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歐姿秀 |
---|---|
論文名稱: |
台灣幼兒園委外計畫評估研究--以1994-2005年為例 |
指導教授: | 廖鳳瑞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0 |
中文關鍵詞: | 幼兒園委外經營 、公辦民營 、幼稚園 、托兒所 、計畫評估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97 下載:2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政府提供場地設備委託民間經營幼稚園或托兒所(以下簡稱委外幼兒園或公辦民營)是1990年代以來臺灣幼托政策的新議題。截至2008年底,全台已經成立超過四十家的委外幼兒園,幼托各界對於公辦民營幼兒園也不再完全陌生;但是,幼托各界對於政府適不適合將幼兒園委外經營,以及幼兒園如何委外比較理想,仍有不同的看法。
為探討幼兒園委外經營的利弊得失,促進幼兒園委外計畫之正向發展,本研究從國內外幼兒園發展脈絡與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釐清臺灣幼兒園委外計畫的產生背景與特色,並針對1994-2005年全台各地依據政府採購法委託、成立且運作一年以上的27家委外幼兒園及其適用的十二個委託經營計畫,採用文件收集、結構式訪談、觀察評量及問卷調查等四種方法,分別從委託單位、受託機構及幼兒家長等不同成員的觀點,對臺灣幼兒園的委外計畫進行全面性的目標評估、過程評估與績效評估。
本研究發現,1994-2005年兼台灣幼兒園委外計畫屬於地方政府推動的租賃型特許式政府業務委託,除了「節省政府經費」與「結合民間資源」兩項共同的資源性目標之外,分別有「擴大社會責任」與「鼓勵幼托產業」的不同功能性目標;民間受託者除了有「促進幼兒發展」與「提供家長協助」等共同的托育性經營目標之外,另有「積極推動理念」、「嘗試參與委外」、「著重商業管理」等三種不同的策略性經營不同目標;至於幼兒家長的選擇使用目標,則有「教保品質」、「家長服務」、「托育費用」等。政府功能性委託目標與經費資源配置有關聯;民間策略性經營目標與非經費資源配置、服務輸送有關聯;家長的使用目標與經費配置、服務使用、教保品質有關聯;政府「擴大社會責任」與民間「積極推動理念」雙重目標之績效表現最好,也最能符合家長對幼兒園品質、服務與費用上的多元使用目標。
研究最後建議,未來政府應從幼托問題需求釐清合宜的委託經營目標,結合積極推動理念的民間受託者,加強對幼兒家長的宣傳與溝通;同時建議結合總體經濟、公共政策與幼兒教保等跨領域的研究,釐清台灣幼兒園委外經營之方針,並且針對不同幼托服務供給的績效進行比較研究。
參考書目
ㄧ、中文資料
內政部(2001)。中華民國九十年臺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分析。
內政部(2003)。兒童局的展望。2008年3月20日,取自:
http://www.cbi.gov.tw/all-demo.php
內政部(2004)。兒童福利統計。2008年3月20日,取自:
http://www.cbi.gov.tw/all-demo.php
內政部(2007)。托育機構概況,內政統計年報。2007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內政部(2007)。社區自治幼兒園實施計畫。2008年5月25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ef793803-46b7-4c00-a4b8-d9da5ece373b.doc
王志雲(2003)。托育服務經營的新模式—以台北市公辦民營托兒所為
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市。
王俊民(1997)。臺北市中小學教育民營化之研究,政治大學公共行政
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國聯(2002)。五十年來的兒童福利,台北市:中華社會行政學會。
王舒芸 (2005,5月)。 緊縮?成長?全球化世代之社會福利支出變遷:以18個OECD國家為例,論文發表於2005年臺灣社會福利學會年會 -「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國際學術研討會. 高雄:高雄醫學大學。
王舒芸(2007)。「生育容易、養育難」兒童照顧政策如何迎擊低生育率?國家政
策網路智庫,政策投手板,2007.12.30,
http://thinktank.nat.gov.tw/fp_sys.asp?xItem=19500&ctNode=146&mp=1
王麗容(1994)。臺灣地區托兒所需求評估和政府應有的對策。理論與
政策,第八卷第二期,頁125-143。
王文科、王智弘(譯)(1998)。S. Vaughn, J. S. Schumm, & J. Sinagub
著。焦點團體訪談—教育與心理學適用(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台北市:五南。
王淑英、何慧卿(2004)。Head Start美國學前啟蒙教育,國幼班向前
看,幼改會2004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頁48-53),台北市。
王淑英、孫嫚薇(2003)。托育照顧政策中的國家角色。國家政策季刊,
2(4),147-174。
王淑英、張翠娥、蔡曉玲(2002)。落實兒童福利法第二十條之研究。
內政部兒童局專案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王順民、郭登聰(1998)。臺北市公立托兒所的改革計劃。臺北市社會
局委託計劃執行成果報告。台北市:臺北市社會局。
毛連塭等(1994)。當前幼稚園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教育資 料館。
臺灣管理學會(2003)。建立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監督機制之研究。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專案委託研究。
四一O教改聯盟(1996)。為幼兒而走,載於「在公平開放中發展幼
兒教育」(頁4-11)。
幼教聯合會(1998)。為幼兒而走,載於「在公平開放中發展幼兒教育」。
古允文(1997)。從福利國家發展談民營化下國家角色的挑戰,社區發展季刊,第
八十期,70-78頁。
台北市法規會(2003)。委託經營管理法制-行政法規影響評估,地方法
制研討會選集2003。
朱志宏(2002)。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書局。
江思瑩(1999)。談臺北縣幼兒教育推動方案--「公辦民營」及「幼兒教
育券發放」。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現代教育論壇(二)新
世紀的幼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14-18)。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
江麗莉、盧美貴(2000)。我國幼兒教育指標之建構與發展。八十九學
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新竹市。
行政院教育改革諮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
行政院。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99)。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作業手冊。台北市:行政
院。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編印)(2001)。推動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實例暨
契約參考手冊。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令彙編。台北市:行政
院。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6)。政府採購法令彙編。台北市:行政院。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2007)。第二章公辦民營。政府業務委託民間辦理作
業手冊。2008年5月20日,取自:
http://homepage.ntu.edu.tw/~fss/data_01/BOT01/6-3-4-2.html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2007)。96年各縣市推動業務委外重點項目訪視計劃。未出版訪視報告。
何明修(2004)。臺灣幼兒教育券的政治邏輯:政策選票與集體行動,
收錄於林本炫、齊力編,「教育與權利:一個批判的分析」(頁81-
112),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
何明修(2004)。臺灣幼兒教育券的政治邏輯:政策、選票與集體行動。
載於教育與權利:一個批判的分析--教育與社會叢書7,81-112。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研究所。林本炫、鄒川雄編輯。
余漢儀(1993)。臺北市社會局兒童福利服務之績效研究。臺北市社會
局委託研究報告。
林佩蓉(民88)七歲以下幼兒就讀學前機構比例之調查研究報告,臺北:教育部。
宋學文(2001)。全球化與全球治理對我國公共政策研究之影響,中國
大陸研究, 44(4),1-31。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台北市:元照。
李宗勳(2001)。從「新公共服務」及「組際學習」新視野檢視台北市
社區、學區安全聯防行動方案。立法院院聞,29(27),37-61。
李宗勳(2002)。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智勝文化。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
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12,41-77。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略與經驗。台北市:智
勝文化。
李怡萱(2004)。幼稚園公辦民營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
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美玲(1999)。淺談幼兒教育券與公辦民營政策。載於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編)。現代教育論壇(二)新世紀的幼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11-13),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李雅村(2000)。新公共管理(NPM)的公共性價值批判----新公共行政
(NPA)觀點的省思,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李翠萍(2006)。社會福利政策執行網絡探析。台北市:秀威資訊。
李翠萍、顏詩麗(2004,5月)。政府委外提供福利服務課則架構之研究。
發表於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系主辦之公共服務改革與民營化的現代課
題研討會,台中市。
社會局(1999)。「臺北市市有社會福利設施委託民間團體辦理社會福利
服務要點」,北市社五字第8824048100號公文。
社會局(2001)。「公設民營機構及方案服務委託」契約訂定原則,北市
社六字第9021185200號公文。
社會局(2001)。九十年度台北市公私立托兒所機構評鑑報告。台北市:
社會局。
社會局(2003)。托育服務。2008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dosw.tcg.gov.tw/
吳定(2003)。政策管理。台北市:聯經。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
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吳清山等(2000)。「幼稚教育法及相關法令」之修正及訂定。教育部國
教司委託專案研究。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周梅雀、蔡曉玲、王淑英、簡瑞連、楊秀彥(2007,11月)。為催生更好的法而行動—「學前教育及保育服務法草案」行動歷程分享,發表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舉辦之「全球幼教發展趨勢暨臺灣幼教教學實務」學術研討會,花蓮市。
幸曼玲等(1994)。當前幼稚園教育問題及意見之調查研究。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幸曼玲等(2001)。幼稚教育法及相關法令之修正及訂定。教育部委託研討報告,未出版。
林希偉(2006)。臺北市政府委外業務效能評估暨改進之研究。臺北
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市政專題研究報告(第352 輯),
未出版。
林來發(1996)。幼教政策的變遷。臺灣幼教世紀發展史。學術研討會
實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中心與幼兒教育學系。34-46
頁。1996.12.12-13,台北市。
林佩蓉(1999)。七歲以下幼兒就讀學前機構比例之調查研究報告。台
北市:教育部。
林益民(2004)。公辦民營有三輸反對修法一面倒(2004年12月13日)。
臺灣立報。2008年5月12日,取自:http://lihpao.shu.edu.tw/
林鍾沂(1993)。政策評估理論之分析與方法論的重建。中國行政評論,第2卷第2期,頁27-96。
林鍾沂(2000)。政策評估理論的方法論思考。法政學報,第10期,
頁55-90。
邱志鵬(1993)。我國現階段的幼稚教育政策走向回顧與前瞻。「幼兒教育的回顧
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省花蓮師範學院。
邱志鵬(2006)。臺灣幼兒教育與照顧服務「供給端」之理論與現況分析研究。內政部兒童局,未出版。
邱志鵬(2009,3月)。幼兒教保服務的現在與未來。2009臺灣幼兒教保公私協力政策研討會,明新科技大學。
胡美蘭(2006)。台北縣委託民營幼稚園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施能傑、李宗勳(2003)。政府業務委託外包之決策模式、標準化、作業程序及契約訂定之研究。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專案委託研究。
段慧瑩(2007)。臺灣人口變遷之幼兒教育政策及興革。教育資料與研究,74, 14-15。
洪福財(2000)。幼兒教育史。台北市:五南。
師豫玲(1999)。托兒所公設民營—以臺北市為例。載於國立台北師範
學院(編)。現代教育論(二)新世紀的幼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19-21)。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翁麗芳、洪福財、歐姿秀(2006)。臺灣非營利托兒服務概況研究。內
政部兒童局專案研究成果報告,未出版。
馬信行(1998)。教育科學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馬信行等(1996)。國民教育公辦民營可行性研究,教育部委託研究報
告。
高琇嬅(2008,11月)。義大利幼教的我見我思。載於中華民國幼兒教育改革研究會舉辦之「多元的文化、多樣的童年-各國幼兒教育的巡禮與省思」研討會論文集(頁8及會議當天發放之補充資料),台北市。
孫良誠(2008)。公辦民營幼兒園績效評估指標之建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
策與柺理研究所,未出版博士論文。
葉俊榮(2002)。全球化與在地化:政府再造的縱深思考。律師雜誌12月號,
第二七九期。
許世雨(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第六章,江明修主編。台北市:智勝文化。
教育部(1993)。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劃(修訂本),台北市:教
育部。
教育部(1999)。發展與改進幼兒教育中程計劃(修訂本),台北市:教
育部。
教育部(2004,5月)。數字看教育2004幼教政策調查報告。教育部電
子報,31。2008年4月19日,取自:http://Epaper.edu.tw
教育部(2007)。兒童教育及照顧法草案版本。全國幼教資訊網。2007
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ece.moe.edu.tw/childcarelaw.html
教育部(2008)。扶持5歲幼兒教育計畫。2008年2月22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d562740a-653b-4863-8e76-b9caf2407d64.pdf
曹俊漢(2001)。公共政策,台北市:三民書局。
曹俊漢(2003)。第七章政策評估:以評估導向提升行政績效,《行政現
代化的迷思—–全球化下臺灣行政發展面臨的挑戰》。台北市:韋伯
文化。
曹俊漢(2002)。非政府組織的現代機制與發展:理論發展及趨勢與台
灣個案的評析,論文發表於「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國
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復旦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2002年9月
11-12日。
許孟勤(2004)。幼教機構品質與幼兒對學校態度之相關研究。臺灣師
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許慧如譯(2002)。心經濟、愛無價?。台北市:新新聞文化。(原著出版年:2001
年)
郭登聰(1999)。福利與營利的對話—社會福利民營化的另類思考。社區
發展季刊,85,142-155。
郭登聰(2005) 。推動社會福利民營化相關法制的析論。社區發展季刊,108,38-53。
陳小紅(1999)。台北市社會福利、社教機構「民營化」個案之檢視與評估。台北市研考會委託研究。
陳建志(2001)。台北市公立與公設民營托兒所經營績效之研究,中國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恆鈞(譯)(2001)。J. P. Lester & J. Stewart, JR.著。公共政策演進研
究途徑(Public Policy and Evolutionary Approach)。台北市:學富文
化。
陳容芳(1999)。我國公營事業民營化政策模型之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皎眉(2001)。「胼手胝足,開創未來」--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公設民營
發展歷程。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公設民營專題座談會會議資料,台北
市政府社會局。
陳麗霞(1999)。「幼兒教育券」、「幼兒園公辦民營」真的能為幼教注入
新希望?。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現代教育論壇(二)新世
紀的幼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22-26)。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
院。
陳思澤、林翰(2000)。公共政策Q&A。台北市:風雨論壇。
張孝筠(2000,5月)。我國幼稚園公設民營可行性初探之研究。台中師
範學院,2000年代新幼兒教育的展望。2000年學術研討會,台中。
張壹鳳(2005)。以「性別敏感」觀點檢視臺灣學前兒童照顧政策。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錦鵬(2005)。全觀型治理:理論與制度化策略。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三期,
61-100頁。
賀力行、林淑萍(2005)。公立托兒所公辦民營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行政院人事
行政局委託研究案。
曾玉慧(2003)。臺灣幼兒教育券之社會運動研究--「以一0一八為幼兒
教育而走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市。
曾憲政、翁麗芳(1999)。幼兒教育改革的省思—從「幼兒教育券」、「幼
稚園公設民營」談起。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編)。現代教育論壇
(二)新世紀的幼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2-10)。台北市: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
黃琇婷(2006)。臺灣幼兒教育制度之發展(1945-2005)。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源協(2003)。老人福利機構公設民營可行性評估之研究。內政部
委託研究報告(091000000AU631003)。
黃煜文(譯)(2005)。民營化歷程:供部門、非營利、企業的伙伴雙
贏之道(原作者Savas)。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著出版年:
2000年)
黃煜文(編譯)(2005)。E. S.Savas著。民營化歷程:公部門、非營利、
企業的夥伴雙贏之道(Privatizati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台
北市:五觀。
楊巧玲(2008,10月)。照顧「無價」?幼稚園、國小教師工作的性別意涵。論文發表於臺灣女性學學會、弘光科技大學老人福利與事業學系聯合舉辦之「性別向度與高齡化社會」研討會,台中縣。
楊坤峰(2005)。非營利組織概念之檢討與澄清。逢甲合作經濟,37 ,32-48 。
楊國賜等(2001)。全國幼兒教育普查計畫,教育部委託研究。
詹中原(2002a)。企業精神政府的設計與限制。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1月24日。http://www.npf.org.tw/copy/2135(2008年9月30日下載)
詹中原(2002b)。新公共管理歷史系絡之初探。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12月20日。http://www.npf.org.tw/copy/2135(2008年9月30日下載)
詹中原(2003)。新公共政策—史、哲學、全球化。台北市:華泰。
詹中原(2006)。臺灣民營化政策之再檢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6年9月21日。http://www.npf.org.tw/copy/2135(2008年9月30日下載)
詹中原(2008)。全球化理論與公共治理發展:峇里島路徑圖之檢視。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8年1月9日。http://www.npf.org.tw/copy/2135(2008年9月30日下載)
詹鎮榮(2003)。論民營化類型中之「公私協力」,月旦法學雜誌,102,
8-29。
雷文玫(2002)。發包福利國﹖--政府委託民間辦理福利服務責信架構之
研究,兒童福利,2,147-179。
廖俊松(1999) 。福利國家民營化的觀察與檢討,社區發展季刊,85,
189-199。
蔡佳純(2004)。國民教育向下延伸一年政策分析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位出版碩士論文。
蔡春美等(2000)。幼教機構行政管理,台北市:心理。
趙文忠(1997)。誰的責任—臺灣幼兒教育的經濟分析。國立臺灣大學
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善如(譯)(1999)。社會服務方案績效的評量:方法與技術。台北
市:亞太圖書。(原著出版年:1996年)
劉春榮等(2000)。對教育部推動教育改革意見調查研究。台北市:國
立教育資料館。
劉淑瓊(1998a)。社會福利「民營化」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契約委託
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
版,台北市。
劉淑瓊(1998b)。「公設民營:美夢?惡夢?--以台北經驗為例」。社會
福利社區化論文集,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
劉淑瓊(2000)。浮士德的交易?論政府福利機構契約委託對志願組織之衝擊,載於蕭新煌與林國明主編,《臺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503-538。台北:巨流。
劉淑瓊(2005)。精明的委外:論社會服務契約委託之策略規劃,社區發展季刊,108,120-133。
劉淑瓊(2005)。績效、品質與消費者權益保障:論社會服務契約委託
的責信課題。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9(2),31-93。
劉淑瓊、彭淑華(2007)。社會福利引進民間資源及競爭機制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RDEC-RES-095-20)。
劉毓秀(主編)(1997)。女姓.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市:女書文化。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原作者:Osborne & Gaebler)。台
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1992年)
歐姿秀(1999)。政府釋放幼教資源的省思。載於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編)。現代教育論壇(二)新世紀的幼兒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
31-34)。台北市: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歐姿秀(2001)。幼兒園公設民營政策分析。一起來C.A.R.E.幼教老師
的行動美學與專業倫理對話論文集(頁239-259),台北市:幼兒教
育改革研究會。
歐姿秀(2002)。從幼兒園公設民營政策談臺灣托育服務的迷思,隔代
教養面面觀實務研討會手冊(頁21-37),高雄:高雄縣婦幼青少年
館。
歐姿秀(2004)。台北市托兒所公設民營政策探討。載於陳漢強(主編),
兩岸民辦幼兒教育(頁219-236)。台北市:五南。
歐姿秀(2006a)。重建學前教育中家庭、市場與國家的三角關係。臺灣
教育,640,2-5。
歐姿秀(2006b)。第五章公設民營類社區托兒服務。臺灣非營利托兒服
務概況研究成果報告(頁55-91),內政部兒童局委託專案。
歐姿秀(2007年4月)。政府委託民間經營幼兒園之現況。2007年托育照顧平台座談會,高雄縣保育人員職業工會,高雄。
歐姿秀(2009,3月)。臺灣公辦民營幼兒園現況研究。2009臺灣幼兒教保公私協力政策研討會,明新科技大學。
歐庭君(2003)。1996年教育改革下的幼教政策論述。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鄭讚源(1997)。既競爭又合作、既合作又自主:社會福利民營化過程中政府與民間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定位。社區發展季刊,80,79-87。
薛承泰(2005)。台北市社會局推動公設民營二十年。社區發展季刊,
108,22-30。
謝子元(2005)。近代臺灣幼教政策發展之研究—比較福利國家觀點。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擴大聯繫會議(2003)。台北市公設民營托兒所九十二年度擴大
聯繫會議會議記錄,未出版。
簡楚瑛(2003)。幼兒教育與保育之行政與政策( 歐美澳篇 ),台北市:
心理。
簡瑞連(2007年4月)。社區共治的社區自治幼兒園。2007年托育照顧平台座談會,高雄縣保育人員職業工會,高雄。
簡淑真等(2003,9月)。回歸幼教本質、落實幼教專業化。教育發展的
新方向、為教改開處方。教改報告書研討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政策研究中心。
顏詩麗(2005)。委外提供福利服務課責意涵之研究-以台北市公設民營機構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未出版碩士論文。
羅志全(2005)。中壢市立托兒所內壢所委託大中華托兒所經營管理辦
理簡報,未出版,桃園。
羅清俊、陳志瑋(譯)(1999)。T. R. Dye著。公共政策新論(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 9th ed.)。台北市:韋伯文化。
二、西文資料
Anne Mitchell(2007.november).One nation, Many Approaches to Early Education
(p6-8)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Bennett, J.(2004). Early education financing: What is useful to know? UNESCO Policy
brief on early childhood, No. 23, May 2004. Retrieved August 1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unesdoc.unesco.org/education/ecf/briefs
Bennett, J.(2007). Results from the OECD thematic Review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Policy 1998-2006, UNESCO Policy Brief on Early
Childhood, No. 41, November-December 2007.
Retrieved August 1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47/154773E.pdf
Burden, T. (1998). Social Policy and Welfare. London: Pluto Press.
Bushouse, Brenda K. (1999). The Mixed Economy of Child Care: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Nonprofit, For-Profit, and Public Enterpris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Indiana.
Chen , H. & P. H. Rossi, (1980).The Multi-Goal, Theory-driven Approach to
Evaluation: A Model Linking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Science.
Social Forces, 59, 106-122.
Cleveland, G. & Colley, S. (2003). The future role of government in supporting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in Ontario.
Cleveland, G. & Krashinsky, M. (2003). Fact and fantasy: eight myths about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Childcare resource and research unit.
Cleveland, G. & Krashinsky, M. (2003). Financing ECEC Services in OECD Countries, Rotterdam: OECD. Retrieved January 25,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oecd.org/dataoecd/55/59/28123665.pdf.
Cronbach, L. J. and Associates. (1980). Our Ninety-Five Theses, in Toward Reform of Program Evaluation, pp.1-1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ronbach, L. J., Ambron, S. R., Dornbusch, S. M., Hess, R. D., Hornik, R. C., Phillips,
D. C., Walker, D. F., & Weiner, S. S. (1980). Toward reform of program
evalu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Denhardt, R. B & Denhardt, J. V. (2000). The New Public Service: Serving Rather than Steering.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0(6), 549-559.
Dunn. W. N. (1986). Policy analysis: perspectives, concepts, and methods. England: JAI Press.
Ellsworth, J. & Ames, L. (1998).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Project Head Start: Revisioning the hope and challeng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Freeman. H. E. (1976). The Present Status of Evaluation Research,
UNESCO Evalu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George, V & Wilding, P. (1994). Ideologies of Welfare. In Welfare and
Ideology, London: Harvest Wheatsheaf.
Giddens, Anthony(2004).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Oxford:Polity.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81). Effective evaluation: 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responsive and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Publisher.
Guba E.G. & Lincoln Y. S. (1989).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 London:
Sage.
Haddad, L. (2002).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UNESCO Early Childhood and Family Policy Series, No.3.
Hansen, J. J. (2003). Limits of Competition: Accountability in Government Contracting. The Yale Law Journal, 112(8), 2465-2507.
Heymann, J.(2003). Role of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in ensuring equal
opportunity, UNESCO Policy Brief on Early Childhood, No. 18,
November-December 2003. Retrieved May 23,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unesdoc.unesco.org/education/ecf/briefs
Hiilamo, H.(2008)Promoting Children’s Welfare: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Johnston, J. M. & B. S. Romzek (1999). Contracting and Accountability in State Medicaid reform: Rhetoric. Theories, and Reality,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59(5),383-399.
Koning(1996)。”New” Administration or Modernization of Administration: Administrative Politics in the Nineties, German, Speyer: Speyerer Forschungsberichte.
Lundsgaard, Jens. (2002). Competition and efficiency in publicly funded services, Paris: OECD. Retrieved January 25,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oecd.org/dataoecd/42/36/22027701.pdf.
Magenheim, E. (2001). Preschools and Privatization. In Privatizing education: Can the marketplace deliver choice, efficiency, equity, and social cohesion?, edited by H.M. Levin, 105-132.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Mazawi, Andre E.(2005)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Justice and Equal Opportunities. In ACEI年會暨幼兒師資專業成長學術研討會, 14 March 2005, Taipei, Taiwan.
Meyers, Marcia K., & Gonick. Janet C. (2003). Public or Private Responsibility?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Inequality, and the Welfare Stat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4 (3), 379-411.
National audit office(2006) Sure Start Children’d Centres.
North Carolina Partnership for Children, Raleigh(2003)Smart Start: Celebrating 10 Years, 1993-2003. Web Side: http://www.smartstart-nc.org
Olmsted, P.(2002). Data Collection and System Monitoring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 Paris : France UNESCO. Retrieved March 19,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2/001286/128636e.pdf
Raden, A. (1999)Universal Prekindergarten in Georgia: A case study of Georgia’s
Lottery-Funded Pre-K program. Foundation for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Rossi, P.H. & Freeman, H. E. (2004). Evaluation: A Systematic Approach(5th ed.). London: Sage.
Savas E. S.(2002).Competition and Choice in New York City Social Service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62(1):82-91.
Savas E. S.(2008). Privatization an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http://www.cesmadrid.es/documentos/sem200601_MD02_I.
Scrivner, S. & Wolfe, B.(2002). Universal preschool: Much to gain but who will pay?
Fundation for Child Development. New York.
Shadish, W. R. Jr., Cook, T. D., & Leviton, L. C. (1991). Foundations of Program Evaluation. London: Sage.
Skolverket(2007) Five year with the maximum fee.
Soo-Hyang Choi(2008). Strategies for reaching the EFA goal on ECCE. UNESCO
Policy brief on early Childhood, No. 42, January-March 2008. Retrieved August
10, 200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
http://unesdoc.unesco.org/images/0015/001547/154773E.pdf.
Stanley, Bellamy and Cooke(2006) Equal Access? Appropriate and affordable
childcare for every child.
Stuart S. Nagel (2002). Handbook of Public Policy Evaluation, CA:
Sage Publications.
Stuffebeam, D . L., & Webster, W. J. (1980). An analysis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3), 5-20
Tougas J.(2000?)Child care in Qubec: where a will, there a way.
Tsuey-Ping Lee (2004). Bridging systems thinking to policy networks: An application to network accountability analysis in international system dynamics conference proceeding(CD version), v. 22, July 2004. Oxford, UK.
Walker, P. (2002). Understanding accountability: Theoretical models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social service organizations. Soci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36(1), 62-75.
Williamson, O. E.(1975). Markets and hierarchies: 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
Gerda, Neyer(2003)Family Policies and Low Fertility in Western Europe. MPIDR Working Paper WP-2003021. Available at:http://www.demofr.mpg.de/papers/working/wp-2003-021.pdf
Dana E. Friedman, Ed.D.(2004).The New Economics of Preschool:New
findings,methods and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economic investments in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Joan Lombardi(2007.november).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 global movement
(p10-11)
Brandon, Richard N, Kagan, Sharon Lynn, and Joesch, Jutta M. “Design Choices: Universal Financing for Early Care and Education.” Human Services Policy Center,” Seattle, WA,2002. http://hspc.org/publications/pdf/designchoices.pdf.
Warner, M.E. 2006 “Child Ca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ole for Planners,” Planning Advisory Service PAS Memo,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Jan/Feb 2006.
Wilkinson, J. E. (2003.)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 the New Agenda., Dunedin Academic Press., Edinburgh. ISBN 1903765 17 X.
Mitchell, A., Stoney, L., & Dichter, H. (2001). Financing child ca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 expanded catalog of current strategies. Retrieved February 3, 2008,
from www.kauffman.org/pdf/childcare2001.pdf
Peisner-Feinberg, E., Burchinal, M., Clifford, R., Yazejian, N., Culkin, M., Zelazo, J., Howes,
C., Byler, P., Kagan, S., & Rustici, J. (1999). The children of the Cost, Quality, and
Outcomes Study go to school. Chapel Hill,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North Carolina Partnership for Children, Raleigh(2003)Smart Start’s Impact on North Carolina’s Children, Families, & Communities. Web site: http://www.smartstart-nc.org
Using Results to Improve the Lives of Children and Families: A Guide for Public-Private Child Care Partnerships by Child Care Partnership Project, The Finance Project, June 2000. http://www.nccic.org/pact/using_results_too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