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杜文惠
Tu Wen Hui
論文名稱: 農夫市集視覺識別系統設計之創作與研究- 以248農學市集為例
The creation and research of farmers’ market visual identity system— 248 Farmers’ Market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指導教授: 蘇文清
Su, Wen-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2
中文關鍵詞: 農夫市集248農學市集視覺識別系統
英文關鍵詞: farmers' market, 248 farmers' market,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27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516下載:8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健康飲食風氣由國外吹向國內,世界爆發多起食安事件,消費者開始對食品廠商、政府食品守門員的角色信心瓦解。在商店購買的食品,從原料到製作過程,運輸到架上,累積的碳足跡和用水量相當龐大。農夫市集讓多數人開始注意食品生產的過程和生產者,透明化以及生產履歷讓消費者安心購買。環保意識提升,傾向購買在地食品,避免運送過程能源的浪費,振興國內萎縮的農業經濟。
    國內近年由民間和學術等單位陸續開辦農夫市集,提供通路平台,有效將生產與消費凝聚,是一種新的社會文化、基層勞力與消費者所共構的制衡點,且搭上逐年備受重視綠色生態經濟的風氣,販售有機農法的蔬果和加工品等。強調對土地友善、無毒有機耕作、小農經營、社會正義、教育等宗旨,為農業的發展創造新局面。
    248農學市集因經營者為白米炸彈客楊儒門的特殊身分,以及市集從東區精華地段248巷弄開始的經營模式,在眾多台灣農學市集中相當特殊,經常與企業廠商合作和報章雜誌訪問,並進駐百貨,開設自有品牌店面,及成立教育園區多角化經營。但整體視覺形象並不鮮明,主要是透過消費者親臨現場體驗和解說推廣。本研究企圖從建立鮮明的視覺識別系統,有助於因應各類的挑戰,將理念傳播於更廣泛的社群,並為現階段農夫市集視覺應用做分析整理。本研究可分為三部份:(一)文獻探討:研究國內外農夫市集發展歷程,助於瞭解其文化及建立視覺品牌之必要性。(二)個案分析:以國內外農夫市集之視覺作分析,並對國內長期發展之三個案例作深度分析,作為設計參考。(三)248農學市集分析及創作:綜合文獻及個案分析提出創作策略,進行248農學市集視覺識別系統創作。

    In recent years, the trend of healthy diet blow from foreign to domestic. Serious food safety problems emerge in all over the world. The consumers start to lose faith to food manufacturers and government. Farmers' market makes many people start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of food production and producers, as well as production transparency and product history.
    Farmers’ market was opened by civil and academic units,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sales. It is a new social culture, a checks and balances for grassroots labor and consumer, and to catch the trend of green economy.
    248 Farmers’ market is quiet special in many agronomy market because the operators is Yang, Ru-Men, the rice bomber. They often co-work with popular media and other companies, set up counters in department stores, open stores with its own brand, and the establish the educational park for business diversification. But overall visual image is not clear, and it is mainly popularized by consumer himself to experience.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establish distinct visu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help them face different kinds of challenges, and spread the ideas to a wide range of community. This stud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 a) Literature review: study the research of farmers’ market in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culture and visualized brand. (B) Case analysis: The visual analysis of the farmer's marke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 depth analysis of three cases for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s a reference for design. (C) 248 Farmers’ Market analysis and creation: summarize the literature and case studies to propose creativity strategy for 248 Farmer Market recognition system and creation.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目錄…………………………………………………………………………………..iii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一)文獻探討 6 (二)案例分析 6 (三)設計創作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架構 8 第六節 文獻回顧 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農夫市集定義與發展概述 10 (一)農夫市集定義 10 (二)變調的農田-農夫市集發展成因 15 (三)國外農夫市集概述 20 第二節 台灣農夫市集發展概況 27 (一)台灣農夫市集的起源和意義 28 (二) 台灣現行農夫市集經營形態分析 36 第三節 視覺識別系統概述 41 (一) 企業識別系統概述 41 (二) 企業識別系統構成之要素 43 (三) 視覺識別系統之特性 46 (四)視覺識別系統之基礎設計要素 48 (五) 視覺識別系統之應用設計要素 58 第四節 小結 62 第參章 農夫市集視覺識別系統的建立與案例分析 63 第一節 農夫市集視覺識別系統的建立 63 (一)農夫市集視覺形象內涵及功能原則 63 (二) 農夫市集視覺識別設計要素的策劃與分析 66 第二節 農夫市集視覺識別系統案例分析 84 (一) 案例一:台中興大有機農夫市集 84 (二) 案例二:台中合樸農學市集 87 (三) 案例三:高雄微風市集 90 第三節 小結 93 (一)農夫市集名稱的設計改造 93 (二)農夫市集標誌和標準色的設計改造 94 (三)農夫市集標準字的設計改造 94 (四)農夫市集其他識別要素的設計改造 95 第肆章 主題創作的背景分析及創作表現 96 第一節 248農學市集背景分析 96 (一) 發展歷程 96 (二) 248農學市集視覺形象分析及應用 98 (三) 248農學市集外部PEST及內部SWOT分析 113 第二節 248農學市集視覺識別系統創作之基礎系統 116 (一) 標誌 116 (二) 標準字 120 (三) 標準色 121 (四) 主視覺組合規範 122 (五) 輔助圖形設計及應用 123 第三節 248農學市集視覺識別系統創作之應用系統 125 (一) 事務識別要素 125 (二) 包裝識別要素 128 (三) 廣告識別要素 131 (四) 環境識別要素 134 (五) 交通識別要素 13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37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37 第二節 後續建議 138 參考文獻 140

    中文書籍
    1. 林磐聳,1988,《企業識別系統》,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2. 鄭國裕、林磐聳,1987,《色彩計畫》,台北:藝風堂出版社。
    3. 洪華偉,2012,《企業識別系統CIS》,台北:憲業。
    4. 中西元男,1994,《企業形象經典》,台北:北星。
    5. 李新富,1999,《企業形象策略的意涵、價值與影響因素之探討》,期31,頁315-338。
    6. 陳能敏,1996,《永續農業過去、現在、未來》,農業科學資料服務中心。
    7. 木村麻紀,2007,《全球樂活潮》,台中:晨星出版社。
    8. 董時叡,2008,〈農產品行銷與農夫市集〉,興大農業, 67:25-28。
    9. 董時叡、陳嬿伊,2009,〈農夫市集與永續農業發展〉,永續農業,28:13-19。
    10. 廖正宏,1992,《戰後台灣農民價值取向的轉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1. 吳田泉,1993,《台灣農業史》,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12. 李承嘉、廖麗敏、陳怡婷、王玉真、藍逸之,1989,多功能農業體制下的農地功能與使用方案選擇,台灣土地研究,卷12,期2,頁135-162。
    翻譯書籍
    1. Smelser, J.N., and Swedberg,R,《經濟社會學手冊》,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2. William McDonough,Michael Braungart,《從搖籃到搖籃-綠色經濟的設計提案》,台北:野人出版社,2008
    外文資料
    1. Hinrichs,C.C. (2000) Embeddedness and local food systems: notes on two types of direct agriculture marke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16: 295-303
    2. Cameron, A.(2006) Farmers’ markets: the small business counter-revolution in food production and retailing. British Food Journal 108(7):560-573.
    3. Cameron, A.(2007) Farmers’ markets as small business incubator and safety ne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Behavior& research 13(6): 367-379.
    4. Pyle, J. (1971) Farmers’ markets in the United States: Functional anachronisms.
    Geographical Review 61(2): 167-197.
    5. Szmigin, I., Maddoc,k S., Carrigan, M. (2003) Conceptualizing community
    consumption. British Food Journal 105(8): 542-550.
    6. Woods,M(2005).Rural Geography : process,responses and experience in rural
    restructuring. London:Sage.
    7. Holloway, L. and Kneafsey, M.(2000). Reading the space of the farmers' market: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from the UK. Sociologia Ruralis, 40(3),285-299.
    8. Brown A. (2001) Counting farmers markets. The Geographical Review 91(4): 655-674
    9. Seyfang, G. (2007) Growing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communiti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27 (3/4): 120-134.
    論文
    1. 黃山內、林傳琦,2002,《台灣地區有機農業之發展現況與展望》,屏東師範學院亞熱帶農作物產業之研究發展研討會論文
    2. 林銘洲,2006,〈我國現階段有機農業政策與輔導成果〉,《農政與農情》
    3. 鄭盈芷,2010,《小農求生計-農夫市集在主流產銷體系下的機會與挑戰》,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論文。
    4. 徐于婷,2011,《248農學市集的食物網絡與運作模式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元義學研究所論文。
    5. 陳嬿伊,2009,《農夫市集發展歷程-以興大有機農夫市集為例》,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計經營學系碩士班論文。
    6. 黃柏豪,2011,《全球化下台灣農夫市集的社會觀察─以248農學市集為例》,華梵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論文。
    7. 賴鳳霙,2012,《農民市集的形塑與發展:以臺中合樸農學市集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網路資料
    1. 韓良憶,〈農民市集流淌著素樸生命力〉,聯合新聞網站,2010,取自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244623,2010/4/17。
    2. 何嘉浩,〈郭華仁:有機農業的真諦在友善土地,不是農藥零檢出〉,上下游網站,2014,取自http://www.newsmarket.com.tw/blog/57847/,2014/9/27。
    3. 張頌宇,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看雜誌,71,2010,取自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0/2415
    4. 吳秋瓊,專訪248農學市集創辦人楊儒門,2010,取自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泰山職業訓練中心網站http://forum.vtu.nat.gov.tw/www/10/tsvtc_c0302_p01.html
    5. 李承嘉,台灣農地管理與使用之探討—與談稿,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2012取自http://www.newtaiwanese.org.tw/app/news.php?Sn=248
    6. 行政院主計處,每一農牧業經營單位平均可耕作地面積,2010,取自 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dgbas04/bc1/public/M122.pdf
    7.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日本農產品地產地消推動現況與發展」成果報告〉,2010,https://www.moea.gov.tw/Mns/ietc/content/wHandMenuFile.ashx?menu_id=4429
    8. 朱淑娟,〈農委會宣布:2020糧食自給率提高到40%〉,環境報導部落格,2011,取自http://shuchuan7.blogspot.tw/2011/05/1202040.html
    9. 智庫百科,企業視覺識別,2014,取自wiki.mbalib.com/zh-tw/企业视觉识别
    10. 智庫百科,企業行為識別,2014,取自wiki.mbalib.com/zh-tw/企业行为识别
    11. 智庫百科,企業理念識別,2014,取自wiki.mbalib.com/zh-tw/企业理念识别
    12. Kathryn Brown,〈基因改造食物安全嗎?〉,科學人雜誌,2002,取自http://sa.ylib.com/MagCont.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5
    13. 農委會農業統計資料調,取自http://agrstat.coa.gov.tw/sdweb/public/book/Book.aspx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