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何智堯 |
---|---|
論文名稱: |
無名商品轉變為文創商品之歷程-以苑裡磚瓦及藺草帽蓆為例 |
指導教授: | 譚鴻仁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4 |
中文關鍵詞: | 苑裡 、磚瓦 、藺草 、行動者網絡 、文化創意商品 |
英文關鍵詞: | Yuan-li, bricks, rush, Actor-network Theo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4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高溫、高熱、噪音大的磚窯廠,現在成為了觀光工廠;失去功能的老舊農會穀倉,現在改建成為藺草文化館。早期做為建材、外銷商品的磚瓦與藺草帽蓆,現今除了原有的功能外,更成為展示品、藝術品。當原先已搖搖欲墜的窯業與帽蓆業,在結合地方特色文化轉型之後,目前已成為苗栗縣苑裡鎮的重要觀光資源,磚瓦與藺草帽蓆也因此創造出了全新的價值與生命力,也使整個產業得以延續。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以磚瓦及藺草帽蓆為研究對象,透過與當地居民、業者們的訪談及文史資料的彙整,探討地方、產業及文化三者的互動過程與關聯性,並藉由物與物性理論,探討苑裡磚瓦與藺草帽蓆,在整體產業發展興盛、沒落以及轉型等不同階段中,其被地方所賦予的價值與意義;另以行動者網絡理論,討論磚瓦與藺草物性轉變過程及其於不同階段,各行動者如何賦予其不同價值與意義的過程。
研究將苑裡窯業與帽蓆業的發展分為興盛、沒落與轉型三個階段進行討論。在發展興盛的階段,磚瓦與藺草帽蓆為苑裡的重要商品,是地方重要的經濟來源;當市場價值消失之後,產業逐漸沒落,磚瓦與藺草帽蓆對於地方的重要性也已不再;然而在政府相關資源的支持之下,地方重新重視窯業與帽蓆業的發展歷程,並將磚瓦與藺草帽蓆認定為地方文化的象徵,也因此轉型成為文化創意商品,使沒落的產業與商品重新受到重視。然而在苑裡磚瓦與藺草的案例中了解,市場對於產業發展有著極大的影響力,雖然磚瓦與藺草與地方特色結合已逐漸轉型成為文化創意商品,但在轉型的過程中,如何讓商品於注入地方文化後,得以創造出全新的價值並且讓市場接受,更是產業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
Those with high temperature, heat and levels of noise brick kiln factories now have become tourism factories; likewise, the old and abandoned barn once owned by a farmers’ association has been reconstructed as rush culture museum. Bricks, rush hats and rush mats, despite of its original use as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export products, have become artifacts and art works in exhibitions. The once fading brick industry and hat-mat industry, combining with local culture, have transformed into a crucial tourism resource in Yuan-li, Miao-li County; therefore, Bricks and rush products are given a whole new value and vitality, making these industries able to continue.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bricks, rush hats and mats which discussed the interaction and connection among the region, industries and culture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local residents and people in the industries. The researcher used the theory of notion of things to find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bricks, rush hats and mats in Yuan-li given by the region in several development stages, the rise, fall and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d by the whole local industry;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er discuss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notion of bricks and rush, and the process of how each actor gave different value and meaning to them during each development stage based on ANT (actor-network theory).
The study divided the development of brick industry and hat-mat industry in Yuan-li into three stages as the rise, the fal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t the rise stage, bricks, rush hats and mats are important merchandise for local economy. The industry decayed whe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se products vanished, so did the importance they had to the region; however, with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 resource, people in Yuan-li paid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brick and hat-mat industry again, and identified bricks, rush hats and mats as symbols of local culture. The fading industry thus transformed into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regaining attention by the market. From the case, we learned that the market has enormous influence on industry development. Although bricks and rush has gradually becom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via integration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notice that the ke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an industry is how we integrated products with local culture and be able to create a whole new value being acceptable for the market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一、西文
1.Burgess,J. , Clark,J. & Carolyn M. Harrison(2000) Knowledges in action: an actor network analysis of a wetland agri-environment scheme. Ecological Economics, 35(1):119-132.
2.Callon, M. (1986). Some elements of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n of the scallops and the fisherman of St. Brieuc Bay. In Law, J.(1986), Power, action and br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p.196-233). London: Routledge.
3.Demeritt, D.(2002) What is the‘social construction of nature’? A typology and sympathectic critique.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6(6):767-790.
4.Grabher,G. (2006) Trading routes, bypasses, and risky intersections: mapping the travels of ‘networks’between economic sociology and economic geogrgapgy.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30(2):163-189.
5.Hitchings, R.(2003) People, plants and performance: on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the material pleasures of the private garden. Social & Cultural Geography, 4(1):99-113
6.Hubbard, Kitchin, Bartley & Fuller(2002) Thinking Geographically. New York:Continnum.
7.Jones, A. (2008) Beyond embeddedness: economic practicese and the invisible dimensions of trans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y. Progrss in Human Geography,32(1): 71-88.
8.Kaljonen,M. (2006) Co-construction of agenc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case of agri-environmental policy implementation at Finnish farms.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2:205-216.
9.Kortelainen, J. (1999) The river as an actor-network: Finnish forest industry utilization of lake and river systems. Geoforum, 30:235-247.
10.Law, J. & Hassard, J.(2005) 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fter. Blackwell: UK。
11.Murdoch, J.(1997) Inhuman/ nonhuman/ human: actor-network theory and the prospects for a nondualistic and symmetrical perspective on nature and society,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 15: 731-756.
12.Murdoch, J. (1998) The Spaces of Actor-Network Theory. Geoforum, 29( 4):357-374.
13.Murdoch, J. (2000) Networks-a new paradigm of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16(4):407-419.
14.Murdoch,J. , Marsden,T. & Banks,J. (2000) Quality, Nature, and Embeddedness: Some Theoret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Food Secror. Economic Geograpgy, 76(2):107-125.
15.Peet, R. (1998) Modern Geographical Thought.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
16.Peltola, T. (2007) Business on the Margin: Local Practices and the Politics of Forests in Finland.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 10(1): 29-47.
17.Richard G. Smith(2003) World city actor-networks.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7(1): 25-44.
18.Richardson,P. (2004) Agricultural Ethics, Neurotic Natures and Emotonal Encounters: an Application of Actor-network Theory.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 7(3): 195-201.
19.Sarah L. Holloway, Stephen P. Rice and Gill Valentine(2003) Key Concepts in Geography. London :Sage.
20.Steen,J. (2010) Actot-network theory and the delimma of the resource concept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Scandinavian Journal fo Management, 26: 324-331.
二、中文
1.Kunzmann, K. & 王紡(2003)。文化產業與都市經濟發展。典藏今藝術,135,62-167。
2.于國華(2003)。文化.創意.產業─十年來臺灣文化政策中的「產業」發展,今藝術,128,46-49。
3.王長華(2009)。排灣族琉璃珠文化再現及其產業化。文化創意永續與前瞻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4.王阿喜(2000)臺灣磚瓦窯業演進史。山城磚瓦,2(3)。
5.王春風(2001)。蓬山文史專輯-第一輯苑裡篇。苗栗縣:苗栗縣文化中心。
6.王春風(2003)。蓬山藺編展風情專輯。苗栗縣:苗栗縣蓬山文教協會。
7.王貞富(2007)。日治時期台灣地區磚造建築基礎構造之研究。中華民國建築學會「建築學報」,61,117-134。
8.王振勳(2002)。苑裡鎮志。苗栗縣:苗栗縣苑裡鎮公所。
9.王振勳(2003)。有關大甲藺及其製品生產變動的歷史考察。朝陽人文社會學刊,1(2),1-17。
10.王桂沰、陳千貴(2006)。大甲藺草編織產業調查與輔導策略建議之研究。朝陽設計學報,7,47-64。
11.王國明(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之評論。設計,107,50-53。
12.王景怡(2007)。日治時期大甲地區帽蓆產業的產銷特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13.丘昌泰(2002)。從「鄰避情結」到「迎臂效應」:台灣環保抗爭的問題與出路。政治科學論叢,17,33-56。
14.吳密察(2003)。文化創意產業之規劃與推動。研考雙月刊,27(4),59-65。
15.余欣芳(2005)。龍潭地區茶產業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呂欣怡(2008)。客家文化在內灣聚落的再造:論觀光中介者的角色。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7.呂濠(2010)。磚造文化商品創意設計開發模式研究-以金良興磚窯廠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8.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的解析。都市與計畫,24 (1),66-79。
19.李君如、陳瑩盈 (2007)。遊客對於觀光工廠解說服務之評估研究。海峽兩岸金廈觀光旅遊交流暨學術研討會,中國,廈門大學。
20.李欣如(2005)。灣麗文物館,磚情款款。書香遠傳,31,34-37
21.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1895-1945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39,1-30。
22.李家賢(2010)。磚雕藝術產業轉型的整合行銷策略--以高雄市大樹區三和瓦廠為例。文藻外語學院創意藝術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23.李俊德(1999)。磚窯故鄉。彰化縣: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24.洪文彥(2003)。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邊陲地區。國立台北大學地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林宏聰、簡光義、馮惠宜,黃哲斌(2010年4月17日)。民國99台灣久久-起厝一百年 紅磚的記憶 不敵鋼筋水泥 紅樓標記歷史。中時電子報。取自聯合新聞網http://city.udn.com/57293/3941117。
26.易榮昌(1996)。傳承與蛻變—臺灣磚窯業的發展與未來。山城磚瓦創刊號。
27.易榮昌(1999)。回顧與展望—蟬聯工會理事長之省思。山城磚瓦,1(10),1-7。
28.易榮昌(1999)。臺灣磚瓦窯業的發展與未來。山城磚瓦,1(11),1-2。
29.易榮昌(2000)。紅磚產業文化與社區總體營造。山城磚瓦,2(4),1-7。
30.易榮昌(2004)。紅磚築夢-在窯廠的五千多個日子。山城磚瓦20特刊,65-78。
31.易榮昌(2010)。磚雕故鄉,傳產再造。CEO的第一份工作/創業歷程故事,國立中興大學企業家講座報告資料。
32.卓浩右(2006)。茶的前半生—從價值的生產邏輯到市場運作。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3.邱幼慧(2010)。台灣傳統文化產業發展研究—以大甲藺草編織產業為例。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4.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主義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35.翁徐得(1995)。地方產業與地域振興。台灣手工業,55,10-15。
36.翁註重(2001)。試論地場性產業-文化產業的地方特性與時空意義。工業設計,29(2),160-167。
37.郭佩宜(2004)。展演「製作」:所羅門群島Langalanga人的物觀與「貝珠錢製作」展演。博物館學季刊,18(2),7-24。
38.莊靜如(2004)。探訪華陶窯享受陶土、林野的悠然生活。健康世界,220,93-95。
39.莊靜如(2004)。老蛇窯老故事。健康世界,221,93-95。
40.劉大和(2003)。文化創意產業界定及其意義。臺灣經濟研究月刊,26(5), 115-122。
41.馮震宇(2004)。解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緊箍咒。能力雜誌,580,56-65。
42.陳玉箴(2008)。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階級與文化展演:日治與戰後初期的「臺灣菜」。台灣史研究,15 (3),139-186。
43.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
44.陳宏杰(2007)。傳統產業轉型休閒事業關鍵成功因素研究-以轉型地方特色產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5.陳怡方(2001)。描繪苑裡草編:一個傳統工藝產業生態與脈絡的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46.陳附盛(2004)。台灣藺草業發展時空間變遷與經營調適。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47.陳國章(2004)。臺灣地名詞典合訂版。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48.陳景揚(2002)。從「社會資源可移轉性」觀點探討臺灣工藝產業的轉型—以苗栗陶瓷產業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9.陳新上(2004)。臺灣磚瓦窯業技術發展概況。山城磚瓦20特刊,46-64。
50.陳墀吉(1995)。鶯歌鎮窯業社會空間之變遷。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研究報告,8,209-242。
51.陳璽敬(2007)。藺味包裝-藺眼相看品牌形象建立與包裝設計之應用。朝陽科技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52.張仲堅(2002)。台灣帽蓆。臺中市 :台中縣手工藝品商業同業公會發行。
53.張怡平(2005)。文化創意產業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策略之研究—以苗栗縣地方特色產業為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4.張青芯(2012)。鄉村產業資源開發之研究-以藺草產業為例。育達商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55.許玲齡(2003)。磚瓦窯的故事。高雄:高雄市政府。
56.陸佳暉(2010)。紀錄˙藺編人-臺灣苑裡地區藺草手編技術及工藝發展調查研究。苗栗縣:苑裡鎮山腳社區發展協會。
57.劉阿榮、石慧瑩(2004)。社群意識與永續發展:鄰避現象及補償金之分析。中國行政評論,23(2),1-32。
58.劉維公(2003)。什麼是文化創意產業。今藝術,128,42-45。
59.劉璧榛(2007)。稻米、野鹿與公雞:噶瑪蘭人的食物、權力與性別象徵。考古人類學刊,67,43-70。
60.黃應貴(1993)。作物、經濟與社會—東埔社布農人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75,133-169。
61.雷立芬(2010)。臺灣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模式之研究--以藺草編織為例。第七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國立臺灣大學。
62.楊丁山(2004)。全臺磚窯廠創新變革與因應之道。山城磚瓦20特刊,40-45。
63.楊丁山(2000)。磚瓦窯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山城磚瓦,2(4),11-13。
64.楊心豪(2009)。磚情故鄉、台灣印象。源雜誌,77,78-87。
65.楊凱成(2008)。喜新˙戀舊:創造產業文化資產新價值。臺中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66.鄒萍萍(2007)。社區營造與地方探討—以新竹市金山社區與內湖社區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67.葉文輝(2000)。磚瓦產業與社區文化營造結合之探討。山城磚瓦,2(1),1-3。
68.趙樹人(2008)。苑裡‧藺草編織人訪談記錄。臺中市:國立臺中技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
69.蔡宗成(2006)。工業遺址發展研究-以中都唐榮舊廠為例。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70.蔡鴻濱、郭曜棻(2010)。磚美於前:彰化平和社區文化再現與產業營造策略分析。第七屆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論壇,國立臺灣大學。
71.潘季珍(2008)。遊客對產業觀光認知與遊憩體驗偏好關係之研究—以金良興磚雕文化觀光工廠為例。朝揚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2.鄭夙恩、陸佳暉(2009)。從傳統工藝過渡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可能性-以苑裡藺編工藝發展軌跡為例。美學藝術學,3,97-107。
73.賴建都、連瓊芬(2005)。文化創意產業品牌形象之設計與應用研究-以苗栗窯業為例。廣告學研究,24,57-88。
74.鄭梅玉(2009)。藺草編織的製作與運用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75.鄭瑞圖(2004)。苑裡藺草文化的興衰與轉型。苑裡文史采錄,30,72-84。
76.賴鳳霙(2010)。農民市集的形塑與發展:以臺中合樸農學市集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77.蕭美玉(2008)。地方文化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苗栗縣苑裡鎮藺草文化館、灣麗磚瓦文物館為例 。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8.蕭瑞麟(2009)。不用數字的研究。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79.鍾文娟(2003)。清代苑裡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1683-189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80.鍾明光、蔡博文、盧道杰(2012)。利用行動者網絡理論檢視公眾參與地理資訊系統對社區發展轉向之影響。地理學報,64,21-44。
81.鍾政偉、賀力行、謝宜伶、陳桓敦(2007)。地方居民態度對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影響之研究-以苑裡鎮山腳社區為例。鄉村旅遊研究,1(1),59-88。
82.簡汝育(2006)。行動者網絡理論與地方發展:魚池紅茶產業再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3.譚鴻仁、王俊隆(2005)。鄰避與風險社會:新店安坑掩埋場設置的個案分析。地理研究,42,105-126。
84.譚鴻仁(2007)。關係空間與地方發展—以龍潭椪風茶產業為例。地理學報,50,47-72。
85.嚴祥鸞(主編)(2009)。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臺北:三民書局。
86.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
87.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磐石行動-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97年至102年)。
88.行政院經濟部(2007)。臺灣北部及東部花蓮線窯業用土資源調查規畫。
89.行政院經濟部(2011)。100年度地方產業發展基金計畫推動作業手冊。
90.行政院經濟部(2013)。地方型群聚產業發展計畫-工廠觀光化產業輔導作業手冊。
91.行政院經濟部(2010)。產業創新條例。
92.中華民國行政院文化部網站http://www.moc.gov.tw/business.do?method=list&id=5
93.田媽媽官方網站http://tianmama.coa.gov.tw/
94.宜蘭厝,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http://www.youngsun.org.tw/
95.臺灣區磚瓦公會網站:http://dcbmta.industry.org.tw/
96.藺草的故鄉-苑裡山腳社區《愛藺工藝坊》:http://tw.myblog.yahoo.com/sjc-y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