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簡羽均 Chien, Yu-Chun |
---|---|
論文名稱: |
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國中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 以宜蘭縣為例 The dema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civic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Yi-Lan in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 |
指導教授: | 鄧毓浩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0 |
中文關鍵詞: | 教科書開放政策 、九年一貫課程 、公民教育 、教師專業知能 、需求 |
英文關鍵詞: |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 Nine-year Compulsory Curriculum, Civic Educa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 Demand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7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宜蘭縣國中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之需求,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五:ㄧ、探知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對於國中公民科教材內容之影響。二、探究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宜蘭縣國中公民科教師教學之現況。三、探討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宜蘭縣國中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之需求。四、探求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影響宜蘭縣國中公民科教師教學之因素。五、歸納研究之發現,並針對宜蘭縣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需求提供建議。研究方法主要採文獻探討法與問卷調查法,以宜蘭縣立公立國民中學公民科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普查,共發出91 份問卷,有效回收87 份,有效回收率達93.4 %。主要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教科書開放政策下宜蘭縣國中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需求調查問卷』。問卷所得資料輸入電腦,以電腦統計軟體SPSS12.0 進行統計分析,包括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加以處理;並將問卷填答結果加以分析。
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一、於教材內容部分:發現(一)新教材的難度加深,專業性增強;(二)教師需具備轉化能力指標成課程內容的能力;(三)非專業教師合科教學的困境。二、於公民科教師專業知能部分:應分為(一)公民教育理念、(二)公民專門知識與(三)公民教學知能三項。三、於教師專業知能之需求部分:整體而言,宜蘭縣國中公民科任教教師對於教師專業知能呈現中上程度的需求。四、就不同個人背景變項而言:(一)不同教育程度,對於『活動示例』有著顯著的不同需求、(二)不同服務年資,對『全球化的意義與影響』與『科技與環境議題的內涵』與『角色扮演法』,具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教授公民年資,對於『教師專業不足』的意見有著顯著差異、(四)不同教學專長領域,在『助益最小的進修活動』及『教師專業不足』上有顯著的不同意見、(五)不同進修次數,在『助益最小的進修活動』及『教學內容不適當』上有顯著的不同意見、(六)不同服務學校規模,在『經濟組織』與『欠缺補充教材』上有顯著不同意見。五、就公民科教學的相關意見上發現:(一)自我研究進修助益最大、校內辦理之研習活動助益最小(二)教學現場的最大困難點是『授課時數不足』(三)教師手冊最應加強的是:『活動示例』、『名詞釋義』及『參考資料』。
根據以上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一、建議教育行政機關:(一)設置公民教育專門研究與諮詢機構、(二)發行定期的公民教育專業刊物、(三)訂定公民教師專業知能的標準、(四)鼓勵並增加教師進修機會。二、建議師資培育學校:(一)針對九年一貫新課程內容及教學法再予加強,讓新教師未來在校內可扮演讓知識向下生根的角色(二)可以E化平台,強化回流教育。三、建議校方:(一)增加公民科教學時數、(二)聘任專業教師、(三)強化校內研習。四、建議國中教師,主動參與研習或學位進修。五、建議出版商編輯實用的教師手冊。六、對進一步研究之建議:分別在研究對象、研究變項、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上提出未來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were to discuss the dema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civic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Yi-Lan in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 There are five goals in the research:(1)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civic teaching materials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2) to discu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ivic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Yi-Lan in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3) to investigate the dema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civic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Yi-Lan in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4) to seek for the factors of teaching for civic teach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Yi-Lan.(5) to sum up the detects of the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 advises for the civic teacher in junior high school of Yi-Lan. This research adapted literature review method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o survey on all junior high civic teachers in Yi-Lan Country. There are totally 87 effective samples out of 91 questionnaires which are collect in the survey. The effective rate is 93.4%. The measure instrument is that In the Textbook Open-up Policy, Demands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Junior High Civic Teachers Survey. The obtained data was analyzed by frequency distribution, mean, standard deviation, one –way ANOVA.
This study has prov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1. Teaching:(1)The new teaching material become more difficult and more professional.(2)Teacher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transform. (3)The non professional teacher faced the dilemma of teaching.
2. Professional knowledge:(1)Civic education ideas (2)Civic content Knowledge (3)Civic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3. The dema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civic teachers: as a whole, it shows a High-intermediate level in the demands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for civic teachers.
4. In individual part:(1)Different level of education showed different demands in sample activity.(2)Different years of experience have obvious distinctions in the meaning and effect of globalization, the issue of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and the cosplay method.(3)Different years of experience in civic teaching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on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4)Different field have obvious opinions on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most benefit less activities in refresher course.(5)Different times to go refresher course showed visible differences in the most benefit less activities in refresher course and inadequate content of course.(6)Different scales of the schools have obvious different opinions in economic agencies and lack supplementary teaching materials.
5. The find on pinions about teaching of civic:(1) the most benefit activity is to study by themselves and the less benefit activity is to go refresher courses in school.(2)The most difficulty in the classroom is that time of teaching was insufficient.(3)The most enhance of teacher’s manuals should be in sample activity, noun explain and reference material.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 above, the follow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the interven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
1. To advise the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of education:(1)Set up a research center of civic education.(2)Publish a period of civic education.(3)Institute a standard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civic teachers.(4)Encourage teachers and enhance the opportunities to go refresher courses.
2. To advise the teacher cultivating institution:(1)Strengthen the contents of Nine-year Compulsory Curriculum and pedagogy.(2)Set up a internet platform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recurrent education.
3. To advise the schools:(1)Increase more time on civic course.(2)Retain professional teacher.(3)Strengthen the research and study in school.
4. To advise the junior high teachers: participate in the research and study and the refresher course.
5. To advise the publisher to edit useful teacher’s manuals.
6. To advise for further research:Advance further research dividedly in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contents of study and the method of study.
中文文獻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北:威仕曼。
王麗菱(1998),《中學美術教師專業專門學科能力指標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尤勉文 (2007),《台北地區國中社會學習領域教師法律教育專業能力覺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司崎(1996),〈小學教科書審查的三個時期-從教科書的審查演進談看開放後的審查問題〉,《臺灣教育》,543期,頁19-26。
江姮姬(2001),〈從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探討我國教科書審查制度〉,《國教學報》,13期,頁135-168。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李大偉、羅文基、黃馨慧、林宏熾(1992),〈我國成人對職業進修教育需求及辦理方法之研究〉,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李榮通(2006),〈合作學習法的認識與實施〉,《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8期,【線上資料】,網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8/58-17.htm
,南華大學,瀏覽日期【2008.4.18】。
李遠哲(2004),〈關於教改的一些醒思〉,【線上資料】,網址:http://www.sinica.edu.tw/as/ytlee/lee-edu.pdf,中央研究院,瀏覽日期【2007.11.4】。
李惠宗(2004),《教育行政法要義》,台北:元照。
沈六(1986),〈國中公民與道德教學評量之研究〉,《中等學校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研究會報告書》,頁228-229。
沈六(1989),〈價值澄清法在公民與道德教學的運用〉,《當前師範教育問題研究》,頁572-612。
沈六(1996),〈公民發展與教育方法〉,《公民訓育學報》,第5輯,頁7-22
沈六、呂啟民、周亞貞(1999),〈台灣地區國民中學學生公民發展之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輯,頁41-78。
吳明清(1989),《教師與進修》。台北:師大書苑。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
余慧玉(1999),《博物館導覽員專業知能需求之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佚名(2004),〈新舊課程在課程教材、教學與評量之差異分析〉,【線上資源】,來源:台中縣立大道國中 ,網址:http://www.ttjh.tcc.edu.tw/9year/93_2.ppt#9,【2007.12.13】。
林火旺(2000),〈公民議題的回顧與反省〉,《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林清江(1980),《我國中小學公民教育內涵及實施成效之研究》,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林寶山(1993),〈討論教學的技巧〉,《八十一學年度教材教法研習資料─社會科》,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國民教育巡迴輔導團。
林佩瑩(1996),《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之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麗婷(2001),《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經濟教育專業能力之研究-以高雄地區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錦昌(1996),〈國中公民與導德課程之探討〉,《公民與道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編譯館。
洪孟珠(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審查歷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心理。
周淑卿 (1999),〈國定課程:徘徊在自由與控制之間〉,《課程與教學季刊》, 1 卷4 期,頁13-28。
范信賢(2000),〈教師身分認同與課程改革:後殖民論述的探討〉,《國教學報》,12期,頁275-287。
高強華(1989),〈教師生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師大教研所集刊》,30期,頁113-133。
高新建(2002),〈能力指標轉化模式(一):能力指標之分析及其教學轉化〉,載於黃炳煌主編: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55-61,台北:師大書苑。
許佩賢(1994),《塑造殖民地少國民 ─ 日據時代台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國立臺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禛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Windows的實例操作》,台北:五南。
姚世澤(1994),《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台北:偉文。
梁蕙蓉(2005),〈九年一貫社會領域能力指標之解析與教學轉換〉,【線上資料】,網址:http://www.tnfsh.tn.edu.tw/course/seminar/seminarb2.htm,公民與社會學科中心,瀏覽日期【2008.4.30】。
喬慧廉(1994),《高級中等學校服裝科教師專業能力培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文俊(2000),〈台灣中小學校公民資質培育之內涵及其成效〉,《二十一世紀公民與道德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陳光輝(1986),〈公民教育的意義、內涵、目標與沿革〉,《明日的公民教育》,臺北:幼獅。
陳伯璋、謝文全(1994),〈中等學校教師修習教育專業科目及其學分之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陳美玉(1999 a),《實現成為教師的夢想-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美玉(1999 b),《教師專業學習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陳明印(2000),〈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審查制度〉,《教科書制度研討會資料集》,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頁131-157。
陳新轉(2004),《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發展 : 從課程綱要與能力指標出發》,台北:心理。
陳國彥(2001),《社會領域課程與教學》,台北:學富。
莊國鋯(2000),《台北市國小教師生涯發展與學習需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社教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1985),〈價值澄清法在公民教育中的運用〉,載於史振鼎主編:《公民教育之問題與對策》,台北:三民。
單文經(1988),〈道德討論教學法〉,載於黃光雄主編:《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頁183-198。
單文經(1992),〈美國中小學師資養成教育的課程〉,《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1996),〈加拿大的公民教育〉,《各國公民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張文嘉(2002),《高中音樂教師專業知能需求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惠昭(1996),《高中英文教師教學專業知識之探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新仁(2003),《學習與教學新趨勢》。台北:心理。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9a):〈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8輯,頁99-121。
張秀雄、吳美嬌、劉秀嫚(1999b),〈合作學習在公民養成教育上的意義〉,《邁向二十一世紀公民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張秀雄、李琪明(2000),《我國理想公民資質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張秀雄(2001),〈我國實施價值教育的挑戰與發展〉,《菁莪季刊》,12卷,4期,頁14-24。
張煌熙(2007),〈教科書審查制度的發展與影響--為出版業者與消費者築橋〉,《教科書制度與影響》,台北:五南,頁49-76。
張盈堃(2000),《性別迷思 ─ 從批判教育學的抗拒觀點論教科書意識形態再生產的問題》,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如婉(1997),《公民共和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濟群(1998),〈公民科教育的規劃及其實施方法〉,《公民與道德教育之趨勢》,台北: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
詹志禹(2002),〈主題軸〉,載於黃炳煌主編: 《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頁26,台北:師大書苑。
詹美華(2004),《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教科書開放主要議題之論述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人傑、董秀蘭、鄧毓浩(2003),〈議題中心教學模式在高中公民類科教學的應用〉,【線上資料】,網址:htttp:// sub.nhsh.tp.edu.tw/citizen/source/data/d08.doc,台北市立內湖高中公民科輔導團,瀏覽日期【2008.4.18】。
黃心韻(1997),《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文三(1996),〈教師的教色、責任及教學行為〉,《高市文教》,58期,頁50-56。
黃坤錦(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論文集(下)》,頁617-637。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東華。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黃炳煌(2002),《課程統整與教師專業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黃藿(1999),〈民主社會中的公民道德與公民教育〉,《海峽兩岸通事教育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大通識教育中心。
蔡秋東(1994),《公民教育教學之研究》,台北:水牛。
廖添富(1992),《加強各級學校民主法治教育整體研究與規劃(大專組)》,台北:教育部訓育委員會。
廖添富(1995),〈台灣北部地區大學生現代公民性及相關因素之研究〉,《訓育研究》,34卷,3期,頁17-22。
廖添富、王錦雀(2000),〈從民主教育觀點檢視台灣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科書內容〉,載於林安梧主編:《海峽兩岸通識教育與公民養成學術研討會》,清大通識教育中心。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9),〈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觀〉,《公民訓育學報》,8輯,頁1-14。
教育部 (2001),《教學與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台北:教育部,頁4-6。
教育部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教科圖書審定辦法(2006),【線上資料】,網址:http://dic.nict.gov.tw/~textbook/dic/regulation/1_1.htm,國立編譯館,瀏覽日期【2008.4.1】。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4),〈九年一貫課程〉,《國教專業社群網》,【線上資料】,網址:http://teach.eje.edu.tw/9CC/brief/brief1.php,教育部,瀏覽日期【2008.4.6】。
楊國揚(1996),〈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審查作業之現況與改進方向〉,《臺灣教育》,
543期, 頁27-30。
楊國賜(1992),〈提昇教師的專業知能與地位〉,《現代教育》,7卷2期,頁15-21。
游家政(2002),《課程革新》,師大書苑:台北。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學富,頁1-47。
蔡文山(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從國小教師的觀點來探討〉,《國教學報》,14期,頁217-244。
劉子瑜(2006),《人權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教學活動設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惠(1996),〈美國社會科課程標準之評介》,《花蓮師院學報》,6期,頁129-145。
劉姝言(1997),《自由主義及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阿榮(2002),《台灣永續發展的歷史結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台北:揚智。
趙太和(1994),〈倫理道德教學〉,《台灣教育》,518期,頁28-30。
鄭世仁(1992),〈揭開教科書的面紗〉,《國立教育資料館通訊》,18期,頁1-7。
鄭吉泉(1999),《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學校本位在職進修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淑文 (2002),《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專門知能需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燕祥(2003),《教育領導與改革:新範式》,台北:高等教育。
蕭碧惠(2000),《國中公民與道德科教師基本經濟認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國村(2002)。〈民主法治教育紗〉,《師友》,416期,頁57-59。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3),〈各國教科書制度的比較及其啟示〉,收於莊梅枝編:《歐用生教授教科書之旅》,台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發學會。
歐陽教(1983),〈公民教育與公民灌輸〉,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明日的公民教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謝臥龍(1997),〈優良教師特質之德懷術分析〉,《教育研究資訊》,5卷3期,頁14-28。
羅清水(1998),〈終生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研習資訊》,15卷4期,頁11-14。
鄧毓浩(1999),〈基本學力指標與公民科教學〉,《菁莪季刊》,11卷,2期,頁2-10。
鄧毓浩(2002),〈公民教育與情意教學〉,《菁莪季刊》,14卷,2期,頁26-31。
鍾啟泉(2001),〈教師研修的模式與體制〉,《全球教育展望》,30卷7期,頁4-11。
簡妙娟(2000),《高中公民科合作學習教學實驗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蘇峰山(1996),〈公民身份與公民教育的理論探討〉,《國立編譯館通訊》,9卷,4期,頁19-26
藍順德(2001),〈我國中小學教科書編審制度的回顧與前瞻〉,《國立編譯館館
訊》,14卷,2期,頁2-10。
藍順德(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科書審定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饒見維(1996),《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外文文獻
Beane, J. A. (1998). Curriculum Integration: 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 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nz, J. (1997). “Measuring up: A Personal Journey through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in Art”. Art Education, 50(5), 21-50.
Ennis, R. H. (1985). “A logical basis for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3(2), 44-48.
Chambliss, M.J. & Calfee, R.C. (1999). Textbooks for Learning, London: Blackwell.
Conover, Pamela Johnston.(1995), “Citizen Identites and Conceptions of the Self” .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3(2),133-165.
Houle, C. (1972). The Design of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s.
Husen, T. & Postlethwaite, T. (eds). (1985).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Studies. (Vol. 6). Oxford: Pergamon.
Johnson, D. W. & Johnson, R. T.(1988), Cirles of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Kennedy, M., & Barnes, H.(1994). Implications of cognitive science for teacher education. In J. N. Mangieri & C. C. Block(Eds.), Creating powerful thinking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diverse perspectives. Harcourt Brane College.
Kubow, P.K.(1997).Reconceptualizing citizenship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A study of postbaccalaureate social studies student from Canada,Eng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UMI company press.
Lewy, A. (1991).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Oxford: Pergamon Press.
McGehee, W. & P.W. Thayer.(1961) .Training in Business and Industry, N. Y.: Wiley.
Norris, S.P., & Ennis, R. H. (1989). Evaluating Critical Thinking. Pacific Grove, C.A.: Critical Thinking Press & Software.
Oldfield, A.(1990).Citizenship & Community: Civic Republicanism & the Modern World, London: Routledge Inc.
Parkay, F. (1992). Becoming a teacher.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and Bacon.
Parkay, F. W., & Stanford, B. H.(2000). Becoming a teacher. Boston, Mass:Allyn
and Bacon.
Slavin, R. E.(1995). Cooperative learning(2th ed.). Needham Heights, MA: A Simon & Schuster Company.
Shulman, L. S.(1987).” Knowledge and teaching:Foundations of the new reform.”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7(1), 1-23。
Tanner, D. (1988). “The textbook controversies. In L. N. Tanner (ed.)”,” Critical Issues in Curriculum”. 122-147 .Chicago: NSSE.
Tchudi, S. (1991). Travels across the curriculum: Models for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Richmond Hill, Ont.: Scholastic.
Taylor, Charles, (1995), “Liberal Politics and Public Spheres”, “New Communitarian Thinking : Persons, Virtues, Institutions, and Communities,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183-217.
Wolfinger, D. M. & Stockhard, J. W. (1997). Elementary Methods: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N.Y.: Longman.
Young, Iris Marion,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