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芝儀
WU,ZHI-YI
論文名稱: 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信念、情境ㄧ特質焦慮與生涯決定行動之研究ㄧㄧ以國立台北商專五專五年級學生為例
指導教授: 金樹人
Jin, Shuh-R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畢業學年度: 7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信念生涯決定情境特質焦慮生涯決定行動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於探討五專五年級學生生涯決定類型之差異,以及生涯決定信念、情境-
    特質焦慮與生涯決定行動的關係。並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研究及生涯
    輔導上之參考。
    本研究之研究樣本為台北商專五專五年級學生,共計401 人。研究工具為『我的生涯
    選擇狀況』問卷,主要包括四部份,依次為「生涯決定行動量表」、「生涯決定信念
    量表」、「生涯決定情境焦慮量表」、「特質焦慮量表」。所蒐集之資料,分別以群
    聚分析、多變項Hotelling's T 考驗、多元逐步回歸分析、徑路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
    資料分析,獲得以下幾點重要結果:
    一、在生涯決定行動類型方面
    1 、「生涯未定向」組可群聚為「生涯不確定」與「生涯猶疑」兩組,兩組的「生涯
    確定性」無差異,但「生涯猶疑」組表現較高程度的「逃避決定」與「猶不豫決」。
    2 、「生涯已定向」組可群聚為「已定向確定」與「已定向猶疑」兩組,兩組的「生
    涯確定性」無差異,但「已定向猶疑」組在「逃避決定」與「猶豫不決」上的表現較
    高。
    二、生涯未定向、生涯已定向兩組之差異方面
    1 、兩組「生涯決定信念」之差異主要表現於「絕對適切」與「決定結果」--未定
    向者在兩項信念上的不適應程度均低於已定向者。
    2 、生涯未定向者「情境焦慮」程度高於生涯已定向者,兩者之「特質焦慮」沒有差
    別。
    3 、兩組的「生涯決定行動」有極大差異,未定向者的「不確定」程度及「逃避決定
    」、「猶豫不決」程度均高於已定向者。
    三、生涯不確定、生涯猶疑兩組之差異方面
    1 、兩組「生涯決定信念」之差祑主要表現於:「自我懷疑」--生涯猶疑者「自我
    懷疑」之程度高於生涯不確定者。
    2 、生涯猶疑者的「情境焦慮」、「特質焦慮」均高於生涯不確定者。
    3 、兩組「生涯決定行動」的差異主要表現於「逃避決定」與「猶豫不決」--生涯
    猶疑者均高於生涯不確定者。
    四、生涯決定信念、情境-特質焦慮對生涯決定行動的預測方面
    1 、就全體受試而言,信念變項中的「自我懷疑」、「工作世界」、「期望標準」與
    焦慮變項的「情境焦慮」對「生涯決定行動」具有預測效果。
    2 、就生涯未定向組受試而言,信念與焦慮變項中僅「自我懷疑」一項對未定向之「
    生涯決定行動」具有預測效果。
    五、生涯決定信念、情境-特質焦慮與生涯決定行動的徑路模式
    1 、就全體受試的徑路模式一而言,「生涯決定信念」係透過「特質焦慮」,再透過
    「情境焦慮」,對「生涯決定行動」產生間接的影響作用。
    2 、就全體受試的徑路模式二而言,「生涯決定信念」係透過「特質焦慮」,間接影
    響「生涯決定行動」與「情境焦慮」,或透過「生涯決定行動」對「情境焦慮」產生
    間接的影響作用。
    3 、生涯未定向組受試各變項之間的徑路關係並未符合假設徑路模式一與假設徑路模
    式二。
    #50008956.abs
    #50008956.abs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