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秀玉 |
---|---|
論文名稱: |
李遇孫《尚書隸古定釋文》研究 A study on Yu-Sun Li' s " The explanation of ancient writing transcribed into clerical script of The Book of History " |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9 |
中文關鍵詞: | 隸定古文 、尚書 、傳鈔古文 、戰國文字 、李遇孫 、書古文訓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4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尚書隸古定釋文》,清人李遇孫撰。全書八卷,以宋人薛季宣《書古文訓》為底本,仿陸德明《經典釋文》摘字為音之體例,針對《書古文訓》書中所錄《尚書》經文,擇取1078個字進行注釋而成書。《書古文訓》中所載《尚書》經文,以隸定古文書之,《四庫全書》以此書「所載《經》文,皆以古文字奇書之」,列為存目。前賢學者,多以其所據《尚書》版本來源不明,且全篇奇字難以卒讀,進而評其為偽。
然細觀其書,於古籍體系屬古文《尚書》,於文字則屬隸定古文性質。在與《說文》對照的過程中,可發現書中的隸定古文字形,有可以與《說文》古文、籀文、篆文相對應之字形;與戰國文字相較,則可見東方六國古文之跡,顯見隸定古文與戰國文字之間有一定程度之關係,值得研究古文字學之學者加以重視。
不過,由於《書古文訓》畢竟為宋人作品,時代較晚,而《尚書》曾亡於秦火,漢時雖有伏生授書、孔壁藏書、民間獻書,然始終無法拼湊其全貌,再益以今古文之爭,使《尚書》的版本問題爭議不斷,也因此《書古文訓》無法獲得時代較早的善本作為底本,是可以理解的情形,不宜以其時代較晚、未識字或訛體較多,而直接抹滅其價值。
因此,本文擬就李遇孫《尚書隸古定釋文》書中所列1078個隸定古文為基礎,基於王國維二重證據法之精神,觀察《尚書》之隸定古文字形、其與先秦文字之關係、隸定古文的形成與文字結構、字形訛誤之狀況、後人羼入俗字或誤字、《尚書隸定定釋文》一書之體例……等方面進行釐清,進而重新評定《書古文訓》中所載經文之文字學價值。預期研究結果可作為研究古文字學者之參考,亦可避免研究者誤用隸定古文之訛俗字,而影響研究之正確性。
(民國後依作者筆劃序)
(宋)薛季宣《書古文訓》(清通志堂經解本,收入《通志堂經解》第十一冊,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宋)洪適《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明)張自烈《正字通》(清康熙清畏堂刊本,收入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第伍冊,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清)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七葉衍祥堂藏版,載入《四部要籍注疏叢刊.尚書》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頁1763
(清)李遇孫《尚書隸古定釋文》(清光緖劉世珩校刊本,收入《聚學軒叢書》第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丁福保《說文解字詁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9年)
于省吾〈論俗書每合於古文〉,《中國語文研究》第5期,1983年
于省吾《尚書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硏究所《校正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尹振環〈《尚書》與《老子》的比較〉,《貴州社會科學》1995年第06期
孔仲溫《玉篇俗字研究》(臺北:學生書局,2000年)
毛遠明〈段玉裁《古文尚書撰異》的文獻價值〉,《文獻》2000年第02期
王志平《中國學術史:三國、兩晉、南北朝卷》(南昌:江西敎育出版社,2001年)
王叔岷〈論校古書之方法與態度〉,《文史哲學報》1951年第3期,頁037-059
王貴元〈說文古文與楚簡文字合證》,《中國文字研究》2008年第二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頁182-184
王寧〈《尚書.堯典》缺文舉例--兼談衛宏《詔定古文尚書序》的可信性〉,《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4年第02期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古國順〈清儒校勘《尚書》之成績〉,《孔孟月刊》1980年第6期,頁041-047
成祖明〈河間古文、孔壁古文和中秘古文--漢代古文經籍流傳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7年第04期
朱廷獻《尚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
朱廷獻《尚書異文集證》(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70年)
何琳儀〈郭店簡古文二考〉,《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2年第05期
何琳儀《古幣叢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何琳儀、徐在國〈釋「」及其相關字〉,《中國文字》新廿七期(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頁103 ~ 112
余行達〈《尚書釋文》殘卷和今本的比較〉,《古漢語研究》1993年第4期
吳九龍〈銀雀山漢簡中的古文、假借、俗省字〉,《出土文獻研究續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頁197-224
吳良寶《先秦貨幣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辛丑《簡帛典籍異文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超〈朱彝尊與閻若璩《尚書》學之關係考論〉,《北方論叢》2009年第02期
吳福熙《敦煌殘卷古文尚書校注》(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
吳璵《尚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吳闓生《尚書大義》(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6年)
李天虹〈說文古文新證〉,《江漢考古》1995年第02期
李守奎、曲冰、孫偉龍《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五)文字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
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李宗焜〈卜辭「稱冊」與《尚書》之「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本三分,2009年。頁333-354
李若暉〈《說文》古文論略〉,《紅河學院學報》2006年第01期
李家浩〈戰國竹簡〈緇衣〉中的「逯」〉,《古墓新知》(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017-024
李家浩〈應國爯簋銘文考釋〉,《文物》1999年9期。
李家浩〈鐘銘文考釋〉,《北大中文研究》,1998年。又載氏著《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李家浩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李運富〈《尚書》《論語》劄記十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第01期
李運富《楚系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
李道明〈隸古定古文芻論〉,《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297-305
李學勤〈《尚書》與《逸周書》中的月相〉,《中國文化研究》1998年第02期
李學勤〈論魏晉時期古文《尚書》的傳流〉,《古文獻叢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年),頁285-296
李繡玲〈夏竦《古文四聲韻》之構形現象舉隅探析〉,《虎尾科大學報》28卷02期,2009年
杜澤遜《文獻學概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沈津《顧廷龍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周法高、李孝定、張日昇《金文詁林附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77年)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74-1975年)
周法高《金文詁林補》(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82年)
周秉鈞《尚書易解》(長沙:嶽麓書社,1984年)
周夢江〈薛季宣的生平、著作及其對道學思想的異議〉,《宋史研究論文集》1984年年會會刊;又載入《宋元明溫州論稿》(北京;作家出版社,2001年),頁157
季旭昇〈讀郭店、上博簡五題:舜、河滸、紳而易、牆有茨、宛丘〉,《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頁113 ~ 120
季師旭昇〈《上博二.昔者君老》簡文探究及其與《尚書.顧命》的相關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
季師旭昇〈《上博三.恆先》「意出於生,言出於意」說〉,《中國文字》新三十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5年),頁183-192
季師旭昇〈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簡中幾個特殊的從肙的字〉,《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頁377-397
季師旭昇〈從戰國文字中的「」字談詩經中「之」字誤為「止」字的現象〉,第四屆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大學文學院,1999年8年4日~8日
季師旭昇〈談覃鹽〉,《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頁255-262
季師旭昇《甲骨文字根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季師旭昇《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季師旭昇主編、袁國華協編、陳思婷、張繼凌、高佑仁、朱賜麟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季師旭昇主編、陳美蘭、蘇建洲、陳嘉凌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季師旭昇主編、陳惠玲、連德榮、李繡玲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季師旭昇主編、鄭玉姍、鄒濬智、陳霖慶合撰《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屈萬里〈以古文字推證尚書字及糾正前人誤解舉例〉,《尚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頁141-154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屈萬里《尚書異文彙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年)
林文華〈郭店楚簡緇衣引用《尚書》經文考〉,《第四屆先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2001年),頁
林平和〈敦煌《隸古定尚書》寫卷中原自《說文解字》古文之隸字研究〉,《第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3年),頁121-135
林志強〈古本《尚書》特殊文字例說〉,《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頁062-065
林志強〈古本《尚書》特殊字形舉例〉,《古漢語研究》2005年第04期
林志強〈新出材料與《尚書》文本的解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03期
林志強〈論傳抄古文的形態變化及相關問題〉,《漢字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林志強〈據古本《尚書》論衛包改字〉,《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01期
林志強《古文《尚書》文字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
林素清〈利用出土戰國楚竹書資料檢討《尚書》異文及相關問題〉,《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頁079-100
林清源〈新舊交替:論楚國文字構形的時代特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六本第四分,2005年。頁711–756。
林清源〈釋「葛」及其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三十四期,頁27–50。
林清源〈釋參〉,《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286–290。
林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東海大學1997年博士論文)
林清源《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硏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林澐〈釋眴〉,《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57 ~ 60。
林澐《古文字研究簡論》(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6年)
金景芳、呂紹綱《《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洪業〈尚書釋文敦煌殘卷與郭忠恕之關係〉,《燕京學報》第十四期(北京:燕京大學圖書館,1933年),頁185-192。後又刊入氏著《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096-099
洪燕梅《說文未收錄之秦文字硏究:以睡虎地秦簡為例》(臺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唐蘭《中國文字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頁015-016
孫剛《齊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孫海波《魏三字石經集錄》(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容庚《金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徐正考《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5民94年)
徐在國、黃德寬〈傳鈔《老子》古文輯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二分,2002年。頁205-269
徐在國、黃德寬《古老子文字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徐在國〈《原本玉篇殘卷》中的籀文初探〉,《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01期
徐在國〈《敦煌殘卷古文尚書校注》校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06期
徐在國〈敦煌殘卷《古文尚書校注》字形摹寫錯誤例〉,《敦煌研究》1998年第03期
徐在國〈敦煌殘卷古文尚書校注》校記〉,《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年第06期
徐在國〈談隸定古文中的義近誤置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8年第06期
徐在國〈釋「咎繇」〉,《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03期
徐在國《傳抄古文字編》(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徐在國《隸定古文疏證》(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年)
晁福林〈郭店楚簡《緇衣》與《尚書.呂刑》〉,《史學史研究》2002年第02期
荊門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袁國華〈《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鮑叔牙與隰朋之諫》「鉘(伐)器」、「滂沱」考釋〉,《中國文字》新三十二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頁045-050
袁國華〈由曾侯乙墓竹簡幾個从水的文字談起 -- 兼論《詩.周頌.殷武》「罙入其阻」句「罙」字的來歷〉,《中國文字》新廿三期(嚴一萍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特刊)(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頁241 ~ 254
袁國華〈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十一則〉,《中國文字》新廿四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馬雍《尚書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高亨《古字通假會典》(山東:齊魯書社,1989年)
國一姝《《古文四聲韻》異體字處理訛誤的考析》(北京語文大學 2002年碩士論文)
張千衛〈《漢魏石經》考論〉,《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03期
張光裕、袁國華《包山楚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
張光裕、曹錦炎《東周鳥篆文字編》(香港:翰墨軒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張光裕、滕壬生、黃錫全、袁國華《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張守中《中山王器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張守中《包山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張守中《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年)
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市:文物出版社,1994年)
張承宗、司馬平編〈王國維與魏石經考》,《王國維學術研究論集(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張桂光〈古文字中的形體訛變〉,《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101-184
張富海、裘錫圭〈漢人所謂古文研究〉,《中國典籍與文化》2005年第04期
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
張湧泉《漢語俗字研究》(長沙:嶽麓書社,1995年)
張湧泉《漢語俗字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張新俊、張勝波《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張新艷〈古文字形體訛變與《說文》諧聲〉,《語言研究》2009年第01期
張曉春〈關於對古文的界定〉,《船山學刊》2004年第04期
莫小不〈「隸定古文」及古璽印釋文問題〉,《浙江大學學報(人社版)》2008年5期
許建平〈敦煌出土《尚書》寫卷研究的過去與未來〉,《敦煌吐魯番研究》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又載氏著《敦煌文獻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頁075-104
許學仁〈楚文字考釋〉,《中國文字》新07期,1983年
許學仁〈戰國楚簡文字研究的幾個問題〉,《東華人文學報》03期,2001年第07月
許學仁《古文四聲韻古文研究—古文合證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許學仁《先秦楚文字硏究》(臺灣師範大學1979年碩士論文)
許學仁《戰國文字分域與斷代硏究》(臺灣師範大學1986年博士論文)
許師錟輝〈說文重文聲符假借示例〉,《紀念魯實先教授逝世三十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
許師錟輝《文字學簡編──基礎篇》(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9年)
許師錟輝《先秦典籍引尚書考》(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0年)
許師錟輝《尚書述要》(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9年)
許師錟輝《尚書著述考》(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
許師錟輝《尚書論著目錄》(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0年)
許師錟輝《說文重文形體考》(臺北:文津出版社,1973年)
郭仁成〈六朝南學的集體傑構──論東晉晚出尚書古文不可廢〉,《求索》1994年第03期
郭忠恕、夏竦《汗簡.古文四聲韻》(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郭若愚《戰國楚簡文字編》(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4年)
陳公柔〈評介《尚書文字合編》〉,《燕京學報》新四期,1998年
陳松長《馬王堆簡帛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陳垣《史諱舉例》(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年)
陳昭容〈故宮新收青銅器王子匜〉,《中國文字》新廿五期(台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頁093 ~ 122
陳昭容〈釋古文字中的「丵」及從「丵」諸字〉,《中國文字》新廿二期(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陳昭容《秦系文字硏究: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2003年)
陳振裕、劉倍芳《睡虎地秦簡文字編》(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偉武〈試論晚清學者對傳鈔古文的研究〉,《第二屆國際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1999年),頁857-881
陳夢家《尚書通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陳劍〈青銅器自名代稱、連稱研究〉,《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陳劍〈郭店簡補釋三篇〉,《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114-131
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
章太炎〈與吳檢齋論《尚書》書〉,《章太炎學術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7年)
彭海〈敦煌寫本《古文尚書》與漢代孔府壁本《尚書》淵源辨析〉,《敦煌研究》2003年第02期
彭裕商〈《尚書》研究的新成果〉,《中華文化論壇》2003年第02期
曾良《俗字及古籍文字通例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
曾榮汾《康誥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曾榮汾《康誥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81年)
曾憲通〈三體石經古文與《說文》古文合證〉,《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頁280。又載入氏著《古文字與出土文獻叢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70
曾憲通〈古文字資料的釋讀與訓詁問題〉,《訓詁論叢》第三輯(臺北:中國訓詁學會,1997年),頁735-748。又刊入曾憲通主編《古文字與漢語史論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033-040
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湯餘惠〈略論戰國文字形體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頁009-100
湯餘惠〈讀金文瑣記〉,《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頁058 ~ 066
湯餘惠《戰國文字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程元敏〈古文尚書之壁藏發現獻上及篇卷目次考〉,《孔孟學報》第六十六期,1993年9月。
程元敏〈郭店楚簡《緇衣》引書考〉,《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臺北:楚文化硏究會籌備處,1999年),頁001-
程元敏〈說偽古文尚書經傳之流傳〉,《漢學研究》第11卷2期,1993年2月。
程元敏《尚書學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8年)
程燕《望山楚簡文字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馮勝君《二十世紀古文獻新證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
馮勝君《論郭店簡〈唐虞之道〉、〈忠信之道〉、〈語叢〉一~三以及上博簡〈緇衣〉為具有齊系文字特點的抄本》,北京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04年8月。後增訂為《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綫裝書局,2007年)
黃天樹〈說文重文與正篆關係補論〉,《語言》第一卷,2000年1月。
黃德寬、陳秉新《漢語文字學史(增訂本)》(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黃德寬〈戰國楚竹書(二)釋文補正〉,《學術界》2003年1期,又載入《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頁434-443
黃德寬〈讀《隸定古文疏證》〉,《史學集刊》2003年2期
黃德寬《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黃德寬《漢字理論叢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黃錫全〈《汗簡》、《古文四聲韻》中之《義雲章》「古文」的研究〉,《古文字研究》第20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黃錫全〈《汗簡》、《古文四聲韻》中之石經、《說文》「古文」的研究〉,《古文字研究》第19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黃錫全〈利用《汗簡》考釋古文字〉,《古文字研究》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黃懷信《尚書注訓》(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
黃懷信整理《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楊善群〈古文《尚書》流傳過程探討〉,《學習與探索》2003年第04期
楊善群〈古文《尚書》與舊籍引語的比較研究〉,《齊魯學刊》2003年第05期
楊善群〈論古文《尚書》的學術價值〉,《孔子研究》2004年第05期
楊善群〈辨偽學的歧途--評《尚書古文疏證》〉,《淮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03期
楊筠如《尚書覈詁》(黃懷信標校本,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楊澤生〈孔壁竹書的文字國別〉,《中國典籍與文化》2004年第01期
楊澤生〈郭店簡幾個字詞的考釋〉,《中國文字》新廿七期(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頁163 ~ 170
楊澤生〈關於郭店楚簡《緇衣》篇的兩處異文〉,《孔子研究》2002年第01期
楊澤生〈釋怒〉,《中山大學學報(社科版)》2010年6期
楊麗君〈漢魏石經比較研究〉,《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6年第04期
葛志毅〈試論《尚書》的編纂資料來源〉,《北方論叢》1998年第01期
裘錫圭〈上博簡《相邦之道》1號簡考釋〉,《中國文字學報》第一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12月。頁068-072
裘錫圭〈中國出土簡帛古籍在文獻學上的重要意義〉,原刊於日本中國出土資料學會主編《中國出土資料研究》第3號,1999年;後又載《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集刊(1)》(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頁001-012
裘錫圭〈以郭店《老子》簡為例談談古文字的考釋〉,《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二十一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頁180-188
裘錫圭〈古文字釋讀三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8月。399—402頁
裘錫圭〈四十年來發現的簡帛古籍對傳世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意義〉(提要),臺北《漢學研究通訊》15卷1期,1996年
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
裘錫圭〈考古發現的秦漢文字資料對於校讀古籍的重要性〉,《中國社會科學》1980年5期。又載入氏著《中國出土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裘錫圭〈殷墟甲骨文字考釋例(七篇)〉之五「釋勻」,《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0年1期。
裘錫圭〈談曾侯乙墓鐘磬銘文中的幾個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談談地下材料在先秦秦漢古籍整理工作中的作用〉,《古籍整理出版簡報》,1981年
裘錫圭〈談談清末學者利用金文校勘〈尚書〉的一個重要發現〉,《古籍整理與研究》4輯,1989年
裘錫圭〈談談清末學者利用金文校勘《尚書》的一個重要發現〉,《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頁73~80
裘錫圭〈閱讀古籍要重視考古資料〉,《文史知識》,1986年
裘錫圭〈戰國文字中的「市」〉,《考古學報》1980年第3期。又載於氏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455
裘錫圭〈簡帛古籍的用字方法是校讀傳世先秦秦漢古籍的重要根據〉,《兩岸古籍整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裘錫圭〈釋殷墟甲骨文裏的「遠」、「」(邇)及有關諸字〉,《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頁085-098。又載入氏著《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頁001-010
裘錫圭〈釋郭店《緇衣》「出言有丨,黎民所𧥞」〉,《古墓新知—紀念郭店楚簡出土十周年論文專輯》(香港:國際炎黃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001-008
裘錫圭〈釋〉,《龍宇純先生七秩晉五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11月)頁189-194
裘先生〈古文獻中讀爲“設”的“埶”及其與“執”互訛之例〉,《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廖名春〈《尚書》始稱新證〉,《文獻》1996年第04期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佚《詩》」探原〉,《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頁121 ~ 130
廖名春〈上海博物館藏詩論簡校釋〉,《中國哲學史》2002年第1期。
廖名春〈郭店楚簡《緇衣》引《書》考〉,《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01期
廖名春〈郭店楚簡引《書》論《書》考〉,《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頁111-127
廖名春〈郭店楚簡成之聞之、唐虞之道篇與《尚書》〉,《中國史研究》1999年第3期
臧克和〈《尚書.高宗肜日》校詁〉,《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01期
臧克和〈《尚書》“誥”字考--中國古代刑罰原始以及刑與德的結構關系〉,《中國文化》2002年第01期
臧克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所引《尚書》文字考--兼釋《戰國楚竹書.緇衣》有關的幾個字(二)〉,《考古與文物2005年增刊:古文字論集(三)》(西安:《考古與文物》編輯部,2005年),頁158-160
臧克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緇衣》所引《尚書》文字考--兼釋《戰國楚竹書•緇衣》有關的幾個字〉,《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3年》01期
臧克和〈唐抄本字書所存楷字字跡關係選析〉,《古漢語研究》2007年第02期
臧克和〈楚簡所見《尚書•高宗肜日》祭主及年代問題〉,《語言論集》第6輯,2009年
臧克和〈釋“以其古敓之”--兼及戰國楚簡禱祠的結構意義〉,《古漢語研究2008年第04期
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趙平安〈《說文》古文考辨(五篇)〉,《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01期
趙平安〈「達」字兩系說--兼釋甲骨文所謂「途」和齊金文中所謂「造」字〉,《中國文字》新廿七期(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又刊入曾憲通主編《古文字與漢語史論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218-225
趙平安〈秦至漢初簡帛文字與假借改造字字源考證〉,《簡帛研究》第二輯(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頁102 ~ 107
趙平安〈談一種鑄有齊文字的楚國金幣〉,《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442-445
趙平安〈釋楚國金幣中的“𢒟”字〉,《語言研究》2004年第04期。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趙平安《隸變研究》(修訂再版)(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9年)。
趙立偉〈以魏三體石經校讀今傳《尚書》一例〉,《文獻》2009年第02期
趙立偉〈出土秦文獻文字研究綜述〉,《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03期
趙立偉〈出土秦文獻文字研究綜述〉,《華夏考古》2009年第03期
趙立偉〈孫海波《魏三字石經集錄》所收《君奭》、《多方》殘石真偽辨〉,《平頂山學院學報》2010年第01期
趙立偉〈從隸變看俗字的產生〉,《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05期
趙立偉〈新材料與三體石古文合證〉,《漢字研究》第一輯(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頁292-294
趙立偉〈漢熹平石經歷代著錄考述〉,《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0年第07期
趙立偉〈漢熹平石經歷代變遷考〉,《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05期
趙立偉〈論三體石經《尚書》異文的類型及價值〉,《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04期
趙立偉〈歷代三體石經研究狀況概觀〉,《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02期
趙立偉〈魏三體石經歷代出土與變遷考〉,《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01期
趙萬裏〈王靜安先生著述目錄〉,《王國維先生全集.續編.附錄冊》(臺北:大通書局,出版年不詳),頁5477-5486
劉利〈《尚書》中的“克”與“能”〉,《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5年第01期
劉明〈《漢志.六藝略》之《春秋左氏傳》疏說〉,《國學研究》第二十二卷.2008
劉俊男〈《古文尚書》與《逸周書》源流考--兼與劉起釪先生商榷〉,《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社版)》2003年第02期
劉起釪〈尚書的隸古定本、古寫本〉,《史學史資料》1980年第3期]
劉起釪《日本的尚書學與其文獻》(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劉起釪《尚書源流及傳本考》(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劉起釪《尚書學史(訂補本)》(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劉起釪《顧頡剛先生學述》(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劉復、李家瑞《宋元以來俗字譜》(北平: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30年)
潘重規〈龍龕手鑑及其引用古文之研究〉,《敦煌學》第7輯,1984年
潘重規《敦煌俗字譜》(臺北:石門圖書,1978年)
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
蔣善國《尚書綜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蔣禮鴻〈中國俗文字學研究導言〉,《蔣禮鴻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蔣禮鴻《類編考索》(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蔡根祥《宋代尚書學案》(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年)
蔡運章、趙曉軍、戴霖〈論右孠鼎銘及其相關問題》,《文物》2004年第9期。
鄭傑文〈《墨子》引《書》與歷代《尚書》傳本之比較--兼議“偽古文《尚書》”不偽〉,《孔子研究》2006年第01期
錢玄同〈重論經今古文學問題〉,《國學季刊》第3卷第2號,1932年;又載入《錢玄同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錢宗武、陳楠〈論敦煌寫本《尚書》的異文類型及其特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03期
錢宗武〈《說文》引《書》的詞義分析〉,《懷化師專學報》1996年第04期
錢宗武〈《說文》引《書》異文研究〉,《益陽師專學報》1996年第03期
錢宗武〈先秦引《書》異同例〉,《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01期
錢宗武〈尚書成語簡析〉,《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5年4期
錢宗武〈論敦煌寫本《尚書》的異文類型及其特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3期
錢宗武《尚書入門》,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錢宗武《尚書新箋與上古文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駢宇騫《銀雀山漢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魏宜輝〈利用戰國竹簡文字釋讀春秋金文一例〉,《史林》2009年第04期
魏宜輝〈試析楚簡文字中的“”“”字〉,《江漢考古》2002年第02期
魏宜輝《楚系簡帛文字形體訛變分析》(南京大學2003博士論文)
羅振玉〈車塵稿.古文間存於今隸說〉,《羅雪堂先生全集》(臺北:大通書局,1986年)
關文瑛《通志堂經解提要.書古文訓提要》,載入林慶彰、蔣秋華主編《通志堂經解研究論集》下冊(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5年),頁522-523
顧廷龍〈《尚書文字合編》前言〉,《燕京學報》新二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8月),頁079-090。又收入《顧廷龍文集》上編(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頁003-013
顧廷龍《顧廷龍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譯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顧頡剛、顧廷龍《尚書文字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顧頡剛〈尚書版本源流〉,《古籍整理與研究》第四期(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顧頡剛《尚書通檢》(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
敦煌唐寫本P.3315〈舜典釋文〉殘卷,參見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編:《法藏敦煌西域文獻》第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頁169-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