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柯伶蓁 |
---|---|
論文名稱: |
咖啡與近代上海 |
指導教授: | 張瑞德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上海 、咖啡 、種植 、傳播 、消費文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9 下載:6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中葉後,隨中西雙方交流的逐漸密切,外國人來華人數漸多,而將其生活習慣攜入中國,咖啡便是一例;此外,學者指出咖啡的飲用方式和器具形式受到中國飲茶文化的影響,從中可觀察飲食文化的交流。清道光年間澳門出版的字典便已有咖啡此項物品,但早期譯名不一,隨著譯介增多與時間發展,而逐步統一為「咖啡」和「珈琲」。後出於經濟利益考量,官方和民間出現了栽植咖啡的呼聲,因而華南省份陸續由華僑引入種植,但產量不豐,仍須仰賴外國進口,其中以沿海通商口岸為主要進口處,但咖啡進口受外國產量和國內外情勢影響,數量和價格易波動,但整體而言,消費量逐漸成長。中國人初次飲用咖啡約在同治至光緒年間,因西餐館的開設,中國人始接觸到餐後飲料─咖啡,最先接觸咖啡的人為達官顯貴、洋行職員、使節、留學生,後隨大菜在上海的風行,一般市民亦到西餐館進食並飲用咖啡,然上西餐館多出於嚐鮮與身分地位的考量。隨著咖啡在上海的發展,咖啡館和咖啡攤也陸續開設,成為上海特殊的城市風貌,咖啡亦逐漸滲入家庭生活中。咖啡不僅是一種飲料,其挾帶著豐富的意涵進入消費市場,咖啡常被視為西方、現代的一種象徵,因此人們如何理解咖啡,展現了當時知識分子對西方文明的複雜心態,既試圖仿效但又排拒的矛盾,知識分子亦咖啡與階級和革命等概念連結,從而批判咖啡背後隱含的階級性與殖民性,展現了咖啡館此一社會文化空間的豐富性。文人對咖啡女侍的歌詠,對比其所批判的摩登女性,反映出知識分子對傳統性別結構鬆動的不安,並試圖透過塑造想像中的女性,以重新取回話語主導權,而咖啡館也被建立為一個男性集體認同的空間。
一.檔案
上海檔案館上海公共租界公布局檔案,〈類別3〉,檔案號:U1-3。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市警察局新成分局檔案,〈上海市警察局新城分局關於皇家咖啡館內部組織情況、負責人職工簡歷存分局備查〉,檔案號:Q142-3-68。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市警察局新成分局檔案,〈上海市警察局新城分局關於羅蕾咖啡館職工名冊〉,檔案號:Q142-3-70。
上海市檔案館法租界公董局檔案,〈1909-1942年法國公董局咖啡館及酒館章程(稅則及規定營業時間等)〉,檔案號U38-4-2080。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西菜咖啡同業公會檔案,〈上海市西菜咖啡商業同業公會分區會員一覽表〉,檔案號:S325-1-13-5。
上海市檔案館上海西菜咖啡同業公會檔案,〈民國三十七年上海西菜咖啡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單〉,檔案號:S325-1-13-19。
二.一般史料
《上海阿木林趣史》,上海:文華圖書館,1921。
上海檔案館,《工部局董事會會議紀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上海檔案館,《工部局董事會會議記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上海通志編纂委員會,《上海通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上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編輯,《上海風土雜記》,收入《民國史料叢刊》,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9。
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志纂委員會,《上海對外經濟貿易志》,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2001。
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上海指南》,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4。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硏究所等編,《上海對外貿易(1840-1949)》,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1989。
中華書局,《中華大字典》,上海市:中華書局,1978。
王圻,《續文獻通考》,北京市:元亨利貞書屋影印明萬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2000。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海關總署辦公廳編,《中國舊海關史料(1859-1948)》 ,北京:京華出版社,2001。
中國農業百科全書編輯部,《中國農業百科全書》,北京:農業出版社,1987。
王鐵崖,《中外舊約章匯編》,北京市:三聯書店,1957。
王禮錫,《市草聲》,上海:神州國光社,1933。
王后哲編,《上海寶鑒》,上海:上海世界書局,1925。
王定九編,《上海顧問》,收於《民國史料叢刊》,鄭州市:大象出版社,2009。
日用生活社,《生活快覽》,上海:日用生活社,1935。
文昌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文昌縣志》,北京市:方志出版社,2000。
申報館編輯,《申報上海市民手冊》,上海:申報,1946。
外務省通商局編,《世界ノ珈琲生產消費狀況》,東京:外務省通商局,1931。
刑墨卿編著,《新名詞辭典》,上海:新生命書局,1934。
朱壽朋,《東華續録》,上海:上海集成圖書公司,1909。
杞盧主人,《時務通考》,上海:點石齋,1898。
冷醒吾,《最新上海指南》,上海:上海文化發行社,1946。
佚 名,《九尾龜》,上海:點石齋,1911。
吳承聯,《舊上海茶館酒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余 之,《摩登上海》,上海:上海書店,2003。
林永昕著,佐佐木舜一譯,《海南島の熱帶作物》,出版者不詳。
林徽音,《花廳夫人》,上海:四社,1934。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編,《史料旬刊》,臺北市:國風,1963。
徐 珂,《清稗類鈔》,北京市:中華書局,1986。
高丕第,《造洋飯書》,北京市:中國商業出版社,1986。
孫詒讓,《周禮政要》,浙江:瑞安普通學堂刻本,1902。
海關總署《舊中國海關總稅務司署通令選編》編譯委員會,《舊中國海關稅務司署通令選編》,北京:中國海關出版社,2003。
姚賢鎬,《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1840-1895)》,北京:中華書局,1962。
國立中山大學農學院推廣部編,《瓊崖各縣農業概況調查,廣東:國立中山大學出版部,1937。
許崇灝編著,《瓊崖志略》,上海:正中書局,1947。
陳正恭主編,《上海海關志》,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1997。
陳定山,《春申舊聞》,臺北市:世界文物,1978。
陳無我,《老上海三十年見聞》,上海:上海書店,1997。
陳忠倚,《皇朝經世文三編》,浙江省:浙省書局,1899。
陳昌齋等撰,《廣東通志》,臺北:華文,1968。
陳 植,《海南島新志》,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4。
陳獻榮,《瓊崖》,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04。
商務印書館編譯所編,《上海指南》,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進上誠,《世界大百科事典》,東京:平凡社,1983。
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雲南省志‧農墾志》,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1998。
葛元煦等著,《滬遊雜記‧淞南夢影錄‧滬遊夢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張玉書等編,《康熙字典》,上海市:同文書局,1912。
張德彝,《航海述奇》,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張德彝,《再述奇》,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張德彝,《三述奇》,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新編中藥大辭典》,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經濟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6。
福建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福建省志‧農業志》,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端 方,《大清光緒新法令》,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10。
劉輝主編,《修改稅則始末記》,北京市:中國海關出版社,2009。
劉輝主編,《中國關稅史料》北京市:中國海關出版社,2009。
滬上遊戲主輯,《海上遊戲圖說》,上海:出版者不詳,1898。
劉錦藻,《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市:新興書局影印民國商務印書館影印十通本,1965。
劉式訓譯,《中西禮俗異同雜誌》,收於《泰西禮俗新編》,清光緒三十一年上海中新書局鉛印本。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珈琲》,臺北:台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35。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廣西通志‧農墾志》,南寧市:廣西人民出版社,1998。
廣東省建設廳農林局編,《瓊崖農林漁牧調查報告》,廣州市:廣東省建設廳農林局,1937。
鄭昌棪,《列國歲計政要》,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
鄭玄注,《周禮》,收入【四部叢刊初編經部】第三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9。
韓邦慶,《海上花列傳》,臺北市:台灣古籍,2006。
關山直太郎,《日本人口史》,東京:四海書房,1942。
顧炳權編著,《上海洋場竹枝詞》,上海市:上海書店,1996。
嚴 復,《原富》,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
三.報紙雜誌
(一)報紙
《上海新報》(日報,上海,1862-1872)
《大地周報》(周報,上海,1946-1948)
《文匯報》(日報,上海,1938.1-1947.5)
《申報》(日報,上海,1872.4-1949.5)
《世界日報》(日報,北京,1925.2-1937;1945.11-1949.2)
《晶報》(日報,上海,1919.3-1940.5)
《農學報》(旬報,北京,1897.5-1906.12)
《遊戲報》(上海,1897-1910)
(二)雜誌
《一周間》(周刊,上海,1934.5-1934.6)
《三六九畫報》(刊期不定,北京,1943)
《大眾》(月刊,上海,1942.11-1945.7)
《女子月刊》(月刊,上海,1933.3-1937.7)
《申報月刊》(月刊,上海,1932.7-1935.12)
《東方雜誌》(半月刊,上海,1904.3-1948.12)
《快樂家庭》(月刊,上海,1936.3-1937.6)
《良友畫報》(月刊,上海,1926.6-1941.9)
《科學大眾》(不詳,上海,1946.6)
《科學知識》(半月刊,上海,1933.6-1934.1)
《科學趣味》(月刊,上海,1939.6-1942.6)
《時與潮》(半月刊,上海,1938.4-1949.2)
《婦女雜誌》(月刊,上海,1915.1-1931.12)
《婦女運動》(旬刊,上海,1927.7)
《清華月刊》(月刊,北京,1914.3-1937.5)
《健康生活》(月刊,上海,1934.8-1941.7)
《復旦五日刊》(周刊,上海,1926.9-1931.6)
《農聲》(雙月刊,廣州,1923.5-1944.2)
《新都周刊》(周刊,上海,1943)
《語絲》(周刊,北京,1924.11-1727.10;半月刊,上海,1927.10-1930.3)
四.專著
(一)中文
王 健,《上海猶太人社會生活史》,上海:上海辭書,2008。
田 泉,《臺灣農業史》,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
包亞明、王宏圖、朱生堅等,《上海酒吧――空間消費與想像》,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西坡編,《上海珍檔》,上海:文匯出版社,2007。
余 之,《歲月留情》,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 。
史有為,《外來詞:異文化的使者》,長春市: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吳圳義,《清末上海租界社會》,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78。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李明偉,《清末明初中國城市社會階層研究(1897-192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 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
忻 平,《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1996。
宋路霞著,《上海迴夢大飯店》,臺北市:華成圖書,2004。
周三金,《上海老菜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周海嬰,《魯迅與我七十年》,臺北市:聯經,2002。
周瘦鵑,《拈花集》,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3。
茅盾、巴金編,《憶魯迅》,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胡 適,《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唐豔香、褚曉琦著,《近代上海飯店與菜場》,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馬傅德等著,《上海灘貨幣》,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馬克思、恩格斯著,吳家駟譯,《資本論》,臺北市:時報文化,1990。
高福進,《洋娛樂的流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徐靜波,《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孫國群,《舊上海娼妓祕史》,鄭州市: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許洪新,《從霞飛路到淮海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許紀霖,《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史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市:政大歷史系,2003。
許道明、馮金牛編,《馬國亮集:生活之味精》,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
許賢瑤編譯,《中國古代喫茶史》,臺北:博遠出版社,1991。
陳伯海編,《上海文化通史》,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臺北市:麥田,2004。
曹聚仁,《上海春秋》,北京:三聯,2007。
屠詩聘主編,《上海春秋》,香港:中國圖書編譯館,1968。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新文化史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專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梁啟超,《新民說》,臺北市:中華書局,1959。
張 耀,《打開咖啡館的門─歐陸350年的文化風雲》,臺北市:時報文化,1995。
張愛玲,《色‧戒》,臺北市:皇冠,2007。
張 勇,《摩登主義:1927-1937上海文化與文學研究》,臺北市:人間出版社,2010。
楊錫彭,《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楊子慧編,《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劉惠吾,《上海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
熊月之主編,《上海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熊月之,《異質文化交織下的上海都市生活》,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蔣為民編,《時髦外婆─追尋老上海的時尚生活》,上海:三聯,2003。
魯 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樓嘉軍,《上海城市娛樂研究,1930-1939》,上海:文匯出版社,2008。
潘光、王健著,《一個半世紀以來的猶太人:猶太民族史上東方的一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薛理勇,《上海閑話交關》,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薛綏之,《魯迅生平史料匯編》,天津市:天津出版社,1981。
鄭澤清等著,《老上海僑民生活》,上海:中國福利會出版社,2004。
錢乃榮等編著,《上海話大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
樹 棻,《上海的最後舊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樹 棻,《豪門舊夢:一個上海〈老克拉〉的回憶》,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二)英文
Baudrillard , Jean.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1998.譯本:讓‧波德里亞著,劉德富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
Bergère, Marie-Claire. The Golden Age of the Chinese Bourgeoisie 1911-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譯本:白吉爾著,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Bhabha, Homi.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1994.
Courtwright ,David T. Forces of Habit: Drugs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2.譯本:大衛‧柯特萊特著,薛絢譯,《上癮五百年》,臺北縣:立緒文化,2002。
Davidson, James W.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 Tea, Camphor, Sugar, Gold, Coal, Sulphur, Economical Plants, and Other Productions. New York : Macmillan & Co.,1903.
Dikötter , Frank and Laamann and Lars, Xun ,Zhou. Narcotic Culture : A History of Drugs in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Duara, Prasenjit.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譯本:杜贊奇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Gid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譯本:安東尼‧吉登斯著,趙旭東、方文、王銘銘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現代性晚期的自我與社會》,北京:三聯,1998。
Huang, Nicole. Women, War, Domesticity :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 Boston : Brill, 2005.
Kranzle ,David. Japanese, Nazis & Jews: The Jewish Refugee Community of Shanghai, 1938-1945. New York: Yeshiva University Press,1976.譯本:大衛.克蘭茨勒著,許布曾譯,《上海猶太難民社區:1938-1945》,上海:三聯,1991。
Larrain, Jorge, Ideology and Cultural Identity:Modernity and the Third World Presence. 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譯本:喬治‧萊爾因著,戴從容譯,《意識形態與文化身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Lu Hanchao. Beyond the Neon Lights: Everyday Shanghai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4.譯本:盧漢超著,段煉等譯,《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Macmillan Publishing edited. Everyday Life : American Social History. New York : 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 USA,1998.
Markman ,Ellis. The Coffee House: A Cultural History. London : Phoenix, 2005.譯本:馬克斯‧艾利斯著,孟麗譯,《咖啡館的文化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Millett ,Kate. Sexual Politics.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2000. 譯本:凱特‧米利特著,宋文偉譯,《性政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
Pendergrast, Mark. Uncommon Grounds: The History of Coffee and How It Transformed Our World(New York:Basic Books, Inc., 1999. 譯本:馬克•潘德葛拉斯著,韓懷宗譯,《咖啡萬歲:小咖啡如何改變大世界》,台北:聯經,2000。
Pepper, Suzanne. Civil War in China : the Political Struggle, 1945-1949 .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1978. 譯本:胡素珊著,胡禮忠、許立水譯,《中國的內戰─1945-1949的政治鬥爭》,北京市:中國青年出版社,1997。
Pomeranz , Kenneth and Topik , Steven. 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 . New York:M.E. Sharpe, 1999. 譯本:彭慕蘭、史蒂夫•托皮克著,黃中憲譯,《貿易打造的世界》,西安市:陝西師範大學出版,2008。
Johnson, Samuel.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 London:W. Strahan,1755.
Slater, Don.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Harlotte:Baker & Taylor Books,1997. 譯本:Don Slater著,林祐聖、葉欣怡譯,《消費文化與現代性》,臺北市:弘智文化,2003。
Stearns, Peter N.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European Social History from 1350 to 2000. Detroit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c2001.
Swislocki, Mark. Culinary Nostalgia: Regional Food Culture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in Shanghai.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Tucker, Catherine M., Coffee Culture: Local Experiences, Global Connections. New York: Routledge, 2011.
Ukers, William. All About Coffee. New York: Tea & Coffee Trade Journal Co., 1935.
Widmer, Ellen and Wang, David Der-wei edited. From May Fourth to June Fourth:Fiction and Film in 20th—Century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Wild, Antony. Coffee:A Dark Histoty.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2005.譯本:安東尼•威爾蒂著,趙軼峰譯,《咖啡:黑色的歷史》,吉林市: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三) 日文
UCC上島珈琲株式會社,《コーヒー読本》,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93。
村田雄二郎編, 《婦女雜誌からみる近代中國女性》,東京:研文出版社, 2005。
芳賀登,《日本生活文化史序論─歴史学を人瓡に》,東京:つくばね舍, 1994。
五.學位論文
王士文,〈當咖啡的香氣瀰漫在巴黎的街頭─論法蘭西咖啡館文化的形成及發展〉,臺北:輔仁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沈 瓊,〈《玲瓏》雜誌「現代女性」角色的建構〉,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林秀萍,〈二十世紀上海租界文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林淑敏,〈老上海的茶館酒樓〉,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范 婷,〈台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臺北:輔仁大學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文文,〈1920-1940年代上海咖啡館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10。
陳尹嬿,〈西餐與上海摩登(1842-194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六.期刊論文
(一)中文
George Augustus Moore, “A Waitress”, 郁達夫譯,〈一女侍〉,《小說月報》,18:8(上海,1927.9),頁48-58。
王 笛,〈二十世紀初的茶館與中國城市社會生活─以成都為例〉,《歷史研究》,第5期(北京,2001),頁41-53。
于佩靈,〈清末上海的圖景──竹枝詞的集體描繪〉,《中極學刊》,第4輯(南投,2004.12),頁121-145。
巴 拔著,廖朝陽譯,〈播散民族:時間、敘事與現代民族邊緣〉,《中外文學》,30:12(臺北,2002.5),頁74-96。
李小敏,〈小議咖啡與茶之中的隱蔽文化〉,《江蘇外語教學研究》,第2期(南京,2005),頁58-62。
李彥榮,〈民國時期上海教師的薪水及其生活狀況〉,《民國檔案》,第1期(南京市,2003),頁63-66。
張 箭,〈咖啡的起源、發展、傳播及飲料文化初探〉,《中國農史》,第2期,(南京,2006),頁22-29。
吳景平、龔輝,〈1930年代初中國海關金單位制度的建立論述〉,《史學月刊》,第10期(開封,2007.10),頁63-72。
杜心源,〈現代文學中的「頹廢」與後五四時代的都市想像〉,《浙江社會科學》第4期(杭州市,2008.4),頁94-99。
周仲海,〈建國前後上海工人工薪與生活狀況之考察〉,《社會科學》,第5期(上海,2006),頁83-91。
林 楓,〈臺灣的咖啡及其文化含意〉,《中國飲食文化》,6:1(臺北市,2010),頁1-25。
海音,〈現代文人與老上海咖啡館〉,《縱橫》,第11期(北京市,1999.11),頁58-61。
陳志明,〈上海的咖啡消費〉,《上海商業》,第3期(上海,2005.3),頁47-48。
陳尹嬿,〈清末民初上海「女招待」的產生及書寫〉,《中正歷史學刊》,第11期(嘉義,2008),頁139-172。
陳尹嬿,〈民初上海咖啡館與都市作家〉,《中國飲食文化》,5:1(臺北市,2009),頁55-103。
陳尹嬿,〈西餐的傳入與近代上海飲食觀念的變化〉,《中國飲食文化》,7:1(臺北市,2010),頁143-206。
陳玲玲,〈咖啡與茶〉,《農業考古》,第2期(南昌,2009.2),頁72-73。
連玲玲,〈「追求獨立」或「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職員的出現及其形象塑造〉,《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4期(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12),頁1-50。
彭麗君,〈民國時期上海中國知識份子的集體主體性及他們的咖啡文化〉,《文化研究月報》,第69期(2007.6)。
程美寶、劉志偉,〈18、19世紀廣州洋人家庭裡的中國傭人〉,第4期(上海:2004),頁1-11。
張 勇,〈「摩登」考辨─1930年代上海關鍵詞之一〉,《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第6期(上海,2007.12),頁36-50。
熊月之,〈晚清上海與中西文化交流〉,《檔案與史學》,第1期(上海,2000.2),頁40-45。
鄭祖安,〈開埠初期上海英美租界外橋的一些情況〉,《史林》,第3期(上海,1996.6),頁166-173。
(二)日文
坂井素思,〈コーヒー消費と日本人の嗜好趣味〉,《放送大学研究年報》,第25期(千葉市,2007),頁3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