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映璇 Chen, Ying-Hsuan |
---|---|
論文名稱: |
《聽,1967》-〈歐樂思-史惟亮檔案〉重返部落影音紀錄 “Listen, 1967”-The Documentary of ‘Osterwalder-Shih Wei-Liang Archive’ Returning to Tribe |
指導教授: | 黃均人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7 |
中文關鍵詞: | 歐樂思-史惟亮檔案 、民歌採集運動 、田野調查與採集 、多媒體影音製作 |
英文關鍵詞: | Osterwalder-Shih Wei-Liang Archive, Folksong Collective Movement, Fieldwork, Multimedia Audiovisual Produc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GE.003.2018.A1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9 下載: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2013年來自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的「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由歐樂思神父無私贈與臺灣後,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再添一筆資料。2017年臺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學生,帶著檔案中的錄音資料返回部落,本文以影像紀錄了該研究歷程,並試圖以紀錄片的手法將其呈現。
本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文獻的探討,透過「民歌採集」運動文獻的爬梳,試圖釐清1960年代學者發起「民歌採集」運動的始末與其時代背景;另一方面則是臺灣原住民主題相關紀錄片發展之概述,從中觀看相似主題之作品,作為製作影片之參考範本。第二部分為影片的製作,在內容方面,從田野調查與採集的訪談內容中,筆者整理出三個面向,作為影片發展的主軸,分別為:「族群歷史記憶」、「文化傳承現況」、「對至親的思念」,欲藉由在地耕耘部落文化的族人傳述,使觀者了解部落歌謠文化的內涵與現況,並有所反思;在技術方面,田野採集的現場未竟事宜,使得後製工作較為困難,此部分筆者試圖運用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與聲音編輯軟體pyramix等,進行影像與聲音的修正。
In 2013, ‘Osterwalder-Shih Wei-Liang Archive’, which was donated by Mr. Alois Osterwalder, from Ostasien-Institut e.V., bring the new documents to the Folksong Collective Movement of 1960s. In 2017, the students of Graduate Institute of Ethnomusicology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brought the recordings, which from ‘Osterwalder-Shih Wei-Liang Archive’ back to the original tribe. This article recorded the research process by audiovisual film and presented the result 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ry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part is the literature discussion about ‘The Folksong Collective Movement’ that tried to clarify the process and background of the movement in 1960s. On the other hand, discus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documentary that was related to Taiwanese aborigines. Take those genres of documentary works as the reference of presentation film of this article. The second part is the film production. In terms of content, from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collection of interview content, the author sum up three aspects as the main theme of film development: ‘Historical Memory of Ethnic Groups’, ‘Status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Missing to Relatives’. In order to let the audience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tribal song culture and to reflect on it by the description by the tribal people who work in the tribal culture. In terms of technique of filmmaking, the bad footage took during the fieldwork make the production of film so difficult that the author try to apply Final Cut Pro and Pyramix to adjust the video and audio.
一、專書著作
王慰慈主編。《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1930-2003》。臺北:同喜文化,2006。
史惟亮。《論民歌》。臺北:幼獅書店,1967。
李道明。《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修訂二版)》。臺北:三民,2015。
吳榮順、賴宜絜、林弘志、黃馨瑩、吳思瑤、吳景涵、陳維瑩。《重返部落・原音再現:許常惠教授歷史錄音經典曲選(一)花蓮縣阿美族音樂篇》。國立臺灣傳藝總處籌備處傳藝中心,2010。
游惠貞。《紀錄亞洲》。臺北:遠流,2014。
Michael, Rabiger.《製作紀錄片【全新增訂第五版】》(Directing the Documentary,5th ed.)。王亞維、喻溟 譯。臺北:遠流,2016。
二、期刊雜誌
王慰慈。〈台灣紀錄片的類型發展與分析-以Bill Nichols的六種模式為研究基礎〉。《廣播與電視》第二十期(2003/01):1-33。
李道明。〈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52(1985/11):76-81。
李道明。〈從紀錄片的定義思索紀錄片與劇情片的混血形式〉。《戲劇學刊》第十期(2009):79-109。
胡台麗。〈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1期(1991):183-208。
胡台麗。〈靈性傳統的變遷與轉化-從胡臺麗民族誌影片析論文化媒體的「中介」實踐〉。《東吳中文學報》32期(2016/11):271-292。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影音文獻〉。《原住民族文獻雙月刊》第四期(2012)。
原住民族委員會。〈我們・噶瑪蘭 Aida・Kavalan〉。《原住民族文獻雙月刊》第十九期(2015)。
陳俊斌。〈「民歌」再思考:從《重返部落》談起〉。《民俗曲藝》178期(2012/12):207-271。
黃均人。〈淺論音樂檔案的保存策略與方法:以《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的工作為例〉。《音樂研究》26期(2017/05):31-69。
三、學術論文
阮琬琪。〈從《歐樂思-史惟亮檔案》探華歐學社音樂計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音樂學組碩士學位論文,2016。
高淑娟。〈從田野到舞台:以馬蘭阿美族「杵音・響雷・馬亨亨」歌舞劇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亭卉。〈許常惠的音樂行腳-「民歌採集運動」、「民族音樂調查隊」、「彰化縣民俗曲藝田野調查」之影音呈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多媒體應用組碩士論文,2011。
陳宣伶。〈部落的聲音— 一九七○年代之後原住民音樂的轉折與創新〉。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陳詩婷。〈史惟亮再探與多媒體紀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多媒體應用組碩士論文,2010。
郭郁婷。〈臺灣原住民創作歌謠之研究—以已出版的阿美、卑南、鄒族之影音資料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7。
張怡仙。〈民國五十六年民歌採集運動始末及成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張逸方。〈紀錄片《再見了,菲林》創作理念與製作說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在職碩士班碩士學位論文,2015。
黃姿盈。〈原住民歌舞團體的演出形式與音樂內容— 以「杵音文化藝術團」為例〉。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詹雅筑。〈從工作歌謠辭看馬蘭阿美生活經驗之變遷〉。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廖珮如。〈「民歌採集」運動的再研究〉。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四、影音資料
木枝・籠爻 導演、胡家瑜 製作。《收藏的平埔記憶-再現噶瑪蘭與凱達格蘭的聲影》。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DVD。
李竹旺。《Amis旮亙的舞樂音》。輝洪,2009。DVD。
胡台麗。《愛戀排灣笛》。2000。DVD。
胡台麗。《讓靈魂回家》。2012。DVD。
虞戡平。《我的部落我的歌》。光華傳播,2005。DVD。
蔡政良。《阿美嘻哈》。充電趣文化,2011。DVD。
龍男‧以撒克‧凡亞思。《很久沒有敬我了你》。國立中正文化中心,2011。DVD
五、訪談
林清美 專訪。洪嘉吟、蔡儒箴 採訪(臺東: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2017年5月9日)。錄影錄音。
洪渟嵐 專訪。洪嘉吟 採訪(臺東: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2017年5月9日)。錄影錄音。
胡榮華、林玉英專訪。洪嘉吟 採訪(臺東:胡榮華住宅,2017年7月13日)。錄影錄音。
孫民英 專訪。洪嘉吟、蔡儒箴 採訪(臺東: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2017年5月9日)。錄影錄音。
孫秀玉 專訪。洪嘉吟、蔡儒箴 採訪(臺東:萊灣民宿,2017年5月8日)。錄影錄音。
孫秀玉 專訪。蔡儒箴 採訪(臺東:卑南族花環部落學校,2017年7月17日)。錄影錄音。
孫優女、孫大山、林蕙瑛 專訪。洪嘉吟、蔡儒箴 採訪(臺東:孫優女住宅,2017年5月10日)。錄影錄音。
高淑娟 專訪。洪嘉吟 採訪(臺東:逗宅甘青年旅館,2017年5月7日)。錄影錄音。
郭美玉、吳加祿 專訪。洪嘉吟 採訪(臺東:郭美玉、吳加祿住宅,2017年5月7日)。錄影錄音。
陳璽伍、羅志賢 專訪。洪嘉吟 採訪(臺東:馬蘭部落聚會所,2017年5月9日)。錄影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