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曉絹
Hsiao-Chuan Huang
論文名稱: 集團企業經理人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之影響因素研究
Affecting Factors of the Enterprise Group’s Managers on Making Decicsions in an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指導教授: 賴志樫
Lai, Chin-Ch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3
中文關鍵詞: 集團企業經理人職務調動跨企業職務調動影響因素
英文關鍵詞: enterprise group, manager, job transfer,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affecting fac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集團企業經理人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時之影響因素,並歸納研究結果,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供集團企業參考。主要研究目的包括:了解個案集團企業經理人跨企業職務調動的現況、影響經理人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的主要因素,以及在不同的個人屬性、具不同次數與型態跨企業職務調動的經理人,其在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影響因素的差異性。
    為達成研究目的,主要係透過自編問卷,以普查方式,對98位在個案集團企業內具有跨企業職務調動經歷之經理人進行調查。計回收85份問卷,有效問卷計有82份。研究結果共獲致五項主要結論:
    一、個案集團藉由公司對公司的模式進行跨企業職務調動的機制,以達到人力彈性調度、人才培育的目的。
    二、主管的領導風格對個案集團經理人在考量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時的影響最大。
    三、轉調後的個人職涯發展也最為個案集團經理人所關注。
    四、大學以下學歷的個案集團經理人,在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時,最重視心理因素、組織因素與環境因素;個案集團企業內工作年資較淺的經理人,在跨企業職務調動時,最重視是否能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
    五、當面對的跨企業職務調動型態是為平行調動時,個案集團經理人在抉擇過程最重視外部環境的影響。

    This study focused on inquiring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enterprise group’s managers to make the decision to have an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in Taiwan. The main conclusions include: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of managers in the case enterprise group,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managers to make the decision to have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s, and the differences of those factors of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among these managers’ personal traits, frequencies and different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types.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adopt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Five main conclusions from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case enterprise group conducts the mechanism of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by the pattern of companies to companie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flexible staffing arrangements and training.
    2.The style of supervisors’ leadership has powerful influence on the dicision making of managers.
    3.The managers of the case enterprise group most concern themselves in their individual career development after their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4.The managers of the case enterprise group, whose education is below college, most care about the factors of organization, environment and psychology; and the managers who lack of enterprise group’s working experience, most care about whether they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self-fulfillment or not.
    5.The managers of the case enterprise group most care about whether they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self-fulfillment by the inter-company job transfer of equal position transfer.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I 目 錄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五節 重要名詞詮釋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職務調動之意涵 13 第二節 職務調動的相關理論 21 第三節 職務調動影響因素相關研究分析 28 第四節 集團企業相關概念 3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4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7 第五節 調查實施 62 第六節 資料分析 63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65 第一節 基本資料與跨企業職務調動現況 65 第二節 影響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之因素構面 70 第三節 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影響因素之重要性分析 76 第四節 經理人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影響因素差異分析 80 第五節 跨企業職務調動次數與型態對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之影響因素差異分析 100 第六節 主要發現 11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第一節 結論 113 第二節 建議 115 參考文獻 119 一、中文部分 119 二、外文部分 122 附 錄 125 附錄一 經理人職務調動狀況調查書函與調查表 125 附錄二 調查問卷專家審查意見與應修訂對照表 127 附錄三 集團企業經理人跨企業職務調動抉擇影響因素調查問卷 130

    一、中文部分
    王嘉源(譯)(2003)。杜拉克談未來管理。台北:時報出版。
    王瑤芬(2005)。國際觀光旅館餐飲部門高階主管人員職涯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中央經濟社(譯)(1991)。安西愈著。企業間人事異動の法理と實務。台北:作者。
    中華徵信所(2006)。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光碟】。台北:中華徵信所。
    行政院法務部(2006)。公司法關係企業專章。2006年8月01日,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Lcode=J0080001&LCC=2&LCNO=369-1
    宋曉梧(1995)。產權關係與勞動關係。北京:企業管理。
    汪光慧(2004)。諮商師生涯轉換之質性:細說生命轉彎處。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李田樹(譯)(2002)。Peter F. Drucker著。管理的責任。台北:天下文化。
    李君如、吳政和(2000)。連鎖型態與國際觀光旅館各級從業人員流動意願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9-2416-H-126-016-SSS)。
    李育芬、李雅婷、趙慕芬(譯)(1994)。Robbins S. P.著。組織行為。台北:華泰。
    李進行(2001)。主管人員管理能力訓練需求之研究-以A公司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彩燕(2004)。社會工作師職涯轉換之研究-以縣市政府具轉任資格之社工師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如倩(2000)。能力模式法於管理才能發展需求研究之應用。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吳芝儀(2000)。生涯輔導與諮商-理論與實務。嘉義:濤石文化。
    吳宗諺(2004)。集團企業間員工調動之法律問題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俊緯(1995)。企業員工內部流動意願影響因素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凱琳(2003,9月1日)。中階主管逆境求生的6種新角色。CHEERS就業情報雜誌,36。2006年9月25日,取自http://www.cwk.com.tw/cw/search/preview1.asp?articleID=200407211701195141600966
    吳靖莉(2006)。地方政府人事人員職務輪調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究-以中部縣市為例。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袁世佩(譯)(2000)。複製奇異。台北:麥格羅希爾。
    徐昊杲、邱佳樁(2002)。技職教育研究教戰手冊-SPSS基本篇。台北:師大書苑。
    許旭助(2005)。工作壓力工作滿足與生涯轉換傾向之研究-以內政部土地測量局測量人員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金聲(譯)(1998)。Abraham Maslow 著。動機與人格。北京:華夏。
    陳定國(1981)。企業管理。台北:三民。
    陳英惠(2005)。國立大學職員職務輪調意向之研究。玄奘大學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逢源(1997)。勞動法上人事異動之研究-以調職為中心兼論借調與轉雇。國立中興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麗婷(2004)。員工對薪資、升遷之知覺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繼盛(1981)。勞資關係。台北:正中。
    張火燦(1998)。策略性人力資源發展。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張貴仁(2003)。台積電員工工作滿意、組織承諾、職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張靜宜(2000)。企業內調職問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英忠(1993)。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黃英忠(1998)。人力資源管理。台北:三民。
    黃賀(1997)。我國企業工作輪調實施現況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6-2416-H110-033)。
    黃靖萱(2002,6月1日)。50大集團調查方法。天下雜誌,253。2006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cwk.com.tw/cw/search/preview1.asp?articleID=200406171531374239605665。
    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顛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台北:貓頭鷹。
    葉明仁(2004)。企業人員調動計劃下員工學習意願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漢翔航空為例。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家欣(2004)。馬斯洛的人本思想及其在公共行政之探究意涵。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楊主行(2000)。國際觀光旅館員工對工作輪調與生涯發展關係之認知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趙皇賓(2002)。工作輪調對員工生涯發展結果影響之探討-以台灣國產汽車前五大製造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敏雄(2003)。庫藏股制度實施成效與問題探討-以遠東企業集團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韻玫(2000)。中年生涯轉換者工作價值轉化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文香(譯)(1989)。江懷良平著。企業幹部培育戰略。台北:超越企管。
    蘇奉信(2004)。國際企業員工內部流動對工作承諾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二、外文部分
    Bailey, K. D. (1997). Methods of social research. New York : The Free Press.
    Champion, M. A., Cheraskin, L., & Stevens, M. J. (1994). Career related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job rot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37(6), 1518-1542.
    Chiriboga, D. A., & Fiske, M. (1990).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adult life.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uieford, J. P. (1965). Fundamental statistics in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Dalton, D. R., Todor, W. D., & Krackhardt, D. M. (1982). Turnover overstated: The functional taxonomy.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7(1), 117-123.
    Finegold, D., Wagner, K., & Mason, G.. (2000). National skill-creation systems and career paths for service workers: Hotels in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the United Kingdo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1(3), 497-516.
    Golan, N. (1981). Passing through transi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utteridge, T. G., Leibowitz, Z. B., & Shore, J. E. (1993). Organiz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all, D.T., & Mansfield, P. (1975). Relationship of age and seniority with career variables of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0, 201-210.
    Hobson, P., & Welbourne, L. (1991). Adult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7(2), 72-86.
    Jackofady, E F., & Peters, L. H. (1983). Job turnover rersusc company turnover: Reassessment of the march and simon particip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8(3), 490-495.
    Kanchier, C., & Unruh, W. (1988). The career cycle meets the life cycl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127-137.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Nebel, E. C., Lee, J.S., & Vidakovic, B. (1995). Hotel general manager career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Hospitality Management, 14(3), 245-260.
    Noe, R. A. (2002). Employee training & develop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Nunnally, J. (1978). Psychometric theory. New York: McGraw-Hill.
    Osherson, S. (1980). Holding on or letting go: Men and career change at midlif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Pietrofesa, J. J., & Splete, H. (1975). Career Development.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Rhodes, S. R., & Doering, M. M. (1989). Changing career: Qualitative study.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7, 316-333.
    Roberts' dictionary of industrial relations(4th ed.).(1986). Washington D.C.: The Bureau of National Affairs.
    Robbins, S. P. (1993).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J: Prentice-Hall.
    Schein, E. H. (1978). Career dynamics: Matching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need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Sorokin, P. A. (1959). Social and cultural mobi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Stapp, B. C. (1986).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dlife career change and midlife transi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exas Women’s University, Texas.
    Super, E. D.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New York: Harper & Row.
    Triggs, D. D., & King, P. M. (2000). Job rotation: An administrative strategy for hazard control. Professional Safety, 45(2), 32-34.
    Young, J. B., & Rodgers, R. F. (1997). A model of radical career change in the context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5(2), 167-18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