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本論文嘗試以義旨為中心,對高中國文範文教材教學進行的說解與分析。
文旨可說是一篇作品的中心,是作者透過文詞所要表達主要意念,要掌握文旨則必先了解文義,兩者不可偏廢。在此前提下,課程中的範文指導與賞析都應以義旨為依歸,甚至教學的最後一個步驟—「評量」,歷來也都將「文意的理解」視為測驗中重要的一項,因此,義旨的重要不言可喻。
第一章「緒論」,先劃分本篇論文的研究範疇與研究方法,再簡介說明了文章義旨的理論內容。而「創作背景」是影響作品的義旨的重要因素,第二章便就「時代背景」與「個人背景」來分別討論它。除了「創作背景」之外,義旨所安置的位置也影響文章義蘊的發揮。第三章便分析主旨之安置與顯隱,以實際篇章分析的結果,驗證主旨安置位置不同(篇首、篇腹、篇末、篇外),與呈現方式不同(顯、隱、顯中有隱),則反映出不同的文章氣勢。而「材料」的使用更是作者用以寄託情感、議論的媒介,第四章便分別從「事材」與「物材」來討論如何彰顯文旨。至於第五章,則從「教學活動設計」中去提示義旨教學之處理順序,第六章再總結全篇。
最後,如果吾人在進行範文教學時,能以文旨為綱,對課文進行講解討論,並以背景為依據,注意材料的分析與文義、文旨的關連,相信必能達到掌握義旨的學習目標。
主要參考書目:
一、書籍類(編排順序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高中國文教材類
何師寄澎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龍騰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8月~2004年2月)
李振興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三民書局,1999年8月~2004年2月)
李師 鍌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8月~2002年2月)
邱燮友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南一書局企業公司,1999年8月~2004年2月)
黃志民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8月~2004年2月)
董金裕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康熙圖書網路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2004年2月)
羅師聯添等編著:高中國文(一)~(六),(台北: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8月~2004年2月)
(二)國文教學理論類(編排順序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尤信雄:《詩詞曲教學輔導論文集》,(台北市:臺灣師大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1990[民79])
王師更生著:《國文教學新論》,(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10月初版)
王師更生著:《國文教學面面觀》,(台北市:五南,2001年5月一版)
王明通著:《中國國文教學法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89年9月初版)
王紀人:《文藝學與語文教育》,(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1995[民84])
余書麟著,《國文教學法》,(香港:友聯,1959年初版)
李金城著:《中學國文教學的藝術》,(高雄市:復文,1991年二版)
陳師滿銘著:《作文教學指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7年10月初版二刷)
陳師滿銘著:《國文教學論叢.續編》,(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3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國文教學論叢》,(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8年4月初版四刷)
陳佳君:《國中國文義旨教學》,(台北:萬卷樓出版,2004年初版)
張春榮著:《作文新饗宴》,(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8月初版)
張學波著:《中學國文教學理論研究》,(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12月初版)
章微穎著:《中國國文教學法》,(台北:蘭臺書局有限公司,1975年3月再版)
黃師錦鋐著:《國文教學法》,(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7月)
鄭師圓鈴著:《國中國文教學評量》,(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1月初版)
(三)文章與章法結構類(編排順序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仇小屏著:《文章章法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1998年月11初版)
仇小屏著:《深入課文的一把鑰匙》,(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2001年月2初版)
仇小屏著:《章法新視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2001年月9初版)
仇小屏著:《篇章結構類型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2000年月2月初版)
王夫之著:《薑齋詩話》下,(台北:藝文印書館,民48)
王文濡校勘:《精校評注古文觀止》,(台北市:台灣中華,1988年)
王師更生重修:《增訂國文教學新論》,(台北市:文海學術思想研究發展文教基金會,1998,再版)
王師更生著:《柳宗元散文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1999年2月初版)
王師更生著:《歐陽脩散文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1996年5月初版)
王師更生著:《韓愈散文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1998年9月初版)
王師更生編著:《柳宗元散文研讀》,(台北市:文史哲,1994年,初版)
王彬主編:《古代散文鋻賞辭典》,(北京市:農村讀物,1987年)
王葆心著:《古文辭通義》,(台北:中華書局,民國1984年4月台二版)
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鑑》,(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1月初版一刷)
朱熹:《近思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民57】年3月)
江錦玨著:《詩詞義旨透視鏡》,(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9月初版)
呂晴飛編:《散文唐宋八大家新賞》,(台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11月)
宋文蔚編:《評注文法津梁》,(台北:蘭台書局,1970年)
岑運強主編:《語言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宇明:《理論語言學教程》,(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澤厚:《李澤厚哲學美學文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李鐸編著:《中國古代文論教程》,(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阮廷瑜著:《李白詩論》,(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75年7月初版)
吳留村鑑定、吳楚材、吳調侯評註:《評註古文觀止》,(台北:廣文書局,1981年12月初版)
吳楚材編、王文濡校勘:《古文觀止》,(台北市:華正書局,1974年)
吳曾祺著:《涵芬樓文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9月四版)
吳闓生批註:《桐城吳氏古文法》,(台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4月出版)
林聆慈等:《高中國文古典文選》,(台北市:萬卷樓出版,1999年初版)
林景諒評註:《評註古文讀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9年11月臺一版)
林雲銘評注:《古文析義合編》,(台北:廣文書局,1989年1月七版)
林雲銘評註:《古文析義》,(台北:廣文,2001年九版)
洪邁:《容齋隨筆》卷十三,(台北:臺灣商務,1979年)
洪邁:《容齋隨筆五集》,(台北:臺灣商務,1966年)
唐圭璋編:《詞話叢編》五,(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2月臺一版)
殷鼎:《理解的命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鑑賞集成,上冊》,(台北市:五南,1993,初版)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鑑賞集成,中冊》,(台北市:五南,1993,初版)
袁行霈主編:《歷代名篇鑑賞集成,下冊》,(台北市:五南,1993,初版)
張紅雨:《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出版社,1996年10月初版)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高中國文教材鑑賞分析》,(台北市:五南,1994,初版)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高中國文教學參考資料(上)》,(台北市:五南,1995,初版)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高中國文教學參考資料(下)》,(台北市:五南,1995,初版)
郭正忠:《歐陽修》,(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1年初版)
陳友冰:《中國古典詩文(一)鑑賞篇》,(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2月初版)
陳師滿銘等著:《名家論高中國文》,(台北市:萬卷樓出版,1998年,再版)
陳師滿銘等著:《名家論高中國文續編》,(台北市:萬卷樓出版,1998年,初版)
陳師滿銘著:《文章結構分析》,(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5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章法學新裁》,(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1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章法學論粹》,(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7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章法學綜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6月初版)
陳師滿銘著:《篇章結構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年初版)
陳師滿銘:《辭章學十論》,(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月5月初版)
陳師滿銘:《意象學廣論》,(台北:萬卷樓出版,2006年月11月初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一版一刷)
陳惠齡:《現代文學鑑賞與教學》,(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初版)
張春榮著:《現代散文廣角鏡》,(台北:爾雅出版社,2001年5月初版)
張春榮著:《文學創作的途徑》,(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7月初版)
張春榮,顏藹珠主編:《名家極短篇悅讀與引導》,(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初版)
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76年2月一刷)
章學誠:《文史通義》,(台北:臺灣商務,1967年)
曾忠華著:《作文津梁》,(台北:學人文教出版社,民國80 年10 月新版)
馮友蘭:《馮友蘭選集》上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7月一版一刷)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88年9月初版)
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台北:滄浪出版社。1986年9月)
蒲基維、涂玉萍、林聆慈合著:《散文.新詩義旨古今談》,(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2年1月初版)
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香港:三聯,2001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劉熙載著:《藝概》,(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9月)
劉勰著、王師更生注譯:《文心雕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9月初版四刷)
劉勰著、王師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3月初版)
劉勵操著:《寫作方法一百例》,(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年4月初版四刷)
蔣建文著:《從作文原則談作文方法》,(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4年3月增訂三版第一刷)
蔡正森著:《中國散文小說名家故事》,(台北市:華嚴,1996年)
繆天華著:《桑樹下》,(台北:三民,1995年6月)
歸有光著:《文章指南》,(台北:廣文書局,民國74年10月再版)
魏飴著:《詩歌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民國88年6月再版)
羅師聯添:《唐宋四家詩文論文集》,(台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12月)
關永禮主編:《唐宋八大家鑒賞辭典》,(太原市:北岳文藝出版社,1989年)
顧龍振編輯:《詩學指南》,(台北:廣文書局,民國62年4月再版)
(四)、經史學類
王弼:《周易略例》,(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出版)
王弼注:《周易正義》卷八,(台北:廣文書局。1972年1月)
司馬遷著:《新校史記三家注》,(台北:世界書局,1993年12月六版二刷)
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二、論文類(編排順序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一) 學位論文類
祝如瑩,〈《太平廣記》中離魂類型小說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陳怡芬,〈唐宋古文篇章結構教學析論--以高中一綱多本國文課文為研究範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6月
蘇秀玉,〈唐宋古文篇章結構析論—以《古文觀止》為研究範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6月
(二) 期刊論文類
王策宇,〈陶淵明逃跑?〉,《國文天地》第54期,民國1989年11月
沈惠如,〈〈醉鄉記〉與〈桃花源〉〉,《國文天地》第91期,民國1992年12月
洪正玲,〈歐陽修醉翁亭記篇旨析論----與民同樂之餘是否仍有憂憤悲情?〉,臺北:《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卷3期,1999年10月
陳師滿銘,〈談主旨見於篇末的幾篇課文〉,《國文天地》3卷6期,1987年11月
陳師滿銘,〈談安排詞章主旨的幾種基本形式〉,台灣師大國文學報十四期,74年6月
陳師滿銘,〈談詞章主旨的顯與隱──以中學國文課本為例〉,《國文天地》11卷3期,1995年3月
陳師滿銘,〈談詞章的義蘊與運材之關係〉,《國文天地》10卷6期
葉連祺、林淑萍,〈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期,2003年1月
遜言〈歸有光的「項脊軒志」〉,《語文教學》,1957年7月
鄭師圓鈴,〈國高中學力測驗的指標與範例(三)—能說出段落的相關知識〉,《國文天地》,第17卷第6期,90年11月
鄭師圓鈴,〈國高中學力測驗的指標與範例(五)—題組型閱讀理解能力(二)〉,《國文天地》,第17卷第8期,91年1月
鄭師圓鈴,〈基本學力測驗對國文教學與評量的影響〉,《國文天地》17卷3期,90年8月
三、網站
古雅臺語人_教學工坊_連橫,http://staff.whsh.tc.edu.tw/~huanyin/anfa_lien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