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之婷
Chen, Jhih-Ting
論文名稱: 雨過天晴、生生不息―李黎《晴天筆記》研究
指導教授: 鍾宗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李黎晴天筆記母職書寫悲傷療癒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28.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李黎《晴天筆記》一書為研究對象。李黎的散文題材、小說思想,都已受到注意並加以研究,其中必當提及李黎中年喪子、之後又生一子的生命經歷,對其寫作風格轉變的影響。然而記錄此段影響、也是最能代表李黎寫作風格的改變、表達其與生命達成和解的《晴天筆記》,卻未受到特別的關注。
    本文即從此點出發,第一章緒論主要以研究動機和目的為主,探討臺灣目前研究李黎作品的現況。第二章將李黎的成長過程與特殊經歷分做「成長期」、「蛻變後的成熟期」、「成熟期」三期做介紹,並說明《晴天筆記》一書的創作歷程乃是源於遭遇喪子的重大悲愴後,憑藉其身為母親的堅毅韌性,以「書寫」作為一種釋放情緒的出口,如同以淚水洗滌心靈的創傷,在哺育新生兒的篇篇記錄中,等待傷口結痂、復原。第三章整理、分析李黎的育嬰筆記,自受孕奇蹟、孕中身心變化、待產的心情、生產大關、至於哺育種種,嬰兒每一刻的成長變化都令母親驚喜,並發現不僅由於嬰兒天使般的微笑總能將母親的辛勞瞬間淡化,更是由於曾經經歷喪子之痛,因而哺育嬰幼兒的辛勞對李黎而言皆不足為苦。第四章試圖分析李黎這位母親在死去的長子與新生的幼兒之間,反覆扣問生死這個宇宙大謎,李黎自此中得到諸多感觸與領悟,使其在生命面前學會謙卑以對,將其「悲懷」昇華為「感懷」,珍惜身邊所擁有的美好,謙卑地帶著對生命的感激繼續前進。第五章為結論,證實《晴天筆記》以「書寫」作為悲傷療癒的成效,引領李黎走出喪子心獄,在命運的狂風暴雨過後,迎接生命下一階段的亮麗晴天。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06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 1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第二章 李黎與《晴天筆記》………………………… 18 第一節 李黎成長過程與特殊經歷 18 第二節 《晴天筆記》創作歷程 25 第三章 育兒筆記――晴天再現……………………… 29 第一節 孕期種種 30 第二節 分娩的痛楚與新生的喜悅 41 第三節 命名的祝福與哺育的甘苦 55 第四章 生命體悟――雨過天晴……………………… 69 第一節 大悲大喜的矛盾 71 第二節 生命無常的體悟 86 第五章 結論……………………………………………… 97 參考資料 …………………………………………………… 102

    一、李黎著作及其他親子散文作品
    (一)李黎著作
    李黎:《大江流日夜》,香港:三聯書店,1985年。
    李黎:《最後夜車》,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6年。
    李黎:《天堂鳥花》,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8年。
    李黎:《別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1989年。
    李黎:《傾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李黎:《悲懷書簡》,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
    李黎:《浮世》,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91年。
    李黎:《天地一遊人》,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
    李黎:《袋鼠男人》,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黎、劉怡明:《袋鼠男人:電影劇本與幕後人語》,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李黎:《浮世書簡》,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李黎:《晴天筆記》,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
    李黎:《世界的回聲》,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
    李黎:《初雪》,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李黎:《尋找紅氣球》,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
    李黎:《玫瑰蕾的名字》,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
    李黎:《海枯石》,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李黎:《威尼斯畫記》,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
    李黎:《浮花飛絮張愛玲》,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李黎:《樂園不下雨》,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李黎:《悲懷書簡》,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李黎:《加利福尼亞旅店》,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
    李黎:《昨日之河》,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李黎:《半生書緣: 一名文學新生與巨擘的靈光之會》,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李黎:《那朵花,那座橋》,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

    (二)李黎翻譯作品
    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著,李黎、薛人望譯《美麗新世界》:臺北,志文出版社,1969年9月。

    (三)親子作品
    小民:《多兒的世界》,臺北:道聲出版社,1975年。
    王靜蓉:《童心禪:有小星星已經很久了》,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6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朱天心:《學飛的盟盟》,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
    宇文正:《新媽與蘋果籽:袋鼠女人的真愛手札》,臺北:藍瓶子文化出版社,2000年。
    李欣倫:《以我為器》,新北: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凌明玉:《寶貝在說話》,臺北:博陽文化出版,2000年。
    陳義芝:《為了下一次的重逢》,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6年
    張曉風:《詩詩晴晴與我》,臺北:宇宙光出版社,1997年。
    張 讓:《斷水的人》,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
    張 讓:《當風吹過想像的平原》,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5年。
    張 讓:《兩個孩子兩片天:寫給你的25封信》,臺北: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楊子霈:《母親進行式》,新北:方寸文創事業有限公司,2016年。
    廖玉蕙:《不信溫柔喚不回》,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4年。
    廖玉蕙:《如果記憶像風》,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廖玉蕙:《與春風嬉戲》,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廖玉蕙:《沒大沒小》,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
    廖玉蕙:《嫵媚》,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廖玉蕙:《像我這樣的老師》,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
    廖玉蕙:《大食人間煙火》,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7年。
    蔡穎卿:《廚房之歌》,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蔡穎卿:《媽媽是最初的老師》,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蔡穎卿:《我的工作是母親》,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蔡穎卿:《在愛裡相遇》,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9年。
    曉 亞:《妊娠筆記》,臺北:健行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簡 媜:《頑童小蕃茄》,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簡 媜:《紅嬰仔》,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
    簡 媜:《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一個小男孩的遊學誌》,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劉靜娟:《歲月就像一個球》,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0年。
    龍應台:《孩子你慢慢來》,臺北:皇冠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臺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龍應台:《目送》,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8年。
    龍應台:《美麗的權利》,臺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6。
    蘇美:《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新北:小貓流文化,2016年。

    二、專書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 點評當代中文小說》,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米奇.艾爾邦:《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白裕承譯,臺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金恩‧康姆斯(Gene Combs):《敘事治療 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易之新譯,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當綠葉緩緩落下》。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李開敏:《與悲傷共度──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林綺雲主編:《生死學》,臺北:洪葉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城井文:《雲上的阿里》,陳瀅如譯,臺北:親子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約翰‧曼帝那(John Medina)著:《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洪蘭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出版一刷。
    馬修.洛傑林(Matthew Logelin)著,許妍飛譯:《每次都要親兩下》,臺北:方智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麥克‧懷特(Michael White)、大衛‧艾普斯頓(David Epstion):《故事、知識、權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4月。
    莎拉‧布萊弗‧赫迪(Sarah Blaffer Hrdy)著,蘇絢譯:《母性》,臺北:新手父母出版,2004年。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編:《生死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1年。
    張瑞芬:《臺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曾國榮:《強悍弱女子――曾晴教我的八堂課》,臺北:天下出版社,2008年7月。
    詹姆斯‧范普拉(James Van Praagh)著,胡英音、張志華譯:《走出哀傷》,臺北:宇宙花園有限公司,2004年12月初版。
    楊絳:《我們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3年8月。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鍾怡雯:《漂浮書房》,臺北:九歌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
    歸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
    豐子愷:《豐子愷作品(精華本)》,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4年9月
    魏飴:《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蘇絢慧:《請容許我悲傷》,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4月。

    三、學位論文
    (一)李黎研究
    李麗芬:《在浮生中尋找──李黎散文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侯俐雅:《李黎小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班碩士論文,2009年。
    潘純菁:《李黎旅行散文研究》,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碩士論文,2010年。
    陳必芩:《李黎小說中的救贖書寫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二)其他
    李佳容:《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理復原歷程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2002年。
    何美蓮:《失去青少年子女哀傷現象之探究-母親觀點之敘說》,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亞萱:《母親的生育慾望之旅》,臺中: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班論文,2009年。
    林家瑩:《喪失子女的父母失落與悲傷反應及復原歷程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粱嫆雀:《現代散文中死亡書寫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中國文學教學碩士論文,2013年。
    許雅芳:《喪子婦女的生命故事──以口述歷史初探》,臺北: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許珮馨:《五0年代的遷臺女作家散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蔡雅薰:《臺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葉何賢文:《悲傷調適歷程及生命意義展現之研究――以喪子(女)父母為例》,嘉義: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廖玲玲:《「我當媽媽了!」──新手媽媽初任母職歷程之研究》,臺東: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鄭美君:《臺灣當代女性作家「母職角色」主題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佳珍:《1990年以降臺灣女作家散文中母職經驗探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9年。
    潘雅玲:《我的工作是母親—論蔡穎卿的母職書寫》,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2年。

    四、學術期刊
    王德威:〈解「結」還需繫「結」人――評〈最後夜車〉〉,《聯合文學》第3卷8期,1987年。
    季紅真:〈蘇醒的夏娃 新時期女作家的創作傾向〉,《廿一世紀》,1990年12月號,頁117-125。
    何志培:〈親人遽逝的身心反應及如何走出傷痛〉,《諮商與輔導》199 期,2002年 7月,11-12頁。
    奚 密:〈自我衝突與救贖意義:李黎小說研究〉,《中外文學》,18卷5期,1989年10月。
    馬 馨:〈李黎——走過滅絕,更惜今生〉,《家庭月刊》,1994年6月,頁104-106。
    張淑芬:〈喪子悲傷反應及意義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27期,1996年7月,頁24-27。
    康芸薇:〈在喜悅中懷念——讀悲懷書簡〉:《文訊雜誌》第177期,2000年7月,頁40-41。
    許劍橋:〈寫家書的人——李黎的創作心路〉:《文訊》,290卷,2009年,頁35-40。
    鹿憶鹿:〈一個母親的癡心——讀李黎《晴天筆記》〉,《文訊月刊》,98期,1997年2月,頁15-16。
    鹿憶鹿:〈作家的情痴——讀李黎《世界的回聲》〉,《文訊月刊》,130卷,1996年,頁20-21。
    鹿憶鹿:〈情癡與理悟──讀李黎的《悲懷書簡》〉,《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 》,第2期,1996年6月,頁307-318。
    陳增穎:〈幽默與哀傷諮商〉,《諮商與輔導》第199期,2002年7月,第32-35頁。
    黃筱威、尹蓓芳記錄整理:〈文學徒上,離家與歸鄉 駱以軍對談李黎〉,《印刻文學誌》,第三卷第五期,2007年1月,頁22-42。
    葉寶玲:〈如何運用說故事與儀式於喪親家庭之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第199期,2002年7月5日,頁23-26。
    廖玉蕙:〈說給故鄉的人聽——李黎女士訪談錄〉,《文訊月刊》,209卷,2003年3月,頁61-65。
    蔡逸君紀錄整理:〈凝脂溫泉VS.尋找紅氣球 平路、李黎對談錄〉,《聯合文學》190期,2000年8月,頁135-141。
    蔡雅薰:〈臺灣留學生文學到移民文學的發展與近況〉,《文訊月刊》172期,2000年2月,頁31-34。
    蔡雅薰:〈李黎《袋鼠男人》的隱喻藝術〉,《浙江樹人大學學報》:第6卷第1期,2006年1月,頁72-76。
    潘雅玲:〈臺灣自主性母職書寫的多面向——以李黎、龍應台、簡媜為例〉,《南臺灣學報》第37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89-104。
    薛人望:〈李黎與袋鼠男人〉,《聯合文學》,第8卷第5期,1992年3月,頁106-112。

    五、其他報刊文章
    丁文玲:〈父母心事兒女情 親子文學再興〉,《中國時報》文化新聞A14版,2008年6月25日。
    王開平:〈一個旅人,時間中找記憶 訪作家李黎〉,《聯合報》第41版,2000年7月10日。
    王蘭芬:〈李黎新書自己畫〉,《民生報》,2004年10月19日。
    王德威:〈「秋陽似酒」——保釣老將的小說〉,《聯合報》42版,1996年9月30日。
    石曉楓:〈那些花兒的自我凝視與撒籽飛颺〉,收錄於楊子霈《母親進行式》推薦序,2016年,頁4-8。)
    宇文正:〈她從戰場上凱旋歸來〉,《聯合報‧聯副創作》(後收錄於李欣倫《以我為器》序文,2017年9月,頁7-12。)
    李芳蓓:〈生殖與人生的對話,讀李黎作品《袋鼠男人》〉,《青年日報》,1997年4月16日。
    李 黎:〈追求共同的脈搏——我的生活、思索與寫作〉,《聯合報》,1989年3月27日。
    袁瓊瓊:〈置之死地而生的愛〉,《中國時報》,1996年11月7日。
    陳文芬:〈李黎走出失子陰影完成晴天筆記〉,《中國時報》,1996年9月13日。
    陳祖彥:〈李黎的創作歷程〉,收錄於李黎《傾城》附錄(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10月,頁124)。
    陳義芝:〈美麗與傷痛——李黎印象〉:《聯合報》第29版,1990年3月18日。
    董成瑜:〈李黎寫作既為療傷也為迎接新生〉,《中國時報》,2000年9月5日。
    廖玉蕙:〈追尋與發現的歷程〉:《中央日報》12版, 2000年8月7日。
    劉賓雁:〈李黎,她不斷超越自己〉,《聯合報》第21版,1988年6月8日。
    賴素玲:〈李黎自擁有一種距離的視野〉,《民生報》,2000年7月10日。
    簡 媜:〈晴天筆記——悲喜交織的嬰兒史〉,《聯合報》43版,1996年11月4日。
    羅 奇:〈女作家的新育嬰書寫〉,《聯合報》48版,1999年6月7日。

    六、網路
    大紀元文化網:〈喪子之痛對父母的健康有重大的影響〉:http://www.epochtimes.com/b5/3/1/31/n271824.htm
    臺灣歷史學會網站—臺灣之窗〈保釣運動的回顧與反思〉:http://www.twhistory.org.tw/20010423.htm(2009年7月)
    李黎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lilily/
    李黎書房:http://lhsueh.googlepapes.com/home
    柚子醫師的育兒診療室 - Dr.陳木榮醫師:https://www.facebook.com/yourgoodocto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