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美玲 Chang, Mei-Ling |
---|---|
論文名稱: |
多義詞「而」的篇章分析與教學建議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Polysemous Word Er in Chinese and its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
指導教授: |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
口試委員: |
方麗娜
Fang, Li-Na 王萸芳 Wang, Yu-Fang 陳俊光 Chen, Jyun-Gwang |
口試日期: | 2022/01/2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26 |
中文關鍵詞: | 連詞 、對比 、承接 、遞進 、整體連接 、局部連接 、語義連貫 |
英文關鍵詞: | conjunctions, adversativeness, antithesis, increment, local link, global link, coherence |
研究方法: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27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7 下載:2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漢語「而」為一跨「並列」、「轉折」、「因果」語義關係類別的連詞,可見功能之複雜,而前人的研究偏重古漢語「而」的語義與語法功能。關於現代漢語「而」的研究多集中在學習者的偏誤,與篇章相關研究著實不多。為釐清多義詞「而」在現代漢語中的功能,本研究以Halliday(1985)的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探討不同語義關係「而」在語義與篇章上的差異,並將研究結果應用於實際教學中。
本研究之語料共2,115筆「而」的書面語料,996筆取自《中文詞彙特性速描系統》(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1,119筆取自《聯合知識庫》(UDN Data),兩語料庫的字數各約25萬字,以前人的研究為基礎,梳理語料,深入探討「而」不同語義關係的差異與篇章功能的異同。
首先,先從歷時的角度來看,「而」原來以連接「並列」、有時間先後的語言成分,因此有「承接」功能,經過語境的推進而有「因果」、「轉折」等不同功能。「因果」為事理上的承接關係,轉折細化出對比功能,承接也延伸出遞進功能,形成複雜的語義關係。再從語料的分布來看,以「而2」(對比)最多,佔29.6%,其次為「而3」(遞進)佔27.5%、「而5」(因果)佔20.6%、「而4」(承接)佔13.2%,而以「而1」(轉折)佔9.1%最低。整體看來,「而」仍以逆接義(「而1」+「而2」)與順承義(「而3」+「而4」)為主,其次為因果義(「而5」)。
在篇章層面上,「而」連接短句或分句的「局部連接」為89.7%,遠高於「整體連接」的10.3%,後者連接語段或語篇,其中以「而3」的30.7%、「而4」的27.5%與「而2」的24.8%較高。其次,「而1」為15.6%,「而5」僅1.4%。而範距大小與信息焦點的分布有關,整體連接的「對比焦點」比例明顯較高,連接語段時常帶出「新話題」並加以說明,因而與前面語段形成對比。
最後,研究者將探討現行華語教材中「而」內容的優缺點,並將本研究的結果應用於教學上。
The Chinese conjunction er can be used in semantic features of juxtaposition, adversativeness, and causality. There is not much research on discourse, and previous research focuses mostly on the grammatical and semantic features of er in Classical Chinese. Additionally, research on er in modern Chinese focuses largely on the errors of learne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actual use of er in modern Chinese, this study adopts Halliday's(1985) metafunction framework for analysis, including indeational, textual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It investigates the differences of er in semantics and discourse, and the results are applied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The data of this study is composed of 2,115 tokens, 996 of which comes from Chinese Word Sketch Engine, and 1,119 of which comes from UDN data. There are about 500,000 words in total. Based on previous research, we further explored the semantic and discourse difference of er.
First, we inspected the use of 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chronic semantic evolution. Er was originally used in juxtaposition with temporal sequencing language units, and possessed semantic feature of continuation. It then evolved into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causality and adversativeness, based on the context.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causality indicates the cause-effect in an event. Adversativeness can be subdivided into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antithesis. On the other hand, continuation can be extended into semantic feature of increment. All of these constitute the complex semantic features of er. The data of our corpora reveals that er2 “antithesis” (29.6%) i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er3 “continuation” (27.5%), er5 “causal” (20.6%), er4 “increment” (13.2%), and with er1 “adversativeness” (9.1%) being the lowest. All in all, the main semantic features of er are adversativeness (er1+er2) and continuation (er3+er4), and followed by causal (er5).
In terms of the discourse level, a large percentage of er serves as local link, which is used to connect phrasal or clausal units. Only 10.3% of er serves as global link that connects sentences and paragraphs. Ranking from the highest to lowest are er3 (30.7%), er4 (27.5%), er2 (24.8%), er1 (15.6%), and with the percentage of er5 being only 1.4%. The length of the scope determines the focus of the structure of sentences. In terms of global link, connector words can form contrast focus, especially when plac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entence. It will carry out a new topic and elaborate the details, which contrasts with the previous segments.
Lastly we also examine and inspec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current Chinese learning materials, and apply the results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中文文獻:
丁聲樹(1999)。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科院語言所古代漢語研究室編(1999)。古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文藻大學華語文中心(2019)。時代華語3試教版。臺北,正中書局。
方有國(2002)。古漢語主謂間「而」字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04),145-149頁
方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頁
方梅(2005)。 篇章語法與漢語篇章語法研究。中國社會科學(6),165-172頁
王力(2000)。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2014)。中國現代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王克平(2020)。《荀子》中連詞「而」的分析。漢字文化(01),28-30頁
王秀玲(2003)。《詩經》「而」字研究。西華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05),127-129頁
何樂士(2000)。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200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朱德熙(2013)。語法修辭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芮慈(2017)。漢語「寧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啟示。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
李雨桑(2017)。現代漢語「而」的基本性質及其分類。文教資料,(31),14-15頁
李晉霞(2017)。現代漢語連詞的語篇連接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琳(2011)。現代漢語書面語中連詞 「而」 的考察。勵耘學刊: 語言卷(1),91-114頁
李嬌 & 餘偉(2018)。留學生使用連詞「因為X而Y」的偏誤研究——以雲南師範大學華文學院留學生為例。昭通學院學報(01),120-124.
李曉琪(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家煊、許立群(2016)。 從 “流水句” 的特性看先秦 “名而動” 結構。語言教學與研究(6),1-11頁
邢福義(2001)。漢語複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剛(2000)。關聯成分在單句中的功能再探。漢語學習(6)。
周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市 : 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剛。(2003)。 連詞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要略。安徽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7(1),83-88頁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林彥喬、華南師(2014)。淺析《孟子》中連詞 「而」。現代語文(31),126-130頁
武振玉。(2005)。金文中的連詞 「而」。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6(10),255-256頁
段風博(2017)。留學生習得連詞「而」的偏誤分析及其教學策略。碩士論文,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
段莎麗(2016)。漢語轉折連詞的歷時考察=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DVERSATIVE CONJUNCTIONS.
洪慎杏(2007)。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 [而] 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學位論文,1-117頁
苗興偉、翟紅華(2000)。話語序列的連貫關係。山東外語教學,第一期,20-25頁
唐永寶 & 林源(2009)。越南留學生學習「倒、而、卻」的偏誤分析。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01),129-132.
孫書傑(2011)。《論語》中連詞「而」的用法考察。殷都學刊(04),102-106頁
席嘉(2010)。近代漢語連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徐赳赳(2013)。現代漢語篇章回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馬靜恒(1990)。「而」 字的探討。世界漢語教學(1),34-36 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9)。新版實用視聽華語3,臺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9)。新版實用視聽華語5,臺北:正中書局。
張文賢(2009)。轉折連詞「但是」的整體連接功能。2009 年第四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語言與生活。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文賢(2017)。現代漢語連詞的語篇連接功能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守軍(2005)。淺析《戰國策》中「而」字的用法。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107-110頁
張斌(2002)。語法修辭小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張斌、陳昌來(2008)。新編現代漢語。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景霓(1999)。論《馬氏文通》的 「而」。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79-83頁
張德祿(2000)。論語篇連貫。外語教學與研究,32(2),103-109頁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郭志良(2002)。漢語複句問題的思考。語言研究(1),15-22頁
郭燕妮(2008)。漢語轉折複句研究綜述。長江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94-99頁
陳小紅(2016)。連詞「而」在現代漢語復句中的作用。對外漢語研究(02),70-83頁
陳俊光(2010)。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2)。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 文鶴出版社。
陳海燕(2007)。談《 論語》 中 「而」 的用法。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8(2),20-22頁
陳啟彤、杜桂林(1996)。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新仁(2003)。 銜接的語用認知解讀。外語學刊,(4),50-56.
陳寶勤(1994a)。先秦連詞「而」語法語義考察古漢語研究。古漢語研究。第1 期(總第22 期):89-93、96 頁。
游雅欣(2017)。漢語「其實」和「事實上」的語義、篇章分析與教學啟示。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
黃宣範譯(2006)。Mandarin Chinese(漢語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慈濟大學華語中心主編(2020)。時代華語4試教版。臺北,正中書局。
楊榮祥(2010)。「而」在上古漢語語法系統中的重要地位。漢語史學報(00),110-119.
裘燮君(2005)。連詞「而」語法功能試析。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6(3),96-103頁
裘燮君(2005)。釋“暫”——兼論連詞「而」的語法功能。河池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03),69-77頁
裘燮君(2006)。先秦文獻中連詞「而」的歷時分佈特徵 (上)——先秦文獻連詞「而」語法功能的系列研究之二。河池學院學報26(6), 57-67頁
裘燮君(2007)。今文《尚書》斷代研究綜述——先秦傳世文獻斷代研究之一。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2),80-86頁
裘燮君(2007)。先秦傳世文獻斷代研究綜述(續)——先秦文獻連詞「而」語法功能的系列研究之一。河池學院學報(03),55-65頁
裘燮君(2007)。先秦傳世文獻斷代研究綜述——先秦文獻連詞「而」語法功能的系列研究之一。河池學院學報(01),58-65頁
解植永(2006)。古漢語主謂之間「而」的作用與來源。甘肅聯合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2(4),55-57頁
鄒曉慧(2014)。基於對外漢語教學研究的「而」的語法語義分析。碩士論文。大連:遼寧師範大學。
廖秋忠(1992)。廖秋忠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趙苡廷(2015)。漢語「連字結構」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
趙越(2007)。現代漢語轉折連詞及其類型學解釋。碩士論文,延吉:延邊大學。
趙黎明(2003)。試析《論語》中「而」的用法。遼寧師範大學21(1),49-51頁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培(2017)。韓國留學生使用連詞「而」的偏誤分析。碩士論文,河南:河南大學碩士學位。
劉淩(2010)。虛詞「而」釋義討論——兼談古漢語虛詞詞典編纂中的問題。辭書研究(06)
鄧守信(2018)。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版)。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6)。當代中文課程 3。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8)。當代中文課程5。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鄭伊晴(2021)。漢語「並且」和「而且」在語義與篇章上之差異及教學建議。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
薑興魯(2003)。論《馬氏文通》對連字「而」的研究。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5),95-98頁
薛鳳生(1991)。 試論連詞 「而」 字的語意與語法功能。語言研究(1),55-62頁
韓美娜(2008)。《論語》中「而」字用法論析。遼寧行政學院學報(05),184-185頁
藍鷹(1990)。從少數民族語言看「而」的虛化演變。古漢語研究(1),64-70頁
魏夢羽(2017)。連詞「而」的習得順序及教學研究。碩士論文,湖南:湖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
譚本龍、梁姣程。(2015)。《莊子》中「而」字用法研究。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03),173-177頁
嚴麗明(2009)。表示對比的連詞「而」。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1),89-94頁
嚴麗明(2009)。現代漢語對比範疇的界定及其分類。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1(4),143-149頁
嚴麗明(2015)。論作為語義關係範疇的轉折與對比之差異。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35(4),89-95頁
嚴麗明(2017)。漢語對比範疇研究。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英文文獻:
Halliday, M.A.K.(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II.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199-244.
Halliday, M.A.K.(1970). Languag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unction. In J. Lyon (Ed). New horizons in 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Halliday, M.A.K.(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1994). An introduction of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ition).London: Edward Arnold.
Halliday, M.A.K. and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 & Matthiessen, C. M. I. M.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 London: Edward Arnold.
Teng, S-H. (1998). Seg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pedagogical gramma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2), 41-52.
Tseng, Y. C., & Hsieh, M. L. (2013).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CONJUNCTION ER (‘AND’): A CORPUS-BASED STUDY. Taiw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1(1), 125-172.
線上文獻:
國教院--華語教學標準體系應用查詢系統 (naer.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