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秀瑜
論文名稱: 學前幼兒對卡通故事的觀點之研究:兩個社經背景的比較
A study of young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 of a cartoon story: A comparison of children from two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指導教授: 賴文鳳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故事重述卡通故事幼兒觀點故事結構低社經背景幼兒
英文關鍵詞: Story Retelling, Cartoon Story, Children’s View, Story Structure, Children of Low S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46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社經背景幼兒對卡通故事的觀點,以重述故事檢視兩組幼兒於故事理解的差異,並探討兩組幼兒對故事中人物角色的行為和內心感受之解讀,以及對人物角色與整體故事之評鑑。本研究對象為40名5-6歲幼兒,20位來自低社經家庭,20位來自中高社經家庭。本研究採用訪談法蒐集幼兒的卡通故事觀點,訪談包含兩部分,一為重述卡通故事,二為半結構訪談,前者欲得知幼兒對卡通故事的理解程度,後者欲瞭解幼兒對卡通故事之人物角色、情節的個人想法。將透過Stein&Glenn(1979)故事文法結構作為幼兒重述卡通故事所得語料之計分的編碼項目,並以t考驗瞭解兩組對卡通故事的理解是否有顯著的差異。幼兒的回答半結構訪談問題之內容依各題項歸類,進行類屬分析,比較兩組幼兒之卡通故事觀點。本研究發現摘要如下:
    一、兩組幼兒對卡通故事的理解並無顯著差異,皆以「背景」最高,低社經幼兒以「結果」的重述最少,而中高社經幼兒以「內在反應」的重述最少。
    二、兩組幼兒多以人物角色之「具體行為」來解讀事件有無達成及人物角色之內心感受,並多以「下一個行為」來解讀「上一個」行為的動機。
    三、兩組幼兒最喜歡的人物角色為兒童,最不喜歡的人物角色為成人,並多以人物角色的「外貌」與「行為」作為喜愛與否的基準。
    四、兩組幼兒喜歡該卡通片的主因多為理解程度較高之「劇情」,其次是「過去的收視經驗」。
    五、中高社經幼兒比低社經幼兒較能提出不同於片中對事件的解決方法。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how children from two socioeconomic backgrounds interpreted a cartoon story. Through the method of story-retelling,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compare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 of cartoon characters’ actions, and internal feelings. This study also compared participants’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cartoon story. 40 five-year-old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20 from low socioeconomic families, 20 from middle and high socio-economic families. This study used interviews to collect children’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artoon story. Interviews consisted of two parts; first for retelling the cartoon story and seco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The former was designed to know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he cartoon story, the latter to know children’s thoughts of cartoon characters and plots. Based on Stein & Glenn (1979) story grammar theory, story-retelling data were coded. Answers of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were coded according to their themes. T-tests were conducted to compare group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are as the following.

    1.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rticipa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Both groups of participants received highest scores in the code of "setting.” Low SES participants scored the least in the code of “result,” whereas high SES in the code of “internal state.”

    2.Both groups used “concrete behaviors” to interpret whether characters achieved their internal feelings. They often used consecutively next behavior to interpret the character’s motivations of former behavior.

    3.Both groups’ favorite characters are children. They both didn’t like adult characters. The reasons for their preferences of characters were based on characters’ appearances and behaviors.

    4.Both groups of participants selected their favorite cartoons based their understanding the plots; the second most frequent reason was whether they watched the cartoons or not.

    5.High SES children were more frequently than low socioeconomic children can provide solutions to problems in the cartoon.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5 第三節 研究問題……………………………………………………05 第四節 名詞釋義……………………………………………………06 第二章 文獻探討………………………………………………………08 第一節 卡通…………………………………………………………08 第二節 幼兒對卡通故事的觀點……………………………………19 第三節 重述故事……………………………………………………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40 第一節 研究流程……………………………………………………40 第二節 研究對象……………………………………………………42 第三節 研究方法……………………………………………………45 第四節 研究工具……………………………………………………46 第五節 研究步驟……………………………………………………50 第六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57 第七節 研究信效度…………………………………………………61 第四章 研究結果………………………………………………………62 第一節 幼兒收視卡通與家庭閱讀之情形及PPVT得分 …………62 第二節 低、中高社經組幼兒重述卡通故事之故事結構…………68 第三節 低、中高社經幼兒對卡通故事之觀點……………………75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102 第一節 研究結果討論………………………………………………102 第二節 結論…………………………………………………………110 第三節 研究限制……………………………………………………112 第四節 研究建議……………………………………………………113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附錄一】依Stein和Glenn之文法結構分析卡通故事…………125 【附錄二】家長同意書 ……………………………………………132 【附錄三】收視卡通與家庭閱讀之問卷 …………………………134 【附錄四】半結構訪談之代碼定義 ………………………………136

    壹、中文部分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2009)。 97年家庭收支調查新聞稿。2010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2008)。2008年家庭收支統計-戶數十等分位組分界點之可支配所得。2010年6月15日,取自http://ebas1.ebas.gov.tw/pxweb/Dialog/statfile9L.asp
    臺北市政府主計處(2010)。臺北市家庭收支概況調查。2010年6月15日,取自http://163.29.37.101/pxweb2007-tp/dialog/statfile9.asp
    呂玫真(2008)。東南亞籍新台灣之子與本國籍幼兒家庭閱讀環境與語言能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知賢(1990)。國小兒童區分電視節目類別及判斷真實性的分析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49,13-20。
    吳知賢(1993)。國小兒童解讀卡通影帶的研究-以龍貓為例。初等教育學報,6,131-168。
    吳知賢(1997)。電視卡通影片中兩性知識與暴力內容分析及兒童如何解讀之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吳知賢(1998)。兒童與電視。台北:桂冠。
    吳英長(1986)。兒童故事基架的分析。台東師專學報,14,197-213。
    吳翠珍(1992)。電視形式特質對兒童與電視研究的啟示-從注意力與理解的研究發現談起。廣播與電視,1,35-47。
    吳翠珍(1996)。學齡前兒童對兒童電視節目的注意力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 30,11-23。
    吳翠珍(1998)。兒童收看電視卡通行為研究--兼論媒體素養。教育 資料文摘,42(6),48-75。
    吳慧亞(2004)。國小中年級兒童繪畫中受電視卡通影響之藝術表現模式個案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李秀美(1995)。兒童故事基模發展與電視卡通暴力訊息解讀之關連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宗薇、董建成(2007)。電視卡通對兒童認知及情意的影響。國民教育,47(5),80-87。
    李昭明、陳欣希譯(Rogoff, B著)(2008)。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台北:心理。
    李菁芸(2006)。卡通影片對幼兒繪畫圖像表達之探討。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宋莉萱(2005)。國小家長社經地位與學生家庭教育投資之探討~以嘉義縣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邱妍嘉(1994)。電視與廣播故事對兒童重述故事的敘事結構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邱芳薇、吳淑雯、邱貞樺(2005)。幼兒如何解讀卡通人物及其行為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專題報告,未出版,台北市。
    林巧芳(2003)。大班幼兒對動畫訊息的解讀-以「企鵝家族」為例 。 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林依品(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節目中性別角色之解讀與其性別差異。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林依曄(2008)。親子共讀對學前幼兒語言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秀慧(2008)。幼兒故事重述之內容分析研究。幼兒保育學刊,6,97-115。
    林美秀(2005)。故事重述評量的編製。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論文集。
    林振春(2004)。年紀愈大,會愈記不住?-從訊息處理理論的觀點談年齡與記憶的關係。社教雙月刊,6,27-38。
    胡瑋珍(2007)。大班幼兒對電視卡通人物認同之研究-以多啦A夢為 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育儒(2008)。家庭閱讀活動、閱讀行為與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藝玲(2007)。故事結構教學對幼兒故事理解能力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蘭譯(Gleitman, H著)(2000)。心理學。台北:遠流。
    孫立群(1998)。日本卡通對青少年消費文化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翁秀琴(1996)。進入孩子的卡通世界。學前教育,12,7-12。
    高藝珊(2009)。兩個家庭的大班幼兒收視行為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纂(1995)。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9年11月1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張欣榮(2004)。卡通角色外貌與性格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應用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鑑如、林佳慧(2006)。低收入家庭親子共讀對話分析:話語內容與互動類型。師大學報,51(1),187-217。
    莊美珍(2005)。卡通情節對學齡前兒童遊戲行為的影響。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瀚云(2009)。幼兒家庭生活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系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元陽(2007)。影響兒童觀看卡通因素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2),123-157。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怡親(1998)。兒童認知型式對卡通訊息解讀分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芬(2008)。幼兒觀看動畫電影之閱讀觀點研究以《紅孩兒決戰火焰山》、《怪獸電力公司》、《史瑞克》為例。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陳淑如(1996)。重述故事對幼兒故事回憶和故事理解之影響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淑琦、邱志鵬(1985)。故事呈現方式與故事結構對學前及學齡兒童回憶及理解之影響。青少年兒童福利學刊,8,81-97。
    陳筑筠(2003)。國小中高年級學童對電視卡通人物之認同與其相關研究~以桃竹苗區四縣市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錦芳(1996)。我的女兒是電視兒童─談兒童節目的潛移默化。學前教育,12,26-27。
    郭秀玲(2000)。我與孩子視域的差異-以電視卡通為共享的文本。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陸莉、劉鴻香(1994)。Dumm,L.M.等著。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指導手冊。 台北市:心理。
    黃木村、張宗雄(1975)。卡通電影:卡通電影的實際製作技法。中國青年動畫事業開發公司。
    黃玉珊、余為政編(1997)。動畫電影探索。台北:遠流。
    黃明月(1995)。我國電視卡通影片內容價值取向研究報告。台北市:電視文化硏究委員會。
    黃卓琦(2004)。不同社經地位親子共讀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淑敏 (2005)。台灣地區各縣市教育資源分配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怡嘉(2009)。電視卡通內容適切性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鈺惠(1998)。台灣動畫電影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黃藍瑩(2005)。幼兒觀看卡通的樂趣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傅一勤、張强仁、魏叔倫、蔡焜霖(1997)。牛津當代大辭典(第三版)。臺北市:旺文社。
    傅鳳琴(2003)。解構迪士尼形塑的童話世界─以1991-2002年台灣上映之迪士尼動畫電影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葉美怡(2006)。電視卡通主角呈現價值之內容分析。台北市立教育 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幸真(1993)。由基模理論看兒童對電視訊息接受之理解與釋義。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雅婷譯(Buckingham,D著)(2003)。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台北:巨流。
    廖鳳瑞 (1995)。收視行為與親子互動的關係研究報告。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文化總會電研會。
    鄧佩玲(2006)。不同性別幼兒觀看各類卡通幽默類型下之幽默反應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鄧慧茹(2006)。學前教師閱讀教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金婷(2007)。幼兒對不同版本故事書的文本互織反應之探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4(1),1-28。
    劉于菁(2008)。運用故事結構教學促進幼兒對故事理解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劉愛真(2007)。幼兒對卡通的解讀及成人講解的影響-以迪士尼卡通「獅子王2」為例。國立台南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劉麗雪(2005)。日本電視卡通暴力內容對學童影響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小學童為例。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蔡尚志(1989)。兒童故事原理。台北:五南。
    蔡雯卿(2004)。卡通動畫在國小高年學童同儕遊戲中扮演的角色與作用之觀察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鍾明芳(2007)。卡通代言人品牌相關性與消費者涉入度對廣告效果之影響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鍾馥如(2009)。國小學童閱讀環境對自由閱讀行為與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未出版,彰化縣。
    簡佩瑋(2003)。台灣本土幼教頻道節目規劃策略之初探-以東森幼幼 台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魏英桃(2007)。台北市公立幼稚園推動兒童閱讀現況及意見之調查。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幼教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育瑠(1990)。幼兒故事回憶與理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貳、英文部分
    Calvert, S. L., Huston, A. C., Watkins, B. A., & Wright, J. C. (1982). The relation between selective attention to television forms and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of content. Child Development, 53, 601-610.
    Clarke, A. T., & Kurtz-Costes, B. (1997). Television viewing, educational quality of the home environment, and school readines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research ,90(5), 279-285.
    Corsaro, W. A. (1997). The sociology of childhood. Thousand Oaks:Pine Forge Press.
    Coyne, S. M., & Archer, J. (200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rect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on television and in real life. Social Development, 14, 324-338.
    Coyne, S. M., Nelson, D. A., Lawton, F., Haslam, S., Rooney, L., Titterington, L., et al. (2008). The effects of viewing physical and relational aggression in the media:Evidence for a cross-over effec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4, 1551-1554.
    Dorr, A. (1986). Television and children : A special medium for a special audience. Beverly Hills, CA: Sage.
    Dymock, S. (2007). Comprehension strategy instruction: Teaching narrative text structure awareness. The Reading Teacher, 61(2), 161-167.
    Isbell, R., Sobol, J., Lindauer, L., & Lowrance, A. (2004). The effects of storytelling and story reading on the oral language complexity and story comprehension of young childre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32(3), 157-163.
    Kabady, A. (2006). Analysing the types of TV programmes viewed by children from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strata based on their self-report in the Turkish context.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43(2), 147-164.
    Lee, C. B., & Tsai, I. C. (2004,October). No kidding-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stories through the window of schema theor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27th, Chicago, IL.
    Livingstone, S. M. (1998). Making sense of television : 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 Routledge
    Mandler, J. M., & Johnson, N. S. (1977). Remembrance of things parsed: story structure and recall. Cognitive psychology, 9, 111-151.
    Mckenna, M. W., & Ossoff, E. P. (1998). Age differences in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of a popular television program. Child Study Journal, 28(1), 53.
    Ostrov, J. M., Gentile, D. A., & Crick, N. R. (2006). Media exposure, aggre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during early childhood: A longitudinal study. Social Development, 15, 612-627.
    Naughton, V. M. (2008). Pictuer it. The Reading Teacher, 62(1), 65-68.
    Peter, K. M., & Blumberg, F. C. (2002). Cartoon violence : Is it as detrimental to preschoolers as we think?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urnal, 29(3), 143-148.
    Price, J. R., Roberts, J. E., & Jackson, S. C. (2006). Struc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fictional narratives of African American preschoolers. Language, Speech, and Hearing Services in Schools, 37(3), 178-190.
    Rideout, V. J., Vandewater, E. A., & Wartella, E. A.(2003). Zero to six. Electronic media in the lives of infants, toddlers and preschoolers. A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Report.
    Sheppard, A. (1994).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levision programmer:The exploratory studies. Current Psychology, 13(2)
    Skouteris, H., & Kelly, L. (2006). Repeated-viewing and co-viewing of an animated video: An examination of factors that impact on young children’s comprehension of video content. 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ly childhood, 31(3), 22-30.
    Stein, N. L., & Albro, E. R. (1997). Building complexity and coherence: Children’s use of goal-structured knowledge in telling stories. In M. Bamberg (Ed.), Narrative development: Six approaches (pp.5-44). Mahwah, NJ : Lawrence.
    Stein, N. L., & Glenn, C. G. (1979). An analysis of story comprehension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In R. O. Freedle (Ed.), Advance in discourse processes : (Vo1.2), New direction in discourse processing (PP.255-282). Norwood, NJ : ABlex, 53-121.
    Stein, N. L., & Glenn, C. G. (1982). Children’s concept of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a story schema. In W. J. Friedman (Ed.), Th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of time (pp. 255-28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Thakkar, R. R., Garrison, M. M., & Christakis, D. A. (2006). Systematic review for the effects of television viewing by Infants and preschoolers. Pediatrics, 118(5), 2025-2031.
    Thorndyke, P. W. (1977). Cognitive structures in comprehension and memory of narrative discourse. Cognitive psychology, 9, 77-110.
    Tobin, J. (2000). Good guys don’t wear hat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Vandewater, E. A., Bickham, D. S., Lee, J. H., Cummings, H. M., Wartella, E. A., & Rideout, V. J. (2005). When the television is always on: Heavy television exposure and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5), 562-577.
    Vygotsky, L. S. (1962). Piaget’s theory of child language and thought. In E. Hanfmann & G. Vaker (Ed. & Trans.), Thought and language (pp. 12-57). Cambridge, MA: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4)
    Wright, J. C., Huston, A. C., Murphy, C. K., Peters, M. S., Pinon, M., Scantlin, R., et al. (2001). The relations of early television viewing to school readiness and vocabulary of children from low-income families: The early window project. Child development, 72(5), 1347-136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