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馨雅
Li, Hsin-Ya
論文名稱: 為機構導入「以個人為中心的計畫」之行動研究
Implementing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for Welfare Institutions Providing Residential Care: An Action Research
指導教授: 邱滿艷
Chiu, Man-Y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以個人為中心計畫機構
英文關鍵詞: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welfare institutions providing residential care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6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為住宿型機構導入以個人為中心的計畫之歷程。透過行動研究的方式蒐集相關資料,如:會議紀錄、訪談相關人士及專家,輔以研究者的省思、觀察記錄及相關文件資料,透過NVivo第十版質性軟體進行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籌備PCP的歷程中發現,服務提供者對從抗拒到逐漸可以接受、甚至鼓勵服務使用者倡議,並瞭解到ISP不應被課程所框架;服務使用者從倡議困難到可形成自己的生命圖像,而服務使用者的轉變與服務提供者會互相影響。此階段中主要的助力包括上級人員的支持,以及一些有正確觀念的服務提供者;而主要的阻力來自服務提供者保守觀念,以及服務提供者存有ISP與PCP無法相互配合的迷思。
    二、導入PCP的歷程中,服務提供者保守的觀念逐漸產生鬆動,並從服務使用者的成就獲得回饋、成就感;服務使用者在語言、溝通及自我決策能力方面都獲改善與提升。此階段相關人員的積極作為與支持化為助力,化解服務使用者倡議上的困難、記憶力不佳以及服務提供者過於保守的阻力。歷程中也發現服務使用者之間出現主動互助情形、服務使用者發展成一位有貢獻的人、改善了組織內缺乏橫向連結的延伸效益。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explore the process of initial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for an institution for providing residential care.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action research, which included interviews, on the job training, implementing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The collected information analyzed by NVivo 10, and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On the stage of preparing PCP: (a) Some members of service provider changed their attitude from the resistance to acceptance and even encouraged users to learn. (b) Understanding ISP should not fix to group curriculum framework. (c) Service users started to express their own expectations of life. (d) Service users and service providers affected each other.
    At this stage, the support from the higher-level staff member was highly helpful; and the main resistances come from stereotype of members of the service provider, and ISP could not act in concert with PCP.
    On the stage of implementing PCP: (a) some of members of the service provider changed their concepts because of active feedback from service users. (b) The service user's performance of language,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decision making had progressed.
    At his stage, members of service provid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 resolve the advocacy, poor memory difficulties of service users, as well as stereotype problems of members of service provider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四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機構服務品質之探討 15 第二節 個別化服務計畫 18 第三節 以個人為中心的計畫 20 第四節 機構導入以個人為中心計畫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與研究設計 3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42 第五節 研究倫理與信實度 4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1 第一節 第一階段院內行動的結果 51 第二節 第一階段院外行動的結果 79 第三節 第二階段PCP導入行動 87 第四節 綜合討論 9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8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 110 參考文獻 113 附錄 119 附錄一 第一類研究參與者半結構式訪談 119 附錄二 第二類研究參與者半結構式訪談 121 附錄三 研究者日誌 123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 124 附錄五 研究資料分析圖 126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李崇信、周月清(2006)。社區居住與生活的理念與實踐。臺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務操作手冊。臺北:內政部。
    周月清(2003)。挪威「智能障礙者從教養院搬回社區生活」改革方案—挪威參訪報告。社區發展季刊,109,514-521。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吳咸蘭(2010年9月30日)。財團法人新竹市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資源分享資料:個人為中心願景規劃(PCP)的理念與相關議題。檢索自http://www.charity.org.tw/service/document/performance_99/performance9913.pdf。
    邱怡慈(2014)。個人中心計畫實施的歷程與影響:成人社福機構之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2UT005800036)
    林怡君(2010)。住宿型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林俊凱(2012)。智能障礙者生活品質議題研究—以信託制度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系統編號100NCUE5284007)
    張淑娟(譯)(2003)。以個人為中心計畫輕鬆上手:PICTURE模式(原作者:Steven Holburn, Anne Gordon & Peter M. Vietze)臺北市: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原著出版年:2007)
    張淑娟(2007)社區生活評量工具介紹—支持強度量表(SIS)在臺灣推展情形。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身心障礙者轉銜及休閒教育研究所。
    陳欣潔(2007)。啟智教養機構教保工作人員工作壓力、家庭支持及工作適應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 碩士論文 )。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097TMTC5212002)。
    陳麗如( 2004 )。美國身心障礙者重要法案之陳述。臺東特教,19,41-47。
    陳麗如(2008)。教導身心障礙的學生自我決策技能。臺灣成年心智障礙者社區居住與生活服務實務操作手冊。特殊教育季刊,107,1-8。
    陳寶珠(2010年11月10日)。財團法人新竹市天主教仁愛社會福利基金會網站資源分享資料:PCP的導入與運用策略。取自:http://www.charity.org.tw/service/document/performance_99/performance9915.pdf。
    彭心儀(譯)(2000)。智能障礙與其他發展障礙者的生活品質:從個人、組織、社區到制度上的應用(原作者:R. B. Schalock, J. F. Gardner, V. J. Bradley)。臺北市: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原著出版年:1996)
    鈕文英( 2003 )。美國智能障礙協會 2002 年定義的內容和意涵。特殊教育季刊,86,10-15。
    曾建章( 2007 )。智能障礙者之生活品質評量。特殊教育季刊,102,41-48。
    鄭雅莉 / 審訂:紐文英 / 編校:張淑娟(譯)(民99)。智能障礙:定義、分類和支持系統– AAIDD定義指南第十一版(原作者:Schalock, R. L., Borthwick-Duffy, S ., Bradley, V.J., Buntinx, W. H. E.,)。臺北市:財團法人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原著出版年:)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采薇( 2000)。轉銜計畫的另一種選擇—個人中心計畫。特殊教育季刊,114,29-35。
    賴美智、張文嬿(2009)。成人心智功能障礙者服務綱要使用指南—個別化服務計畫評估與設計。臺北: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
    楊美華。以個人界定與重視的期望實踐生活品質。取自http://www.tfb. org.tw/new/ICF/icf_990803.html潘世尊(2005)。教育行動研究:理論、實踐與反省。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潘世尊( 2003 )。行動研究的性質與未來—質、量或其它。屏東師院學報,20,181-21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采薇( 2000)。轉銜計畫的另一種選擇—個人中心計畫。特殊教育期刊,114,29-35。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
    賴美智(2010年11月10日)。個別化服務計畫品質之督導與績效管理。檢索自:http://www.diyi.org.tw/DB/photo/ISP990929.pdf。
    衛生福利部(2012)。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臺北: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2012)。身心障礙鑑定類別、鑑定向度、程度分級及基準。臺北:衛生福利部。
    西文部分
    Ciccarello, M. J., Henry, M.,(2014).WINGS: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and Supported Decision-Making.Utah Bar Journal, 27, 48-52.
    Holburn, C. S., Jacobson, J.W., Vietze, P.M., Schwartz, A.A., Sersen, E.(2000).Quantifying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person-centered planning.American Journal on Mental Retardation, 105, 402-416.
    Holburn, C. S., (2001). Compatibility of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an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The Behavior Analyst, 34, 271-281.
    Helen. S., Jeanette T & Jackie K.(2006).The Emergence of PersonCentredPlanning asEvidence-Based Practice.Journal of Integrated Care, 14, 18-25.
    Robertson, J., Hatton, C., Emerson, E., Elliott, J., McIntosh, B., Swift, P., Krinjen-Kemp, E., Towers, C., Romeo,R., Knapp, M., Sanderson , H.,Martin Routledge–Peter, O. M., & JoyceIns, T.(2007). Reported Barrie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Person-Centred Planning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in the UK. Journal of Applied Research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20, 297-307.
    Miguel A. V., Robert L. S. (2009). Quality of Life: From Concept to Future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Policy and Practice in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 6, 62-64.
    Micjaels, C. A., & Ferrare D. L. (2005).Promoting-school success for all: The role of collaboration person-centered transition plan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ultation, 16(4), 287-313.
    Mills, G. E.(2003) Action Research: A Guide for the Teacher Researcher. NJ: Pearson Education
    O’Brien, C. L.,& O’Brien, J.(2002). The origins of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perspective. In S. Holburn& P.M. Vietze (Eds.),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research, practi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pp. 3-27).Baltimore, ML: Paul H. Brookes.
    Steve,H. (2002).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Must Evolve: Rejoinder to O' Brien, Evans, and Halle and Lowrey. Research & Practice for Person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27, 272-275.
    J. Robertson, E. Emerson, C. Hatton, J. Elliott, B. McIntosh, P. Swift, E. Krinjen-Kemp,C. Towers, R. Romeo, M. Knapp, H. Sanderson, M. Routledge, P. Oakes & T. Joyce(2007). Person-centred planning: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ful outcomes for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search. doi: 10.1111/j.1365-2788.2006.00864.x , 51, 232-243.
    LeRoy, B., Wolf-Branigin, M., Wolf-Branigin, K., Israel, N., and Noel Kulik(2007).Challenges to the Systematic Adoption of Person-Centered Planning, Best Practices in Mental Health, 3, 16-25.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