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宛琪
Chen, Wan-Chi
論文名稱: 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設備與材料之研究(1895~1926)
Study on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of Taiwan Trunk Line in Early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1895~1926)
指導教授: 吳文星
Wu, Wen-Hsing
口試委員: 吳文星
Wu, Wen-Hsing
蔡龍保
Tsai, Lung-Pao
鍾淑敏
Chung, Shu-Ming
口試日期: 2024/05/10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8
中文關鍵詞: 日治時期臺灣縱貫鐵路鐵路車輛
英文關鍵詞: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Taiwan Trunk Line, rolling stock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0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0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以「速成延長主義」為建設方針,以具有鐵路建設經驗的日本技術人才為主,顯示臺灣鐵路設備和材料深受殖民母國日本的影響,並與日本的鐵路工業技術發展密不可分。本文擬就1895~1926年日治時期臺灣縱貫鐵路的發展、政策的變化、設備和材料的來源及轉變,究明1895~1926年間臺灣鐵路設備和材料的發展及其特色,並透過與日本國有鐵路的比較,探討兩者的關聯與異同之處。
由本論文探討的結果可知,1899~1911年間日本的機關車技術尚在起步階段,因此縱貫鐵路的機關車仰賴外國進口,鐵路車輛國產化政策確立之後,以日本民間鐵路車輛公司為主要供應者,且與日本機關車型制漸趨相同,反映出殖民地臺灣配合鐵路車輛國產化政策,也顯示日本的鐵路車輛技術逐漸走向獨立。貨車和客車方面,係鐵道部工場擁有足夠的車輛製造技術和設備,得以鐵道部工場為主要來源,並另向日本民間鐵路車輛公司購買。貨車和客車的數量和種類具有因地制宜的特徵,以鐵路實際運輸情形增減車輛的種類和數量。軌條方面,1899~1910年代中期依賴國外進口,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與日本製鐵技術的進步,臺灣軌條轉為從日本進口。縱貫線採用窄軌,而清領鐵路、日本鐵路同為窄軌,使得縱貫線能沿用清領的鐵路車輛,也便於臺日之間機關車的調動與支持日本民間鐵路車輛公司。隨著運輸量增加,鐵路車輛數也隨之增加,但長期發生滯貨問題,反映出車輛數的成長跟不上運輸量的變化。此外,鐵道部工場反覆修繕及使用舊機關車,加以1910年代至1920年代車輛難以徹底檢查和維修,因而影響到鐵路的營運。

Taiwan Trunk Line followed the construction policy of “quick-speed extension’’ and mainly employed Japanese technical talents with railway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This shows that Taiwan's railwa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Japan, and are inseparable from Japan's railway indust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policy changes of Taiwan Trunk Line, the sourc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s railway equipment and materials, difference between Taiwan Trunk Line and Japanese National Railways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from 1859 to 1926.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that Japan's locomotive technology was still in its infancy from 1899 to 1911. Therefore, Taiwan locomotives relied on foreign imports. After the localization policy of railway vehicles was established, Japanese rolling stock companies were the main suppliers, and the vehicle was becoming the same as that of Japan, reflecting Taiwan's support to the localization policy of railway vehicles, and also showing that Japan's railway vehicle technology is gradually becoming independent. In terms of freight cars and passenger cars were mainly sourced from the Railway Administration’s factory and purchased from Japanese rolling stock companies. The types of trucks and passenger cars were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the quantity of vehicles were based on the railway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In terms of rails, Taiwan relied on foreign imports from 1899 to the mid-1910s. Affected by the WWI and the advancement of ironmaking technology in Japanese, Taiwan's rails switched to imports from Japan. Taiwan Trunk Line adopted narrow gauge, while the Qing’s Railway and the Japan Railway were both narrow gauge. This allowed Taiwan Trunk Line to use Qing’s Railway rolling stock, which also facilitates the mobilization of locomotives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and supports Japanese rolling stock companies. As the transportation volume increases, the number of railway vehicles also increases. However, the long-term backlog problem reflected that the growth of the number of vehicles could not keep up with transportation volume. In addition, the Railway Administration’s factory repeatedly repaired and used old locomotives, it was difficult to thoroughly inspect and repair the rolling stock, which affected the operation of the railwa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二章 清領時期以迄日治初年鐵路設備與材料(1895~1899) 14 第一節 清領時期鐵路設備與材料 15 第二節 日治初年臺灣總督府鐵路設備和材料之接收與利用 24 第三章 國際進口政策下鐵路設備與材料(1899~1911) 34 第一節 鐵路工業之引進與工廠之設立 35 第二節 機關車之進口及其變動 41 第三節 客貨車之進口及其供需分析 52 第四節 鐵軌之進口及其變化 67 第四章 國產化政策下鐵路設備與材料(1912-1926) 71 第一節 日本國產化政策之推動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影響 72 第二節 機關車之國產化及其結構之變動 78 第三節 客貨車之增加與供需分析 87 第四節 鐵軌之國產化與進口之變化 107 第五章 結論 110 參考書目 115

中、日文之部
一、檔案史料與官方出版品
1.《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2.《後藤新平文書》。
3.《新鉄道法令集》,鉄道時報局,1909年3月。
4.林滿紅、翁佳音、黃富三主編,《清末臺灣海關歷年資料》,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1997年。
5.林志明藏,《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車輛形式圖》,臺北:蒼璧出版有限公司,2022年。
6.遞信省鐵道局,《鉄道局年報》,1912~1919年。
7.遞信省鐵道省,《鐵道省年報》,1920~1926年。
8.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臺灣鐵道史》上冊,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0年。
9.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臺灣鐵道史》下冊,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10年。
10.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年報》,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00~1926年。
11.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運轉資料》,第1卷第1號,臺北: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3年。
12.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臺灣鐵道旅行案內》,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40年。
13.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財務局稅務課編,《臺灣外國貿易年表》,1902~1926年。
14.臺灣總督府史料編纂會,《臺灣史料稿本》。
15.臺灣總督府鐵道部編,《臺灣鐵道紀要》,臺北:臺灣總督府鐵道部,1921年。
16.[清]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南投市:文獻委員會,1997年。
17.[清]羅大春,《臺灣海防檔》,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18.鐵道院,《鐵道院統計圖表 明治44年度》,鐵道院,1910-1912年。
19.鐵道省,《日本鐵道史》上冊,東京:鐵道省,1921年。
20.鐵道省,《日本鐵道史》中冊,東京:鐵道省,1921年。
21.鐵道省,《日本鐵道史》下冊,東京:鐵道省,1921年。
二、報紙雜誌
1.《申報》(1887~1895)。
2.《交通時代》(1936)。
3.《臺灣日日新報》(1896~1926)。
4.《臺灣鐵道》(1919~1926)。
三、專書
1.久保田博,《鉄輪の軌跡―鉄道車両史100年の歩みー》,東京:大正出版1981年。
2.工学会,《明治工業史》,東京:工学会明治工業史発行所,1931年。
3.日本工學會,《明治工業史機械・地学篇》,東京:日本工学会明治工業史発行所,1930年。
4.日本工學會,《明治工業史鉄道篇》,東京:日本工学会明治工業史発行所,1930年。
5.不著撰人、陳岫傑譯,〈福爾摩沙與其鐵路〉,《臺北文獻》,199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20年,頁35-90。
6.中村尚史,《海をわたる機関車:近代日本の鉄道発展とグローバル化》,東京:吉川弘文館,2016年。
7.田健治郎著,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鍾淑敏、邱純惠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中研院臺史所籌備處,2001年。
8.羽生國彥,《臺灣の交通を語る》,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9.沢井実,《日本鉄道車輌工業史》,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1998年。
10.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11.高橋泰隆,《日本植民地鉄道史論──台湾、朝鮮、満州、華北、華中鉄道の経営史的研究》,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1995年。
12.高成鳳,《植民地鉄道と民眾生活──朝鮮、臺灣、中國東北》,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99年。
13.森重秋陽,《臺灣交通小史》,臺北:臺灣交通協會,1943年。
14.渡部慶之進,《臺灣鐵道讀本》,東京:春秋社,1939年。
15.渡部慶之進著、黃得峰譯,《臺灣鐵道讀本》,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
16.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臺北:臺灣古籍,2004年。
17.賴大衛、林欣宜編,《禮密臣臺灣資料選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Toronto:University of Calgary Press,2017年。
18.蘇昭旭,《臺灣鐵路蒸汽火車》,臺北縣:人人月曆,2000年。
四、期刊及專書論文
1.老川慶喜,〈汽車会社台北支店の製作事業〉,《植民地台湾の経済基盤と産業》,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2015年,頁267-291。
2.吳鐸,〈臺灣鐵路〉,《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十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頁161-202。
3.高橋泰隆,〈台湾鉄道の成立〉,《経営史学》,13卷2號,東京:1978年,頁23-50。
4.郭文華,〈臺灣洋務科技初探(1887-1895)──從臺灣鐵路、臺北機器局與基隆煤礦出發的初步討論〉,〈新史學〉,7卷2期,臺北:1996年,頁99-138。
5.陳家豪,〈日治初期臺灣鐵道政策的轉變:以「國營」、民營的討論為中心〉,《臺灣文獻》,第63卷第2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2年,頁95-140。
6.陳家豪,〈從軍用到民營:日治初期臺灣輕便鐵道的發展(1895-1909)〉,《臺灣文獻》,第64卷第1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年,頁79-106。
7.陳岫傑,〈清代鐵路建設的計畫與創設:以1892年〈福爾摩沙與其鐵路〉一文的探討〉,《臺灣文獻》,199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22年,頁91-132。
8.黃剛,〈清季美國駐華公使田貝赴訪臺灣之報告〉,《臺北文獻》,176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11年,頁269-299。
9.堤一郎,〈日本の技術(2)明治・大正 : 西洋近代技術の導入と定着,鉄道を中心に〉,《日本機械学会誌》,109卷1057號,東京:日本機械学会,2006年,頁68-71。
10.蔡龍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的鐵路發展政策(1895-1945)〉,《檔案季刊》,第10卷3期,臺北:2011年,頁50-69。
11.蔡龍保,〈明治時期日本鐵道技術集團的海外發展──以臺灣鐵道官廳為例的觀察〉,《《臺北州檔案》與文書運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新北;國立臺北大學,2020年,頁245-287。
五、學位論文
1.王珊珊,《近代臺灣縱貫鐵路與貨物運輸研究(1887-193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2.吳仁傑,《阿里山森林鐵道經營之研究》,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3.林淑華,《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之研究(1895-192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4.張慶隆,《臺灣縱貫鐵路經營之研究──以「滯貨事件」為中心(1895-1924)》,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六、網路資料
1.https://who.ith.sinica.edu.tw/(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2.https://qingarchives.npm.edu.tw/index.php?act=Archive(國立故宮博物院清代檔案檢索系統)
3.https://www.jacar.archives.go.jp/aj/meta/default(国立公文書館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

英文之部
一、外國領事檔案
1.Robert L. Jarman,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 4, Buckinghamshire: Archive Edition, 1997.
2.Robert L. Jarman,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 5, Buckinghamshire: Archive Edition, 1997.
3.Robert L. Jarman, Taiwa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ports 1861-1960 vol. 6, Buckinghamshire: Archive Edition, 1997.
4.黃智偉主編,《美國駐臺領事館檔案輯成:1887-1941》第1輯,臺北:悠傳資訊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二、報紙雜誌
1.North China Herald(1892)
2.The Times(1898~1904)
3.New York Times(1898~1904)
三、專書
1.Percy Horace Braund Kent, Railway enterprise in China: an account of its origin and development, London: Arnold, 1907.
2.James Wheeler Davidson,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History, People, Resources 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London and New York: Macmillan & co.; Yokohama, 190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