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鐘文
論文名稱: 國小資優生與其家長、手足互動關係之研究
指導教授: 潘裕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資優生親子關係手足關係
英文關鍵詞: gifted students, parental relationship, sibling relationship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9下載:4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針對國民小學一般智能優異類的資優生,探討親子互動與手足互動之關係,主要目的為瞭解:(一)國小資優生與家長互動之情形;(二)國小資優生與手足互動之情形;(三)國小資優生之親子互動與手足互動之關係;(四)資優生與家長互動關係對手足關係的預測。
    為達上述之研究目的,研究者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參考相關文獻,編製「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量表」與「國小資優生手足互動關係量表」作為研究工具,以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六所國小351位三至六年級資優生為研究對象。量表施測所得之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回歸進行統計。研究結果如下:
    1.國小資優生的親子的互動關係傾向於正面,且與母親的互動知覺高於父親。
    2.國小資優生的手足互動關係傾向正面。
    3.資優生之背景變項中包括性別、年級、出生序、資優手足、是否為獨生子女、父母親教育程度七個變項在親子互動關係上之差異皆未達顯著水準;不同手足性別在親子互動關係上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4.資優生之背景變項中包括年級、出生序、資優手足、手足性別、父母親教育程度六個變項在手足關係上之差異皆未達顯著水準;不同性別的資優生在手足關係上的差異達顯著水準。
    5.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與手足互動關係達顯著正相關。
    6.國小資優生之親子互動關係對手足關係有預測的作用。
    最後,根據上述之研究結果作進一步的討論,並提出實務及研究上之建議做為參考。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average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the study explored the interaction of gifted students between their parents and their sibling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rying to understand: (1)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parental relationship; (2)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sibling relationship; (3) correlation between parental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s; (4) prediction of sibling relationship based on parental relationship.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and relevant references were compiled to make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Parental Interaction Scale” and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Sibling Interaction Scale.” A total of 351 subjects, ranging from the 3rd and 6th grader in Taichung、Taichung county and Chunghua county, were also involved in this study. The outcome was further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statistics、Independent samples t test、One-way ANOVA、Pearson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multiple regression. Major findings were listed as followed:
    1.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parental relationship had a positive impact , and perceptual interaction with maternal side scored higher than that with paternal side.
    2.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sibling relationship was positive.
    3. Gifted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nts, such as gender、grade、the order of birth、sibling、only child、parent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dn’t score significantly on parental relationship, whereas the sibling’s gender did.
    4. Gifted student’s background variants, such as grade、the order of birth、sibling、parent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didn’t score significantly on sibling relationship, whereas the gifted student’s gender did.
    5.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parental and sibling relationships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6. Parental interaction of elementary gifted students influenced sibling relationship.

    Finally, further discussion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vided for reference.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6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資賦優異的意義與內涵 11 第二節 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之理論及相關研究 16 第三節 資優生手足互動關係 25 第四節 資優生親子互動與手足互動之實證研究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41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 54 第五節 資料處理 55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7 第一節 國小資優生親子關係、手足關係互動關係現況分析 57 第二節 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與親子互動關係之比較分析 61 第三節 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與手足互動關係之比較分析 73 第四節 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對手足互動關係之預測力分析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5 第一節 結論 85 第二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 97 中文部分 97 英文部分 105 附錄 111 附錄一、「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與手足關係調查問卷」(預試) 111 附錄二、「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與手足關係調查問卷」(正式) 116 表目錄 表2-1 獨生子女的家庭與人際關係 31 表3-1 預試樣本回收情形 38 表3-2 正式樣本回收情形 39 表3-3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佈情形 40 表3-4 親子互動關係量表預試題項項目分析結果 45 表3-5 親子互動關係量表預試因素分析結果-父親部分 47 表3-6 親子互動關係量表預試因素分析結果-母親部分 48 表3-7 手足互動關係量表預試題項項目分析結果 51 表3-8 手足互動關係量表預試因素分析結果 52 表4-1 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之平均數、標準差(N=351) 58 表4-2 國小資優生於「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量表」上各題項之得分平均數 59 表4-3 國小資優生手足關係現況(N=351) 60 表4-4 國小資優生於「國小資優生手足互動關係量表」上各題項之得分平均數 60 表4-5 不同性別在親子互動關係的t考驗分析摘要 61 表4-6 不同年級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62 表4-7 不同出生序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64 表4-8 手足是否為資優生的國小資優生之親子互動關係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65 表4-9 不同手足性別的國小資優生之親子互動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66 表4-10 是否為獨生子女的國小資優生之親子互動關係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67 表4-11 父親教育程度在親子互動關係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69 表4-12 母親教育程度在國小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71 表4-13 不同性別之手足互動關係的 t 考驗分析摘要 73 表4-14 不同年級之手足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4 表4-15 不同出生序之手足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5 表4-16 手足是否為資優生的國小資優生之親子互動關係的t考驗分析摘要表 75 表4-17 不同手足性別之手足關係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 76 表4-18 父親教育程度在手足互動關係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7 表4-19 母親教育程度在手足互動關係上的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78 表4-20 資優生親子互動關係與手足互動關係之積差相關摘要 81 表4-21 親子互動關係對「手足互動關係」之迴歸分析 82 圖目錄 圖2-1 手足關係品質相關因素(Furman & Buhrmester,1985) 25 圖3-1 研究架構圖 36 圖3-2 研究流程圖 54

    一、中文部分
    于曉平(1998)。雙親在資優生生涯發展中的角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文科(1994)。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之成果報告(NSC 83-0301 -H-018-005)
    王文科(2000)。資優學生家庭動力現況之分析。載於資優教育的全方位發展,99-133。中華資優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心理。
    王文科、王智弘(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娟(2001)。"家"對智障者之成年手足的意涵。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王佩玲(1993)。父親角色與兒童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32,52-57。
    王釗文(2001)。單親家庭成年子女手足關係互動行為及其互動意義之建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麗玲(1996)。南區大專學生對父親家庭角色態度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玟儀(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麗玲(1995)。智障兒童青少年手足與一般家庭青少年親子關係與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慧平(1990)。資優生和重要他人之資優知覺與資優生創造力、學業成就及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永裕(1996)。單親兒童之親子關係、行為困擾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昆壽(2000)。資優障礙學生家庭生態系統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85-110。
    吳昆壽(2006)。資優教育概論。台北:心理。
    吳虹妮(1998)。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美賢(2002)。國小資優學生生態環境系統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吳雅雯(2006)。智能障礙學生國小手足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同儕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余巧芸(1995)。兒童之手足關係研究:知覺、期待、問題、策略。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4-2412-H031-004-H3),未出版。
    余巧芸(1997)。從兒童手足關係探討促進家庭教育功能措施。載於謝秀芬(主編):爭議年代中家庭福利與家庭政策論文集(頁65-118)。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何華國(1996)。特殊兒童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宋博鳳(2002)。成年前期手足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幸台(民86)。資優學生需要特殊教育服務。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資優教育的革新與展望—開發潛能培育人才(頁65-72)。台北:心理。
    林芳韻(2008)。中學資優生家人互動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雅娟(2007,3月15日)。親職角色之探討。網路通訊社會學通訊期刊,61。2008年5月3日,取自www.nhu.edu.tw/~society/e-j/61/61_89.htm
    林聰池(1996)。國中資賦優異學生家庭動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邱皓政(2006)。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第三版)。台北:五南。
    花敬凱(譯)(2007)。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台北:心理。(Clark, B. 6th ed, 2002)
    風笑天(2000)。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中國社會科學,6,118-131。
    洪蘭(譯)(1999)。活用智慧。台北:遠流。(Sternberg, R. J., 1986)。
    涂筱姍(2005)。「資優生手足」手足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明珠(1999)。國小兒童親子關係、內外控人格傾向、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高源令(1986)。父母─資優兒童家庭中的教師。資優教育季刊,20,7-9。
    高翠霞(1987)。「資賦優異」,這個品牌的價位?。優教育季刊,22,23-26。
    高慧芬、黃倩儀、張斯寧、廖信達編著(2001)。親職教育實務。台北:永大。
    馬傳鎮(1982)。少年犯的親子關係、家長社經地位、家庭背景與學校背景之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5,177-224。
    柴蘭芬(2006)。高中生親子三角關係、手足關係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章昆超(2001)。國小資優班學生家長對學校實施親職教育的態度與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怡冰(1993)。親子關係與兒童社會技巧之相關研究─單雙親家庭比較。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昌蘭(2002)。兒童手足關係之探討。國教之聲,34(2),49-55。
    陳俐君(2002)。青少年自尊、親子關係、性態度與性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春秀(2001)。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親子溝通、家庭氣氛與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昭儀(1996)。父母-資優生的最佳輔導者。優教育季刊,61,13-18。
    陳淑美(1984)。資賦優異兒童親子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裡學報,17,131-151。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東華。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教育部。
    陳正文、車先蕙、李燦如、帥文慧、劉南琦(譯)(2004)。人格理論。臺北:揚智。(Schultz, D. & Schultz, S. E., 1994)
    陳貞蓉(1993)。國中資優班學生家庭環境、親子關係與其人格特質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陳美芳(1996)。資優學生身心特質與評量。教育資料集刊,21,13-26。
    陳富美(2002)。母親的權威教養、民主教養、與放縱教養的交互作用與幼兒社會行為之探討。中華家政學刊,32,75-93。
    郭為藩(1992)。從人文主義觀點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42,1-6。
    郭靜姿(2000)。資優學生的特質。台北市資優教育資源中心。2009年1月20日,取自,http://trcgt.ck.tp.edu.tw/introduction_topic_3.aspx
    莊雪芳(2004,4月15日)。台灣母親「母職角色」的兩難-現代與傳統的衝擊。網路通訊社會學通訊期刊,38。2008年5月3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38/38-10.htm
    莊麗雯(2002)。國小學童的家庭狀況、親子互動與依附風格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文玟(2004)。普通班同儕對資優生人際知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朗文(1999)。青少年與手足互動關係之研究。東吳社會學報,8,123-154。
    黃春枝(1986)。青少年親子關係適應與父母管教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9,83-96。
    黃淑惠(2005,1月15日)。談現代父親參與子女教養的重要性。網路通訊社會學通訊期刊,44。2008年5月3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44/44-27.htm
    黃堅厚(1983)。我國資優兒童的身心發展研究。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瞭解與支持特殊兒童(頁38-55)。台北:師大特殊教育中心。
    楊青雲(2003)。兒童收看電視、親子共視行為與親子互動的關聯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秋紅(1993)。單親家庭國中生親子互動關係、自我尊重、社會支持與寂寞感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偉琪(1994)。「自閉症兒童之手足」的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佳宜(2000)。兒童知覺父親角色涉入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蔡典謨(1996)。協助孩子出類拔萃。台北:心理。
    蔡典謨(1996)。資優生親職教育─透過家庭影響提高孩子的成就。教育資料集刊, 63,13-17。
    蔡典謨(1999)。低成就資優學生的家庭影響。資優教育季刊,72,1-9。
    蔡典謨(2001)。低成就資優學生家庭影響之質的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57-81。
    蔡崇建(1989)。資優父母的三角習題。資優教育季刊,32,6-7。
    蔡順良(1985)。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學校環境對國中學生自我肯定及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教育心理學報,18,239-264。
    蔡筱葳(2006)。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與生活型態、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茂發、蔡崇建、陳玉珍(1997)。資優概念探析。資優教育季刊,57,1-7。
    詹秀美(1988)。資優生的親職教育。資優教育季刊,28,6-9。
    詹珮宜(2000)。智障學生之國小正常手足之親子互動關係、手足關係、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趙詩瑄(1998)。父母親介入子女衝突之方式與手足攻擊行為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潘裕豐(1999)。啟發兒童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論在資優教育上的應用。2008年12月15日,取自http://www.spc.ntnu.edu.tw/files
    潘裕豐(2001,4月10日)。資優教育的迷思。自由時報。2009年1月20日,取自http://o2utown.org/pyf001/modules/tinyd0/
    潘慧玲(2004)。教育論文格式。台北:雙葉。
    賴美秀(2006,10月15日)。手足關係之探究。網路通訊社會學通訊期刊,57。2008年4月30日,取自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7/
    盧雪梅(譯) (1994)。資優兒童親職教育。台北:心理。(Webb, J. T., Meckstroth, E. A., & Tolan, S. S.,)。
    魏麗敏(1989)。讓您的孩子成為快樂的資優兒童-談家庭環境對資優兒童之影響。國教輔導,28(6),6902-6904。
    羅芙蓉(1987)。國小資優與普通兒童父母教導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建文(1991)。家庭與個體發展。載於蘇建文等,發展心理學(頁427-457)。台北:心理。
    蘇清守(1987)。父母的人格對資優子女的影響。優教育季刊,22,20-22。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之成果報告。
    龐麗娟、李輝(1995)。嬰兒心理學。台北:五南。

    二、英文部分
    Ardizzone, J. R. (1985). Early Adolescent Separation Anxiety and Materal Interactio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95) Dissertation Abstracts Database, No. AAC8512353.
    Baker, J. A., Bridger, R. & Evans, K. (1998). Models of Underachieviment among Gifted Preadolescents: The Role of Personal, Family, and School Factor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2(1), 5-15.
    Ballering, L. & Koch, A. (1984). Family relations when a child is gifted. Gifted Child Quartely, 28 (3), 140 - 143.
    Barnett, R. C., & Baruch, G. K. (1987). Determinants of fathers’ participation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 and the family, 49, 29-40.
    Becker , G . S. (1964). Human Capital.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ill, M. B., & Trotter, R. J. (1994). The father factor.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Brody, G. H. (1998).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It’s cause and consequences.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49, 1-24.
    Carandang, L. A. (1992). Family dynamics of the gifted.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8(2), 117-120.
    Chamrad, D. L., Robinsin, N. M., & Janos, P. M. (1995). Consequences of having a gifted sibiling: Myths and realitie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9(3), 135-145.
    Cicirelli, V. G. (1994). Sibling relationships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1), 7-14.
    Cicirelli, V.G. (1995). Sibling relationships across the life span. New York: Plenum Press.
    Cornell, D. G. (1983). Gifted children: The impact of positive labeling on the family system.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53, 322-335.
    Cornell, D. G., & Grossberg, I. N. (1987). Family environment and personality adjustment in gifted program children.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1(2), 59-64.
    Coltrane, S., & Adams, M. (1999, November). What good are fathers? A critique of gender- segrate models of parent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CRM NCFR, California.
    Dunn, J. (1983). Sibling rel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Child Development, 54, 787-811.
    Duncan, R.D. (1999). Peer and sibling aggression: An investigation of intra- and extra-familial bullying.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4(8), 871-887.
    Dyson, L. L. (1989). Adjustment of sibling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A comparison. Journal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14, 215-229.
    Falbo, T. (1977). The only child: A review.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33, 47-61.
    Furman, W., & Buhrmester, D.(1985).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qualities of sibling relationships. Child Development, 56, 448-461.
    Grenier, M. E. (1985). Gifted children and other sibiling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9(4), 164-167.
    Grossmann, K. E., & Grossmann, K. (1984, September).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rsational styles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aternal sensitivity and attachment quality between mother and chil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gress of the German Society for Psychology, Vienna.
    Hannah, M. E., & Midlarsky, E. (1985). Siblings of the handicapped: A literature review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14(4), 510-520.
    Hurlock, E. B. (1978). Child development (5th ed.). New York: McGrew-Hill.
    Jarvinen, D. W. & Nicholls, J. G.(1996). Adolescents social goals, beliefs about the causes of social success, and satisfaction in peer rel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32, 435-441.
    Knighten, K. (1984). The gifted of failure. Creative Child & Adult Quarterly, 9(3), 169-173.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growth and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MacDonald, K., & Parke, R. D. (1984). Bridging the gap: Parent-child play interaction and peer interactive competence. Child Development, 55, 1265-1277.
    Miller, A. L., & Volling, B. L., & McElwain, N. L. (2000). Sibling jealousy in a triadic context with mothers and fathers. Social Development, 9, 433-457.
    Minnett, A. M., Vandell, D. L., & Santrock, J. W. (1983). The effects of sibling status on sibling interaction: Influence of birth order, age pacing, sex of child, and sex of sibling. Child Development, 54, 1064-1072.
    Parke, R. D., & Tinsley, B. R., (1987). Family Interaction in Infancy. In J. D. Osofsky (Ed.), Handbook of Infant Development (2nd ed.)(pp. 579-641). New York: Wiley.
    Pipp, S., Shaver, P., Jennings, S. Lamborn, S., & Fischer, K. W. (1985). Adolescents’ theories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8(4), 991-1001.
    Powell, T. H., & Gallagher, P. A. (1993). Brothers and Sisters─A Special Part of Exceptional Families (2nd ed.).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Robinson, A. (1986). Brave New Directions: Needel Research on the Labeling of Gifted Children.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0(1), 11-14.
    Schulman, G. L. (1999). Sibling revisited: Old conflicts and new opportunities in late life. Journal of Martial and Family Therapy, 25(4), 517-524.
    Sebring, A. D. (1984). Self-perception of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adjustment of gifted students compared to perceptions by parents and teache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11), 3325-A.
    Sears, R. R., Maccoby, E. E., & Levin, H. (1957). Parents of child rearing. New York: Harper & Row.
    Snow, M. E., Jacklin, C. N. & Maccoby, E. E. (1993). Sex of child differences in father-child interaction at one year of age. Child Development, 54, 227-232.
    Snowden, P. L., & Christian, L.G.(1999). Four Levels of Learning Centers for Use with Young Gifted Children. Gifted Child Today Magazine, 21(5), 36-41.
    Taylor., J. W. (1995). Family structure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of gifted adolescent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1995).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56, 3515.
    Tiffany, F., & Claudia, L. (1995). Adolescents’ intimacy with parents and friends. Adolescence, 30(117), 133-141.
    Tuttle, D. H., & Cornell, D. G. (1993). Maternal labeling of gifted children: Effects on the sibling relationship. Exceptional Children, 59 (5), 402-41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