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洪庸睆 HONG, YONG-HUAN |
---|---|
論文名稱: |
波柏的科學方法論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 |
指導教授: |
楊深坑
Yang, Shen-K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畢業學年度: | 73 |
語文別: | 中文 |
中文關鍵詞: | 波柏 、科學方法論 、方法論 、教育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首先透過對波科學方法論的深入研討,批判其科學思想,繼而分析其在
教育上的意義,並據以擬具建議,以作為促進教育學的科學化的參考。為了達到上述
的目的,本論文採用歷史深源法、理論分析法與詮釋學方法來探討。
研究後發現了波柏的知識論承襲著蘇格拉底追尋真理的傳統,可說是基於人類的錯誤
可能性而樹立的。亦即任何事務雖可成為知識的來源,但從來沒有無錯的明確知識。
另外,其知識論中最重要的主旨乃在知識的成長,而最能促進知識成長便是研究科學
所得的知識。
波柏認為科學與非科學的判斷基準是在於一個理論的可誤性、可驗證性、可反駁性。
波柏同意休姆對歸納法在邏輯上不能合理人的看法。波柏所主張的科學方法即是假設
演繹法。波柏的社會科學的觀點可說是出於對歷史主義皂批評。波柏在批判的理性主
義的立場上,主張了所謂方法論的一元論,即無論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都使用同一方
法,這種方法通常稱為假設演繹法。教育應該使學生形成問題解決能力,並且鼓勵他
們的自立能力,,田而教育的機能在培養出,可造成,並在守護開放社會的成員。教
師為學生提供的教育環境應該具有自由、反應性、支持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