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曉昀
Shiau-yun Chen
論文名稱: 明代女性復仇故事的文化史考察
Stories of Women’s Revenges in the Ming Dynasty: A Cultural Survey
指導教授: 林麗月
Lin, Li-Yueh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8
中文關鍵詞: 女性暴力復仇倫理性別史文化史歷史書寫明史
英文關鍵詞: women violence, revenge, ethic, gender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historial writing, Ming dynas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18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由女性暴力與女性柔弱的衝突為問題,探討明人崇揚的女性復仇故事。首先考察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復讎」的種種理解,和相應的的報應觀、果報觀,鋪陳中國「復仇報惡」的思想背景。再以富含倫理意義的法律文獻、女教書以及正史方志為主,分析女性復仇故事。
    從法律文獻中可看到,司法官員從維護倫理、人間正義的角度,寬宥「生」的復仇者,並為無法復仇而「死」的冤屈者復仇。司法官員除了援用復仇法理寬宥復仇者,也刻意在某些案件上援用特殊的法條,以「法官造法」的方式,改變對於犯罪者的懲處。司法官員是律文、法律案件的詮釋者,他們刻意將刑事案情導向某種解釋,以依循明代既有的倫理思考。
    在崇揚道德教化的書籍中,以「復仇之義」為名的暴力犯罪,因道德前提而被消弭,不再有矛盾。以道德為名的復仇者,其性別之分也並不重要。激烈的復仇孝行和貞節,才是倫理書強調的重心。以女性為預設讀者的女教書中,為夫復仇的傳記由於涉及「為婦」身分,便轉而強調婦女的貞節,而可看到女性復仇故事的性別要素。文本之外,女教書的插圖則以不同的的方式闡釋女性復仇故事,並凸顯某些「女性特質」。
    正史方志的書寫,反映了明代文人轉述傳抄「女性復仇故事」,並將明代的倫理文化移植到女性故事的過程。唐代的「謝小娥傳」,在明人的刪改添加中,由「謝小娥復仇」,趨向「謝小娥貞節」,成為富含明代倫理價值的故事。明代史書對於當代女性復仇故事的記載,同樣凸顯了貞節。著重於女性寧可自殺也「不肯事仇」的貞烈,而不是對仇人的主動傷害。此種書寫仍強調婦女貞節,不過由於殺父、殺夫之仇的敘事要素,在似乎千篇一律的貞節記載中,出現不同的思考與詮釋。
    在文人士大夫的重述改寫中,女性復仇故事的原貌並非那麼重要。文人的改寫與個人生命經驗的關係,如何反映明代的文化觀念,才是本文探討的課題。明代文人著意女性貞節、義烈,強調故事情節的奇特激烈,並以女子義烈激勵、批評男子。然而在看似一致的書寫趨向中,士人其實仍有個人的詮釋與書寫,透過女性復仇的故事,反映了士人群體趨同且變異的歷史圖像。

    目次 緒論 研究緣起…………………………………………………………………………1 相關研究回顧……………………………………………………………………3 論文架構與史料運用……………………………………………………………11 第一章 復仇報惡的倫理思想 第一節 「復仇之義」:復仇的倫理和法理…………………………………14 第二節 「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儒家倫理與報應思想的疊合…………22 小結……………………………………………………………………………27 第二章 生與死:明代司法官員的復仇觀 第一節 「情若可原」:原情量罪的判案原則………………………………31 第二節「正法凜凜」:刑案中理直冤伸……………………………………40 小結……………………………………………………………………………54 第三章 垂範與規範:明代女教書中的復仇與倫理 第一節「復仇死孝」:父母之仇的性別分析…………………………………59 第二節「報仇似俠」:作為女子教材的復仇文本……………………………64 第三節「宛然逼真」:作為女子教材的復仇圖像……………………………79 小結………………………………………………………………………………88 附錄一:「為父報仇」傳記贊語………………………………………………91 附錄二:「為夫報仇」傳記贊語………………………………………………96 第四章 重述與流轉:明代史志中的女性復仇故事 第一節 前代女性復仇故事的轉述—以謝小娥故事為例……………………102 第二節 當代女性復仇故事的書寫與傳衍……………………………………108 小結 ……………………………………………………………………………121 結論………………………………………………………………………………123 徵引書目…………………………………………………………………………129

    徵引書目
    壹、古籍史料

    一、政書典籍

    (漢)鄭玄注,(清)阮元校刊,《尚書》,收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鄭玄注,(清)阮元校刊,《周易》收於《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鄭玄注,(清)阮元校刊,《禮記》收於《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鄭玄注,(清)阮元校刊,《儀禮》收於《 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中華書局,1981。
    (漢)范曄,《後漢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
    (唐)劉昫,《舊唐書》,臺北:中華書局1975。
    (明)胡廣,《禮記大全》,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解縉等,《古今列女傳》,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52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明)徐溥(1428-1499)等,《明會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17-618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明) 李賢,《大明一統志》,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天順五年 (1461) 御製序刊本。
    (明)李賢等,《明一統志》,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472-47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世祖,《御定內則衍義》,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719冊,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清)陳夢雷纂輯,《古今圖書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34。
    (清)張廷玉等,《明史》,臺北:中華書局,1966。
    (民國)黃彰建編著,《明代律例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79。

    二、地方志

    [嘉靖]《常熟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
    [萬曆]《新修南昌府志》,收於《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0,據日本內閣文庫藏明萬曆十六年 (1588) 刻本影印。
    《常熟縣志》,據明弘治十二年(1499)跋,萬曆四十六年(1618)修,崇禎十二年(1639)修鈔本刊本攝製,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
    [康熙]《常熟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第21冊,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同治]《蘇州府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縣志輯》,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第七、八、九冊。

    三、文集、筆記、小說及其他

    (明)應檟,《大明律釋義》,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86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據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三十一年廣東布政使司刻本影印。
    (明)唐順之,《荊川集》,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6冊,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明)吳震元,《奇女子傳》,收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2輯,臺北:天一出版社,據明刊本影印。
    (明)呂坤,《閨範》,收於《中國古代版畫叢刊二編》,第5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明啟禎間新安泊如齋刊本重印,1994。
    (明) 呂坤,《呂新吾先生去偽齊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161冊,廣東:齊魯書社,1997。
    (明)汪氏輯,《繪圖烈女傳》,臺北:正中書局,1979,據清知不足齋藏版重印。
    (明)雷夢麟撰,李俊、懷校鋒點校,《讀律瑣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明)王肯堂,《律例箋釋》,東京大學藏萬曆四十年序刊本。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臺北:里仁書局,1983。
    (明)凌濛初,《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2007版。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2006。
    (明)安遇時編,《包龍圖判百家公案》,收於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三輯「公案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明)余象斗,《皇明諸司廉明奇判公案傳》收於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第三輯「公案小說」,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明)蘇良泮彙編,《重刻釋音參審批駁四語活套》,收於《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明)蘇茂相輯,《新刻官板律例臨民寶鏡所載審語鏡》,收於《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明)張肯堂,《 辭》,收於《歷代判例判牘》,第四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明)祁彪佳,《蒲陽讞牘》,收於《歷代判例判牘》,第五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明)蔡葆真,《孝紀》,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傳記類,第88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據明崇禎十二年刻本,1996。
    (明)周清源,《西湖二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明)顧炎武,《日知錄》,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58冊,臺北:商務出版社,1983。
    (明)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王夫之,《龍舟會》,收於《船山遺書》,卷3,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明)陸應陽輯,(清)蔡方炳增輯,《廣輿記》,清康熙崇禎刻本,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18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金古良,《無雙譜》,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1996。
    (清)魏息園編,《繡像古今賢女傳》,北京:中國書店,1998,據光緒34年刊本重印。
    (清)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

    貳、今人論著

    一、 中文專書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著,杜正貞,張林澤 ; 趙世瑜校,《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衣若蘭,《史學與性別:《明史.列女傳》與明代女性史之建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李貞德主編,《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
    周天游,《古代復仇面面觀》,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2。
    周心慧《中國古代版刻畫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
    周芜编,《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上海美術出版社,1988。
    祝重壽,《中國插圖藝術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臺北:三民書局,1965。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明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65。
    葛兆光,《中國古代文化講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楊雪峰,《明代的審判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
    楊聯陞,《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3。
    葉芳如,《明清以來的萬貴妃形象—歷史書寫的考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6。
    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7。
    費絲言,《由典範到規範--從明代貞節烈女的辨識與流傳看貞節觀念的嚴格化》,臺北:台大文史叢刊,1998.6。
    劉芳如、張華芝主編,《群芳譜—女性形象與才藝》,臺北:故宮博物院,2003。
    劉翠溶,《明清時期家族人口與社會經濟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2。
    鄭冠榮,《從鄭貴妃到客氏:晚明政爭中的幾個宮闈女性》,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霍存福,《復仇 報復刑 報應說-中國人法律觀念的文化解說(邊緣刑法學叢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戴鈞良等主編,《古今地名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薛冰著,《中國版本文化叢書‧插圖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1984。

    二、中文論文

    Pieter Spierenburg,汪采樺譯,〈暴力與文化—二或三個世界中的流血事件〉,《新史學》,17:3(2006.09),頁145-182。
    王璦玲,〈洗冤補恨—清初公案劇之藝術特質與其文化意涵〉,收於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頁21-104。
    邢義田,〈格套、榜題、文獻與畫象解釋──以失傳的「七女為父報仇」漢畫故事為例〉,收入氏編,《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183-234。
    余輝,〈世俗與雅趣交相輝映——談明末清初以來的仕女畫〉,《紫禁城》,3
    (1995),頁18-23。
    李貞德、梁其姿,〈導言〉見氏編,《婦女與生活》,收入《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第9冊,頁1-10。
    李隆獻,〈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以《春秋》三傳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22期(2005),頁99-150。
    ———,〈兩漢復仇風氣與《公羊》復仇理論關係重探〉,《臺大中文學報》,27期(2005),頁71-121。
    ———,〈兩漢魏晉南北朝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臺大文史哲學報》,68期(2008),頁39-78。
    ———,〈隋唐時期復仇與法律互涉的省察與詮釋〉,《成大中文學報》,20期(2008),頁79-109。
    李豐楙,〈暴力敘述與謫凡神話:中國敘事學的結構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3(2000.7),頁147-158。
    何佩馨,〈張肯堂《 辭》導論與選讀〉,發表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審判:理論與實踐」研讀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法律史研究室,2004年第二次研討會。
    巫仁恕,〈節慶、信仰與抗爭──明清城隍信仰與城市群眾的集體抗議行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34(2000),頁145-210。
    林郁沁著,郭汛徹譯,〈公德或私仇──1930年代中國「情」的國族政治〉,收入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
    林慶彰,〈《五經大全》之修纂及其相關問題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創刊號(1991),頁361-383。
    林麗月,〈孝道與婦道:明代孝婦的文化史考察〉,《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6期(1998),頁1-29。
    ———,〈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
    究》,13(2005),頁1-24。
    邱澎生,〈真相大白?明清刑案中的法律推理〉,收入熊秉真編,《讓證據說話‧中國篇》,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頁135-198。
    高彥頤,〈緒論:從”五四”婦女史觀再出發〉,收於《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頁1-28。
    陳登武,〈「復仇」—國家公權與私刑的兩難〉,收入氏著《從人間室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5,頁224-252。
    陳曉昀,〈閨範‧謝娥殺盜與相關史料之分析〉,《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6期(2009),頁251-271。
    莊以馨,〈從《刑案匯覽》看清代〈威逼人致死〉律例的法律論述〉,發表於「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審判:理論與實踐」研讀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法律史研究室,2004年第九次研討會。
    野村鮎子著,涂翠花譯,〈士大夫如何書寫家中女性—試從性別觀點研究古典文學〉,《當代》第214期∕復刊第96期(2005),頁70-87。
    野村鯰子,〈明清散文中的女性與家庭暴力書寫〉,《中國近代婦女史研究》,第16期(2009),頁209-225。
    張濤,〈被肯定的否定—從《清史稿.列女傳》中的婦女自殺現象看清代婦女境遇〉,《清史研究》2001:3,頁40-49。
    單國強,〈古代仕女畫概論〉,《故宮博物院院刊》, 1(1995),頁31-45。
    凱瑟琳.卡利茲(Katherine Carlitz),〈慾望、危險、身體--中國明末女
    德故事〉,收於《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頁157-186。
    楊玉成,〈啟蒙與暴力:李卓吾與文學評點〉,林明德、黃文吉主編:《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頁902-986。
    劉芳如,〈明中葉人物畫四家(一)杜菫〉,《故宮文物月刊》,209期,頁32-57。
    ———,〈明中葉人物畫四家(二)周臣〉,《故宮文物月刊》,210期,頁98-109。
    ———,〈明中葉人物畫四家(三)唐寅〉,《故宮文物月刊》,211期,頁56-79。
    ———,〈明中葉人物畫四家(四)仇英〉,《故宮文物月刊》,209期,頁98-131。
    劉秉愉,〈正位於內—傳統社會的婦女〉,收於《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143-187。
    劉靜貞,〈依違於私情與公義之間--孟姜女故事流轉探析〉,收入《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頁83-108。
    魏剛,〈從《明史列女傳》看背離禮教的社會“逆流” 〉,收於《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頁73-81。
    濱島敦俊,〈方志與鄉紳〉,《暨南史學》,第六號(2003),頁239-254。

    三、外文專書、論文

    川村康,〈宋代復仇考〉,收於宋代史研究會編輯,《宋代の規範と習俗》(東京:汲古書院,1995),頁3-27。
    牧野巽,〈漢代的復讎〉,收入《牧野巽著作集》,第2卷《中國家族研究》下(東京:御茶水書房,1980),頁3-59。
    荷見守義,〈『明史』と『明實錄』のあいだ—孫氏評価をめぐって—〉,《中央大學アジア史研究》第24號,《菊池英夫教授山崎利男教授古稀記念アジア史論叢》,2000.3,頁113-1
    Carlitz, Katherine. “The Social Uses of Female Virtue in Late Ming Editions of
    Lienü Zhuan,” Late Imperial China 12.2(1991), pp. 117-152.
    Carlitz, Katherine. “Writing for Women and Writing Oneself:LU kun’s Gui Fan Shuo andShen Yin Yu,”(中文譯為:〈寫給女人與寫給自己:呂坤的閨範圖說與呻吟語〉),發表於性別的文化建構:性別文本身體政治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5月24、25日,由清華大學兩性與社會研究室主辦,以英文發表。
    Huang, Martin.(黃衛總)Negotiating Masculinit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6.
    Hegel, Robert. “Imagined Violence: Representing Homicide in Late Imperial
    Crime Reports and Fiction,”《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期(2004),頁
    61-89。
    Lee, Jender. “Conflict and Compromise between Legal Authority and Ethical Idea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Revenge in Han Times,”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1(1988),頁359-408。
    Lu, Weijing. True to Her Word: the Faithful Maiden Cul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Mann, Susan. “Historical Chang in Female Biography from Song to Qing Times: The Case of Early Qing Jiangnan (Jiangsu and Anhui Provinces),”in Transac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Orientalists in Japan 30(1985), pp. 65-77.
    Theiss, Janet. Disgraceful Matters: the Politics of Chas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