反覆變易析論〉,《江海學刊》,2010:2,南京,2010.03,頁161-168。
    王立新,〈也談清代吉林的南海巡查〉,《清史研究》,2016:3,北京,2016.08,頁107-120。
    王剛,〈清代前中期江南軍事駐防研究(1645-1853)〉,南京:南京大學博士論文,2014。
    王剛,〈清代綠營官兵編入八旗水師考析〉,《清史研究》,2016:1,北京,2016.02,頁73-82。
    王家儉,〈清代的綠營水師(1681-1864)〉,收入李金強、劉義章、麥勁生編,《近代中國海防──軍事與經濟》,香港: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1999,頁199-215。
    王御風,〈清代前期福建綠營水師研究(1646-1795)〉,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王華鋒,〈18世纪初期(1708-1717)的海盜問題初探〉,《蘭州學刊》,2007:3(總第162期),蘭州,2007.03,頁148-150。
    王寶斌,〈清代京口駐防八旗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8。
    田志和,〈論清代東北駐防八旗的興衰〉,《滿族研究》,1992:2,瀋陽,1992.07,頁13-20。
    任玉雪,〈再論清代東北的旗、民管理體制〉,《學術界》,2010:3,合肥,2010.03,頁183-192、288。
    任玉雪,〈從八旗駐防到地方行政制度:以清代盛京八旗駐防制度的嬗變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2:3,西安,2007.07,頁103-112。
    江紅春,〈清代旅順水師營初探〉,《大連大學學報》,25:1,大連,2004.02,頁27-29。
    何建華,〈「上下江」與江南分省新探〉,《史林》,2022:5,上海,2022.10,頁66-78、220。
    何瑜,〈康乾盛世與海疆政策〉,《清史研究》,1993:1,北京,1993.04,頁28-29。
    何瑜,〈康熙晚年清政府海疆政策變化原因探析〉,《清史研究》,1991:2,北京,1991.07,頁50-54;
    何瑜,〈清代海疆政策的思想探源〉,《清史研究》,1988:2,北京,1988.05,頁77-89;
    吳紹禮,〈黑龍江水師建立探源〉,《齊齊哈爾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1,齊齊哈爾,1987.03,頁84-89。
    呂萍、丁寧,〈清代東北第一水師:吉林水師營〉,《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6:4,北京,2016.12,頁46-55、181。
    李其霖,〈杯水車薪:清代綠營水師的待遇〉,《海洋文化學刊》,15,臺北,2013.12,頁1-32。
    李淑清,〈前福建廈門水師提督陳汶環的《陳氏宗譜》及后裔考略〉,《圖書館建設》,2007:3,黑龍江,2007.06,頁107-108、112。
    李陽光,〈天津滿洲水師營都統表的編纂及相關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
    李德元,〈海疆迷失:對中國傳統海疆觀念的反思〉,《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2,廈門,2006.03,頁43-50。
    李澎田、刁書仁,〈吉林船廠考略〉,《吉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3,吉林,1984.09,頁74-78。
    李巍巍,〈淺談清代駐防黑龍江城的水師營〉,《黑河學刊》,2020:5(總第251期,黑河,2020.09,頁73-75。
    杜家驥,〈清朝國家性質的若干思考〉,《清史研究》,2021:4,北京,2021.07,頁6-16。
    汪利平,〈杭州旗人和他們的漢人鄰居:一個清代城市中民族關係的個案〉,《中國社會科學》,2007:6,北京,2007.11,頁188-200、208。
    沈林,〈從「國語騎射」到水師建設:兼談廣州八旗水師盛衰〉,《滿族研究》,2012:1,瀋陽,2012.03,頁75-81。
    周文博,〈居於漢人之間:清代福州駐防水師旗營的發展和演變〉,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周喜峰,〈清朝前期黑龍江民族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博士論文,2003。
    周遠廉,〈八旗制度和「八旗生計」〉,收入閻崇年編,《第三屆國際滿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頁23-71。
    孟森,〈八旗制度考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南京,1936.07,頁343-412。
    定宜庄,〈乾隆朝駐防漢軍出旗淺議〉,《清史研究通訊》,1990:3(總第33期),北京,1990.09,頁11-17。
    定宜庄,〈清代理事同知考略〉,收入蔡美彪主編,《慶祝王鍾翰先生八十壽辰學術論文集》,瀋陽:遼陽大學出版社,1993,頁265-274。
    林承誌,〈分鎮巖疆.駐守內裏:清朝駐防八旗問題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
    祁磊,〈鴉片戰爭以前清朝水師戰船的演變〉,《歷史檔案》,2018:1,北京,2018.02,頁88-95。
    侯俊云,〈雍正朝東南海疆治理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07。
    柳澤明,〈清代東北駐防八旗與漢人:以黑龍江地區為中心〉,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編,《清代滿漢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頁289-302。
    范傳南,〈乾隆朝八旗漢軍出旗標準芻議〉,《歷史教育》,2010:3,天津,2010.03,頁9-17。
    韋慶遠,〈論「八旗生計」(續)〉,《社會科學輯刊》,71:6,瀋陽,1990.12,頁82-85。
    韋慶遠,〈論「八旗生計」〉,《社會科學輯刊》,70:5,瀋陽,1990.10,頁85-90。
    韋慶遠,〈論康熙時期從禁海到開海政策的演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9:3,北京,1989.06,頁121-136。
    孫菲菲,〈清代山東八旗駐防研究〉,瀋陽: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2。
    祝太文,〈清代浙江乍浦八旗水師研究〉,《公安海警學院學報》,19:5,寧波,2020.10,頁71-80。
    馬協弟,〈清代滿城考〉,《滿族研究》,1990:1,瀋陽,1990.04,頁29-34。
    高志超,〈康熙後期海盜劫掠地錦州、雙島、二湖嘴哨考〉,《渤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3,錦州,2020.05.01,頁38-42、64。
    常建華,〈清雍乾時期天津滿洲水師營考略〉,《史學集刊》,2023:1,長春,2023.01,頁69-81。
    張建輝,〈關於康熙對生息銀兩制的初步推廣及其在八旗軍隊中的運用〉,《清史研究》,1998:3,北京,1998.08,頁23-29。
    張建輝,〈關於雍正對生息銀兩制的整頓及其在全國軍隊的推廣:清代生息銀兩制度考論之三〉,《清史研究》,2004:1,北京,2004.02,頁84-93。
    張彬村,〈十六─十八世紀中國海貿思想的演進〉,收入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二)》,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6,頁39-57。。
    張彬村,〈明清兩朝的海外貿易政策:閉關自守?〉,收入吳劍雄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四)》,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頁45-60。
    張銀龍,〈清代旅順水師營的創建:以陳尚義為中心〉,《山西青年》,2017:6,太原,2017.03,頁83-84。
    許富翔,〈清代旗、民關係:以江寧駐防為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編,《清代滿漢關係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頁213-238。
    陳希育,〈清朝海關對於民間海外貿易的管理〉,《海交史研究》,1988:1,泉州,1988.06,頁131-140。
    陳佳華,〈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續)〉,《社會科學輯刊》,1984:6,瀋陽,1984.12,頁113-120。
    陳佳華,〈八旗制度研究述略〉,《社會科學輯刊》,1984:5,瀋陽,1984.10,頁109-116
    陳韋聿,〈清人入關以前對海防壓力與水上軍事事務的肆應:能力、策略及其發展思維〉,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
    陳國棟,〈海洋文化研究的多元特色〉,《海洋文化學刊》,3,臺北,2007.12,頁11-18。
    陶道強,〈清代前期廣東海防研究〉,廣州:暨南大學碩士論文,2003。
    鹿智鈞,〈近二十年來(1989-2009)八旗制度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耘》,14,臺北,2010.06,頁125-175、
    傅克東,〈八旗水師事略〉,《滿族研究》,1986:1,瀋陽,1986.04,頁19-25。
    傅克東,〈從八旗水師的興衰看清代民族關係的一個側面〉,收入中國民族史學會編,《中國民族關係史論集》,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頁287-302。
    黃圓晴,〈試論清代漢侍衛與綠營〉,《歷史檔案》,2014:1,北京,2014.02,頁74-81。
    楊帆,〈雅克薩戰爭前夕清朝對黑龍江下游探察活動考述〉,收入趙志強編,《滿學論叢》,第7輯,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17,頁151-177。
    楊國楨,〈從涉海歷史到海洋整體史的思考〉,《南方文物》,2005:3,南昌,2005.09,頁4-7。
    葉高樹,〈深維根本之重:雍正皇帝整飭旗務初探〉,《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4.06,頁89-120。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八旗米局的興革:制度史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6,臺北,2021.11,頁1-46。
    葉高樹,〈清雍乾時期的旗務問題:以雍正十三年滿、漢文「條陳奏摺」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臺北,2007.12,頁69-152。
    葉高樹,〈最近十年(1998-2008年)臺灣清史研究的動向〉,《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0,臺北,2008.12,頁137-193。
    葉高樹,〈實營伍而濟兵艱:清朝的養育兵制度〉,《法制史研究》,36,臺北,2019.12,頁57-104。
    蓋博堅(Kent Guy)著,孫靜譯,〈誰是滿洲人?:綜合書評〉,收入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129-146。
    趙紅,〈明清時期的山東海防〉,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07。
    趙德貴,〈齊齊哈爾水師營考略〉,《滿族研究》,2007:3,瀋陽,2007.09,頁64-68。
    劉小萌,〈近年來日本的八旗問題研究綜述〉,收入支運亭編,《八旗制度與滿族文化》,瀋陽:遼寧民族出版社,2002,頁57-73、
    劉小萌,〈清代東北流民與滿漢關係〉,《清史研究》,2015:4,北京,2015.11,頁1-22。
    劉小萌,〈清朝史中的八旗研究〉,《清史研究》,2010:2,北京,2010.05,頁1-6。
    劉世珣,〈近十五年(1996-2010)清代旗人生計問題研究的回顧與討論〉,《史原》,復刊3,臺北,2012.09,頁213-262。
    劉序楓,〈清政府對出洋船隻的管理政策(1684-1842)〉,收入劉序楓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九)》,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05,頁331-376。
    劉俊珂,〈清前期海疆治策之檢討〉,《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3:2,北京,2013.06,頁10-18、147。
    潘洪鋼,〈清代八旗水師與海防體系〉,《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3,福州,2020.03,頁136-144。
    潘洪鋼,〈清代駐防旗人的民族關係與民族認同:以福建長樂市琴江滿族村為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2,武漢,2016.03,頁29-35。
    鄧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浙江學刊》,2003:3,浙江,2003.06,頁99-103。
    鄭小悠,〈核心—邊緣:乾隆朝「出旗為民」研究〉,《文史》,北京,2016:4(總第117輯), 頁155-178。
    賴惠敏,〈從杭州滿城看清代的滿漢關係〉,《兩岸發展史研究》,5,桃園,2008.06,頁37-89。
    鮑海勇,〈清代浙江海防體系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論文,2022。
    謝茂發,〈清前期江蘇江海防體系考略〉,《軍事歷史》,2015:5,北京,2015.09,頁61-65。
    叢佩遠、宋德金,〈明清時代吉林船廠建置年代考〉,《社會科學戰線》,1979:4,長春,1979.08,頁177-181。
    聶有財,〈清代吉林東南海島的開發與治理〉,《海洋史研究》,2020:1(第14輯),北京,2020.01,頁117-130。
    聶有財,〈清代琿春「南海」海疆研究〉,四平:吉林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7。
    聶有財,〈清代琿春巡查南海問題初探〉,《清史研究》,2015:4,北京,2015.11,頁107-116。
    羅友枝(Evelyn S. Rawski)著,張婷譯,李瑞豐校,〈再觀清代:論清代在中國歷史上的意義〉,收入劉鳳雲、劉文鵬編,《清朝的國家認同:「新清史」研究與爭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頁1-18。
    羅桂林、王敏,〈清代駐防旗人的生活與認同:以福州洋嶼賴氏為中心〉,《清史研究》,2014:2,北京,2014.05,頁111-124。
    Lay, G. Tradescant. “A Brief Account of the Mantchou Tartars at Chapu.”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1, no. 8 (Aug. 1842): pp. 425-434.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8/10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