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朝淵
Chao-Yuan Wu
論文名稱: 臺北市兩所國民中學學生自尊、學業成就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縱貫性研究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self-esteem,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regular exercis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wo Taipei schools
指導教授: 賴香如
Lai, Hsiang-R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Health Promo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6
中文關鍵詞: 自尊學業成就規律運動國中生縱貫性研究
英文關鍵詞: self-esteem, academic achievement, regular exerci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ongitudinal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9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採縱貫方式探討個人背景變項、自尊、學業成就對國中生規律運動行為的影響。以臺北市兩所國中203名七年級學生為對象,進行三年追蹤調查,最後得173位學生(流失率14.78﹪)。將利用結構式問卷收集到的資料以邏輯式迴歸分析進行統計。重要發現如下:
    一、國中三年期間各約六成學生從事規律運動行為,且男生比率高於女生。隨年級增加,男生規律運動比率下降;而女生則無明顯變化。
    二、三年持續從事規律運動者約佔四成,且男生多於女生;而三年持續無規律運動者佔17﹪,且以女生居多。
    三、七年級的個人背景因素中,只有規律運動行為可以有效預測八年級(O.R.= 5.79)、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O.R.=3.88)。
    四、七年級的自尊中,只有身體自尊可以有校預測八年級規律運動行為(O.R.=1.73);但整體自尊(O.R.=2.28)、學業自尊(O.R.=0.44)和身體自尊(O.R.=1.85)可預測九年級的規律運動行為。
    五、七年級的學科成績對八年級(O.R.=0.96)和九年級(O.R.=0.94)的規律運動行為有負向影響力。
    六、七年級規律運動行為可以有效預測八年級規律運動行為(O.R.= 5.21)。性別(O.R.= 0.42)、七年級規律運動行為(O.R.= 3.32)、整體自尊(O.R.= 3.53)、學業自尊(O.R.= 0.42)可以有效預測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
    依據研究結果,建議藉由課程培養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強化整體自尊,以提升學生規律運動行為。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esteem, academic achievement on regular exercise using a longitudinal design.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73 students selected from two junior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In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were administered to collect data. Data were analyzed with logistic regression. The main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rate of regular exercise of the subjects was 60% in the three investigated years. Male’s regular exercise rate was higher than female’s. Male’s regular exercise rate was decreased by grade.
    2.About 40% of the subjects did regular exercise continuously during three years period with more males than females. Seventeen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didn’t do regular exercise in these three years with more females than males.
    3.Among five individual factors, only regular exercise in seventh grade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n both eighth and ninth grade (O.R.= 5.79, O.R.=3.88).
    4. Appearance self-esteem in seventh grade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n eighth grade (O.R.= 1.73). Moreover, globe self-esteem (O.R.= 2.28), academic self-esteem (O.R.= 0.44), and appearance self-esteem (O.R.= 1.85) in seventh grade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n ninth grade.
    5.Academic achievement in seventh grade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n eighth grade (O.R.= 0.96) and ninth grade (O.R.= 0.94).
    6. Among 12 individual, self-esteem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factors, only regular exercise in seventh grade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in eighth grade. Gender, past regular exercise, global self-esteem and academic self-esteem could predict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in ninth grade.
    Based on the results, the researcher suggests design related curriculum, enhance global self-esteem, and establish exercise habit early to promot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gular exercise behavior.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假設 6 第五節 名詞界定 7 第六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青少年規律運動行為 11 第二節 自尊與規律運動行為 16 第三節 學業成就與規律運動行為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9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架構 2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1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3 第四節 研究步驟 37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1 第一節 現況分析 41 第二節 三年間規律運動行為之變化情形 48 第三節 個人背景因素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53 第四節 自尊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57 第五節 學業成就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60 第六節 個人背景因素、自尊、學業成就與規律運動行為之關係 6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結論 69 第二節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3 一、 中文部分: 73 二、 英文部分: 78 附錄 81 國中生規律運動和自我看法調查表 81 圖表目次 圖目次 圖3-1 研究架構 30 表目次 表3-1 研究對象三年追蹤調查項目表 29 表3-2 全體研究樣本與流失樣本之卡方檢定摘要表 32 表3-3 全體研究樣本與流失樣本之t檢定摘要表 33 表3-4 資料分析方法 39 表4-1 研究對象個人背景因素分布情形(n=173) 43 表4-2 研究對象自尊的得分情形(n=173) 46 表4-3 研究對象學科成績原始分數得分情形 47 表4-4 研究對象體育成績原始分數得分情形 47 表4-5 研究對象學業成就T分數得分情形(n=173) 47 表4-6 研究對象三年間規律運動行為之分佈情形 50 表4-7 研究對象三年間規律運動行為變化之分佈情形 53 表4-8 七年級個人背景因素與八年級規律運動行為邏輯迴歸(n=173) 56 表4-9 七年級個人背景因素與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邏輯迴歸(n=173) 56 表4-10 七年級自尊與八年級規律運動行為之邏輯式迴歸(n=173) 59 表4-11 七年級自尊與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之邏輯式迴歸(n=173) 59 表4-12 七年級學業成就與八年級規律運動行為之邏輯式迴歸(n=173) 61 表4-13 七年級學業成就與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之邏輯式迴歸(n=173) 62 表4-14 七年級個人背景因素、自尊、學業成就與八年級規律運動行為之邏輯式迴歸(n=173) 66 表4-15 七年級個人背景因素、自尊、學業成就與九年級規律運動行為之邏輯式迴歸(n=173) 67

    一、 中文部分:
    王天威(2004)。台北縣青少年女性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文中、呂金鑾、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2004)。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200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卯靜儒、吳宗雄、吳淑娟、李泰儒、李紹華、林麗菊等(譯)(2004)。Jack R. Fraenkel, Norman E. Wallen著。教育研究法:規劃與評鑑。臺北市:麥格羅希爾。
    江文慈(1999)。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伍連女、黃淑貞(1999)。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體意向與運動行為之研究。學校衛生,35,1-31。
    行政院衛生署(2002)。促進健康體能的方法-運動的指引。2006年11月30日,取自http://www.doh.gov.tw/cht/content.aspx。
    行政院衛生署(2007)。衛生統計資料。2007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doh.gov.tw/statistic/index.htm。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1)。國人運動習慣調查。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2)。國人之健康行為初探。臺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行政院體委會(2007)。2006年運動城市調查報告。2007年12月07日取自http://www.ncpfs.gov.tw/upload/2007_11_22_2006年運動城市調查報告v1.0.pdf。
    吳淑敏(2000)。大專學生自尊、情緒智慧及成功期望之關係研究。教育研究,8,161-176。
    吳姿瑩、卓俊伶與馮木蘭(2001)。青少年身體活動及其與人際影響、認知變項及和當時行為競爭需求之關聯分析。大專體育學刊,3,39-53。
    吳賜光(2006)。探索教育活動對一般國中學生自尊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孟真(1999)。「理情U型自尊模式」親職團體方案對國中家長教養態度親子關係及其子女自尊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幸玲(2004)。高雄市高職學生自尊身體意象及性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運動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惠娟(2004)。不同入學管道學生學習成就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臺灣師大體育系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碧霞、陳靜敏(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身體意象、自尊與身體活動之研究。護理科技學刊,7(1),43-55。
    沈如瑩(2003)。國中小學生自尊與自我概念、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屈寧英(2003)。高中生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行為模式與幸福感相關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某女子高級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杏足(1997)。諮商中當事人自尊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林杏足(2003)。青少年自尊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學刊,59(2),1-34頁。
    林美嫺(2006)。臺灣地區青少年危害健康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靖斌(2001)。國中學生規律運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宜蘭縣文化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慧姿(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自尊、情緒調節與友誼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慶瑞(2003)。不同學業成績青少年體適能之研究。臺北巿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金車教育基金會(2005)。九十四年暑假休閒生活參與情形調查報告。臺北市:金車教育基金會。
    秦志慧(2007)。台北縣三峽鎮國中學生自尊與健康危害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翁嘉英(1998)。病痛中之自我評價向度-以血液透析患者為例,心理學2001研討會:當前臺灣心理發展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p100-107。
    張志榮(2005)。國中學生個人特質與學業成就間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春興(2001)。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2)。學校體育新願景、一二三希望工程。學校體育,73,5-13。
    教育部(2006)。各級學校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臺北:教育部。
    陳如毓(2002)。國小四年級學童及父母危害健康行為的關係。國立臺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作忠(2002)。屏東地區原住民族國中生家庭因素與學業成就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如(2006)。台灣地區國中生背景因素及中介因素與英語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青達(2005)。文化資本與學業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芮淇(2000)。新竹市某高職學校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昭(2005)。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美昭、賴香如(2006)。台北市某國中學生運動社會心理、身體意象與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6,55-76。
    陳建州、劉正(2001)。重探學校教育功能-家庭背景因素影響力變化之研究。臺東師院學報,12(上),115-144。
    陳根旺(2003)。阿德勒取向探索活動對國小低自尊學生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素娥(2006)。國中生課後運動參與行為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國樑(2005)。都市原住民高中學生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探討----以桃園縣朝陽高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傳宗(2004)。規律運動與高三女生學業成績的相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嘉成(2004)。台北縣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陳曉佳(2003)。台灣地區國中學生文化資本、習性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樹成(2002)。國中學生人格傾向、休閒活動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彭臺臨(2006)。臺灣地區國民運動行為與政策意涵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曾瑞怡(2004)。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任要(2003)。苗栗市高中學生課後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智雄(2006)。不同樓層的學生在校身體活動量與規律運動習慣調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雅婷(2000)。國中女生早晚熟與身體意象、自尊及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楊淑雲(2005)。國小學童課間身體活動強度與體適能表現暨學業成績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瑩(1994)。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葉淑瑜(2002)。不同性別國中生的理化學習動機、學習方法與其學業成就關係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國欣(2004)。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趙麗雲(2002)。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暨發展策略。國家政策論壇, 2(4), 36-44。
    劉俐蓉(2002)。台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樹斐(2000)。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杏汶(2006)。國中生身體意象與體重控制行為之研究--以高雄縣某完全中學國中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志鵬(2003)。不同性別國小學童大肌肉動作發展與學業成就之相關與差異。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銘仁(2006)。國中生體育課參與動機及其身體活動的探討-應用自我決定理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方媛(2005)。國中生自尊現況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鄭秀足(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鄭招興(2006)。家長參與子女學習情形及其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研究以嘉義縣國中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賴俊生(2007)。規律運動與離島高中學生憂鬱傾向之研究-以國立馬公高中學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香如、李碧霞、吳淑敏、趙國欣、呂昌明、卓俊辰等(2006)。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衛生教育學報,25,73-104。
    戴良全(2003)。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伸裕(1997)。規律運動的生理適應。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初版,p60-73。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發展中心。
    鍾東蓉(2000)。台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譚康榮(2004)。誰家小孩學習成就最高?哪群學生心理最不健康?「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的初步發現。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通訊,13(1),p86-91。
    二、 英文部分: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0).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6th ed.). PA : Williams & Wilkins.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06).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2006 update.Dallas. Retrieved June, 02, 2006, from http://www.americanheart.org/downloadable/heart/1136308648540Statupdate2006.pdf.
    Battle, J. (1982). Enhancing self-esteem & achievement. Seattle, WA: Special Child Publications.
    Biddle, S. (1995). Exercise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66, 292-297.
    Bolognini, M., Plancherel, B., Bettschart, W., & Halfon, O. (1996). Self-esteem and mental health in early adolescence:Development and genderdifferenc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19, 233-245.
    Brain J. Sharkey,Steven E. Gaskill(2007).Fitness and health.( 6th ed.). Champaign, IL : Human Kinetics.
    Calfas, K. J., & Taylor, W. C. (1994).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on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adolescents. Pediatric Exercise Science, 6, 406-423.
    Carron, A. V., Hausenblas, H. A., & Estabrooks, P.A. (2003). The Psychology of Physical Activity. Boston: McGraw-Hill Press.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 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 100(2), 126-131.
    Coopersmith, S. (1967). 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 San Francisco and London: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Cusumano, J. A., & Robinson, S. E. (1992). The short term psycho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hatha yoga and progressive relaxation on female Japanese students. Apply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42, 77-90.
    Daniel, L. G., & King, D. A. (1995). Relationships among various dimensions of self-esteem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tudent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3008.
    Dishman, R. K. (1989). Exercise and sport psychology in young 6 to 8 years of age. In C. V. Gisolfi, & D. R. Lamd (Eds.), Perspectives in exercise science and sport medicine, Vol. 2. Youth, exercise, and sport. (pp. 47-98). Indianapolis, IN: Benchmark.
    Dishman, R. K. (1991). Increasing&maintaining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Behavior Therapy, 22, 345-378.
    Dishman R. K., & Buckworth, J. (1997). Adherence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W. P. Morgan (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mental health (pp. 63-80). Washington.DC: Taylor & Francis.
    Dishman R. K.,Sallis J. F., & Orenstein, D. R.(1985).The determin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Public Health Reports,100(2),158-171.
    Grunbaum,J.A.,Kann,L.,Kinchen,S.A.,Williams,B.,Ross,J.G.,Lowry,R., et al.(2002).Youth Risk 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2001.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72(8),313-328.
    Guindon, M. H. (2002). Toward accountability in the use of the self-esteem construct.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80, 204-214.
    Hughes,J.R.(1984).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habitual exercise:A critical review.Preventive Medicine,13(1),66-78.
    James, W. (1980).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Chicage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Janis, I. S. & Field, P. B. (1959). A behavioral assessment of persuasibility: Consistency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 I. Hovland & I. L. Janis (Eds.). 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 55-68. New Haven, CT: Yale Univ. Press.
    Kelder, S.H.,Perry, C.L.,Klepp, K.L.,& Lytle, L.L.(1994). Longitudinal tracking of adolescent smok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ood choice behaviors.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4(7),1121-1126.
    Kling, K. C., Hyde, J. S., Showers, C. J., & Buswell, B. N. (1999).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A Ma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5, 470-500.
    Leith, L. M. (2002). Foundations of 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 Morganton,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oughlin, J.L.,&TarasukJ.(2003).Smoking,Physical Activity,And Diet in North American Youth.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4(1),27-29.
    Mead, G. H. (1934). Mind, self, and society from the standpoint of a social behaviorist.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ope, A. W., McHale, S. M., & Cralighead, W. E. (1988). Self-esteem enhancement with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Richards, H. D. B., Johnson, G., Collins, D. J., & Wood, J. E. (2002). Predictive ability of self-handicapping and self-esteem in physical activity achievement contex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2, 589-602.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J:University Press.
    Shackelford, T. K. (2001). Self-esteem in marriag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0, 371-390.
    Tsai, J. L., Ying, Y. W., Lee, & Peter, A. (2001).Cultural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 A Study of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and Male Young Adults. Cultural Diversity &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7, 284-29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