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王信杰 |
---|---|
論文名稱: |
元代刑罰制度研究──以五刑體系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陳登武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9 |
中文關鍵詞: | 五刑制度 、《泰和律》 、加徒減杖 、近世新五刑 、《元典章》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8 下載:3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最特殊的朝代之一,是北亞草原民族首度征服全中國的政權,在政治、社會各方面都帶來極大的衝擊,學者討論元代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多研究其特殊性,而常忽略其在中國歷史發展的延續性。這種現象也反映在法制史研究上。民初程樹德於《九朝律考》中所畫律系表:漢律→後魏律→北齊律→隋開皇律→唐律→宋刑統→明律→清律。一望即知少了元代,而法制史學者如楊鴻烈、徐道鄰均對遼、金、元三朝不甚關注。普遍來說,學界鮮少關注遼金元法律對明清法律的重大影響。本文將透過元代刑罰制度──笞、杖、徒、流、死五刑體系的建立,考察元代在中國法制史上該有的地位。
笞杖刑方面,元代發展出尾數為七的笞杖刑,大異於其他朝代且共有十一等,自七下至五十七下為笞,有六等笞刑;六十七下至一百零七下為杖,有五等杖刑。其中一百零七下的刑度位階帶來兩種不同的觀察面向,一說是本於元世祖忽必烈的「天饒他一下、地饒他一下、朕饒他一下」為由的減三下之說。一說為本意減三下卻無意之中發展成了加七下,是故導致一百零七下的出現。兩種說法都沒錯,只是沒有闡釋出元代刑罰體系建立的複雜性,因為國初行用十一等笞杖刑加死刑共十二等的刑罰來代換金宋舊律的律定刑,於是乎同為笞杖刑卻有不同的來源與設定目的。
徒刑方面。是針對屬於自由刑的徒刑,自宋代行折杖法之後,自由刑與原先《唐律》的設計出現巨大改變,金代徒刑類似隋代徒刑有附加杖,有五年七等徒,更有代流役。元初將金之徒流刑轉為擊打笞杖的方式執行,到了頒布〈鹽法通例〉、〈強竊盜賊通例〉等法令,出現了兩種來源不一的徒刑,此時類似金代的徒刑附加杖也一併恢復。透過判決徒刑的案例,依時間先後分析元代徒刑的演變過程,並討論「加徒減杖」制度在元代刑罰體系建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用。
元代的流刑與死刑。討論生刑之最的流刑與剝奪性命的死刑。元代流刑出現多種說法,一是二千里比移鄉接連、二千五百里遷徙屯糧、三千里流遠出軍;一是說遼陽、湖廣、迆北,或大致上南人流放至北方,北人流放至南方,到底何者說法較符合歷史事實,為何會發展出這種南北對調,富含任務性質的流刑,此外要討論與流刑十分相似的遷徙(遷移)刑,其設立緣由與施用的對象。死刑方面要探討元代死刑的執行率,與影響死刑執行的幾種原因,在看過元代仁慈的一面後,還要接著討論殘忍的凌遲處死,針對所見凌遲處死的法律條文或案例,整理出施行對象,並處理「敲」這個詞語,考訂元代是否以「敲」一詞表示杖殺。
最後本文提出元代法律創設過程中三個重要因素─「世祖成憲」、「蒙古舊慣」以及「唐金舊例」,三者相互作用之下決定了日後為明清律繼受的複式刑罰「近世新五刑」。
一、傳統文獻
不著撰人,《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景印元刻本,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方齡貴校注,《通制條格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1。
王惲,《秋澗先生大全文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札奇斯欽譯註,《蒙古秘史 新譯並註釋》,臺北:聯經出版,1979。
宇文懋昭著,崔文印校證,《大金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6。
吳澄,《臨川吳文正公集》,元人文集珍本叢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志費尼著 何高濟譯、翁獨健校訂,《世界征服者史》,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沈家本,《歷代刑法分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沈家本,《歷代刑法考附寄簃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
沈家本,《歷代律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拉施特主編、余大鈞、周建奇譯,《史集》,第一卷 第二分冊,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
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
夏原吉監修,胡廣等總裁,《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縮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民國五十一年刊本。
島田正郎主編,《中國法制史料》第二輯第二冊,臺北:鼎文出版社,1979。
島田正郎主編,《中國法制史料》第二輯第三冊,臺北:鼎文出版社,1979。
徐元瑞等撰,楊納點校,《吏學指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
脫脫等撰,《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脫脫等撰,《遼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郭成偉點校,《大元通制條格》,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陳高華等點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華書局,2011。
陳得芝、邱樹森、何兆吉輯點,《元代奏議集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陶宗儀撰,《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1959。
程鉅夫,《程雪樓文集》,元代珍本文集彙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
程樹德,《九朝律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黃時鑑輯點,《元代法律資料輯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黃時鑑點校,《通制條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楊士奇等撰,《歷代名臣奏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楊瑀,《山居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06。
葉子奇,《草木子》,北京:中華書局,2010。
薛允升著、懷校鋒‧李鳴點校,《唐明律合編》,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編,《至正條格》(校註本),城南:韓國學中央研究院,2008。
懷效峰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竇儀著,薛梅卿點校,《宋刑統》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蘇天爵著,陳高華、孟繁清點校,《滋溪文稿》,北京:中華書局,1997。
蘇天爵編,《國朝文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四部叢刊本。
二、現代論著
中文部分
仁井田陞著、栗勁、霍存福等編譯,《唐令拾遺》,吉林:長春出版社,1989。
內蒙古典章法學與社會學研究所編,《成吉思汗法典及其原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亦鄰真,《亦鄰真蒙古學文集》,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吳海航,《元代法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吳海航,《元代條畫與斷例》,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9。
吳謹伎,〈六贓罪的效力〉文收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頁161-227。
吳謹伎,〈論唐律「計贓定罪量刑」原則──以名例律之規定為主〉文收高明士主編,《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頁187-230。
李崇興、祖生利、丁勇著,《元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李崇興、祖生利著,《《元典章‧刑部》語法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孟祥沛,《中國傳統行刑文化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林茂松,《中國法制史探索》,臺北:正典出版文化有限公司,2005。
武波,〈元代刑法體系中的出軍制度探析〉文收《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06,頁79-84。
姚大力,〈論元代刑法體系的形成〉,收入柳立言編,《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和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頁83-128。
姚大力,《蒙元制度與政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姚大力、郭曉航,〈泰和律與元初的刑政〉收入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頁423-480。
柏清韻(Bettine Birge),〈遼金元法律及其對中國法律傳統的影響〉,收於柳立言編,《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頁141-191。
柳立言編,《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與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
胡小鵬、李翀〈試析元代的流刑〉文收《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6卷第六期,2008。頁57-61。
胡興東,《中國古代判例法運作機制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宮崎市定,〈宋元時代的法制與審判機構──《元典章》的時代背景與社會背景〉,收入楊一凡總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篇,第3卷,「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宋遼西夏元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1-121。
島田正郎,《北亞洲法制史》,臺北:中國文化學院,1964。
島田正郎撰、葉潛昭譯,《東洋法史─中國法史篇》,臺北:鼎文書局,1979。
徐道鄰,《中國法制史論略》,臺北:正中書局,1953。
祖生利、李崇興點校,《大元聖政國朝典章‧刑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高明士主編,《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
高明士主編,《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張帆,〈金元六部及相關問題〉收入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頁423461。
張晉藩主編,《中國法制史研究綜述(1949─1989)》,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0。
張斐怡,〈蒙元統治下親屬殺傷罪的處理及其意義〉收入於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政大歷史系等出版,2008。
郭東旭,《宋代法制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0。
郭曉航、姚大力,〈金《泰和律》徒刑附加決杖考〉收入楊一凡總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篇,第5卷,《歷代法制考‧宋遼金元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469-484。
陳俊強,〈試論唐代流刑的成立及其意義〉,文收高明士主編,《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頁263-274。
陳昭揚,〈金代的杖刑、杖具與用杖規範〉收入於臺師大歷史系,中國法制史學會,唐律研讀會主編《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臺北:元照出版社,2011),頁頁73-93。
陳高華,〈元史研究新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
陳顧遠,《中國法制史概要》,臺北:三民書局,1965。
曾代偉,《金律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
曾代偉著,《金元法制叢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植松正,〈元初法制史一考─與金制的關係〉,收入楊一凡總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丙篇,第3卷,《日本學者考證中國法制史重要成果選譯‧宋遼西夏元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203-232。
馮修青,〈元朝的流放刑〉,文收《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第四期。43-49頁。
黃時鑑,〈《大元通制》考辨〉,收入柳立言編《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與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頁16-37。
楊鴻烈,《中國法律發展史》,上海:上海書局,1990。
葉潛昭,《金律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
蒙思明,《元代社會階級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箭內亙著,陳捷、陳清泉譯,《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
蕭啟慶,《西域人與元初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66。
蕭啟慶主編,《蒙元的歷史與文化: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戴建國,《宋代刑法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戴建國,《宋代法制初探》,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
薛梅卿,〈《刑統賦》及解疏本初考〉一文收入楊一凡總主編,《中國法制史考證》甲篇,第5卷,「歷代法制考‧宋遼金元法制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頁1-20。
魏殿金,《宋代刑罰制度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
蘇振申,《元政書經世大典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日文部分
安部健夫,《元代史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70。
小林高四郎,《モンゴル史論考》,東京:雄山閣,1983。
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刑法》,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59。
仁井田陞,《中国法制史研究─法と慣習.法と道德》,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64。
大島立子,〈新出『至正條格』の紹介──『通制條格』との比較から〉收入大島立子主編,《前近代中国の法と社会──成果と課題》,東京,東洋文庫,2009。
瀧川政次郎,《中国法制史研究》,東京:巌南堂書店,1979。
辻正博,〈杖刑と死刑のあいだ──宋代における追放刑‧労役刑の展開〉收入梅原郁主編,《前近代中國の刑罰》(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頁212-216。
辻正博,〈唐代流刑考〉文收梅原郁主編《中國近世の法制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3),頁73-110。
辻正博,《唐宋時代刑罰制度の研究》,京都: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0。
島田正郎,《北方ユーラシア法系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81。
徳永洋介,〈金元時代の流刑〉,收入梅原郁主編,《前近代中国の刑罰》,(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7),頁285-322。
梅原郁主編,《前近代中國の刑罰》,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6。
梅原郁主編,《中國近世の法制と社會》,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93。
梅原郁主編,《訳註中国近世刑法志》,東京:創文社,2002。
淺井虎夫,《支那ニ於法典ケル編纂ノ沿革》,東京:京都法學會,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