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朝琴
論文名稱: 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
指導教授: 洪泉湖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21
中文關鍵詞: 民族平等台灣原住民地位偏見與歧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4下載:6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提要
    論文名稱: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臺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
    指導教授:洪泉湖 博士 研究生:張朝琴
    台灣原住民所面臨的問題有:(1)經濟問題:所得偏低,而土地所有權的喪失有日益嚴重的趨勢;(2)教育問題:原住民高等教育人口比例偏低,學生學業適應也普遍較差;(3)傳統制度與組織瀕臨解組問題:社會規範力量為之崩潰;(4)族群關係問題:台灣整體社會存在對於原住民負面的刻板印象;(5)健康問題:原住民的死亡率顯著高於一般人口……等,許多許多的困境,顯示出其已不只是發展不利的問題,更重要的是面臨生存的問題!
    究其困境原因,整體而言,外在的結構劣勢,如漢族中心主義、內部殖民主義、權力資源的底層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與機會不均等現象、主流社會文化霸權心態……等形成上述的一些問題,令人思索台灣原住民的地位發展是否循著民族平等的規範而前進,抑或退步?舉例而言,當要用到山地的資源時(如觀光、林木、經濟發展所需的人力等),漢人們會想到山地鄉的原住民,而在資源分配時(不論是政治資源、文化資源與物質資源),位居台灣社會底層的原住民就總是被遺忘的一群,而也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歧視性的資源分配),造成原住民現今的處境(位居社會、經濟的底層、山地鄉有高的貧窮率、健康情形不佳、心理問題多等困境)。
    本研究分循文獻分析、歷史研究、實地訪談三途徑進行,偏重質的方法研究,期能蒐集到相關資料,以供主題研究及論文撰述之參考,同時採取族群關係與發展理論觀點做為分析資料的方法,來解釋台灣原住民地位不平等問題。研究架構概況在於先界定台灣原住民地位不平等問題,再詮釋其形成原因,然後運用法律平等、機會平等、反歧視、差異原則、文化多元主義等平等觀點加以評析,最後擬定方法與建議,以提昇其地位。內容計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在闡述民族平等相關理論,以確立本論文的探究指標;第二部分則在依循歷史發展情境分析台灣原住民地位不平等的形成背景;第三部分則在探討台灣原住民的社會關係、政治權力、經濟資源、教育文化發展等五大層面與民族平等,詳細地以民族平等觀點探究原住民在社會、政經、文教等地位的問題;第四部分在於探討如何在社會、政經、文教等層面來提昇原住民的地位?即社會關係的改善、政經資源的調整與教育文化的重視;第五部分則針對全文做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最後歸結以下幾項啟示,第一、原住民的困境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因此,今日所著重的不應在原住民困境之上,而是應該如何地改善其困境,尤其是經濟上的困境,筆者認為用國家(社會)再加上原住民自己力量才是根本的解決方法。第二、原住民所需要的並不是主體民族的同情與給予,而是一種平等與尊重,國家政府所扮演的角色不應是同情、撫慰、直接給予;而是提供一種顧及差異性的機會均等原則,鼓勵他們自立、自強、公平競爭。第三、原/漢族群間應建立在包容與尊重的多元文化原則下,遵循族群正義與協和民主原則,原住民族才有生存發展的可能;也方能確立主體性地邁向繁榮目的而發展。第四,雖然原住民的困境極大多數是大社會所致,大社會有責任也有義務要為過去的錯誤作為付出。但絕不是一味地一直補償原住民,因為這便認為原住民是不如漢人的,所以要接受幫助;而應立基於一種平等對待的方式,是因為原住民社會的發展較不足,所以有著較多的優惠,而待發展一致後,便應取消優惠。而原住民也應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迎向未來。

    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台灣原住民的地位問題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途徑與架構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16 第二章 民族平等相關理論與文獻探討 ………………………… 27 第一節 平等的相關理論 ……………………………………………… 27 第二節 民族平等相關理論 …………………………………………… 43 第三節 台灣原住民地位平等問題的文獻探討 ……………………… 58 第三章 台灣原住民地位不平等的形成 ………………………… 79 第一節 自主期 ………………………………………………………… 81 第二節 淪落期 ………………………………………………………… 83 第三節 崩毀期 ………………………………………………………… 107 第四節 重建期 ………………………………………………………… 119 第四章 台灣原住民社會關係與民族平等 ……………………… 123 第一節 從正名問題看原漢關係 ……………………………………… 124 第二節 從社會衝突與適應看原漢關係 ……………………………… 136 第三節 從社會運動看權益維護 ……………………………………… 144 第四節 從社會資源分配問題看原漢關係 …………………………… 150 第五章 台灣原住民政經資源與民族平等 ……………………… 164 第一節 政治資源分配問題 …………………………………………… 165 第二節 法制建設與發展問題 ………………………………………… 179 第三節 公共建設問題 ………………………………………………… 185 第四節 就業創業問題 ………………………………………………… 190 第五節 土地問題 ……………………………………………………… 204 第六章 台灣原住民教育文化與民族平等 ……………………… 219 第一節 教育資源分配問題 …………………………………………… 220 第二節 升學優惠方面的問題 ………………………………………… 236 第三節 母語問題 ……………………………………………………… 243 第四節 文化保存問題 ………………………………………………… 249 第七章 台灣原住民地位的提昇 ………………………………… 261 第一節 社會關係的改善 ……………………………………………… 261 第二節 政經資源的調整 ……………………………………………… 266 第三節 教育文化的重視 ……………………………………………… 279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 288 第一節 結論 …………………………………………………………… 288 第二節 建議 …………………………………………………………… 292 參考文獻 附錄 一、實地訪談對象 (編號、時間、地點、身分、族籍對照表)… 320 二、實地訪談大綱 …………………………………………………… 321 圖 次 圖1-1:台灣原住民的分佈區域圖 ……………………………………… 18 圖2-1:人為不平等 ……………………………………………………… 30 圖4-1:台灣原住民污名認同的基本形成過程 ………………………… 127 圖4-2:族群關係的概念架構 …………………………………………… 137 圖4-3:台灣原住民(15歲以上)個人每月收入 ……………………… 153 圖5-1:內政部地政司與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職掌業務範圍圖 ……… 211 圖6-1:羅爾斯之正義公平觀念 ………………………………………… 223 圖6-2:台灣原住民與一般民眾教育程度比較 ………………………… 238 圖6-3:88學年度原住民各級學校學生人數…………………………… 240 表 次 表1-1 :台灣地區原住民人口統計表 ………………………………… 19 表2-1 :中山先生與約翰彌勒平等觀之比較 ………………………… 34 表2-2 :從效率原則分析差異原則最適用體系 ……………………… 56 表3-1 :台灣原住民的族群接觸及地位轉變現象 …………………… 80 表4-1 :原住民污名感的相關文獻一覽表 …………………………… 126 表4-2 :吳鳳故事對原住民的不良效應一覽表 ……………………… 128 表4-3 :原住民與台灣省民每人平均年所得比較表 ………………… 151 表4-4 :台灣原住民個人每月收入──按行政區域分 ……………… 153 表4-5 :台灣山地暨離島原住民地區衛生所人力統計表 …………… 157 表4-6 :台灣山地暨離島原住民地區醫療資源概況 ………………… 161 表5-1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歷年的平均代議率 ……………………… 166 表5-2 :87與88年度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工程建設組主管各項計劃經費分配表 188 表5-3 :台灣原住民(15歲以上)每月收入──按族別分 ………… 192 表5-4 :台灣原住民與一般民眾勞參率比較 ………………………… 194 表5-5 :台灣原住民與一般民眾失業率比較 ………………………… 194 表5-6 :台灣原住民就業者從事的職業 ……………………………… 195 表5-7 :台灣原住民與一般民眾職業比較 …………………………… 195 表5-8 :台灣原住民就業者從事的行業──按族別及地區別分 …… 196 表5-9 :台灣原住民與一般民眾行業比較 …………………………… 196 表5-10 :台灣原住民求職、求才、安置就業、職訓統計表(民國88年下半年)199 表5-11 :有關台灣原住民保留地使用限制相關法令說明 …………… 207 表5-12 :台灣原住民保留地各相關法令與使用限制類型的關係 …… 208 表5-13 :台灣原住民保留地現行行政組織彙整表 …………………… 212 表5-14 :各縣市原住民保留地違規使用情況 …………………………… 215 表5-15 :台灣原住民保留地土地利用問題及其形成原因 …………… 216 表6-1 :台灣省及新竹縣、南投縣、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等國中 、小學88會計年度教育經費支出、比率 …………………… 224 表6-2 :台灣省及新竹縣、南投縣、屏東縣、台東縣、花蓮縣等國中 、小學教育經費支出及其比率(87學年度) ……………… 224 表6-3 :87學年度各級學校原住民籍教師教育程度 ………………… 230 表6-4 :87學年度各級學校教師學歷 ………………………………… 230 表6-5 :台灣原住民學生升學優惠措施一覽表 ……………………… 238 表6-6 :88學年度原住民與全國大專院校學生人數 ………………… 240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一)專書與學位論文
    中國人權協會(1987)。《台灣土著的傳統社會文化與人權現況》。台北:大佳出版社。
    中華經濟研究院(1999)。《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區域細部規劃》,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中國土地經濟學會(1999)。《原住民保留地政策與問題之研究》,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文崇一(1989)。《台東從谷土著族的群體與社區權力結構》載於《台灣的社區權力結構》。台北:東大圖書。
    王嵩山(1985)。《鄒族政治制度研究──一個高山族聚落適應變遷的例子》,台大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雅萍(1994)。《姓名與認同:以台灣原住民族姓名議題為中心》,政大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尤稀‧達袞(孔文吉)(1993)。《讓我的同胞知道》,台灣原住民系列,台北:晨星出版。
    瓦歷斯‧諾幹(1994a)。〈語言、族群與未來──台灣原住民母語教育的幾點思考〉,《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內政部。
    尤清(1995)。《新台灣國政藍圖》。台北:新台灣發展文教基金會。
    內政部統計處(1996)。《都市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內政部。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71a)。《發展中的台灣山地行政》。南投:中興新村。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71b)。《改善山胞生活》。南投:中興新村。
    台灣省政府民政廳(1992)。《台灣省山胞社會發展方案第二期四年計畫》。南投:中興新村。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5)。《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執行教育部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五年計畫綱要工作報告》。南投:中興新村。
    石元康(1995)。《古代自由主義理論》。台北:聯經出版社。
    白中王奉(1999)。〈由雙語教學理論來看台灣原住民母語教學〉,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a)。《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成立一週年特刊》,頁26。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8b)。《原住民政治發展與民族法制之規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1998)。《中華民國社會指標統計》。台北:正中書局。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a)。《原住民聯合國工作資源手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b)。《原住民族發展方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c)。《八十八年台灣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1999d)。《跨世紀全國原住民行政會議》。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1999)。《加強山地離島及原住民醫療服務計畫》。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朱諶(1995)。《中華民國憲法理論與制度》。台北:五南圖書。
    米甘幹(1998)。〈台灣原住民族政策之比較評論〉,《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族部落文化傳承協會。
    江宜樺(1998b)。《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
    牟中原(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委員會。
    牟中原、汪幼絨(1997)。《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朱堅章(1984)。〈中山先生民權主義中的平等觀念〉,《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第三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朱堅章(1988)。〈民權主義〉,《三民主義的精義與實踐》,孫中山思想研究會編印,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發行。
    汪知亭(1959)。《台灣教育史》。台北:台灣書店。
    呂亞力(1991a)。《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呂亞力(1991c)。〈孫中山論自由與平等〉,《孫逸仙思想與國家建設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余英時(1984)。《自由與平等》。台中:漢新出版社。
    李汝和(1972)。《台灣省通志》。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園會(1983)。《日據時期之台灣初等教育》。高雄:復文圖書。
    李亦園(1982)。〈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適應〉,《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亦園(1983)。《台灣山地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李亦園(1984)。〈山地社會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249-297。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亦園與歐用生(1992)。《我國山胞教育之方向定位與課程內容設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李慈敏(1991)。《族群動員──以台灣原住民兩次還我土地運動為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建興、簡茂發(1992)。《縮短山地與平地學校教學效果差距之改進方案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李酉潭(1994)。《約翰彌勒與孫中山:自由、平等與民主觀》,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常山譯、Jean-Jacques Rousseau原著(1996)。《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台北:唐山出版社。
    李壬癸(1996)。〈珍惜沒有文字的語言〉,載於《全國原住民教育會議專題演講》。台北:教育部。
    李壬癸(1997)。《台灣南島語族的族群與遷徒》。台北:常民文化出版社。
    李明政等(1998)。《原住民族社會福利體系之規劃》,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李文富(1999)。《台灣原住民教育改革的分析──一個批判教育的觀點》。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堯峰(1986)。《台灣山地行政政策的演進與發展》。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吳豪哲(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玥瑜(1991)。《日據時期台灣同化政策之研究》,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天泰(1992)。《特殊背景地區師資培育與進修》,台灣省教育廳委託花蓮師院研究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吳天泰(1996)。《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評估報告》。台北:教育部。
    吳天泰(1998)。《九O年代台灣原住民教育文化的政策與措施》,載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人文中心。
    吳老德(1998)。《由孫中山與羅爾斯正義觀點析論模塑福利國家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憲文譯、矢內原忠雄著(1987)。《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
    周陽山(1992)。〈中山學說與當代思潮:一項初步的考察〉,孫逸仙思想與中國現代化國際座談會。
    周陽山(1995)。《山林中的省思》。台北:世界書局。
    林滿江(1978)。《茶糖樟腦與晚清台灣》。台北:台銀經濟研究室。
    林劍秋譯、Austin Ranney原著(1991)。《政治學》。台北:桂冠圖書。
    林義男譯、Danald Light, Jr. and Suzanne Keller等著(1991)。《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
    林秀美(1995)。《學校教育與文化傳承之探討》,台大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江義(1996)。〈原住民經濟事業發展基金現況與發展〉,載於蔡中涵編著《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一)》。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林江義(1996)。〈政府加強原住民地區公共工程業務概況〉,載於蔡中涵編著原住民教育叢書:《原住民現代社會適應(二)》。台北:教育廣播電台。
    林火旺(199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中研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專書43,頁379-409,台北:中央研究院。
    林君穎(1998)。《小學社會科多元文化之族群關係課程設計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承穎(1999)。《多元文化主義在台灣的實踐?以原住民廣播政策為例分析》,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宏祺(1988)。《清代台灣理番政策之研究》,政大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祖慶譯、田弘茂主編(1990)。《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
    倪達仁譯、Austin Ranney原著(1995)。《政治學》。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洪泉湖(1992)。《台灣地區山地保留地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洪泉湖(1998)。〈台灣族群關係與世界和平〉,《世界和平教授協會論文集》。台北:世界和平教授協會。
    施正鋒(1997)。《族群攻治與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紀駿傑(1999)。〈權利與平等的多元面向:社群權、自然權與隔代正義〉,發表於紀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週年《自由、平等與社會正義》研討會,頁1-15。台北:中央研究院。
    夏春祥(1992)。《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與危機──就世俗化與涵化過程之探討》,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榮銅(1997)。《我國教育先區政策執行之研究》,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淑芳等(1998)。《八十七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現況調查報告》,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高永光(1993)。《民權主義與自由平等》,大學入學考試三民主義科內容與命題參考手冊之研究報告。
    高德義(1994)。〈邁向多元一體的族群關係:原住民基本政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內政部編印《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北:內政部。
    高德義(1996a)。〈台灣原住民的政治建設與政治議題〉,收錄於洪泉湖籌編《兩岸少數民族問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高德義(1998b)。〈原住民政治發展的構想〉,《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浦忠成(1998)。《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台北台灣師大人文中心。
    孫宗修(1992)。《民族平等問題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大川(1995a)。《族群與文化:一個原住民的觀點》,載於吳三連基金會主辦《台灣近百年史研討會》論文集。
    孫大川(1995b),〈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展望〉,載於:民族主義學會《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孫大川(1995c)。〈夾縫中的族群建構:泛原住民意識與台灣族群問題的互動〉,載於蕭新煌主編《敬告中華民國》。台北:日臻出版社。
    孫大川(1998)。〈原住民文化建設的具體構想〉,《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頁199-208。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孫家琦(1997)。《戰後台灣原住民族地位之政治分析》,台大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淵東一(1988)。〈台灣中部土著族的社會組織〉,載於黃應貴主編之《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421-444。台北:聯經出版社。
    教育部(1998)。《發展與改進原住民教育第二期五年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編印(2000)。《大專院校原住民學生人數及畢業生人數統計》。台北:教育部。
    崔書琴(1979)。《三民主義新論》,修訂第十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郭秋永等譯、James R. Pennock原著(1981)。《民主政治理論》,頁38-39。台北:正中書局。
    郭文般(1985)。《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的發展》,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秀岩(1991)。《山胞行政發展暨未來發展措施》。南投:台灣省政府民政廳山胞行政局。
    章仁香(1996)。〈我國原住民政策的政治目標與資源配置:從「台灣省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談起」〉,載於中華民國民族主義學會主義《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許雪姬(1992)。〈武義德先生訪問紀錄〉,載於《口述歷史,二二八事件專號》,台北:中研院近史所。
    許木柱(1989)。《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正光、宋文里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圖書。
    許木柱(1990)。〈弱勢族群的問題──社會與文化層面的探討〉,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社會問題》。台北:巨流圖書。
    許木柱(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許木柱、瞿海源(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陳儀深(1992)。〈論二二八事件的原因〉,《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等。
    陳宗韓(1994)。《戰後台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家與社會的觀點》,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木、林佳瑩(1995)。〈勞工離職、轉業行為之時間動態模型分析〉,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4-2412-H-004-002。
    陳文媛譯、村井原著(1998),《人的權利:探索權利與正義的真諦》,頁44-55、187-207。台北:三思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伯璋等(1999)。《原住民民族教育內涵與實施之規劃研究》,行政院原民會委託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曹逢甫(1997)。《族群語言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張苙雲等(1988)。《台灣地區山地鄉居民健康狀況及醫療需求調查研究計畫》,第一年報告,頁18,台北:行政院衛生署。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建成(1993)。《光復以來台灣山胞之教育成就與其家庭相關因素的探討》,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張茂桂等(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慧端(1996)。《台灣原住民社會發展方案執行成果評估報告書》,台灣省原住民行政局委託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張俊紳(1996)。〈原住民教育品質觀察研究〉,《偏遠地區教育診斷研討會》論文,台東師範學院。
    張平吾(1996)。《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張毓芬、顧玉珍(1998)。〈原住民的土地危機:山地鄉「平權會」之政治經濟分析〉,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1998年11月17-19日,台北。
    張綠薇(1999)。〈台灣原住民的困境與教育〉,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民族主義《論文系列之六:台灣原住民教育》,頁15-29。台北:師大書苑。
    黃丘隆譯、John Rawls原著(1990)。《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台北:結構群出版社。
    黃應貴(1986)。〈台灣土著的兩種社會類型及其意義〉,載於黃應貴主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頁3-36。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應貴(1992)。〈關於台灣原住民社會文化變遷之研究的一些芻議〉。《陳奇祿院士七秩等慶論文集》,頁393-408。
    黃應貴(1996)。〈台灣原住民的經濟變遷:人類學的觀點〉,《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研究與教育之發展》,台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編。
    黃美英(1994)。〈貧窮與歧視間的掙扎:台灣原住民婦女的都市經驗〉,載於行政院文建會編,《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黃茂夫(1995)。《原住民學生在山地或平地就讀之學習成效差異研究》,教育廳委託專題研究。
    華加志(1999)。《監察院內政及少數民族委員會巡察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鄉訪簡報》。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傅君(1998)。《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行政院原民會87年度委託研究案。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楊碧川(1988)。《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台北:稻鄉出版社。
    楊志良(1989)。〈全民健康保險規畫的目標、架構及綱領草案〉,發表於經建會主辦《全民健康保險國際研討會》。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楊國樞、葉啟政主編(1991)。《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三民書局。
    楊孝(1992)。《台灣地區山胞教育資料蒐集、整理與問題分析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台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智偉(1998)。〈台灣原住民自治區初探〉,發表於《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1998年11月17-19日,台北。
    詹素娟(1986)。《清代台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研究》,台灣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
    葛永光(1991)。《文化多元主義與國家整合》。台北:正中書局。
    廖文生(1984)。《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大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建民(1993)。《中國大陸少數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研究》。台北:內政部。
    趙林(1997)。《盧梭的懺悔:虛浮社會下的人生哲學》。台北:漢揚出版社。
    趙敦華(1997)。《羅爾斯的正義論解說》。台北:遠源出版公司。
    劉光華(1984)。〈孫中山先生的社會公平觀念〉,《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潘志奇(1980)。《光復初期台灣通貨膨脹的分析》。台北:聯經出版社。
    蔡坤鴻譯、Mortimer J. Adler原著(1986)。《六大觀念》(Six Great Ideas)。台北:聯經出版社。
    蔡中涵、林天生(1992)。《山胞教育師資之培育研究》。台北:教育部教研會。
    蔡中涵等(1998)。《跨世紀原住民政策白皮書》。台北:財團法人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鄭惠美(1999)。《台灣光復後語言政策之分析──以原住民為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雪崑(1997)。《意志與自由:康德道德哲學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盧政春(1998)。〈社會權保障與原住民就業補助〉,《台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台灣原住民族語言文化傳承協會。
    鍾雄秀(1997)。《孫中山民族平等理論研究──以法裔魁北克民族運動為例》,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世忠(1987a)。《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謝世忠(1987b)。〈民族誌道德與人類學家的困境:台灣原住民運動研究的例子〉,《當代》,第20期,頁20-30。
    謝小岑、利革拉樂‧阿女烏(1994)。〈台灣原住民教育資源分配的探討〉,《八十三年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集》,頁175-190,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謝高橋等(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謝高橋(1993a)。〈台灣地區山胞就業與失業問題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委託專題研究。
    謝高橋(1993c)。《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
    謝高橋、陳信木(1997a)。〈加強原住民謀生技能提昇職業層次專案研究〉,台灣省政府經濟建設及研究考核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南投:中興新村。
    謝高橋、陳信木(1997b)。〈生計方式與文化──論原住民勞動力的文化資本條件對於就業之影響〉,載於《第三屆台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大人文中心。
    蕭慶倫(1989)。〈從全民健康保險看我國醫療保健體系〉,發表於經建會主辦《全民健保國際研討會》。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戴國煇(1985)。〈晚清期台灣的社會經濟〉,載於《台灣史研究》,台北:遠流圖書。
    薛化元(1999)。《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魏桂邦譯、宮本延人著(1992)。《台灣的原住民族》。台北:晨星出版社。
    魏貽君(1997)。《另一個世界的來臨──原住民運動的理論實踐》,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愛靜(1997)。〈台灣地區原住民保留地管理問題與對策之探討〉,《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1-35。
    譚光鼎主持(1994)。《台灣山胞青少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2-0301-H-260-001-1。
    譚光鼎(1997)。〈族群關係與學校課程〉,載於洪泉湖等編著《族群教育與族群關係》,頁165-189。台北:時英出版社。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Adam Kaper & Jessica Kuper原著 (1992)。《社會科學百科全書》。台北:五南圖書。
    Imbautt – Hurat, Camille著(1958)。〈台灣島之歷史和地誌〉,台灣研究叢刊第五十六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Pickering, W.A. (1959)。〈老台灣〉,台灣研究叢刊第六十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Riess, Ludwig著(1956)。〈台灣島史〉,台灣研究叢刊第三十四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期刊論文
    孔吉文(1984)。〈全民健康保險與原住民健康相關問題之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3期,頁34-42。
    瓦歷斯‧尤幹(1994b)。〈民主、選舉與族群未來〉,《山海文化》,第二期。
    伊能嘉矩(1989)。〈台灣民番的土地爭奪〉,《台灣慣習記事》,第4卷第8號,頁53-56。
    江宜樺(1998a)。〈康士坦論自由、平等與民主政治〉,《東吳大學政治學報》,第九期,頁31-58。
    夷將‧拔路兒(1994a),〈從山胞到原住民的正名運動史〉,載於《社會運動史》,頁114-120。
    夷將‧拔路兒(1994b),〈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發展路線之初步探討〉,《山海文化雙月刊》,第4期,頁22-38。
    呂亞力(1991b)。〈民主政體的建立與維護〉,《政治科學論叢》,第2期,台北:台大政治系。
    余桂霖(1996)。〈論杜爾金的正義權利理論〉,《復興崗學報》,第58期,頁14-24。
    宋神財(1994)。《台北縣立烏來國中小學泰雅母語教學施行情況報告》,《人本教育札記》第66期,頁98-106。
    李國祁(1975)。〈清代台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2期,頁4-16。
    李筱峰(1991)。〈二二八事件前的文化衝突〉,《思與言》,第29卷第4期,頁185-216。
    李瑛(1996)。〈原住民成人教育與轉型學習理論初探〉,《成人教育》,第33期,頁9-14。
    李瑛、孫大川(1997)。〈推展都市原住民成人教育芻議〉,《成人教育》,第37期,頁39-44。
    吳密察(1993)。〈台灣人的夢與二二八事件〉,《當代》,第87期,頁30-49。
    吳天泰(1994)。〈原住民教育文化的探討〉,載於《原住民政策與社會發展》,台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編,頁222-243。
    周陽山(1994)。〈從正名問題談台灣原住民當前處境〉,《台灣新聞論壇》,第1卷第2期,頁299-307。
    周德禎(1995)。〈我國原住民教育與美國少數民族教育的探討及比較〉,《國教天地》,第108期,頁16-21,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周德禎(1997)。〈從同化、族群認同到族群融合〉──以原住民教育作為討論的起點,《原住民教育季刊》,第6期,頁66-74。
    林金泡(1981)。〈台灣北部地區的都市山胞〉,《中國論壇》,第7卷,第12期,頁24-28。
    林道生(1995)。〈荷蘭人治台期的原住民政策〉,《山海文化雙月刊》,頁107-113。台北:山海文化雜誌。
    林道生(1995)。〈西班牙人治台期的原住民政策〉,《山海文化》。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姜添輝(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分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5卷第1期,頁1-16。
    倪明宗(1996)。〈關於山地教育的九項建議〉,《教改通訊》,第17/18期合刊,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發行,台北:教育部。
    徐宗林(1991)。〈論平等與教育〉,《師大學報》,第36期,頁1-29。
    浦忠成(1996)。〈原住民教育改革的思考前提〉,《山海文化雙月刊》,第11期,頁55-59。
    浦忠勇(1996)。〈從原住民教育看母語教學問題〉,《人類文化》,第33期,頁151-156
    高天來(1993)。〈如何落實原住民之職業訓練〉,《就業與訓練》,第11卷第5期,頁5-6。
    高德義(1996b)。〈原住民與選舉政治:原住民菁英選舉參與行為調查分析〉,《山海文化》,第十二期。
    高德義(1996c)。〈原住民教育政策的改革〉,《教改通訊》,第20期。
    高德義(1998a)。〈台灣原住民的地位與處境〉,《歷史月刊》,第132期,頁89-98。
    孫大川(1988)。〈活出歷史:原住民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國論壇》,頁63-69。
    孫大川(1989)。〈四黨黨網裡的原住民〉,《中國論壇》,第29卷第3期,頁21-24。
    孫大川(1991)。〈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莊仁實(1995)。〈如何加強山地教育之推展〉,《國民教育》,第6期。
    許木柱(1988)。〈我從山中來:原鄉的適應困境〉,《文星》第118期,頁78-80。
    陳依玫(1987)。〈你了解他嗎?〉,《時報週刊》,第476期,頁53-57。
    陳益興(1992)。〈台灣地區山胞社會教育之現況暨其策進措施〉,《社教雙月刊》,第47期,頁38-47。
    陳瑞和(1995)。〈原住民技職教育發展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第25期,頁40-43。
    張振哲(1980)。〈山地保留地之開發利用〉,載於《山地行政》,第25期。
    張世賢(1984)。〈從公共政策的觀點闡述民權主義的政治平等〉,《中華學報》,第11卷第1期,中華學報社。
    張慧端(1993)。〈原住民的文化建設〉,《政大民族學系民族學報》,第21期。頁203-209。
    張駿逸(1997)。〈民族學觀點的原住民鄉土文化教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6期,頁1-17。
    華加志(1994)。〈關於原住民文化政策的幾點思考〉,《山海文化雙月刊》,第6期,頁67-70。
    曾碧淵(1994)。〈除了正名之外淺論原住民之就業問題〉,《勞工之友》,第526期,頁22-25。
    黃富三(1981)。〈清代台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對土著的影響〉,《食貨》,第11、12期,頁19-36、72-92。
    黃應貴(1983)。〈東埔社的宗教變遷:一個布農族聚落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頁105-132
    黃美英(1988)。〈異鄉的邊緣人:原住民的都市適應與文化認同〉,《文星雜誌》,第118期,頁80-87。
    黃森泉(1995)。〈教育優先區與原住民族群教育〉,載於台中師院《國教輔導》,頁310。
    黃森泉(1996)。〈從教育優先區規畫論台灣原住民教育之展望〉,台東,《原住民教育季刊》創刊號,頁1-32。
    黃森泉、程健教(1996)。〈由福利經濟觀點論「教育優先區」規劃與原住民教育展望〉,《台中師院學報》,第10期,頁310-330。
    黃順利(1999)。〈以社會心理學理論解析原住民困境〉,《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4期,頁86-94。
    黃士招(1999)。〈原住民母語流失問題探討〉,《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4期,頁65-74。
    傅仰止(1987)。〈都市山胞的社經地位與社會心理處境〉,《中國社會學刊》,第11期,頁55-79。
    傅仰止(199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77期,頁35-87。
    楊孝(1998)。〈原住民教育與母語教學〉,《原住民教育季刊》,第1期,頁50-59。
    黎一皋(1999)。〈論海耶克的超立法原理〉,《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0卷第1期,頁85-99。
    蔡中涵(1996)。〈漫談原住民文化與漢文化之差異〉,《教改通訊》第2期。頁42-43。
    鄭 梓(1998)。〈戰後台灣省制之變革,從行政長官公署到台灣省政府〉,《思與言》,第26卷第1期,頁133-146。
    謝忠保(1995)。〈台灣原住民人力運用的問題與對策〉,《勞工之友》,第540期,頁24-27。
    謝高橋(1993b)。〈外籍勞工與原住民就業問題〉,〈就業與訓練〉:第11卷第5期,頁10-12。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謝高橋(1996)。〈原住民就業服務措施的檢討與建議〉,《就業與訓練》,第14卷,第3期,頁29-32。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蕭新煌(1984)。〈台灣山地經濟政策與經濟發展問題〉,《台灣銀行季刊》第35卷第1期,頁129-132。
    瞿海源(1983)。〈勞力市場與出身對成就之影響〉,《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3期,頁133-153。
    顏國樑(1997)。〈原住民教育政策的發展、理念基礎及實踐〉,《原住民教育季刊》,第8期。
    顏婉娟(1997)。〈山地鄉醫療資源分布及現況〉,《醫望雜誌》,第22期,頁49-50。
    譚光鼎(1997)。〈原住民教育理念〉,《原住民教育季刊》,第6期,頁36-44。
    (三)其他文獻
    民生報(1993)。〈掃描全民健保死角系列之一〉,10月9日,23版。
    林照真(1995)。〈外籍勞工搶飯碗原住民就業拉警報〉,載於中國時報84年8月14日,7版。
    楊南郡譯、鹿子木小五郎原著(1991)。〈平埔族移民遺事〉,載於自立晚報80年12月25日,19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