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孟儀 |
---|---|
論文名稱: |
斯克里亞賓練習曲作品八之分析與演奏探討 |
指導教授: | 葉孟儒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8 |
中文關鍵詞: | 斯克里亞賓 、練習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1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斯克里亞賓共有三部練習曲(Op. 8, 42, 60),分別創作於其早、中、晚三個時期,皆有高難度的技巧和豐富的音響及音樂結構。本篇論文將針對練習曲作品八作相關研究及討論。
練習曲作品八包含十二首練習曲,大致上皆可分為ABA’三個段落,調性明確,樂句對稱工整,大致上未脫離功能和聲的結構,但常藉由增減和弦、半音階來增添音樂色彩,亦使用複節奏的手法,形成一種特殊的韻律感。
斯克里亞賓想要打破鋼琴之「聲響會隨彈奏時間逐漸消逝」的定律,除了利用踏板保留最初的音響外,他常設置一些音型,如震音、反複的琶音、重複和絃及八度或音堆,來增強並延續音響,並藉由左手的遠距離的低音音響、寬音域的分解和弦、跨樂句的伴奏音型等方式來豐富低音色彩。此外,在看似平常的伴奏音型中,也常隱藏著富歌唱性的旋律線條。
筆者參考論述斯克里亞賓之相關書籍,將其生平及創作特色撰寫於第二章,第三章將作品八之十二首練習曲的樂曲形式及調性綜合分析比較,並以藍列特(Samuel Ludwick Randlett, 1930- )在1966年發表的一篇探討「斯克里亞賓鋼琴語言的性質與發展」的論文為基礎,研究斯克里亞賓的鋼琴語法,第四章將十二首練習曲逐一就和聲及作品進行研究與分析,其中和聲分析以和弦的功能為導向,簡明地呈現和聲的進行與解決,此外,也提供一些練習和演奏方面的想法及建議。
中文部分
任真慧。〈探討史克里亞賓的音樂理念與實踐─以鋼琴作品為例〉。《關渡音樂學刊》No. 1(2004):153-176。
李宜盈。〈探討斯克里亞賓─鋼琴詩曲作品三十二:從創作手法到演奏技巧的運用及詮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3。
佐野光司,盧昌生譯。〈陶然詩人史克里亞賓─神與性的合一〉。《全音音樂文摘》第十卷第九期(1986):102-105。
岡田敦子,李宇光譯。〈史克里亞賓的手法〉。《全音音樂文摘》第十卷第九期(1986):106-112。
吳雅婷。〈斯克里亞賓鋼琴音樂探索〉。《台中音樂學報》第十九卷第一期(2005):213-242。
吳雅婷。〈俄國樂壇兩大巨擘(一)─史克里亞賓(上)〉。《古典音樂》No. 31(九月號,1994):96-101。
吳雅婷。〈俄國樂壇兩大巨擘(一)─史克里亞賓(下)〉。《古典音樂》No. 32(十月號,1994):98-104。
林公欽。〈談史克里亞賓的鋼琴音樂〉。《世紀末的回顧─二十世紀音樂與音樂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1997):75-92。
紀孟婷。〈斯克里亞賓鋼琴奏鳴曲作品三十與作品五十三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碩士論文,2006。
高筱晶。〈史克里亞賓鋼琴詩曲作品32,72之作品研究及詮釋探討〉。東吳大學碩士論文,2007。
陳靖敏譯。〈史克里亞賓及其作品〉。《全音音樂文摘》第二卷第四期(1973):79-83。
陳國修。〈朝向火焰─史克里亞賓的音樂〉。《音樂月刊‧唱片評鑑》No. 122(十一月號,1992):132-135。
葉綠娜。〈史克里亞賓第十號鋼琴奏鳴曲,作品七十,現代主義綻放的神祕光輝〉。《古典音樂》No. 3(五月號,1992):42-43。
塚谷晃弘,林宜學譯。〈神秘與陶然的世界—談史克里亞賓〉。《全音音樂文摘》第二卷第四期(1973):84-88。
赫洛德.荀伯格,李鴛英譯。〈史克里亞賓與拉赫曼尼諾夫─神秘主義與憂愁〉。《全音音樂文摘》第十卷第九期(1986):76-86。
謝舒雅。〈史克里亞賓《鋼琴前奏曲》作品十一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碩士論文,2004。
顏心童。〈神祕主義者與色彩幻化家─史克里亞賓〉。《古典音樂》No. 49(三月號,1996):32-35。
譚瑪拉‧尼可萊伍娜、格倫─古爾基麥洛,李靚譯。〈史克里亞賓與其詮釋者〉。《全音音樂文摘》第十卷第九期(1986):113-121。
西文部分
Bowers, Faubion. “How to Play Scriabin”, The Piano Quarterly 19, no.74(1970-1971): 12-18.
Bowers, Faubion. Scriabin, a biograph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96.
Bowers, Faubion. The New Scriabin: Enigma and Answer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3.
Burge, David. Twentieth-century piano music.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1990.
Gillespie, John. Five centuries of keyboard music: an historical survey of music for harpsichord and piano.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72.
Gordon, Stewart. A history of keyboard literature: music for the piano and its forerunners. New York: Schirmer Books, c1996.
Hull, A. Eaglefield. A Great Russian Tone-Poet: Scriabin. New York: AMS Press, 1970.
Kim, Heasun. A study of selected preludes of Alexander Scriabi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96.
Leonard, Richard Anthony. A History of Russian Music.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8.
Lin, Wen-ching. The Scriabin sound and style: an analysis of “ Twelve etudes opus 8”. Coral Gables, Fla. : University of Miami, 1994.
Lockwood, Albert. Notes on the literature of the piano.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68.
MacDonald, Huge. Skryabi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Randlett, Samuel. “Gongs and Moires,” Clavier 11, no.1 (1972): 14-15
Randlett, Samuel Ludwick.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criabin’s Pianistic Vocabulary. D. Mus., Illo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1966.
Rosenfeld, Paul. Discoveries of a Music Critic.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 1936.
Rosenfeld, Paul. Musical Portrait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Howe, 1920.
Rudakova, Ye. N, and Kandinsky, A. I. Scriabin, His Life and Times.Translated by T. Chistyakova. Neptune City, N.J. : Paganiniana Publications, c1984.
Schloezer, Boris de. Scriabin: Artist and Mystic. Translated by Nicolas Slonimsk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Swan, Alfred J. Scriabin. New York: Da Capo Press, 1923.
樂譜部分
史克里亞賓。《練習曲集》。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Scriabin, Alexander Nikolayevich. 12 Etudes. Edited by K. Igumnov and Y. Milshtein. Moscow,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