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准一 |
---|---|
論文名稱: |
虛實之境-臺灣後山的地域與人群(從近代初期到1888年) |
指導教授: | 翁佳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史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0 |
中文關鍵詞: | 後山 、花蓮 、臺東 、花東 、東臺灣 、杜羅河 、開山撫番 、大庄事件 |
英文關鍵詞: | Back Mountain, Hualien, Taitung, Hua-Tung, East Taiwan, Danau River, Opening up the Mountains and Pacifying the Aborigines, Da-jhaung Incident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7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探討近代初期至清代晚期,後山地區的歷史演變過程與人群互動情形。希望可以究明各個時期的後山,呈現出怎樣的面貌,外來者與清帝國如何認識、理解及描繪後山,又對後山帶來怎樣的影響。
過去談到1875年開山撫番以前的後山歷史,大多集中在荷蘭人的探金行動,卑南王事蹟,李享、莊找、吳全、黃阿鳳、鄭尚等人的零星拓墾,以及平埔族人的南移與東遷等,但這段期間的後山史仍有不少等待釐清的問題。
1874年,爆發牡丹社事件,開啟了後山的大門,滿大人的鐵蹄終於正式踏上這片土地,但清帝國與後山人群發生了一連串的摩擦與衝突,讓清國官兵疲於奔命,最終釀成大庄鉅變,大庄事件的爆發,改變了清帝國對於後山的治理規畫與區域發展方向,影響延續至今。
宥於史料的缺乏,且散落在各輿圖、奏摺、遊記與回憶錄中,使得我們今日難以建構起早期後山的歷史全貌,本論文利用現存的輿圖、圖像及文獻檔案,進行交叉分析,尤其著重「圖」所傳遞出的訊息,發現過去被忽略的史料所代表的意義,並嘗試回到在地知識,利用父祖輩們的經驗,以長期歷史結構的觀點探討後山歷史,追索當時清人、西方人與日本人眼中、筆下的後山,並討論清帝國究竟如何看待並「治理」這片邊陲之地,對於有待釐清或尚未受到重視的問題提出合理的說明與解釋。
This study mainly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peoples' interaction in the “Back Mountain” region from early modern to late Qing Dynasty. We intend to clarify the changes in various periods in the Back Mountain, such as how the outsiders and Qing Empire know, understand and describe this region, and what the impacts are.
In the past, when we mentioned the history of the Opening up the Mountains and Pacifying the Aborigines (OMPA) in 1875, the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activities of gold mining by Dutch, the Puyuma Event, the land reclamations by Li, Chung, Wu, Huang and Cheng, and also included the migration of Pingpu tribe.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many questions needed to clarify.
Because of the “Mudan Incident” in 1874, Qing Empire sent the officers to Taiwan. However the Qing authorities unsuccessfully attempted to bring this region under their control, causing the “Da-jhaung Incident”-the Qing troops were ambushed and routed by the Paiwan tribe. It impacted the management of this region by Qing government.
It is a challenge to construct the history of Back Mountain since there is a shortage of historical data. 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 we use cross analysis to measur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existing maps, images, and papers, especially maps and image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iterature of Back Mountain, and provides the expla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how Qing authorities govern this region.
一、中文文獻
(一)書籍論文
1.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一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0)。
2.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2)。
3.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03)。
4.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第四冊(臺南:臺南市政府,2011)。
5.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九冊》(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6.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四十七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7.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四十八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
8.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七十二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9.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七十三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10.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七十六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11.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七十七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12.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七十八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8)。
13.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九十四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9)。
14.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九十五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9)。
15.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九十六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9)。
16.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第九十八冊》(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9)。
17.洪安全總編輯,《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二)》(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9)。
18.洪安全總編輯,《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四)》(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9)。
19.洪安全總編輯,《清宮臺灣巡撫史料(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20.洪安全總編輯,《清宮臺灣巡撫史料(下)》(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6)。
21.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22.陳淑均總纂,《噶瑪蘭廳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23.周璽總纂,《彰化縣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24.屠繼善,《恆春縣志》(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25.胡傳纂輯,《臺東州采訪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20日)。
26.薛紹元總纂,《臺灣通志稿(上)》(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1)。
27.夏獻綸,《臺灣輿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28.藍鼎元,《平台紀略》(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29.藍鼎元,《東征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30.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31.陳倫炯,《海國聞見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32.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大通書局,1987)。
33.劉璈,《巡臺退思錄》(臺北:大通書局,1987)。
34.台灣教會公報社編,《台灣教會公報全覽(1)1885-1890》(台南:教會公報出版社,2004)。
35.台灣教會公報社編,《台灣教會公報全覽(2)1891-1895》(台南:教會公報出版社,2004)。
36.國立臺灣圖書館館藏《魚鱗圖冊》第四、五、十七冊。
37.蔡美蒨主編,《享和三年癸亥 漂流臺灣チヨプラン島之記 編譯本》(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2011)。
38.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11)。
39.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原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七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0年12月)。
40.包樂史、Natalie Everts、Evelien Frech編、康培德譯,《邂逅福爾摩沙:台灣原住民社會紀實:荷蘭檔案摘要第2冊 1636-1645》(臺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2010)。
41.伊能嘉矩,《臺灣文化志 下卷》(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1)。
42.翁佳音、陳怡宏譯,《平埔蕃調查書》(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
43.翁佳音,《異論臺灣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
44.費德廉、蘇約翰主編,羅效德、費德廉中譯,《李仙得 臺灣紀行》(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
45.季茱莉譯註,《北心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1884-1885》(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3)。
46.施添福總編纂,《臺東縣史地理篇》(臺東:臺東縣政府,1999)。
47.施添福總編纂,《臺東縣史‧大事篇(上冊)》(臺東:臺東縣政府,2001)。
48.吳翎君編纂,《續修花蓮縣志歷史篇》(花蓮:花蓮縣政府,2006)。
49.潘繼道,《清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板橋:稻鄉出版社,2001)。
50.陳宗仁編撰,《晚清臺灣番俗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2013)。
51.偕叡理原著,《馬偕日記II 1884-1891》(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
52.許雪姬,《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53.鹿野忠雄著、宋文薰譯,《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54.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 上冊》(作者自刊,1969)。
55.阮昌銳,《臺灣土著族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94)。
56.程紹剛譯註,《荷蘭人在福爾摩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
57.陳正祥,《臺灣地誌 中冊》(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
58.陳正祥,《臺灣地誌 下冊》(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3)。
59.林朝棨、周瑞燉,《臺灣地質》(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
60.劉益昌,《臺灣全志 卷三住民志考古篇》(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
61.劉益昌計畫主持,《臺閩地區考古遺址-宜蘭縣;花蓮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2004)。
62.臧振華計畫主持,《臺閩地區考古遺址-臺東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2000)。
63.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花蓮港口遺址考古試掘暨口述歷史調查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1)。
64.賴福順編著、國立編譯館主編,《鳥瞰清代台灣的開拓》(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65.Lambert van der Aalsvoort著、林金源譯,《風中之葉》(臺北:經典雜誌,2003)。
66.陳政三,《翱翔福爾摩沙 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臺灣書店出版有限公司,2008)。
67.瓦歷斯‧諾幹,《迷霧之旅》(臺北:布拉格文化,2012)。
(二)期刊
1.卜新賢,〈英人康氏占墾大南澳始末〉,《臺灣風物》,5:5(1955.5)。
2.陳宗仁,〈「北港」與「Pacan」地名考釋:兼論十六、七世紀之際臺灣西南海域貿易情勢的變遷〉,《漢學研究》,21:2(2003.12)。
3.陳宗仁,〈Lequeo Pequeño與Formosa--十六世紀歐洲繪製地圖對臺灣海域的描繪及其轉變〉,《臺大歷史學報》,41(2008.6)。
4.黃宣衛,〈「南來說」?「北來說」?--關於撒奇萊雅源流的一些文獻考察〉,《臺灣文獻》,59:3(2008.9)。
5.陳有貝,〈琉球列島與台灣史前關係研究〉,《臺大考古人類學刊》,58(2002.6)。
6.葉美珍,〈花崗山文化之研究〉,《宜蘭文獻雜誌》,43(2000.01)。
7.林燈炎譯、林清財校注,〈大庄「沿革」手寫文獻解說與摘譯〉,《臺灣風物》,37:4(1987.12)。
8.施添福,〈開山與築路:晚清臺灣東西部越嶺道路的歷史地理考察〉,《地理研究報告》,30(1999.5)。
9.李玉芬,〈黑潮對綠島早期涉外關係的影響〉,《東台灣研究》,3(1998.12)。
10.詹素娟,〈綠島觀點下的黑潮與Sanasai傳說圈〉,《東台灣研究》,13(2009.07)。
11.黃智慧,〈東南亞與東北亞的接合處:環「東臺灣海」海域蘊藏的學術生機〉,《劉斌雄先生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8)。
12.黃智慧,〈人群漂流移動史料中的民族接觸與文化類緣關係:與那國島與台灣〉,《臺大考古人類學刊》,52(1997.6)。
13.康培德,〈清代「後山」地理空間的論述與想像〉,《臺大文史哲學報》,61(2004.11)。
14.康培德,〈卑南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後山統治〉,《臺灣文獻》,57:2(2006.6)。
15.葉慧雯,〈英國長老教會在東部的宣教-蟳廣澳、觀音山、石牌教會的建立與焚燬(1877-1896)〉,《臺灣風物》,57:4(2007.12)。
(三)學位論文
1.張泓斌,〈大南澳地區的開路與移民開發(1874∼1945)〉,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9。
2.蔡孟芹,〈富里基督長老教會的成立與發展〉,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2。
二、日文文獻
1.入江文太郎,《西鄉南洲翁基隆蘇澳を偵察し 嘉永四年南方澳に子孫を遺せし物語》(基隆:入江曉風,1935)。
2.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1》(東京:株式會社平凡社,2003)。
3.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2》(東京:株式會社平凡社,2003)。
4.村上直次郎訳注,中村孝志校注,《バタヴィア城日誌3》(東京:株式會社平凡社,2003)。
5.林春勝、林信篤編、浦廉一解說,《華夷變態 中冊》(東京:株式會社東方書店,1981)。
6.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編纂,《大日本近世史料 唐通事會所日錄一》(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
三、外文文獻
1.Douglas L. Fix、John shufelt edit,《Charles W. Le Gender Notes of Travel in Formosa 1874》(Tainan: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2012)。
2.Guillemard, F. H. H.,《The cruise of the Marchesa to Kamschatka & New Guinea : with notices of Formosa, Liu-Kiu, and various islands of the Malay archipelago》,(London : J. Murray,1886)。
3.Habersham, Alexander Wylly,《My last cruise; or, where we went and what we saw: being an account of visits to the Malay and Loo-Choo Islands, the coasts of China, Formosa, Japan, Kamtschatka, Siberia, and the mouth of the Amoor River》(Philadelphia:J. B. Lippincott & co.,1857)。
4.Jose Eugenio Borao Mateo,《Spaniards In Taiwan Vol. I:1582-1641》(Taipei:SMC PUBLISHING INC.,2001)。
5.Jose Eugenio Borao Mateo,《Spaniards In Taiwan Vol. II:1642-1682》(Taipei:SMC PUBLISHING INC.,2002)。
6.Jerome F. Keating Ph.D.,《The Mapping of Taiwan Desired Economies,Coveted Geographies》(Taipei:SMC PUBLISHING INC.,2011)。
7.L.Blussé and N. Everts,《The Formosan Encounter: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ume I: 1623-1635》(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Aborigines,1999)。
8.L.Blussé and N. Everts,《The Formosan Encounter: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ume II: 1936-1645》(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Aborigines,2000)。
9.L.Blussé and N. Everts,《The Formosan Encounter: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ume III: 1946-1654》(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Aborigines,2006)。
10.L.Blussé and N. Everts,《The Formosan Encounter:Notes on Formosa’s Aboriginal Society:A Selection of Documents from Dutch Archival Sources Volume IV: 1655-1668》(Taipei:Shung Ye Museum of Aborigines,2010)。
11.L.Blussé,《AROUND AND ABOUT FORMOSA》(Taipei : Ts'ao Yung-ho Foundation for culture and education,2003)。
12.Ritchie, Hugh,〈Notes of a journey in east Formosa〉,《The Chinese Recorder and Missionary Journal》,6(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