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簡芳菲
Chien, Fang-Fei
論文名稱: 排灣族雕刻中警察圖像的產生與意義
The Formation and Meaning of the Police Image in Paiwan Wood Sculpture at Taiwan
指導教授: 曾曬淑
Tzeng, Shai-Sh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排灣族木雕雕刻警察圖像警察台灣原住民原住民原始藝術
英文關鍵詞: paiwan, iconography, wood sculpture, primitive art, police image, woodcarving, Taiwan aboriginal, poli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9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排灣族中、南部地區 頭目家屋壁板雕飾為例,探討日治時期雕刻中警察圖像的產生,描述此圖像的表現形式及特色,試圖從圖像的觀察出發,分析警察圖像對當時排灣族社會及部落族人的意義為何,了解新圖像產生其背後的因素及受到外來文化影響的過程。
    在論文第一章首先回顧檢討之前學者在台灣原住民藝術方面的研究,並介紹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重要文獻、論著及排灣族雕刻品的搜集與田野調查的情形。
    第二章對於所搜集的頭目家屋雕飾,詳細描述其主題、尺寸、形式、圖紋設計、警察圖像的造型及位置,並說明與雕刻品相關的資料如製作年代、雕刻師、家屋形式及空間配置、地理位置等;另外再比較分析排灣族傳統家屋雕刻的裝飾風格與日治時雕有警察像的雕飾板風格的異同。第三章藉由警察圖像所呈現的形式,去探討與圖像相關的內容,經歷史文獻的考察比照,了解當時警察的任務、功能、職責及生活等狀況。第四章針對警察圖像產生的原因及對為何出現在中、南排灣地區的問題加以研究,另一方面也對此形式造型受到外來文化影響作進一層的探究,包括當時總督府的教育、觀光政策使原住民有新的藝術觀及視覺經驗,或當時書報媒體的傳入,這些外來文化對新圖像的產生及雕刻形式的改變有著重要的影響。第五章是探討及詮釋警察圖像的意涵,透過圖像的分析比較,去解釋形式變遷背後所代表的意義,並藉許多文獻及田野調查的資料來佐證說明。

    Based on the fieldwork in middle and south area of Paiwan,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the police image found in aboriginal carvings. Viewing several wood carvings used to decorate the chieftain's house, author detects that the police image was originally found during the Japanese-owned period*. Via in-depth research, author tried to find the real meaning of the police iconography to the Paiwan people and society. Moreover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alien culture impact, the hidden meaning behind the police iconography was also uncovered by author.
    A brief article review about the research history of Taiwan aboriginal art will be provided in the first chapter, followed the methodology taken for this research will be demonstrated.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 housing wood sculpture for chieftain's house - in very detail, including the wood carving's subject, size, scale, and different design style of police image. Furthermore the author makes an analy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Paiwan housing wood sculpture and the Japanese-owned Paiwan ones with police image. By researching the different images and some other related articles, the third chapter presents the possible missions, routine duties, and living ways of policemen in that time. The fourth chapter desires to realize the formation of police image in terms of culture impact from Japanese policies. Finally the fifth chapter tries to explain the implicit meaning of police image via providing a system approach, accompanied with many other clues, such as academic articles and fieldwork.
    * Taiwan was once a Japanese colony from 1895 to 1945.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排灣族家屋雕刻中的警察圖像 9 第一節 內文社Cholon頭目家屋雕飾 10 第二節 古華村周東海頭目家屋雕飾 15 第三節 歸崇村張久壽及王龍誠的家屋雕飾 22 第四節 家屋雕飾風格的轉變 27 第三章 日本警察工作與休閒的描繪 35 第一節 征討原住民的警察 35 第二節 執行勤務的警察 39 第三節 警察的操練與演習 44 第四節 警察的休閒生活描繪 48 第四章 警察圖像的產生與外來文化的影響 51 第一節 頭目家族的新視覺經驗 51 第二節 圖畫教育對雕刻師的影響 63 第三節 中、南排灣地區的警察圖像 74 第五章 警察圖像的意義 80 第一節 警察和頭目新舊統治勢力的結合 80 第二節 現代化的象徵 87 第三節 頭目家族誇耀身份的新標誌 92 第六章 結論 98 附錄 103 參考書目 109

    一、日文相關著作
    (1)專書及官方文獻
    小林保祥,《高砂族?????民藝》,東京:三國書房,昭和19年(1944)。
    上野惠司、張良澤編,《台灣原住民?風俗》,東京:白帝社,1985年。
    千千岩助太郎,《臺灣高砂族住家?研究》,台北:南天書局,1988年。
    丸井圭治郎,《撫蕃?關??意見書、蕃童教育意見書》,台北:台灣總督府民政部蕃務本署,大正3年(1914)。
    日英博覽會事務局編,《日英博覽會古美術出品目錄》,東京:審美書院,1910年。
    日英博覽會事務局編,《日英博覽會新美術出品目錄》,東京:審美書院,1910年。
    天理大學附屬天理參考館,《臺灣原住民?生活用具》, 奈良:天理大學天理教道友社,1993年。
    成田武司編輯,《臺灣生蕃種族寫真帖》,台北:成田寫真製版所,大正元年(1912)。
    伊能嘉矩,《臺灣蕃政志》,台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明治37年(1904)。
    佐藤文一,《臺灣原住種族?原始藝術研究》,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番課,1942年。
    佐山融吉主編,《蕃族調查報告書》,共八卷,台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大正元年至10年(1912-1921)。
    岩城龜彥,《臺灣?蕃地開發?蕃人》,台北:理蕃之友發行所,昭和11年(1936)。
    宮川次郎,《臺灣?原始藝術》,台北:臺灣實業界社出版,昭和5年(1930)。
    宮本延人,《臺灣?原住民族》,東京:株式會社六興出版,1985年。
    森丑之助,《臺灣蕃族圖譜》,2冊,台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大正4年(1915)。
    鈴木秀夫編輯,《臺灣蕃界展望》,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昭和10年(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調查書》,台北,昭和11年至13年(1936-1938),共6編。
    臺灣總督府,《蕃人讀本》,台北:臺灣總督府學務部,大正4年(191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高砂族?教育》,台北,昭和11-18年(1936-1943)。
    臺灣總督府,《公學校圖畫帖》,台北,大正10年(1921)。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教育所圖畫帖》,台北,昭和10年(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略畫帖》,台北,昭和11年(1936)。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蕃人教育概況》,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5年。
    臺灣教育會,《臺灣教育沿革誌》,台北,昭和14年(1939)。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類學研究室編,《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研究》, 台北,昭和10年(193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理蕃誌稿》,共5編,台北,大正7年至昭和13年(1918-1938)。
    臺灣日日新報社編,《討蕃警察隊記念寫真帖》,台北,大正4年(1915)。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臺灣原住民?向化》, 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昭和3年(1928)。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北,昭和9年(1934)。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台北,昭和9至17年(1934-1942)。
    臺灣慣習研究會編,《臺灣慣習記事》,台北,明治34年至40年(1901-1907)。
    藤崎濟之助,《臺灣?蕃族》,台北:國史刊行會,昭和5年(1930)。
    鷲巢敦哉,《臺灣警察四十年史話》,台北,昭和13年(1938)。
    (2)報紙雜誌類文章
    Y S 生,〈巡查補教習生?射擊演習〉,《臺灣警察協會雜誌》,台北:台灣警察協會,第8號,1918年1月,49、50頁。
    〈????頭目教化運動?參?出?〉,《理蕃?友》,1935年4月,6、7頁。
    〈????社?首棚??時代?波〉,《理蕃?友》,1939年4月,7頁。
    下松仙次郎,〈蕃地警備〉,《理蕃?友》,台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2年9月,8、9頁。
    山田金治,〈????工藝指導所?視?〉,《臺灣山林會報》,56期,1930年12月,24-28頁。
    〈日英博?臺灣〉,《臺灣日日新報》,1910年2月23日,1頁。
    〈日英博覽會開會〉,《東京朝日新聞》,1910年5月14日,第一版,3頁;5月16日,2頁。
    〈日英博覽會〉,《東京朝日新聞》,1910年5月14日,第一版,6月10日,3頁;6月12日,3頁;6月13日3頁。
    〈本島蕃人?渡英〉,《臺灣時報》,第8號,1910年2月20日,58頁。
    田 源水,〈警邏勤務?就??〉,《臺灣警察時報》,1933年3月,第208號,30頁。
    伊能嘉矩,〈臺灣????蕃族?彫刻模樣〉,《東京人類學會雜誌》,第267號,1908年6月,315-322頁。
    伊能嘉矩,〈臺灣????蕃族?宗教思想?一端〉,《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5卷287號,1910年 2月,168-172頁。
    羽根田盛,〈????族?傳說〉, 《理蕃?友》,1卷 11號,1932年11月,4-5頁。
    尾崎秀真,〈????族?彫刻〉,《理蕃?友》,1933年3月,2頁。
    坪鄉雪治,〈警邏?就??〉,《臺灣警察時報》,1930年4月,3、4頁。
    〈青年團?力〉,《理蕃?友》,1933年12月,10頁。
    〈青年團????整理〉,《理蕃?友》,1938年7月,10頁。
    〈刺墨?除去??立派?男振?〉,《理蕃?友》,1935年8月,11頁。
    〈屋外埋葬?勵行〉,《理蕃?友》,1933年5月,10、11頁。
    宮川次郎,〈????族?藝術?見?行?〉,《臺灣警察時報》,13號,1930年7月,38-40頁。
    〈高雄州武術爭霸戰狀況〉,《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83號,1924年4月,85-87頁。
    〈高砂族青年團幹部懇談會〉,《理蕃?友》,1935年11月,2-9頁。
    移川子之藏,〈????族?石像〉,《南方土俗》,第1號,1931年,首頁口繪說明。
    〈教育所用圖畫帖編修〉,《理蕃?友》,1934年3月,6頁。
    〈連杯??時代?嵐〉,《理蕃?友》,1938年7月,10頁。
    森丑之助,〈????族?迷信〉、《臺灣時報》,42號,1913年3月,21-23頁;43號,4月,15-17頁;44號,5月,7-9頁;45號,6月,29-30號;51號,12月,36-39號。
    新井英夫,〈????族?木彫?一考察〉,《南方土俗》,3-3號,1935年7月,81-85頁。
    萬造寺龍,〈蛇崇拜?????族 〉,《民俗臺灣》,1卷1號,1941年7月,38-39頁。
    翠巒生,〈蕃地勤務者?不平?聽?〉,《臺灣警察時報》,第10號,1930年5月,8頁。
    〈頭目章、善行章授與式〉,《理蕃?友》,1933年6月,5頁。
    濱尾勳彥,〈蕃界勤務?今昔〉,《理蕃?友》,1935年1月,5頁。
    藍蔭鼎,〈蕃人?原始藝術?觀?〉,《理蕃?友》,1934年8月,5頁。
    〈舊慣?依?蕃租?改善〉,《理蕃?友》,1935年9月,7頁。
    〈斷髮斷行〉,《理番?友》,1933年12月,11頁。
    〈蕃人?難產?人工分娩〉,《理蕃?友》,1933年10月,11頁。
    二、中文相關著作
    (1)專書及文章
    江韶瑩,《蘭嶼雅美族的原始藝術》,台北: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1973年。
    伊凡 諾幹,〈近代教育與'tayal[msbtunux]初探─殖民主義、近代化與民族的動態〉,台北: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1997年。
    李莎莉,《排灣族的衣飾文化》,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阮昌銳、高業榮等人,《台灣排灣族雕刻藝術之研究》,屏東:屏東縣文化中心。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出版,1992年。
    吳文星,〈日本據臺前對臺灣之調查與研究〉,《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1994年,567-576頁。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86年,69-108頁。
    吳文星,〈日治時期—社會變遷〉,《臺灣開發史》,台北﹕空中大學,1996年,241-263頁。
    吳文星,〈臺胞對日本統治的拒斥與調適〉,《臺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341-365頁。
    卓宏祺,《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研究所,1988年。
    胡家瑜、崔伊蘭主編,《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1998年。
    屏東縣立文化中心,《排灣文明—86年度全國文藝季屏東縣排灣文明系列活動成果專輯》,屏東,1997年。
    唐佩玲,《平和排灣族的家庭與教會》,台北: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1996年。
    許功明、柯惠譯,《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台北:稻鄉出版社,1994年。
    許功明,《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許美智,《排灣族的琉璃珠》,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郭錦慧,《「美麗新世界」—論日治時期運行於原住民部落中的規訓權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笠原政治編,楊南郡譯,《台灣原住民族映像—淺井惠倫教授攝影集》,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
    陳奇祿,《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台北:南天書局,1961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原真之美-陳澄晴先生珍藏台灣原住民藝術文物》,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
    黃俊銘,《排灣族北部型住屋變遷之研究》,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1981年。
    森丑之助 原著,楊南郡 譯註,《生蕃行腳》,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年。
    鈴木質著,王美晶等人譯著,《台灣原住民風俗》,台北:原民文化,1999年。童春發等撰,《高砂春秋:台灣原住民之文化藝術》,台北:立虹出版社,1996年。
    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問候台灣1895-1945明信片集,原住民肖像》,台北,1993年。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鳥居龍藏眼中的台灣原住民—跨越世紀的影像》,台北,1994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宋建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 第二卷(下卷)》(原名:《理蕃誌稿》),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97年,520-547頁
    鄞秋華,〈百步蛇圖飾對排灣族的意義〉,《原住民教育季刊》,1996年11月,56-62頁。
    謝世忠,《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年。
    簡瑞宏,《排灣族原住民居住空間構成之研究以屏東縣七佳聚落為例》,台中: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1995年。
    藤井志津枝,《理蕃》,台北:文英堂出版社,1997年。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理番」政策〉,《臺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291-340頁。
    (2)期刊雜誌類文章
    任先民,《記排灣族的一位雕刻師》,《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57、4期,117頁。
    周婉窈,〈台灣人第一次的「國語」經驗——析論日治時期的日語運動及其問題〉,《新史學》,6卷2期,1995年6月,113-161頁。
    高業榮,〈魯凱族的人體裝飾及雕刻〉,《雄獅美術》,1972年,22期,65-67頁。
    〈屏東縣來義廢址踏記〉,《藝術家》,1976年18期,21-35頁。
    〈魯凱族的刺繡〉,《藝術家》,1976年,18期,56-60頁。
    〈得道黛灣之謎——談好茶部落和靈地〉,《藝術家》,1979年,55期,170-174頁。
    〈好茶村魯凱族的木雕和雕刻禮儀〉,《藝術家》,1980年,56期,85-93頁。
    〈記排灣族的額冠裝飾〉,《藝術家》,1980年,59期,70-73頁。
    〈台灣山地的手藝人〉,《藝術家》,1980年,63期,175-180頁。
    〈邁向原始之路〉,《藝術家》,1984年,108期,84-101頁。
    〈關於排灣族尖頂闊頤人頭像〉,《藝術家》,1986年,總號134,204-211頁。
    〈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上—〉,《藝術家》,1986年8月,總號135,130-135頁。
    〈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下—〉,《藝術家》,1986年9月,總號136,194-197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1—〉,《藝術家》,1986年10月,總號137,199-209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2—〉,《藝術家》,1986年11月,總號138,257-261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3—〉,《藝術家》,1986年12月,總號139,182-186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4—〉,《藝術家》,1987年1月,總號140,231-237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5—〉,《藝術家》,1987年2月,總號141,212-217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6—〉,《藝術家》,1987年3月,總號142,156-163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7—〉,《藝術家》,1987年4月,總號143,224-233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8—〉,《藝術家》,1987年5月,總號144,244-249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9—〉,《藝術家》,1987年7月,總號146,140-147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10—〉,《藝術家》,1987年8月,總號147,250-255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11—〉,《藝術家》,1987年9月,總號148,110-114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12—〉,《藝術家》,1987年11月,總號150,170-174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13—〉,《藝術家》,1987年12月,總號151,154-157頁。
    〈西魯凱族的部落和藝術—14—〉,《藝術家》,1988年2月,總號153,220-225頁。
    〈最直接的訴求和悸動——臺灣先住民的原始藝術〉,《文訊月刊》,1990年3月,總號53,25-28頁。
    〈臺灣原始藝術探討(15)﹕霧臺村的雕刻師和木雕〉,《藝術家》,1988年4月,總號155,241-245頁。
    〈臺灣原始藝術探討(16)﹕霧臺村的雕刻師和木雕〉,《藝術家》,1988年5月,總號156,226-229頁。
    〈臺灣原始藝術探討(17)﹕霧臺村的雕刻師和木雕〉,《藝術家》,1988年6月,總號157,162-164頁。
    〈臺灣原始藝術探討(18)﹕德文、佳暮和小山〉,《藝術家》,1988年7月,總號158,245-247頁。
    〈臺灣原始藝術探討(19)﹕德文、佳暮和小山〉,《藝術家》,1988年8月,總號159,282-285頁。
    〈紫色的石頭城——排灣族的聚落和家屋〉,《幼獅文藝》,1993年9月,78-83頁。
    〈臺灣排灣族的遷徙〉,《國教天地》,1995年,108期,5-10頁。
    蔣斌,〈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5期,1-48頁,1983年。
    蔣斌,〈排灣族的社會文化人類學研究1895-1971(上)〉,《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第24期,1992年,27-47頁。
    蔣斌、李靜怡,〈北部排灣族家屋的空間結構與意義〉,中研院民族所主辦「空間、家與社會」研討會,1994年,1-33頁。
    三、西文專書及文章
    Barrow, Terence,《Maori Art of New Zealand》,A.H&A.W Reed and The Unesco Press Paris.,1978。
    Barbier, Jean Paul and Newton ,Douglas Edited,《Islands And Ancestor—indigenous styles of southeast Asia》,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1988。
    Chen, Ching-chih,〈Policy and Community Control Systems in The Empire〉,In Ramon H. Myers and Mark R. Peattie,eds.,《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1895-1945》,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p213-239。
    Cannon-Brooks,Peter,《The Painted Word:British History Painting 1750-1830》,the
    Heim Gallery by the Boydell Press,Woodbridge,1991。
    Clark ,T.J.,《The Painting of Modern Life——Paris in the Art of Manet and His Follower 》,London,1985。
    Diamond, Norma,〈The Miao and Poison:Interactions on China's Southwest Frontier〉,《Ethnology》,1998,p1-25。
    Davidson ,W.,《The Island of Formosa,Past and Present》,New York,1903。
    Emerson,Giles,《Britain and Japan Then and Now》,the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London,December 1997。
    Hauser, Arnold,《The Social History of Art》,translat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uthor by Stanley Godman,Vintage Books Edition,September 1957。
    Khan, Almaz,〈Who are the Mongols?State,Ethnicity,and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the PRC〉,《Negotiating Ethnicities in China and Taiwan》,Melissa J. Brown e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6,p125-159。
    Kleinbauer ,W. Eugene,《Modern Perspectives in Western Art Histor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71。
    Layton, Robert,《The Anthropology of Ar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1991。
    Panofsky, Erwin,《Studies in Iconology——Humanistic Themes in the Art of the Renaissance》,Icon Editions,1972。
    《Paiwan》,Maison des Cultures du Monde ,Imprime en France,1989。
    Tsurumi ,E. Patricia,《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1895-1945》,Harvard Univ.
    Press,1977。
    Taylor ,George,Edited by Glen Dudbridge,《Aborigines of South Taiwan in the 1880s》,Shung Ye Museum of Formosan Aborigines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Academia Sinica,Taipei,1999。
    Weitzmann, Kurt,〈The Survival of Mythological Representations in Early Christian and Byzantine Art and Their Impact on Christian Iconography〉, 《Modern Perspectives in Western Art Histor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Inc.,1971,p204-227。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