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俞志 |
---|---|
論文名稱: |
朱熹童蒙教育思想及其影響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2 |
中文關鍵詞: | 童蒙教育 、朱熹 、宋代教育 、教育思想 、兒童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Elementary Education, Zhu Xi, education in Suhng Dynasty, educational thoughts, child histor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9 下載:7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求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的內涵,及其對後代的影響。經由研究發現,朱子童蒙教育思想,旨在恢復先秦之前小學禮教的原貌,並以「學為聖賢」作為童蒙教育的理想。在學習內容上,乃是以「明倫之事」、「敬身之事」與「六藝之文」三者,作為童蒙教育階段學習的基本科目;步驟上則是依先德行而後學文的順序進行。教以德行的重點,即是藉由生活儀節的踐履,習得明倫之事與敬身之事;進入學校教育後,則進而誦詩讀書,學習六藝之文,奠定幼學根基,以為未來大學成聖教育作準備。此外,朱子認為女子亦應受教,在教育目標上,根據其未來角色的不同,有「為賢女」、「為賢妻」及「為賢母」三者。
朱子童蒙教育思想對於後代的影響上,其門人於童蒙教育主張方面,均以朱子為宗,惟在學習內容上,有偏向義理之學的趨勢;而在童蒙教材方面,多以適合童蒙學習的體裁進行撰寫,較朱子有更大的進展。在元代,因時代背景的差異,童蒙教育目標除了培養其成為聖賢坯模外,更將經世致用列為教育目標。在童蒙教育的內容上,除延續朱子對於幼儀事上的重視外,更加重視性理之學的學習。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essay is to study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al thoughts of Zhu Xi and its influence.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the aim of education of Zhu Xi was to restore the Confucianism for children in the pre-Qin period, and he emphasized that to learn was to be saints and sage. The main contents were ethics, moral integrity, and Six Arts. The sequence of learning was moral behavior which lied in the practice of life convenances, and then Six Arts. In addition that, Zhu Xi advocated the female should be educated, too. The educational goals for female were to be good daughter, good wife and good mother.
About its influence, his students still followed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But the learning material were more suitable for children and greater strides than Zhu Xi’s. In the Yuan dynasty, besides the aim of learning to be saints and sage, becaus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its aim also expected the learners to take an active interest in public affairs. Furthermore, they payed more attention to study th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of neo-confucianism.
壹、古籍
丁日昌(清),《撫吳公牘》,臺北:華文,據清光緒三年(丁丑)刊本影印,1968年。
元稹(唐),《元稹集》,收於王進祥編,《四部刊要》集部別集類,臺北:漢京文化,2004年。
孔穎達(唐)注,《周易正義》,收於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據世界書局阮刻本縮印本影印,1980年。
孔穎達(唐)注,《周易正義》,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十七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阮刻本校刊,1965年。
孔穎達(唐)疏,《尚書正義》,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十八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阮刻本校刊,1965年。
孔穎達(唐)註,《禮記正義》,收於阮元(清)校勘 ,《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王士晉(明),《宗規》,收於張伯行編,《養正遺規‧訓俗遺規》,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王充(漢),《論衡》,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三五四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明刻本校刊,1965年。
王安石(宋),《臨川文集》,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一〇五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王昶(清)編,《金石萃編》,臺北:國風,1964年。
王家坊(清)、葛士達(清),《山西省‧榆社縣志》,臺北:成文,1976年。
王陽明(明),〈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收於《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1967年。
王陽明(明)著、正中書局編審委員會編校,《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1967年。
王溥(宋),《唐會要》,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六〇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王懋竑(清),《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王讜(宋),《唐語林》,收於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第四二〇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司馬光(宋),《家範》,收於楊亮功等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三十二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永瑢(清)、紀昀(清)等著,《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至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收於王進祥編,《四部刊要》集部別集類,臺北:漢京文化,2004年。
托克托(元),《宋史》,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第二八〇至二八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朱端章(宋)輯,《衛生家寶產科備要》,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二三三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函海本,1936年。
朱銘盤(清),《南朝陳會要》文學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朱熹(宋),《大學或問》,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年。
朱熹(宋),《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
朱熹(宋),《孟子集注》,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第一九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朱熹(宋),《訓蒙絕句》,收於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朱熹(宋),《童蒙須知》,收於陳宏謀編,《五種遺規》,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朱熹(宋),《儀禮經傳通解》,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一三一至一三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朱熹(宋),《論語集注》,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一九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朱熹(宋)撰、張伯行(清)註,《小學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朱熹(宋)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出版,2000年。
朱熹(宋)編,《二程粹言》,收於《二程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漢籍叢刊思想三編影印,1979年。
朱熹(宋)編,《河南程氏遺書》,收於《二程全書》,京都:中文出版社,據漢籍叢刊思想三編影印,1979年。
江聲(清)、王先謙(清),《釋名疏證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吳兢(唐),《貞觀政要》,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雜史類第四〇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吳澄(元),《吳文正集》,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一九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吳澄(元),《禮記纂言》,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一二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呂本中(宋),《童蒙訓》,收於王雲五編,《國學基本叢書》第九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1968年。
呂祖謙(宋),《少儀外傳》,收於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第九九一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李光地(清),《御纂朱子全書》,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七二〇至七二一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昉(宋)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74年。
李昉(宋)等,《太平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90年。
李塨(清),《小學稽業》,收於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五七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據畿輔叢書本排印,1936年。
李覯(宋),《李覯集》,臺北縣:漢京文化,1983年。
李燾(宋),《續資治通鑑長編》,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第三一四至三二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李贄(明)撰、張建業編,《李贄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杜佑(唐),《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杜春生(清),《越中金石記》,臺北:新文豐,1979年。
周興嗣(南朝梁),《千字文》,收於陳郡編,《中華啟蒙經典叢書》,北京:華齡出版社,1997年。
柯劭忞(清),《新元史》,臺北:藝文,據復耕堂開雕本影印,1956。
柳宗元(唐)撰、楊家駱編,《柳河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99年二版。
耐德翁(宋),《都城紀勝》,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五九〇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胡廣(明)等纂修,《性理大全書》,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年。
范曄(南朝宋),《後漢書》,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一一七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
唐鑑(清),《義學示諭》,《唐確慎公集》,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五五二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夏炘(清),《述朱質疑》,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九五二冊,板橋:藝文出版社,據景紫山房刻本影印,1969年。
孫之騄(清)輯,《尚書大傳》,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書類第六十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徐松纂(清)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7年。
徐炫(唐),《五代新說》,收於尹德新主編,《歷代教育筆記資料》第一冊,《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部分》,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0年。
班固(漢),《白虎通義》,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八五〇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班固(漢),《漢書》,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一一〇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五英殿本校刊,1965年。
真德秀(宋),《文章正宗》,收於臺灣商務印書館編審委員會主編,《四部叢刊廣編》集部第四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本影印,1981年。
真德秀(宋),《西山讀書記》,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七〇五至七〇六冊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真德秀(宋),《真西山先生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真德秀(宋),《教子齋規》,收於陳宏謀編,《五種遺規》,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真德秀(宋),《家塾常儀》,收於徐梓、王雪梅編,《蒙學輯要‧蒙學須知》,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秦蕙田(清),《五禮通考》,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禮類第一三五至一四二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張載(宋),《張載集》,收於王進祥編,《四部刊要》子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張鷟(唐),《朝野僉載》,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四二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脫脫(元),《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版。
莊述祖(清),《弟子職集解》,上海:商務印書館,1966年。
許慎(漢),《說文解字》,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許衡(元),《魯齋遺書》,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一九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邦瞻(明),《元史紀事本末》,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紀事本末類第三五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亮(宋),《陳亮集》,臺北:河洛,1976年。
陳淳(宋),《小學詩禮》,收於陳宏謀編,《五種遺規》,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陳淳(宋),《北溪大全集》,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一六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淳(宋),《北溪字義》,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七〇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陳壽(晉),《三國志‧魏志》,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正史類第二五四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程敏政(明),《畏齋集》,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一九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程敏政(明),《新安文獻志》,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總集類第一三七六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程端蒙(宋)、董銖(宋),《程董二先生學則》,收於陳宏謀編,《五種遺規》,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程端蒙(宋)撰,程若庸(元)補輯,《程蒙齋性理字訓》子部儒家類第四冊,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1995年。
程端禮(元),《朱子讀書法》,收於陳宏謀編,《五種遺規》,臺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
程端禮(元),《程氏家塾讀書分年日程》,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儒家類第七〇九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程顥、程頤(宋),《二程集》,臺北縣:漢京出版社,1983年。
程顥、程頤(宋),《二程遺書》,臺北:臺灣商務,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68。
項安世(宋),《項氏家說》,收於王雲五編,《四庫全書珍本別輯》第四一五至四一八冊,臺北:臺灣商務,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975年。
黃宗羲(清),《宋元學案》,北京:中國書局,1990年。
黃宗羲(清),《明儒學案》,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黃榦(宋),《勉齋集》,收於永瑢、紀昀等纂修,《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第一一六八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葉適(宋),《水心別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一二九冊,臺北:新文豐,1991年。
葉適(宋),《習學記言》,收於楊亮功等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九十四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賈誼(漢),《新書》,收於《四部叢刊正編》第十七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杭州葉氏藏明翻宋本影印,1965年。
熊大年(元)輯,《養蒙大訓》,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六十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1991年。
劉向(漢),《列女傳》,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二九六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平津館本校刊,1965年。
劉克莊(宋),《後村先生大全集》,收於《四部叢刊正編》第六十二至六十三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影印,1979年。
劉昫(後晉),《舊唐書》,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一六五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
鄭玄(漢)注,《周禮注疏》,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二十三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阮刻本校刊,1965年。
鄭玄(漢)注,《禮記鄭注》,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七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相臺岳氏家塾本校刊,1965年。
黎靖德(宋)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戴德(漢),《大戴禮記》,收於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第一六四冊,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顏元(隋),《顏氏家訓》,收於楊亮功等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三十二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1978年。
魏了翁(宋),《鶴山先生大全文集》,收於《四部叢刊正編》第六十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元刊本影印,1979年。
魏收(唐),《魏書》,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一四二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武英殿本校刊,1965年。
魏源(清),《元史新編》,揚州: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魏徵(唐)等撰,《隋書》,收於陸費逵總勘,《四部備要》第一五二冊,臺北:臺灣中華書局,據五英殿本校刊,1965年。
嚴可均(清)輯,《全上古三代秦和三國六朝文‧全後漢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版。
貳、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大辭典》,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
方緒東,《吳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毛禮銳、沈灌群編,《中國教育通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
王明蓀,《元代的士人與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王孺松,《朱子學》,臺北:教育文物出版社,1985年。
伍振鷟,《兩宋理學教育思潮》,臺北:偉文,1978年。
伍振鷟,《中國教育思想史—兩宋部分》,臺北:師大書苑,1992年。
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池小芳,《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何曉夏主編,《簡明中國學前教育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吳洪成編,《中國小學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束景南,《朱熹佚文輯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李弘祺,《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臺北:聯經,1994。
李繼閔,《九章算術及其劉徽注研究》,臺北:九章出版,1992年。
周愚文,《宋代兒童的生活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1996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孟淑慧,《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3年。
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臺北:萬卷樓,1996年。
林玉体,《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1980年。
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1900-1991)》,臺北:文津,1992年。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胡青,《吳澄教育思想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苗春德主編,《宋代教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0年。
夏征農主編,《辭海》,臺北:東海書局,1992年。
夏長樸,《李覯與王安石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年。
高明士,《中國教育制度史論》,臺北:聯經,1999年。
高明士,《中國教育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張加才,《詮釋與建構--陳淳與朱子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初探》,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術的發明及其影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1994年。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郭齊家,《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郭齊家、王炳照編,《中國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公司,1994年。
陳雯怡,《由官學到書院—從制度與理念的互動看宋代教育的演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90。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陳漢才,《中國古代幼兒教育史》,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陸正夫、何植靖,《許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傅樂成,《中國通史(下)》,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5年。
喻本伐、熊賢君,《中國教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年。
楊慧傑,《朱熹倫理學》,臺北:牧童,1978年。
賈馥茗,《先秦教育史》,臺北:五南,2001年。
廖其發,《中國幼兒教育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
熊秉真,《童年憶往》,臺北:麥田,2000年。
趙顯圭,《朱熹人文教育思想研究》,臺北:文津,1998年。
劉述先,《朱熹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劉國強,《儒學的現代意義》,臺北:鵝湖,2001年。
稻富榮次郎著、劉焜輝譯,《盧梭的教育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素書樓基金會出版,2001年。
二、學位論文
何家駿,《近思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臺北,未出版。
李蕙如,《陳淳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臺北,未出版。
周愚文,《北宋的三次教育改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臺北,未出版。
林美惠,《朱熹學禮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高雄,未出版。
林家靖,《陳淳《北溪字義》研究--性理之學的建構及其發展》,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臺北,未出版。
邱世明,《王陽明兒童教育思想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臺北,未出版。
馬行誼,《許衡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嘉義,未出版。
張心愷,《明清時代蒙學施教所啟導之文化典範與應世智能》,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臺北,未出版。
張鍠焜,《朱子讀書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臺北,未出版。
許修嘉,《陳亮與呂祖謙學術思想異同-思想合流契機》,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台中,未出版。
陳進德,《明清啟蒙教材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臺北,未出版。
黃秋月,《從程端禮《讀書分年日程》探究傳統書院學習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臺北,未出版。
蔡仁厚,《吳澄理學思想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臺中,未出版。
謝智彥,《宋代童蒙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彰化,未出版。
權相赫,《朱子人格教育思想體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1982年,臺北,未出版。
三、期刊文章
呂妙芬(2004年11月),〈清初《孝經》與《小學》的禮法教育:以河南四所書院為主的考察〉,載於國立臺灣大學東亞文明中心舉辦之「情境與聖化:東亞傳統教育與學禮、學規」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22-23,臺北。
宋嘉行,〈從魔鬼到天使-西方兒童觀的演變〉,2007年12月1日取自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lipo1/921.shtml。
周愚文,〈宋代的小學教育〉,《教育研究集刊》,第36輯(1995年6月),頁107-141。
周慶華,〈歷代啟蒙教材中兒童觀念的演變及其意義〉,《孔孟月刊》第37卷,8期(1999年4月),頁30-35。
林文寶,〈歷代啟蒙教材初探〉,《臺東師專學報》,第十一期(1983年4月),頁44-45。
林瑞翰,〈轉變與定型:宋代政治、社會的歷史特色〉,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頁1-5。
俞金堯,〈西方兒童史研究四十年〉,收於劉東主編,《中國學術》,北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第八輯,頁298-336。
徐梓,〈傳統啟蒙教育的使命-朱熹的論說〉,收於李弘祺主編,《中國與東亞的教育傳統(一)中國的教育與科舉》,臺北:喜瑪拉雅研發基金會,2006年,頁257-281。
翁衍楨,〈古代兒童讀物概論〉,《圖書館學季刊》,第十卷,第1期(1936年6月),頁98-132。
郭婭,〈宋代童蒙教育興盛的原因及意義〉,《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1期(2003年1月),頁109-111。
陳貞臻,〈西方兒童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阿利斯及其批評者〉,《新史學》,15卷一期(2004年3月),頁167-188。
陳榮捷、萬法先譯,《陳淳北溪字義英譯本導言》,《哲學與文化》,第十四卷,第五期(1987年5月),頁109-129。
彭妮絲,〈朱熹童蒙教育思想研究〉,《環球技術學院學報》,4期(2004年8月),頁25-35。
楊渭生,〈試論宋代新儒學的形成與發展〉,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頁8。
賈馥茗,〈朱子教育思想〉,《教育研究集刊》,第一輯(1958年6月),頁15-48。
賈馥茗,〈朱子教育思想〉,收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編輯小組主編,《中國教育思想》,高雄:復文,1990年,頁277-366。
漆俠,〈唐宋之際社會經濟關係的變革及其對文化思想領域所產生的影響〉,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轉變與定型:宋代社會文化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頁210-216。
熊秉真,〈近世中國兒童論述的浮現〉,收於郝延平, 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8年,頁139-170。
劉子健,〈比《三字經》更早的南宋啟蒙書〉,收於劉子健編,《兩宋史研究彙編》,臺北,聯經,1987年,頁303-306。
劉祥光,〈印刷與考試:宋代考試用參考書初探〉,《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十七期(2000年),頁57-90。
黎建球,〈朱熹的倫理思想〉,收於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頁31-51。
四、英文論著
Philippe Ariès, Centuries of Childhood: A Social History of Family Life,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Robert Baldick ( L'Enfant et la vie familiale sous l'ancien régime, Paris, 1960 ),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2.
J. Demos, A Little Commonwealth: Family Life in Plymouth Colo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Hugh Cunningham,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Western Society since 1500, London: Longman, 1995.
Lloyd DeMause, The Evolution of Childhood. In L. DeMause(ed.), The History of Childhood(pp. 1-74).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