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陶韻然
TAO,YUN-JAN
論文名稱: 大學應屆畢業生個人背景因素、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研究--以北部地區大學為例
A Study of Personal Factors, Campus Experiences and Career Maturity for Graduates of Colleges--Based on Northern Taiwan Institutions
指導教授: 劉若蘭
Liu, Ruo-L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生涯成熟
英文關鍵詞: graduates of colleges, campus experience, career matur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7下載:4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應屆畢業學生個人背景因素、校園經驗與其生涯成熟態度之關係。其中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學院別、工作經驗、家庭社經地位、入大學方式等五個變項,校園經驗包括學術投入、人際投入、校園活動、校園環境等四個面向,生涯成熟態度包括抉擇過程投入與承諾、職業選擇獨立性、職業選擇偏好、職業選擇理念等四個面向。
    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分層取樣方式選取北部地區10所大學校院應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運用「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問卷」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572份。統計方法包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與多元迴歸分析。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一、不同性別、學院別、工作經驗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的校園經驗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性別、學院別、工作經驗的大學應屆畢業生的生涯成熟態度有顯著差異。
    三、校園經驗中,學術投入方面,工作經驗、家庭社經地位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5%;人際投入方面,就讀學院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5%;校園活動方面,性別、就讀學院、工作經驗、家庭社經地位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6%;校園環境滿意度方面,性別、就讀學院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4%。
    四、生涯成熟態度中,抉擇過程投入與承諾方面,學術投入、人際投入、校園活動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22%;職業選擇獨立性方面,性別、校園活動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5%;職業選擇偏好方面,學術投入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9%;職業選擇理念方面,學術投入、人際投入、為顯著的預測因素,解釋力為9%。
    本研究根據以上結論,對大學校院建議包括:(一)針對不同性別學生需求設計學習與輔導方案;(二)加強促進師生互動;(三)研擬多元且質優的校園活動;(四)了解學生需求,建構友善之校園環境;(五)重視學生工讀輔導。對學生的建議包括:(一)主動投入學習;(二)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另亦對於進一步研究對象、變項及方法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字: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生涯成熟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 factors, campus experiences and career maturity for graduates of colleges. The personal factors include sex, disciplines, work experiences and entrance paths to colleges. The campus experiences include academic involvement, social involvement, school activity and perception of campus. Career maturity for graduates in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four aspects (the involvement and commitment in the decision process, independence in career selection, preference in career selection, concept in career selection).
    The study used questionnaires to investigate graduates of 10 northern Taiwan institutions chose by stratified clustered sampling method and the valid data was 57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 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o analyze the data.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ing:
    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mpus experience among graduates of different sexes, discipline and working experience.
    2.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areer maturity among graduates of different sexes, discipline and working experience.
    3.For campus experience: working experience and family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a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indexes for academic involvement, R2 is 5%. the discipline is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indexes for social involvement, R2 is 5%. sex, discipline and working experience and family social and economic status are the significant predictive indexes for school activities, R2 is 6%. sex and faculty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indexes for the perception of campus, R2 is 4%.
    4.For career maturity: social involvement and school activiti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factors for the selection process involvement and commitment, R2 is 22%. Sex and campus activity are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factors for career selection independence, R2 is 5%. Academic involvement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factor for career selection preference, R2 is 9% Academic involvement, social involvement and school’s activities are the major predictive factors for career selection concept, R2 is 9%.
    Based on the conclusion, the following are the suggestions for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and students: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clude: 1.Design learning and counseling program based on various needs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sex. 2. Enh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3. Design diverse and quality academic activities. 4. Construct student-friendly campus based on students’ needs. 5.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for students work experiences.
    Suggestions for students include: 1. Take initiative to get involved in learning.
    2. Participate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actively. Other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are presented.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生涯成熟的涵義與相關概念模式………………………. ….... 11 第二節 大學生生涯成熟相關研究…...................................................... 15 第三節 大學生校園經驗理論與相關研究.............................................. 19 第四節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輔導...................................... 3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7 第四節 研究步驟…………..…………………………………………… 6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之現況分析…….. 69 第二節 不同背景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之差異........................ ..... 80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對生涯成熟態度之差異分析........................ .... 93 第四節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之關係 ………… 10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8 第一節 結論……………………………………………………………. 118 第二節 建議…..……………………………………………................... 121 參考文獻…………………………………………......................................... 125 中文部份……………………………………………………………………. 125 英文部份………………………………………………................................. 130 附錄……………………………………………………………...................... 133 附錄一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問卷初稿【專家評定用表】暨專家修改問卷意見彙整表……………………............. 133 附錄二 專家內容效度檢核委員名單……..………………………........... 145 附錄三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問卷【預試】……… 146 附錄四 「校園經驗」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結果總表………………….. 154 附錄五 「生涯成熟態度」量表預試之項目分析結果總表……………... 158 附錄六 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問卷【正式】…..…. 160 表 次 表2-3 國內大學生校園經驗相關實證研究彙整表……………………… 26 表3-2-1 北部地區一般大學校院分佈資料一覽表………………………… 42 表3-2-2 正式問卷實發數及回收狀況表…………………………………… 44 表3-2-3 受試大學應屆畢業生性別分佈狀況……………………………… 45 表3-2-4受試大學應屆畢業生學校別分佈狀況…………………………… 45 表3-2-5受試大學應屆畢業生學院別分佈狀況……………………………… 45 表3-2-6受試大學應屆畢業生工作經驗分佈狀況…………………………… 46 表3-2-7受試大學應屆畢業生家庭社經地位分佈狀況……………………… 46 表3-2-8受試大學應屆畢業生入學方式分佈狀況…………………………… 47 表3-3-1 教育程度等級分類………………………………………………… 49 表3-3-2 職業類別及等級區分表…………………………………………… 49 表3-3-3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計算表………………………………………… 50 表3-3-4 預試樣本個人基本資料分配情形………………………………… 52 表3-3-5 學術投入預試量表斜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55 表3-3-6 學術投入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55 表3-3-7 人際投入預試量表斜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56 表3-3-8 人際投入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57 表3-3-9 校園活動預試量表斜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58 表3-3-10 校園活動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59 表3-3-11 校園環境預試量表斜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60 表3-3-12校園環境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61 表3-3-13 生涯態度預試量表正交轉軸的組型負荷量……………………… 62 表3-3-14生涯態度預試量表分量表信度…………………………………… 64 表4-1-1 大學應屆畢業生學術投入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0 表4-1-2大學應屆畢業生人際投入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0 表4-1-3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活動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2 表4-1-4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環境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3 表4-1-5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各部分之現況摘要表…………………… 74 表4-1-6大學應屆畢業生抉擇過程投入與承諾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5 表4-1-7大學應屆畢業生職業選擇獨立性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6 表4-1-8大學應屆畢業生職業選擇偏好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6 表4-1-9大學應屆畢業生職業選擇理念各題項之現況摘要表……………… 77 表4-1-10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各面向之現況摘要表…………… 78 表4-2-1 不同性別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各面向t檢定分析………… 81 表4-2-2不同學院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各面向題平均數得分……… 82 表4-2-3不同學院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3 表4-2-4不同工作經驗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各面向題平均得分…… 85 表4-2-5不同工作經驗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6 表4-2-6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各面向題平均得分 88 表4-2-7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88 表4-2-8不同入學方式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各面向題平均得分…… 90 表4-2-9不同入學方式之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1 表4-2-10不同背景變項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之差異考驗綜合摘要表... 92 表4-3-1 不同性別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各面向題平均得分… 94 表4-3-2不同學院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各面向題平均數得分… 95 表4-3-3不同學院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6 表4-3-4不同工作經驗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各面向題平均得分 98 表4-3-5不同工作經驗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4-3-6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各面向題平均 數得分…………………………………………………………………………… 101 表4-3-7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變異數分析摘 要表……………………………………………………………………………… 102 表4-3-8不同入學方式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各面向題平均得分… 103 表4-3-9不同入學方式之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104 表4-3-10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大學應屆畢業生生涯成熟態度之差異考驗綜合摘要表……………………………………………………………………………… 105 表4-4-1 相關係數的強度大小與意義……………………………………… 106 表4-4-2大學應屆畢業生校園經驗與生涯成熟態度皮爾遜相關矩陣表…… 107 表4-4-3個人背景變項影響校園經驗之多元迴歸摘要表…………………… 109 表4-4-4抉擇過程投入與承諾之多元迴歸摘要表…………………………… 112 表4-4-5職業選擇獨立性之多元迴歸摘要表………………………………… 113 表4-4-6職業選擇偏好之多元迴歸摘要……………………………………… 114 表4-4-7 職業選擇理念之多元迴歸摘要表…………………………………… 115 圖 次 圖2-1 Crites 生涯成熟模式……………………………………………… 13 圖2-3-1 大學生學習、投入與成果的概念架構…………………………… 21 圖2-3-2 大學生輟學長期追蹤模式………………………………………… 23 圖2-3-3 評估改變的因果模式……………………………………………… 24 圖3-1 論文研究架構圖…………………………………………………… 41 圖3-4 研究步驟…………………………………………………………… 66

    一、中文部分
    1111人力銀行(2010)。2010校園徵才-畢業生求職現況調查。2010年6 月22日,取自http://www.1111.com.tw/zone/pr/headline.asp?autono=2084
    牛文菡(1999)。五專生生涯成熟與其生活角色重要性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王文志(1996)。專科高年級學生課餘工讀與學習成就之關係。技術學刊,11(3),297-303。
    王麗菱、傅淑玲(2005)。台灣地區美容相關系科大四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成熟與生涯阻礙之相關研究。餐旅暨家政學刊,2(4),574-592。
    田秀蘭(2000)。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與職業選擇適配性之相關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3,1-18。
    田宛靈(2005)。個人因素、情境因素與生涯成熟度關聯性之研究。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朱勗慈(2006)。台灣地區大學畢業生生涯選擇相關因素之探討。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行政院主計處(2010)。99年5月人力資源調查統計結果。2010 年6月22 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
    何雪珍(1998)。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與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高雄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明清(1992)。教育研究。台北市:五南。
    吳明隆、涂金堂(2006)。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吳欣華(2007)。大學生之生涯決策型態、人格特質與生涯成熟關係研究---以高高屏區域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玥玲(2005)。大學僑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譯)(1996)。Vernon G. Zunker著。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吳美玲(2002)。大學畢業生第一年護理經驗之調適歷程。國立台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呂雅燕(2004)。大學社團參與經驗對其畢業後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 - 以東吳大學畢業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金治(2003)。台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國樑(2001)。台灣地區大學畢業生至上海求職行為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健鴻(2007)。大專畢業青年之就業服務政策探討。台灣勞工,8,42-46。台北市:行政院勞委會。
    周燦德(1996)。我國大學師生關係之研究—概念建構與實證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主編)(2003)。生涯輔導(二版)。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林義男(1990)。大學生的學習參與、學習型態與學習成果的關係。輔導學報,13,79-128。
    林裕山(2007)。我國生涯發展政策設計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生傳 ( 2005 )。教育社會學。台北市:巨流。
    林邦傑、王煥琛(1992)。大學生工讀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研究報告。
    林榮茂(2001)。後期中等教育學生生涯成熟之比較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邱效詩(2004)。人力資本增加與資質篩選對台灣的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影響之差異。東吳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皓政(2007)。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市:五南。
    金樹人(1987)。生計成熟量表在生計輔導上的運用(上)。諮商與輔導,17,22-23。
    胡清暉(2008,8月)。大學錄取率97.1% 最低分7.69分。自由時報。2010年1 月22日,取自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
    liveNews/news.php?no=113057&type=%E7%94%9F%E6%B4%BB
    柯珮婷(2006)。科技大學不同校區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校滿意度之研究-以北部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柯淑芬(1986)。大學畢業男女所得差異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慧芸(2003)。大學生生涯成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心理與輔導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夏林清(1982)。事業成熟態度問卷研究手冊。台北縣:輔仁大學。
    袁金蘭(1987)。大學畢業生所得決定因素之探討--以逢甲大學為例。逢甲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佳晏(2003)。大學女生之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成熟、生涯阻隔及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書局。
    張家宜、高勳芳(1999)。大學教育品質管理與學生滿意度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8-2413-H-032-007)。台北縣:淡江大學教育發展中心教育學程組。
    張婉玲(2007)。過度教育下台灣一般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決定因素。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雪梅(1999)。大學教育對學生的衝擊:我國大學生校園投入經驗與學習成果之實證研究。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教育部統計處(2010)。98學年度大專校院名錄。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statistics/
    許祖維(2006)。解構「專業」:社工系大學畢業生離開社會工作的歷程。曁南大學社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市。
    許慧香(2007)。大專應屆畢業生生涯自我效能與就業服務需求關係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文祥(1980)。大學畢業生離職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世佳(2007)。台灣大學生工讀現象之分析。台灣高等教育研究電子報, 11。2010年1月21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
    陳舜芬(2004)。松竹楊梅四校大學生校園經驗與學習成果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2413-H-007-003)。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陳慶福、林美妃(1992)。大專生生活壓力事件之調查與分析。美和護專學報, 152-165。
    陳麗娟(1983)。影響學生職業成熟的父母因素之預測。輔導學報,6,195-224。
    陳麗娟(1987)。焦慮、內外控信念對大學生職業成熟及職業取向的影響。輔導學報,10,1-41。
    陳麗娟(1988)。職業取向的綜觀追蹤研究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輔導學報,11,217-263。
    陳麗娟(1993)。影響生涯發展取向與生涯決策的自我變項與家庭因素之探討。初等教育學報,6,33-116。
    陳麗娟(1992)。新制師院生職業認定和生涯成熟及職業取向的影響。輔導學報,5,123-178。
    陳韻宇(2007)。大學畢業生學校學習經驗對其就業力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彭慧玲、侍筱鳳(譯)(2003)。生涯輔導教育─實務教戰手冊。E. L. Herr, J. R. Rayman & J. W. Garis著。台北市:五南。
    黃淑芬(1982)。大學自我統整與職業成熟及自我確認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敏(1999)。師院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動機、生涯成熟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瓊瑢、劉玲君(1995)。青少年打工態度調查報告。學生輔導雙月刊,40,126-131。
    楊淑娥(1996)。大學生社團參與及其心理社會發展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葉紹國(2005)。大一新生對大學教育的期望與其大學學習經驗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032-001)。台北縣:淡江大學通識與核心課程組。
    葉紹國(2006)。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及其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台灣高教研究電子報,2。2010年1月20日,取自http://www.cher.ed.ntnu.edu.tw/epaper/ index.php。
    葉紹國、何英奇、陳舜芬(2006)。大一學生的校園參與經驗與收穫自評—淡江、清華、師大三校的比較。論文發表於2006台灣「高等教育與學生事務」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劉若蘭(2005)。大專原住民族與漢族學生成功學習模式之建構與驗證-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劉孟奇、邱俊榮、胡均立(2006)。就業力與青年政策:國際趨勢。大專畢業生就業力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厲瑞珍(2001)。南部地區大學應屆畢業生自我統合危機與生涯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賴淑真(2007)。中華大學畢業生競爭力之調查分析。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薛凱方(2004)。大學生學習社群互動與生活適應、生涯決策自我效能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華、李文儀(2007,8月)。大學放榜,錄取率96.28%新高;總分18.47, 新低。自由電子報。2009 年 3 月 21 日,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aug/9/today-life3.htm.
    謝宜成(2004)。工作價值觀與招募資訊評估之關聯性研究 —以應屆大學畢業生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鍾宜玲(2003)。大學生工作價值觀、生涯阻隔、生涯成熟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二、英文部分
    Astin, A. W. (1984). Student involvement: A developmental theory for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al, 25, 297-308.
    Astin, A. W. (1993). What matters in college? For critical years revisit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urtis, S. & Shani, N. (2002). The effect of taking paid employment during term-time on students’ academic studies.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6(2), 129-138.
    Crites, J. O. (1961). Problems in the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 25-31.
    Crites, J. O. (1961). A model for the measurement of vocational matur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8, 255-259.
    Crites, J. O.(1965). The measure of vocational maturity in adolescence: I. The attitude test of the vocational development inventory.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79(1).
    Crites, J. O. (1974). Career development process: A model of vocational maturity. In E. L. Herr(Eds.), Vocational guidance and human development(pp.296-320). Hopewell, NJ: Houghton Mifflin.
    Crites, J. O. (1978). Career maturity inventory-theory & research handbook. California:McGraw-hall.
    Garnder, J. M., Van der Veer, G. & Associates. (1998). The senior year experience: Facilitating integration, reflecrion, closure, and transition.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Ginzberg, E., Ginsburg, S. W., Alelrad, S., &Herma, J. (1951). Occupational choice: An approach to a general theor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ordaan, J. P., & Heyde, M. B.(1979). Vocational maturity during the high school years. NY: Teachers College.
    King, S. (1989). Sex differences in a causal model of career maturity.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68, 208-215.
    Kuh, G. D. (2001). Assessing What Really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Inside the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Change,33(3),10-17.
    Kuh, G.D .(1999). The quality of the undergraduate experience.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2(2), 99-119.
    Luzzo, D. A. (1993). Value of career-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in predicting career-decision-making attitud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0(2), 194.
    Luzzo, D. A. (1995). Gender difference i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maturity and perceived barriers in career develop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 504 700).
    Naidoo, A. V., Bowman, S. L., Gerstein, L. H.(1998). Demographics, causality, work salience, and career maturity of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A causal model.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53,15-27.
    Ohler, D. L., & others. (1993). Differences in career maturity between collegestud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1 681).
    Pace, C. R. (1984). Measur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s. Los Angeles, C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Pace, C. R. (1986). College student experience. Los Angeles, CA.: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ce, C. R (1988). CSEQ: Test manual & nor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Pace, C. R. (1990). The undergraduates: A report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progress in college in the 1980’s. Los Angeles: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Evaluation, UCLA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Pascarella, E. T. (1985). Colleg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n learning an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 In J. Smart(Ed.), 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1, New York: Agathon.
    Pascarella, E. T., & Terenzini, P. T. (1991).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Findings and insights from 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ascarella, E. T. (1989). The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Does college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0, 19-26.
    Pascarella, E. T. (2001). Identifying excellen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re we even close? Change, 33 (1), 18-23.
    Super, D. E., & Overstreet, P. L. (1960). The vocational maturity of ninth grade boys. New York: Bureau of Publication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uper, D. E. (1957). Vocational development: A frame for research.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uper, D. E. (199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In Brown, D., Brooks, L., & Associates(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Tinto, V. (1975). 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89-125.
    Tinto, V. (1986). Theories of college student departure revisited. In J. C. Smart (Ed.),Higher education: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Vol. 2, (pp. 359-384).New York: Agathon Press.
    Tinto, V. (1993). Leaving college: Rethinking the causes and cures of student attrition (2nd e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atson, L. W. (1994). An analysis of Black and White student’ perception, involvement, and educational gains in private historically Black and White liberal arts institution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
    Watson, L. W. (1996).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student learning: A model for administr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Planning and changing: A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Policy Journal.
    Whitman, N. A. (1985). Student stress: Effects and solutions. U.S., District of Columbi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