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漢傑 CHANG, HAN-CHIEH |
---|---|
論文名稱: |
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發展與蛻變~台北市基督教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學園』之個案研究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heng Feng Teenager's School |
指導教授: |
陳雪雲
Chen, Sheue-Y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2 |
中文關鍵詞: | 宗教性非營利組織 、中介教育 、乘風少年學園 |
英文關鍵詞: | 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 intermediate education, The Cheng Feng Teenager’s Schoo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89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在探討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的發展與蛻變過程,並從非營利組織經營與運作、基督教宗教信念與中輟教育服務提供等三面向來探討組織發展的演變。本研究採取「歷史社會學分析」的「方法論」基本邏輯,採取「深度訪談」與「文件分析」的方式進行。
根據訪談內容與分析的結果,本研究對研究個案提出的結論摘要如下:
一、 環境改變,宗教性非營利組織在中介教育扮演重要角色。
二、 社會變遷中,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的蛻變:
(一) 宗教信念為學園營運和教育實踐的泉源。
(二) 學園體質轉化從類教會到純機構。
(三) 學園從純學校到教育與社福交錯。
(四) 從個人決策到專業團隊合作。
(五) 從牧師個人身分到社福單位聯合勸募。
(六) 計畫性志工招募與培訓。
(七) 社會資源網絡從神聖到世俗。
1. 與政府關係,從遊說立法到合作關係。
2. 與學校關係,從學校主導到互動漸趨平等。
3. 與民間團體關係,從教會到社福機構。
(八)普世價值為心宗教為情的中介教育。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分別針對研究個案「乘風少年學園」、政府、學校、其他基督教背景非營利組織與未來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tudy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Cheng Feng Teenager’s School that was established in 1996 as religiou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Taipei. The study aimed to explore three aspects, such as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of NPO, belief of Christianity, and supply of intermediate education. Taking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a multi-method research which include the in depth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is conducted from July 2006 to April 2007.
The findings are highlighted as following:
1. In the contemporary Taiwanese society, the religious NPOs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to play in the intermediate education.
2. From 1996 to 2006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ligious NPOs has characterized as followings:
(1) Religious belief is the springhead of the operation of this Teenager’s School and the supply of the intermediate education of this Teenager’s School.
(2)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Teenager’s School has changed from a “religious establishment”to“pure institution and from “pure school” to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social work.
(3)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has changed from personal decision-making to team working and fundraising has changed from individual to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institutions.
(4) The scheme has been launched to recruit and training volunteers.
(5) The nexus of social network deployed by the School has changed from the Christians to the public. For inst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 and government has sifted from lobbyist to cooperation, and been equally treated by the secondary school. Furthermore, the School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social institution
(6) Generally speaking, both the Christianity and universal values has been embedded in the practice of intermediate education.
Finally, we suggest that the Cheng Feng Teenager’s School should cooperate with the government, the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NPOs within third sector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ducation for the youth who has been drop out from school.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06)。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五年第二十六週)。台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2000)。少年事件處理法轉向制度因應措施會議記錄。台北:內政部。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4)。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四期第五次)。檢索日期:2007.06.12。
取自http://srda.sinica.edu.tw/Examine/ExamineInfo.aspx?RegNO=C00112_2
王永慈(1987)。我國志願福利機構環境與角色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幸慧、江政寬、詹緣瑞、廖慧真譯(1997)。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Kendrick, S. & Straw, P. & McCrone (eds.)(1990)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certersanding the Present. The British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台北:麥田。
王培勳等著(1983)。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社會福利資源手冊。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王順民(2001)。當代台灣地區宗教類非營利組織的轉型與發展。台北:洪葉文化。
王順民(1999)。宗教福利。台北:亞太。
王順民(1997)。台灣地區宗教福利服務的蛻變-兼論若干個案的歷史考察。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順民(1991)。宗教福利思想福利服務之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耀生(1997)。新制度主義。台北:揚智。
天主教善牧基金會(1999)。失學的年少、失血的青春關懷手冊。中輟生關懷手冊。
洪建全基金會(2000)。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台北:旭昇。
田心喻 譯。Robert Bocock著(1991)。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司徒達賢(2001)。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概念架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
研修粹要(頁1-17)。台北:旭昇。
司徒達賢 著(2000)。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一版五刷)。台北:天下遠見。
朱台深(2004)。台灣最大的小教會。台北:天恩。
台北市基督教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學園主辦(2006)。2006中輟學園經驗傳承工作坊。
台北行道會榮耀堂(2006)。教會異象與策略。檢索日期:2006.12.30。取自http://www.glorychurch.org.tw/default.htm
台灣高等法院(2000)。少年事件轉介及安置輔導工作協調會會議記錄。台北:台灣高等法院。
江明修(2000)。領導型態與功能。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頁93-114)。
台北:旭昇。
江明修(1999)。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台北:智勝文化。
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台北:作者。
江明修、高家斌(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期,頁15-43。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1989)。我國社會福利定義與範圍之研究。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苗栗教會週報(2006)。基督徒七要。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96)。台灣省84年度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及社會教化事業績優表揚大會資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199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一覽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1984)。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李自強(2004)。從安置輔導少年需求論資源網絡建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7期。頁165-180。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法(下)。台北:時英。
周震歐(1995)。少年福利範疇之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研究。
林素珍(199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台灣原住民之宣教(1912-1990)。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瑜瑾(2000)。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與應用。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339-374)。台北:巨流。
余佩倫(2004)。非營利組織存在利基之探討~以新港文教基金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佩珊譯(2004)。Peter F. Drucker著。彼得‧杜拉克:使命與領導-向非營利組織學習管理之道。台北:遠流。
周愫嫻(2000)。社會結構、中途輟學率與少年犯罪率關係之研究。台灣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1期。頁243-268。
吳正煌(1996)。慈濟功德會、台灣世界展望會和中華聯合勸募協會決策菁英福利觀及其象徵符號之比較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明烈(2001)。英國學習社會的十種學習模式。成人教育雙月刊。60期。頁49-50。
胡幼慧 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官有垣(2000)。非營利組織的決策與領導。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129-176)。
台北:巨流。
官有垣(1996)。台灣民間社會福利機構與政府的競爭關係-以台灣基督教兒童福利基金會為例,1977-1985。中華民國社會福利學會85年度暨社會安全學術研討會。嘉義:中華民國社會福利學會。
官有垣 編著(2000)。非營利組織與社會福利-台灣本土的個案分析。台北:亞太。
官有垣、王仕圖(2000)。非營利組織的相關理論。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43-74)。台北:巨流。
官有垣、李宜興、謝祿宜(2006)。社區型基金會的治理研究:以嘉義新港及宜蘭仰山兩家文教基金會為案例。公共行政學報,18期,頁21-50。
乘風少年季刊(2006a)。乘風整體服務內容,22期,頁32。
乘風少年學園(2006b)。教會聯合會乘風少年學園組織圖。檢索日期:2006.12.06。
取自http://www.glorychurch.org.tw/tcs/main-A1/page_1.htm
高長江(1993)。符號與神聖世界的建構:宗教語言學導論。長春:吉林大學。
高承恕(1988)。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台北:聯經。
高家斌(2006)。非營利組織的教育參與策略。教育研究,141期,頁75-86。
孫健忠、賴兩陽、陳俊全 譯(2005)。Peter M. Kettner著。追求卓越-人群
服務組織管理。台北:雙葉。
孫碧霞、廖秋芬、董國光 譯(2001)。Sharon M. Oster著。非營利組織策略
管理。台北:洪葉。
徐敏雄(1997)。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社會服務事工的發展。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宛蘋(2000)。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規劃與管理。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
205-226)。台北:巨流。
陸宛蘋(2000)。非營利組織的行銷管理與募款策略。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頁
248-288)。台北:巨流。
黃敏裕(2001)。美國的終身教育及其展望。社教雙月刊,105期,頁18-20。
黃榮護(2000)。經營策略規劃。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頁51-56)。
台北:旭昇。
陳定銘(2006)。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探討。研習論壇。62期,頁1-11。
陳金貴(2000)。人力規劃與志工運用。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研修粹要(頁
213-235)。台北:旭昇。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瑞興。
陳柏州、劉庭君、蔡季娟、簡里娟採訪整理(2005)。中輟學生輔導工作推動經驗談-專訪台北市政府教育局社工督導。教師天地。137期,頁46-48。
陳南州(199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社會、政治倫理。台北:永望文化。
陳家倫(1984)。台灣社會之宗教與政治關係的演變------一個宗教團體之社會學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2006)。國家、市場影響下之第三部門運作初採。社教雙月刊,133期,頁28-37。
許世雨(1992)。非營利部門對公共行政之影響。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瑞妤、鍾佳怡、雷宇翔、李依璇 譯(2004)。Peter C. Brinckerhoff 著(1996)。非營利組織行銷-以使命為導向。台北:揚智。
教育部(2006.09.01)。95年第二季中輟學生暨中介教育統計地圖。檢索日期:
2006.12.01。取自http://140.111.34.79/EduWebSearch/SearchResult.aspx
教育部(2004.09.24)。教育部電子報第六十七期-教育小辭典:各國對中輟生之定
義。檢索日期:2006.11.30。取自http://epaper.edu.tw/067/dic.htm#dic02
教育部(2003.02.17)。教育部補助直轄市、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辦理追蹤、輔導
與安置中輟生復學原則。檢索日期:2006.12.27。取自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ECRETARY/EDU0835001/92publicnews/9203/b08.htm
教育部(2002.12.09)。國民中小學中途輟學學生通報及復學輔導辦法。檢索日期:
2006.12.27。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NewsDetail.asp?no=1H0070015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終身學習年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曾華源、郭靜晃(2000)。建構社會福利資源網絡策略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9期。頁107-108。
曾華源、許翠紋(1995)。青少年福利政策規劃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72期。頁62-77。
鄒川雄(2005)。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質性研究方法與
資料分析(頁21-56)。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張培新(2004)。台灣宗教性非營利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培新(2004)。當代台灣地區宗教性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發展初探—四個宗教組織的個案考察。台灣人文(師大)。9期,頁147-158。
張清溪、許嘉棟、吳聰敏(2000)。經濟學:理論與實務。台北:翰蘆。
張維安(1995)。文化與經濟:韋伯社會學研究。台北:巨流。
張翹林、黃正雄(1994)。基督教與社會服務-全人關懷。宗教輔導論述專輯:社會服務篇。18期。頁1-30。內政部。
張世雄(1994)。宗教福利服務的歷史社會學考察(一)。國科會研究計畫申請書。
張隆順(1987)。對我國從事天主教社會福利工作之反省。社區發展季刊。38期。頁34-38。
張漢裕 譯(1987)。Max Weber著(1905)。基督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台北:協志工業。
馮瑞騏 譯(2007)。David Lewis著。非政府組織管理初探。台北:五南。
馮燕(1993)。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兼論理念。文教基金會研討會。台北:教育部社教司。
聖經
楊坤鋒(2005)。非營利組織概念之檢討與澄清。逢甲合作經濟。37期,頁32-48。
程秋梅、陳毓文(2001)。中輟少年的復學適應:傳統復學模式與另類復學途徑之比較。台大社工學刊,4期。頁45-96。
葉淑芬(2000)。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策略管理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火生(1987)。宗教倫理與社會福利。社區發展季刊。38期。頁24-25。
董國光(2002)。非營利組織策略規畫之運用~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董芳苑(1996)。論長老教會與台灣的現代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183-212)。台北: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董顯光(1961)。基督教在台灣:台北:英文中國郵報社。
廖光宇(2005)。合作式中途班-以善牧學園為例。教師天地。137期。頁49-51。
監察院(2000)。監察院公報,第2254期。台北:監察院。
趙真頌譯(1956)。饒申布士社會福音(The Social Gospel of Rauschenbusch)。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趙達瑜(1992)。組織符號論:一個新的組織分析領域。中國行政。
蔡漢賢編(2000)。社會工作辭典(第四版)。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鄧煌發(2000)。輟學少年之家庭與社會學習因素的比較分析。犯罪學期刊。5期。
頁233-276。
潘文章(1984)。組織發展:理論、方法、實務。台北:三民。
鄭讚源(2000)。台灣NGOs在國際社會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新世紀智庫論壇。11期,頁52-61。
鄭讚源(1996)。「如何整合民間資源、建立自願服務網絡」,迎向二十一世紀志願服務會議實錄。頁114-126。台北:中華民國志願服務協會編印。
蕭琮琦(2003)。非營利組織核心能力之研究~以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蕭新煌主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歐用生(1999)。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謝儒賢(1996)。策略性行銷在社會服務輸送運用之初探-以台北市殘障福利機構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顧忠華(2005)。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台北:台灣學生。
顧忠華(2000)。「公共」的宗教?宗教性非營利組織與公共領域。載於鄭志明主編:宗教與非營利事業。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顧忠華(2000)。台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台灣社會學研究,第4期,頁145-189。
顧忠華譯(1993)。Max Weber著(1976)。社會學的基本概念。台北:遠流。
Badelt, C. (1997). Enterpreneurship Theories of Non-profit Sector. Voluntas 8(2):162-178.
Brooks, A. C. (2002). Can Nonprofit Management Help Answer Public Management’s
“Big Problem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23): 259-266.
Chmelynski, C. (2006). Getting High-School Dropouts Back in School. National School
Board Association. 26(4): 38-41.
Drucker, P. F. (1990). 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 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Inc.
Eikenbery, A. M. and J. D. Kluver (2004).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ivil Society at Risk?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2):132-139.
Emerson, R. (1962). Power-Dependence Relation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3: 137-152.
Garland, D. R. (1994). Church Social Work. In Encyclopedia of Social Work (19th): 475-483. Washington, DC: NASW Press.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Hannsmann, H. (1980). The Role of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 Yale Law Journal, 89, 835-898.
Herman, R. D. & Renz, D. O. (2004). Doing Things Right: Effectiveness in Local
Nonprofit Organization, A Panel Stud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4(6):
694-704.
Hollis, M. (1994). Understanding Social Actio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p.142-162.
Kallio, B. R. & Sanders, T. W. E. (1999). An alternative School Collaboration Model.
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28(2): 27-36.
Kendrick, S. & Straw, P. & McCrone, D. (1990).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Basingstoke: Macmillan.
Kettner, P. M. (2002). Achieving Excelle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Hum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Pearson Education, Inc.
Kramer, M. R. (2001). Donors Too Often Support Visionaries Who Don’t Have
Management Skills. Chronicle of Philanthropy, 13(6): 48.
Kramer, M.R., & Grossman, B. (1987). Contracting for Social Services: Process
Management and Resource Dependencies, Social Service Review, (March): 32-55.
Leiby, J. (1985). Moral Foundations of 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Work: A Historical
View. Social Work, 30(4): 323-330.
Lewis, D. (2001). The Management of Non-Government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s.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Moe, R. C. (1987). Exploring the Limits of Privatiz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7: 453-60.
Netting, F. E. (1984). Church-Related Agencies and Social Welfare. Social Service Review 58(4):405-420.
Oster, S. M. (1995). Strategic Management for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Padgett, D.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Portes, A. Landolt, P. (1996). “The Downside of Social Capital.” The American Prospect, 26: 18-21.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Pierson, C. (1991). Beyond the Welfare State? 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 of Welfare. Oxford: Basil Balckwell Ltd.
Powell, W. W. (1987). The Nonprofit Sector: A Research Handboo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se-Ackerman, S. (1996). Altruism, Nonprofit and Economic The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34: 701-728.
Saidel, J.R. (1994). The Dynamics of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Public Agencies and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Perty, J. L. (ed.), Research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Greenwich, Conn.: JAI Press.
Salamon, L. M. (1992). American’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r. NY: The Foundation Center.
Salamon, L. M. (1990). The Nonprofit Sector and Government: The American Experie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 K. Anheier & W. Seibel (ed.), The Third Sector: Comparative Stud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York: de Gruyter, pp.219-240.
Salamon, L. M. (1989). The Voluntary Sector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18(1): 11-23.
Salamon, L. M. (1987). Of Market Failure, Voluntary Failure, and Third Party Government.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 Research 16(1-2): 29-49.
Savas, E. S. (1987). Privatization: The Key to Better Government. New Jersey: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Sullivan Mort, J., Weerawardena, J., & Carnegie, K. (2003).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Towards Conceptual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8(1): 76-88.
Teegen, H. J. P. Doh & Vachani, S. (2004). The Importanc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 in Global Governance and Value Creation: 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5, 463-493.
Torrell, P. & Kramer, R. M. (1984). Contracting with Nonprofit. Public Welfare (winter): 31-48.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Wolch, J. R. (1990). The Shadow State: Government and Voluntary Sector in Transition.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Wolf, T (1990).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Prentice Hall Press.
Young, D. R. (2001). Government Failure Theory. In J. S. Ott (ed.), The Na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Ch. 15, pp.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