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威克
Chang, Wei Ko
論文名稱: 身體/知識/權力: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
Body/Knowledge/Power:A 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O.C.
指導教授: 劉一民
Liu, I-Mi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9
中文關鍵詞: 身體知識權力體育系譜學
英文關鍵詞: Body, Knowledge, Power, Physical Education, Genea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52下載:18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傅柯的系譜學為方法,從歷史進程探索我國學校體育演進所涉及身體、知識的形成與變遷,分析造成變化的權力因素,並嘗試研製我國學校體育身體、知識變化的權力圖譜。經分析探討後,本研究歸納出下列結論:
    從身體系譜來看,我國學校體育可以體操期、體育前期、體育工具期與多元自主期等四時期概括。源於軍伍的體操血統,使體操期呈現以「操」為主的公共財身體觀;體育前期,西方思潮輸入自主意識萌芽,出現「育」的身體觀;工具期,在國族生存受威脅時出現,並發展出以「爭」為核心的工具身體觀;多元自主期因社會民主富裕而出現,學校體育逐漸重視對真、善、美的追求,顯現尊重多元價值的身體觀。
    從知識演進的系譜看,我國學校體育約呈四期:前學科期、科學前期、實證科學期與整合分裂期。前學科期,「體操」所應具備的知識體系尚不明顯,經驗傳承居主要知識來源。科學前期,知識科學化與經驗系統化,兩者並行不悖,但學門分化儼然成形。實證科學期,是在體育研究所出現後正式到來,學校體育逐漸向量化觀念傾斜。整合分裂期,量化與質化研究開啟對話,並促成跨學門整合研究;但體育相關院、所、系的陸續出現,也意味從分化走上分裂,知識的分化雖能滿足知識慾望,卻亦可能危及體育在校園的生存。
    在探索造成學校體育變遷的動因後,發現其中至少包括:l.父權與民權、2.國族與個人、3.經驗與科學、4.知與行、5.質與量、6.去與留等六種相抗相生的力量糾結。這些力量的消長,既影響身體亦牽動知識的變化,形成一張身體╱知識╱權力的網絡;但察考權力生成過程,發現「秩序化」與「去病夫化」在集體意識╱潛意識中醱酵,成為主導學校體育演進的核心權力。

    The method of this study uses Michel Foucault's theory of genealogy to analyze the evolution of the body and knowledge in physical education where power is involved. The study tries to map a figure of power between the body and knowledge and makes several genealogical conclus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the body, four genealogical periods can be distinguished. First, in the gymnastic period, the body appeared as a public-property concept and was centered on "drill," a concept derived from the military. Second, in the pre-physical education period, the body emerged, 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thought, as a self-awareness concept and was centered on "cultivation." Third, in the instrumental period, the body appeared as an instrumental concept that was centered on "competition" when the country’s existence was being threatened. Fourth, in the current multi-autonomous period, the body is a multivalent concept centered on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following social democratic thought.
    I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four genealogical periods can also be distinguished. The first was the pre-disciplinary period, when the main source of knowledge was induced from the experience of exercise. The second was the pre-scientific period, when the sources of knowledge were reduced to two systems: scientificization and experience-systemization. The third was the positivist period, when the system of knowledge tended toward a quantifiable concept. The fourth was the integrative and separatist period, when, on one hand, qualitative knowledge was accepted and physical education became a cross-disciplinary study, and,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fact that some physical-education-related departments were constituted began to emblematize a potential crisis in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knowledge.
    After analyzing the for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s development, we find there are six combinations of forces that have influenced either the body or knowledge: paternity or democracy, nationalism or individualism, experientialism or scientism, knowing or doing, quality or quantity, and disestablishment or existence. The basis of these forces is located in people's will for "orderliness" and "good health," that is the mainstream motivation guiding the evolu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Key words: body, knowledge, power, physical education, genealogy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I 謝詞……………………………………………………… …..III 目次…………………………………………………..………..V 圖表次…………………………………………………………X 第一章 緒論………………………………………………………...1 壹、問題意識………………………………………………………1 貳、文獻探討………………………………………………………5 一、身體與權力關係……………………………………………5 (一)身體面面觀……………………………………………6 (二)體育運動與身體……………………………………..10 (三)身體╱權力…………………………………………..13 二、身體活動與知識建構……………………………………..16 (一)身體的知識性面向…………………………………..17 (二)體育運動與知識建構………………………………..19 (三)身體╱知識…………………………………………..21 三、知識建構與權力…………………………………………..23 (一)權力概念……………………………………………..23 (二)體育運動與權力……………………………………..25 (三)知識╱權力…………………………………………..27 參、研究目的與問題……………………………………………..30 一、研究目的…………………………………………………..30 二、研究問題…………………………………………………..30 肆、研究範圍……………………………………………………..31 伍、研究限制……………………………………………………..31 陸、研究方法……………………………………………………..32 柒、研究的必要性與貢獻………………………………………..32 一、研究的必要性……………………………………………..32 二、研究貢獻…………………………………………………..33 第二章 研究方法論……………………………………………...35 壹、認識傅柯…………………………………………………….35 貳、傅柯的考古學……………………………………………….38 一、與史學的異同…………………………………………….39 二、考古的對象……………………………………………….43 三、考古學描述法…………………………………………….47 四、考古學的轉向…………………………………………….50 參、系譜學方法………………………………………………….51 一、與考古學的關係………………………………………….52 二、尼采的痕跡……………………………………………….54 三、系譜學方法與精神……………………………………….56 (一)分析的方法………………………………………….57 1.血統………………………………………………….57 2.出現………………………………………………….58 3.事件化……………………………………………….59 (二)研究精神:特殊的歷史感………………………….60 肆、本研究的方法論…………………………………………….63 一、研究的文本……………………………………………….63 二、研究取徑與架構………………………………………….64 第三章 我國學校體育的身體系譜………………..……..67 壹、前言……………………………………………………..…..67 貳、可塑的身體:體操…………………………………………72 一、體操的出現………………………………………………73 二、課外運動的出現…………………………………………83 參、埋下身體自主的種子………………………………………87 一、身體自主的啟蒙…………………………………………91 二、自我意識的形成…………………………………………97 肆、工具化的身體……………………………………………..100 一、錦標主義……………………………………………….101 二、軍事化………………………………………………….104 三、多元目的……………………………………………….109 伍、身體自主的自覺與實踐…………………………………..112 一、制服的弔詭…………………………………………….113 二、不同的世界…………………………………………….117 第四章 身體觀的形成底蘊……………………………….125 壹、前言………………………………………………………..125 貳、形塑公共財的身體………………………………………..125 一、公共財身體的論述基調……………………………….125 二、體操的功能…………………………………………….129 參、在自然中找理據…………………………………………..133 一、主體身體……………………………………………….134 二、客體身體……………………………………………….136 肆、變動時代的思維…………………………………………..138 一、利益之爭……………………………………………….139 二、生存之爭……………………………………………….141 三、內外之爭……………………………………………….144 伍、多元的身體意識…………………………………………..147 一、樂趣化教學…………………………………………….148 二、健康體適能…………………………………………….150 第五章 我國學校體育的知識系譜………………………155 壹、前言………………………………………………………..155 貳、前學科期…………………………………………………..156 一、科目特性……………………………………………….156 二、師資背景……………………………………………….157 三、教材內容……………………………………………….160 參、科學前期………………………………………………….164 一、科學化………………………………………………….165 二、系統化………………………………………………….170 肆、實證科學期……………………………………………….174 一、科學研究尹始………………………………………….175 二、實證主義轉向………………………………………….177 (一)形成量化研究主流……………………………….177 (二)學門深化的隱憂………………………………….180 伍、整合分裂期……………………………………………….184 一、質化研究被接納……………………………………….185 二、學門縱向與橫向並進………………………………….187 第六章 身體╱知識:權力痕跡解析……………………193 壹、前言……………………………………………………….193 貳、造訪權力:身體╱知識的糾結與力量變化…………….193 一、父權與民權…………………………………………….194 二、國族與個人…………………………………………….198 三、經驗與科學…………………………………………….202 四、知與行………………………………………………….207 五、質與量………………………………………………….211 六、去與留………………………………………………….215 參、學校體育權力結構探源………………………………….220 一、秩序化………………………………………………….221 二、去病夫化……………………………………………….226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233 壹、研究結論………………………………………………….233 貳、後續研究建議……………………………………………238 引用文獻…………………………………………………………….239 網路資料…………………………………………………….266 附錄…………………………………………………………………..267

    引用文獻
    二十八畫生(民6)。體育之研究。新青年,第3卷第2號,pp.163-173。
    丁致聘、周谷城(1990)。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商務印書館。
    于奇智(民88)。傅科。台北市:東大圖書。
    中央日報。民60年9月13日,3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哲學》編輯委員會編(1987)。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I、II)。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發行。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體育》編輯委員會編(1982)。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北京‧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發行。
    中國兵書集成編委會編(1992)。中國兵書集成(第50冊)。北京市:解放軍出版社、遼沈書社聯合出版。
    中華少年棒球隊奮鬥史編譯委員會(民61)。中華少年棒球隊奮鬥史。台北市:中華民國歷史文化出版社。
    太玄(民2)。體操成績考察法。教育雜誌,第4卷第12號,pp.4716-4718。
    巴克利L. W. Barclay(民8)。童子軍與體育之關係。新教育,第1卷第5期,pp.482-487。
    方進隆(民83)。體適能的回顧與前瞻。1994海峽兩岸學校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pp.237-248。台北市:師大體育研發中心。
    方萬邦(民24a)。我國現行體育之十大問題及其解決途徑。教育雜誌,第25卷第3號,pp.39153-39162。
    ───(民24b)。全國運動會的使命。新中華,第3卷第19期,pp.71-76。上海中華書局。
    ───(民62)。體育原理。台北市:體育學術研究會印行。
    王岳川(民81)。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市:淑馨。
    王汝(民24)。今後中國民眾體育的動向。體育研究與通訊,第3卷第1期,pp.1-9。
    王我臧(宣統1)。二分間體操。教育雜誌,第1年第6期,pp.575-578。
    王季勤(民25)。人類之天然運動。勤奮體育月報,第3卷第4期,pp.361-362。
    王庚(民14)。國家主義與學校體育的改造。中華教育界,第15卷第1期,pp.1-19。
    王治河(民85)。傅柯的系譜學。哲學雜誌,第15期,pp.45-69。
    王建台(民82)。麥克樂對中國近代體育的影響(1913-1926)。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83)。西方自然體育思想形成之歷史背景及其在中國推展之反思。體育學報,第18輯,pp.25-36。
    王炳照等人(民83)。中國近代教育史。台北市:五南。
    王振寰(民78)。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pp.71-116。
    王健吾(民23a)。中學體育(二)。勤奮體育月報,第1卷第6期,pp.23-26。
    ───(民23b)。中學體育(三)。勤奮體育月報,第1卷第7期,pp.7-10。
    ───(民24)。我國應如何舉行運動會。勤奮體育月報,第3卷第3期,pp.241-244。
    王殿賢(民26)。現階段之中國體育教育。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6期,pp.470-472。
    王頌衢(民4)。美國式新徒手。教育雜誌,第7卷第8號,pp.9057-9065。
    王爾敏(民59)。練軍的起源及其意義(上)、(下)。大陸雜誌,34卷第6期,pp.172-175;第7期,pp.216-223。
    ───(民62)。清季知識份子的自覺。中央研究院近代使研究所集刊,第2期,pp.1-46。
    ───(民65)。德智體群四育的緣起。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編。
    王肇鋐譯(清)(1903)。普通體操摘要。輯於兵書二十一種。出版者不詳。
    王墨林(民81)。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
    王德威(民82)。導讀一:淺論傅柯。知識的考掘(王德威譯),pp.13-38。台北市:麥田。
    王毅誠(民12)。武的遊戲。體育季刊,第1卷第4期,pp.559-561。
    王學政(民55)。體育與教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霞(1992)。試論中國近代體育的興起。中國近代體育史文集(浙江體育學會體育史專業委員會、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pp.70-74。浙江教育出版社。
    包和清(民24)。培養體育師資之我見。體育雜誌,第1卷第1期,pp.27-31。
    包和清、俞淑芬編輯(民41)。國民學校高年級體育教材(第二冊)。台灣省教育廳印行。
    台灣省教育廳(民77)。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體育教育篇(上)。台中市:省立台中圖書館。
    玉小峰(民13)。小學體育教學法。教育雜誌,第16卷第2號,pp.23239-23271。
    江良規(民62)。體育學原理新論。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成都體育學院體育史研究所(1988)。中國近代體育史資料。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朱影波(民23)。一個學校參加運動會的始末。勤奮體育月報,第2卷第1期,pp.66-67。
    朱蘭夏(民26)。如何養成良好姿勢。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9期,pp.666-670。
    向發英(民24)。選手制度之流弊。勤奮體育月報,第3卷第3期,p.276。
    余曉雯(民87)。權力交戰場:學校中的身體規範與學生的身體觀。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文忠(民56)。中國近百年體育史。台北市:商務印書館。
    ───(民70)。中國體育發展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民71)。體育史。台北市:正中書局。
    吳文忠譯(民58)。體育心理學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吳政穎(民86)。清末學堂體操之研究(1900-1911)。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研因、翁之達(1990)。三十五年來中國之小學教育。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卷上(丁致聘、周谷城編),pp.1-36。上海:商務印書館。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民60)。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第一、二冊)。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
    吳家瑩(民79)。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台北市:五南圖書。
    吳蘊瑞(民24)。運動選手制與運動總錦標。勤奮體育月報,第3卷第1期,pp.25-26。
    ───(1990)。三十五年來中國之體育。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卷上(丁致聘、周谷城編),pp225-241。上海:商務印書館。
    吳蘊瑞、袁敦禮(民71)。體育原理。台北市:健行文化。
    宋建銘(民16)。現代我國體育發展上之缺點。體育,第1卷第2期。
    宋國誠(民79)。沙特:存在主義的代表。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沈清松主編),pp.122-142。台北市:正中。
    宋清榮(民64)。體育在學校教育中之重要性。國民體育季刊,第4卷第6期,pp.23-23。
    孝鴻九(民25)。簡易鄉村師範學校體育課教學之研究。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2期,pp.118-121。
    沈雲龍主編(民8)。中華民國教育法規彙編。文海出版社。
    邱椿(民19)。體育之價值。新體育,第1卷第2、3期,pp.4-10。
    李猛(1999)。福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社會理論學報,第2卷第2期,pp.375-413。
    李雲漢(民85)。中國近代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杜國鴻(1997)。中國戰前(一九三七年前)軍國民教育體育思想研究。香港私立能仁學院文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肖沖(1992)。論清末留日學生對近代體育的影響。中國近代體育史文集(浙江體育學會體育史專業委員會、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pp.57-69。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社論(民62)。少棒球隊打擊了乒乓外交。工商時報,8月29日,2版。
    谷世權編著(1997)。中國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周希汾編著(民24)。中國體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
    周恃天譯(民60)。西洋體育史(H. Smith原著)。台北市:黎明文化。
    宗家諫(民26)。宜興精一初中體育實施概況。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8期,pp.627-636。
    泮加學(1992)。戊戌變法與學校體育。中國近代體育史文集(浙江體育學會體育史專業委員會、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編),pp.97-105。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邵汝幹(民23)。本報的使命。勤奮體育月報,第2卷第1期,pp.17-18。
    林哲民(民88)。《黃帝內經》氣論身體觀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玉体(民84)。西洋教育思想史。台北市:三民。
    林正常編著(民79a)。運動科學與訓練:運動教練手冊。台北:銀禾文化。
    林正常主編(民79b)。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六十一年~七十八年)。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編印。
    林清和(民83)。體適能的回顧與前瞻:體適能的認識與加強之道。1994海峽兩岸學校體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I),pp.249-261。台北市:師大體育研發中心。
    ───(民85)。運動學習程式學。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俞子箴(民22)。小學課外運動指導法。勤奮體育月報,第1卷第3期,pp.249-256。上海勤奮體育月報社出版。
    ───(民24)。小學體育實施方案。勤奮體育月報,第3卷第3期,pp.17-20。上海勤奮體育月報社出版。
    俞樾輯。兵書二十一種。出版年代不詳。
    政府公報。1912年11月25日第208號文。
    政府公報。1912年12月20日第233號文。
    政治官報(民56)。台北市:文海。
    胡幼慧(民85a)。編者序。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pp.1-4。。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民85b)。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pp.7-26。台北市:巨流。
    凌道揚(民25)。廣東省體育之檢討。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3期,pp.193-194。
    原春輝編(民52)。中國近代教育方略。興台印刷廠。
    袁世凱(1992)。訓練操法詳晰圖說。輯於中國兵書集成(第五十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袁世凱輯(1898)。新建陸軍兵略錄存(八卷)(縮影資料)。中央研究院近代世研究所郭廷以圖書館微縮資料室。
    袁濟東(民7)。小學遊戲之感言。體育研究會會刊,第1期,p.1。
    孫志文主編(民75)。人與科技。台北市:聯經。
    孫(民4)。體育上跑步主義之商榷。教育雜誌,第7卷第8號,pp.9001-9007。
    孫寒華(民23)。中國體育應有的趨勢(續)。勤奮體育月報,第1卷第7期,pp.13-14。
    孫隆基(民82)。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市:唐山。
    宮泰順(民85)。體壇錯愕:「痛失育苗人」。聯合報,10月3日,第3版。
    ───(民89)。奧運檢討:體委會25問,槓上體總13問。聯合報,10月7日,30版。
    唐力權(民82)。權力、意志與詮釋──尼采的透視主義與後現代思想。哲學雜誌,第4期,pp.26-40。
    唐新雨(民12)。兒童倣效體操。體育季刊,第1卷第4期、第2卷第1-2期。
    唐瞉(民13)。想像中的鄉村中學。新教育,第9卷第4期,pp.733-739。
    徐一冰(民3a)。論學校體育。教育雜誌,第6卷第10號,pp.7603-7606。
    ───(民3b)。體操遊技科單級教授法之研究。教育雜誌,第6卷第10號,pp.7640-7646。
    徐元民(民79)。戰前十年中國體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84)。少棒之光。台灣省學校體育,第5卷第5號,p.49。
    ───(民85)。中國近代運動競賽。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民86)。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現代化之研究(1902-194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民88)。中國近代知識份子對體育思想之傳播。台北市:師大書苑。
    徐宗林(民83)。現代教育思潮。台北市:五南。
    郝更生(民16)。十年來我國之體育。體育,第1卷第2期,pp.1-18。
    晏山農(民81)。新認同的配方:台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中國論壇,第32卷12期,pp.32-36。
    殷海光(民81)。中國文化的展望(上)。台北市:桂冠。
    翁嘉銘(民81)。棒球的美麗與哀愁:民心變遷下的台灣棒球史。中國論壇,第32卷第12期,pp.27-31。
    馬崇淦(民23)。幾個體育問題的研討。勤奮體育月報,第2卷第1期,pp.15-16。
    馬鈺龍(民89)。土法煉鋼落伍了,需以運科結合。民生報,10月7日,B2版。
    高正源(民83)。東昇的旭日:中華棒球發展史。台北市:民生報。
    國史館(民79)。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台北:國史館。
    國家體委體育文史工作委員會、中國體育史學會編(1989)。中國近代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學院出版社。
    張之洞等(民57)。奏定學堂章程。台北市:台聯國風出版社。
    張小虹(民82)。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成林(民80)。淺談我國近廿年來體育思想(1970-1990)。中華體育,第19期,pp.34-41。
    ───(民85)。先秦儒道二家身體意蘊對當代身體理念的影響痕跡。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班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長江(民26)。學校體育行政(二)。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8期,pp.583-587。
    張威克(民87)。體育教師身體意象之二元性研究。台灣師大體育研究,第5期,pp.33-45。
    ───(民88)。大學體育之權力現象探微:從傅柯的權力觀出發。台中市:天明出版社。
    ───(民89)。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第29輯,pp.23-34。
    張素央、洪源長、楊東(1990)。中國技巧運動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張敬果主編(民72)。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青年棒球發展史實。台北市:張敬果。
    張寶琛(民15)。國家主義的教育與學校軍事訓練。中華教育界,第15卷第10期,pp.1-5。
    郭沫若(1982)。郭沫若選集:第一卷,自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郭建輝等(2000)。百年體壇掠影。北京市:中國經濟出版社。
    陳少廷(民61)。五四運動與知識青年。台北市:寰宇出版社。
    陳世恩(民78)。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之體育思想(1895-191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世義(民24)。國民體育與民族生存。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8期,p.640-641。
    陳玫杏(民83)。遊戲的存有論:海德格、芬克與伽達瑪。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奎生(民22)。我國小學體育目標改革問題。勤奮體育月報,第1卷第3期,pp.7-8。
    陳奎生、金兆均(民22)。早操與課間操。上海:勤奮書局。
    陳奎生、金兆均譯。實用按摩術與改正體操(Practical massage and corrective exercise, 原著H. Nissen)。台北市:健行。(出版年代不詳)
    陳晉初(民25)。鄉村小學體育實施法。勤奮體育月報,第3卷第8期,pp.743-748。
    陳際雲(民26)。小學特種教育與健康訓練。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6期,pp.441-444。
    陳榮華(民79)。現象學大師胡賽爾。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沈清松主編),pp.2-25。台北市:正中書局。
    陳璋津(民81)。傅珂的權力哲學。東亞季刊,第24卷第2期,pp.26-45。
    陳鎮華、陸恩淳、李世銘(1990)。中國體操運動史。武漢市:武漢出版社。
    教育公報,第7年第4期,pp.17-20。
    教育部(民59)。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主編(民81)。體育大辭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教育部體育司編印(民69)。大專院校體育正課興趣選項分組教學概況彙編。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民73)。體育法規選輯。台北市:教育部體育司。
    梁淑玲(民82)。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台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1895-1990)。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梁啟勳(民4)。個人主義與國家主義。大中華雜誌,第1卷第1期,pp.43-52。文海出版社。
    畢世明(1998)。體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
    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pp.27-45。台北市:巨流。
    章輯五(民16)。為提倡學校體育事忠告各校校長。體育,第1卷第1期。
    莊文潮(民23)。中學體育教學法。勤奮體育月報,第2卷第1期,pp.57-61。
    莊俞(民2)。兒童體育論。教育雜誌,第5年第2號,pp.4963-4971。
    莊美鈴主編(民82)。樂趣化體育教材彙編。台北市:師大體育研發中心。
    許光麃(民87)。中國古代主靜養生思想之變遷。體育學報,第25輯,pp.11-20。
    許義雄(民67)。體育學原理。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民71)。體育正課的「運動樂趣」因素分析。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民73)。國中學生「運動樂趣」因素分析。中等教育,第35卷第4期,pp.10-18。
    ───(民80)。清末民初軍國民教育體育思想之發展。體育學報,第13輯,pp.1-14。
    ───(民84)。大學運動教育的新使命:就台灣的大學運動教育改革談起。台灣師大體育研究(復刊號),第1期,pp.31-43。
    ───(民88)。我國體育政策發展與展望(初稿)。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許義雄主編(民83)。我國近代體育報刊目錄索引。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義雄、徐元民(民88)。中國近代學校體育(上)(下)。台北市:師大書苑。
    許義雄等人(民85)。中國近代體育思想。台北縣:啟英文化。
    許義雄、葉國樑(民89)。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構想與架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研習會: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研習手冊,pp.6-9。台南市:翰林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燕耿(1992)。我國近代女子體育的興起與發展。中國近代體育史文集,pp.85-95。浙江教育出版社。
    麥克樂(民11a)。五十年來中國之體育及武術。申報館:最近之五十季專刊,pp.1-7。上海書店。
    ───(民11b)。科學方法和體育教育底關係。體育季刊,第1卷第1期,pp.1-19。
    ───(民11c)。體育審定標準。體育季刊,第1卷第3期,pp.1-12。
    ───(民12)。歐戰與運動──運動與中國。學生雜誌,第10卷第4號,pp.1-5。
    ───(民13)。編輯小言。體育季刊,第3卷第1期,pp.1-2。
    項退結編譯(民65)。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項翔高(民23)。姿勢訓練的價值和方法。勤奮體育月報,第1卷第4期,pp.39-40。
    溫卓謀、林清和(民87)。同年段與運動訓練有無之國小男童單純級選擇反應時間之比較研究〉。體育學報,第26輯,pp.185-192。
    曾瑞成(民80)。新文化運動時期之體育思想:民國八年~民國十六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89)。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現代化之研究(1949-1997)。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月嬋(民80)。五四運動前後自然學派的體育思想。國民體育季刊,第20卷第3期,pp.168-181。
    黃芳進(民84)。運動「身體主體」經驗探索:「時間性」和「空間性」的省思。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85)。服裝統一對體育課的影響之反省。台灣省學校體育,第6卷第3號,pp.66-68。
    黃金麟(民89)。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市:聯經。
    黃崇修(民89)。從身體觀論虛靜功夫的哲學涵義:以先秦氣化思想為核心。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焦嘉誥(民68)。體育分科教材教法。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
    程登科(民24)。讀方萬邦先生「我國現行體育之十大問題及其解決途徑」中所持對體育軍事化不切實用的檢討。體育季刊,第1卷第3期,pp.353-361。
    ───(民25)。體育軍事化的教學芻議。教與學,第1卷第7期,pp.280-297。
    舒詩偉譯(民82)。墓穴、神殿、機器與自我:軀體的社會性建構(A. Synnott原著)。島嶼邊緣,第2卷第2期,pp.5-32。
    費正清主編(1992)。劍橋中華民國史:第二部(章建剛等人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鄒吟廬編著(民22)。小學機巧運動(中年級適用)。上海:勤奮書局。
    楊以倫(民11)。兒童摹倣體操。體育季刊,第1卷第1期,pp.111-113。
    楊彬如(民13)。新學制小學校體育科教學法。教育雜誌,第16卷第2號,pp.23225-23237。
    ───(民14)。小學體育進一步的研究。新教育,第10卷第5期,pp.713-726。
    楊照(民81)。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中國論壇,32卷12期,pp.37-40。
    楊賢江(民12)。青年對於體育的自覺。學生雜誌,第10卷第4號,pp.1-6。
    楊儒賓(民79)。論孟子的踐形觀:以持志養氣為中心展開的工夫論面向。清華學報,第20卷第1期,pp.83-125。
    ───(民84)。儒家身體觀的原型:以孟子的踐形觀即荀子的禮義身體觀為核心。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李明輝主編),pp.199-25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民85)。儒家身體觀。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楊儒賓主編(民82)。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市:巨流。
    楊聰榮(民81)。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瑞乃爾口譯;(清)蕭誦芬筆述(1903)。體操法。輯於兵書二十一種。出版者不詳。
    詹美玲編(民88)。體適能(私立弘光醫事技術學院體育課授課講義)。未出版。
    詹德基(民74)。我國棒球運動的發微與展望。教育資料集刊,第10期,pp.433-483。
    廖世承(1990)。三十五年來中國之中學教育。中國近七十年來教育記事、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卷上(丁致聘、周谷城編),pp.37-51。上海:商務印書館。
    趙汝功(民42)。體育概論。台北市:正中書局。
    爾愛理(民11)。高等小學男女學生合理的運動系統(麥克樂譯述)。體育季刊,第1卷第1期,pp.1-14。
    劉一民(民80a)。運動哲學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民80b)。體育研究可能的典範轉移。中華民國大專院校80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pp.153-165。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民80c)。運動身體經驗探源:主體性與創造性經驗的反省。體育學報,13,pp.53-62。
    ───(民84)。最優運動經驗文本的解讀與重構:一個新詮釋觀點的形成。台灣師大體育研究,第1期,pp.55-74。
    ───(民86)。運動經驗的現象學考察:透過運動關照生命本體。台灣師大體育研究,第3期,pp.83-100。
    ───(民88)。以遊戲為鏡:體貼教育的初心。學生輔導,第60期,pp.33-45。
    劉一民等(民88)。我國體育學術研究之現況與未來願景(初稿)。台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劉仲冬(民85)。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主編),pp.121-139。台北市:巨流。
    劉亞蘭(民85)。梅洛龐蒂:身體主體的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意涵。台灣哲學學會及東吳大學哲學系合辦之「台灣哲學學會第一屆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會議資料。
    劉軍寧(民81)。權力現象。台北市:台灣商務。
    劉美珠(民89)。有形與無形:學術研究的另類思考?。學校體育,第10卷第3號,pp.28-30。
    劉強(民90)。有無運動訓練經歷學童手眼協調能力與辨識能力之比較。國立體育學院運動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慎稱(民24)。體育救國論。勤奮體育月報,第2卷第8、11期,pp.519-522、pp.713-719。
    潘源編著(民60)。體育教學法。台灣省立台北工業專科學校體育教學研究彙編印。
    鄭世興(民79)。中國現代教育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鄭明育(民86)。氣功身體觀對現代運動意義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健源(民83)。論毛澤東的體育思想──以辯證唯物論的觀點。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發表。
    鄧時海(民68)。行為目標體育教學設計研究。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
    歐秀妙(民87)。從女性身體觀看運動中的兩性平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文森譯(宣統2)。體操教授之各種問題(譯日本教育雜誌)。教育雜誌,第2年第9期,pp.2054-2060。
    蔡美麗(民84)。維納斯之變顏:理性與感性論文集。台北市:允晨文化。
    蔡禎雄(民86)。日據時代台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台北市:師大書苑。
    蔡錚雲(民79)。知覺現象學家梅洛龐蒂。時代心靈之鑰:當代哲學思想家(沈清松主編),pp.144-168。台北市:正中書局。
    蔡璧名(民86)。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台北市:台大文學院。
    蔣維喬(宣統1)。論學堂輕視體育之非。教育雜誌,第1年第6期,pp.450-452。
    穆殿芳(民24)。普及體育聲中之我見。勤奮體育月報,第4卷第8期,p.640。
    編輯部(宣統2a)。選擇體操遊戲教材之方針。教育雜誌,第2年第10期,pp.2141-2143。
    ───(宣統2b)。論啞鈴球竿木環豆囊及棍棒之特長。教育雜誌,第2年第12期,pp.2328-2333。
    ───(宣統3)。最合宜之隨意運動法。教育雜誌,第3年第3期,pp.2682-2686。
    編輯部(民22)。這也算危機嗎?。體育週報,第2卷第30期,p.1。
    賴世堤(民86)。大專院校體育開課種類現況分析。大專體育,第32期,pp.48-51。
    賴炎元、黃俊郎注譯(民81)。新譯孝經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
    錢智修譯(民4)。體育講義(譯自美人柯樂克氏之講演)。教育雜誌,第7卷第1號,pp.8069-8076。
    蕭百新(民57)。柔軟體操與步法。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魏元珪(民86)。老子思想體系探索(上、下)。台北市:新文豐。
    顏紹瀘、周西寬(1988)。體育運動史。人民體育出版社。
    戴偉謙(民81)。抗戰時期民族精神教育體育思想之形成(1937-1945)。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嘉昌(1996)。從物質實體到關係實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嚴仁穎(民21)。需要普遍化的體育。體育週報,第1卷第10期,pp.4-5。
    蘇竟存編著(1994)。中國近代學校體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蘇瑞陽(民81)。國民政府初期學校體育軍事化之研究(1925-1937)。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饒冰士(民11)。體育教學法(江孝賢譯)。體育季刊,第1卷第1期,pp.1-8。
    龔卓軍(民86)。何春蕤性論述中的身體邏輯。台灣現象學:性、身體、現象學,pp.23-32。台北市:梅洛龐蒂讀書會。
    體育學會簡訊,第15期,p.1。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麟若(民25)。麥克樂氏之競技運動能力測驗之用途及其分數表。體育季刊,第2卷第2期,pp.231-268。
    Anagnost, A. (1994). "The politicized body." Body, subject & power in China. (Edited by Zito, A. & T. E. Barlow), pp.131-156.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ndrows, D. L. (1993). "Desperately seeking Michel Foucault's genealogy, the body, and critical sport sociology."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10, pp.148-167.
    Bale, J. & Philo, C. (Eds.) (1998). Body cultures: essays on sport, space and ident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all,S. J. (Ed.) (1990). 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est, S. & Kellner, D. (1991). 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Brancazio, P. J.(民81)。運動科學:物理定律與最佳成績表現(Sport science: physical laws and optimum performance,劉碧華譯)。台北市:財團法人徐亨體育文化基金會。
    Caillois, R. (1979). Man, play, and games. (Translated by Meyer Barash) New York: Schocken Books.
    Cole, C. L. (1993). "Resisting the canon: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 sport,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body". Journal of sport and social issues, Vol. 17, No. 2, pp.77-97.
    Douglas P. (1990). The handbook of tenni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Dreyfus, H. L. & Rabinow, P.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ribon, D. (1991). Michel Foucault. (Translated. by B. Wing)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eatherstone, M., M. Hepworth & B. S. Turner (Eds.) (1991). The body: social process and culture theory. London╱Newbury Park╱New Delhi: Sage.
    Fink, E. (1995). "The ontology of play." In Philosophic inquiry in sport, pp.100-109. (Edited by Morgan, W. J. & K. V. Meier)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Translated by A. M. S. Smith)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1973/1966).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79/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 Sherida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Edited by Colin Gordon) Brighton, Sussex: The Harvester Press.
    ─── (1984). The Foucault reader. (Edited by P. Rabinow)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 (1986/1985). The use of pleasure, volume 2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anslated by R.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88a/1965).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Translated by R. Howard)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88b/1986). The care of self, volume 3 of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Translated by R.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88c).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7-1984. (Edited by L. D. Kritzman)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 (1990/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ume I: an introduction. (Translated by R. Hurle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91). "Questions of method."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with two lectures by and an interview with Michel Foucault (Edited by G. Burchell, C. Gordon & P. Miller), pp.73-8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93). "Nietzsche, genealogy, history." In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 (Edited by D. F. Bouchard, translated by D. F. Bouchard and S. Simon), pp.139-164.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94/1973).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Translated by A. M. Sheridan Smith)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97). Ethics: subjectivuty and truth. (Edited by P. Rabinow; translated by R. Hurley and others) New York: The New Press.
    Fraund, P. E. S. & McGuire, M. B. (1991). Health, illness, and the social body: a critical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Gerber, E. W. & Morgan, W. J. (Eds.) (1974). Sport and the body: a philosophical symposium. Philadelphia: Lea & Febiger.
    Giddens, A. (1982). Profiles and critiques in social theory. London: Macmillan.
    Habermas, J. (1978).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Translated by J. J. Shapiro)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Hargreaves, J. (1994). Sporting females: critical issues in the history and sociology of women's sport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rvey, J. & Sparks, R. (1991). "The politics of the body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ity." Quest, 43, pp.164-189.
    Hoffman, S. J. (1985). "Specialization + Fragmentation = Extermination : a formula for the demise of graduate education." JOPERD, Aug., pp.19-22.
    Hoskin, K. W. (1993). "Education and the genesis of disciplinarity: the unexpected reversal." In Knowledges: historical and critical studies in disciplinarity. (Edited by Messer-Davidow, E., D. R. Shumway & D. J. Sylvan) Charlottesville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Virginia.
    Huizinga, J. (1955). 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element in culture. Boston: The Beacon Press.
    Jones, C. & Porter, R. (Eds.) (1994). Reassessing Foucault: Power, medicine, and the bod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Kirk, D. (1997). "Schooling bodies in new times: the reform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high modernity." In Critical postmodernism in human movemen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Edited by Fernández-Balboa, J-M..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aslow, A. H.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nality. (3rd ed.) New York : Addison Wesley Longman.
    McCloy, C. H. (1940). Philosophical bases for physical education. New York: F. S. Crofts & Co..
    Mechikoff, R. A. & Estes, S. G. (1998). 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ancient civilizations to the modern world. Massachusetts, Boston: McGraw-Hill.
    Merquior, J. G. (1987). Foucaul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organ, W. J. & Meier, K. V. (Eds.) (1988). Philosophic inquiry in sport. Champaign,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 (1995). Philosophic inquiry in sport. Champaign, Illinois: Human Kinetics.
    Nietzsche, F. (1967). On the genealogy of morals. (Translated.by W. Kaufman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 (1995). Thus spoke Zarathustra: a book for all and none. (Translated. by W. Kaufmann)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Rousseau, J. J. (1962). The EMILE of Jean Jacques Rousseau.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William Boyd) New York: Bureau of Publications.
    Sartre, J-P. (1966). Being and Nothingness: an essay on phenomenological ontology. (Translated by H. E. Barnes)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Sawicki, J. (1991). Disciplining Foucault: Feminism, power, and the body. New York: Routledge.
    Sheridan, A. (1982). Michel Foucault: the will to truth. London and New York: Tavistock Publications.
    Shilling, C. (1996). The body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Shumway, D. R. & Messer-Davidow, E. (1991). "Disciplinarity: an introduction." Poetics Today, Vol. 12, No. 2, pp.201-225.
    Smart, B. (1988). Michel Foucaul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Synnott, A. (1993). The body social: symbolism, self and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Turner, B. S. (1996). The body and socie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Vertinsky, P. A. (1992). "Reclaiming space, revisioning the body: the quest for gender-sensitive physical education." Quest, 44, pp.373-396.
    Weber, 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 (Edited by Roth, G. & C. Wittich) 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illiams, J. F. (1946). The princip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4th eds.) Philadelphia and London: W. B. Saunders Company.
    Wilson, A. L. (1999). "Creating identities of dependency: adult education as a knowledge-power regi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Vol. 18, No. 2, pp.85-93.
    Yang, C. K. (1965). Chinese communist socity: the family and the village. Cambridge: M. I. T. Press.

    網路資料
    文化大學教練所開課項目網路資料:
    http://ap.pccu.edu.tw/CourseQuery/QueryResult.asp
    李願喜(民89)。該如何拯救國球?(2000.4.27)。發表於「球魂」網站(http://www.playball.com.tw/twa-index.htm)「專欄」中的「球迷園地」。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所課程規劃網路資料:
    http://websrv5.ncpes.edu.tw/~icos/class.htm
    教育部體育司網路資料:1999年教育部頒〈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修正條文〉。(網址為http://www.edu.tw/physical/index.htm)
    教育部體育司網路資料:教育部台(88)體字第88020223號函頒布〈提昇學生體適能中程計劃〉,以及〈體適能優異學生獎勵試辦要點〉。(網址為http://www.edu.tw/physical/index.htm)
    http://bbs.ee.ntu.edu.tw/boards/Tennis/9/2.htm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