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藉由驚隱社人、屈大均、王夫之以及方以智等相關屈原、陶淵明的論述著手,透過文論分析來看上述遺民對屈原、陶淵明的接受,以及遺民如何在屈、陶的論述中寄寓個人的想法。筆者以為明遺民如何看待屈原與陶淵明,其背後與遺民自身的處境有所關連。這些論述背後的用心往往可見作者對於自身的寄託。
第一章,由驚隱詩社論起,用以說明驚隱遺民對於屈原、陶淵明的欽慕之情,以及師法屈原、陶淵明的宗屈學陶的情結,進而論析社人顧炎武、朱鶴齡相關屈原、陶淵明論述背後的遺民心態。第二章,單論屈大均個人的屈原情結,表現在家族歷史回溯以及騷聖後裔的自況,因而屈大均晚年有志興築三閭書院,用以弘揚屈原「盡性至命」的離騷精神,成為屈大均堅守志節的信念。第三章,由王夫之晚年所作的《楚辭通釋》論起,用以說明王夫之在註疏《楚辭》背後的動機,以及其中所寓含的個人見解。《通釋》中獨特的見解顯示王夫之對於屈原的高度同情,進而在《九昭》中,王夫之借由屈原來抒發個人的遺民心志。第四章,就方以智《和陶詩》的創作,以及流離嶺南以來的人生挫折,來看方以智這一段時期的心境轉變,反映了遺民面對動盪世局的無奈,以及心態上轉趨避世隱逸,遂以和陶《飲酒詩》作為心靈的寄託。
徵引書目
壹、 古籍文獻
一、正史
漢‧司馬遷撰,《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
齊‧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元‧脫脫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清‧張廷玉等纂,《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2。
民國‧趙爾巽等纂,《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二、地方志
(乾隆)《吳江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乾隆十二年刊本影印,1975。
(乾隆)《震澤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十九年重刊本影印,1970。
(光緒)《蘇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緖九年刊本影印,1970。
(同治)《番禺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同治十年刻本影印,1967。
(民國)《安徽通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影印,1985。
三、文集與其他
宋‧朱熹;蔣立甫校點,《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朱熹;張伯行集解,《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明‧程敏政,《宋遺民錄》,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清‧方以智,《浮山文集‧前後編》,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13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方子流寓草》,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0冊。
《浮山此藏軒別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39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東西均》,北京,中華書局,1962。
清‧方以智;龐樸註,《東西均註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王夫之,《永曆實錄》,收於《船山全書》,第11册,長沙:岳麓書社,1988。
《搔首問》,收於第11冊。
《楚辭通釋》,收於第14册。
《薑齋詩集》,收於第15册。
《薑齋文集》,收於第15册。
《船山詩文拾遺》,收於第15册。
清‧全祖望;朱鑄禹彙校,《全祖望集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清‧朱鶴齡,《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清‧李桓輯,《國朝耆獻類徵初編》,臺北:明文出版社,1985。
清‧杜濬,《變雅堂文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叢刊》,集部,第1394冊,
清‧周燦,《澤畔吟》,收於《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23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
清‧屈大均,《翁山詩外》,收於《屈大均全集》,第1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翁山文外》,收於第3冊。
《翁山文鈔》,收於第3冊。
《翁山佚文》,收於第3冊。
《皇明四朝成仁錄》,收於第4冊。
《翁山易外》,收於第5冊。
清‧施閏章;何慶善,楊應芹點校,《施愚山集》,合肥:黃山書社,1992。
清‧馬其昶,《桐城耆舊傳》,臺北:廣文書局,1978
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陳子升,《中州草堂集》,卷7〈屈道人歌〉,收於《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151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1。
清‧陶澍集注,《陶靖節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清‧彭士望,《恥躬堂文鈔》,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52冊,。
清‧楊鳳苞,《秋室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叢刊》,集部,第1476冊。
清‧潘耒,《救狂砭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潘檉章,《松陵文獻》,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史部,第7冊。
清‧潘檉章,《觀物草廬焚餘集》,清初抄本,館藏於國家圖書館。
清‧錢澄之,《田間文集》,收於《錢澄之全集》,第6冊,合肥:黃山書社,1998。《所知錄》,收於第7冊。
清‧歸莊,《歸莊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清‧顧炎武,《日知錄集釋》,長沙:岳麓書社,1994。
清‧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王之春撰;汪茂和點校,《王夫之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89。
貳、 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何宗美《明末清初文人結社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增訂版》,上海:三聯書店,2004。
李中華,《辭章之祖——《楚辭》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
李辰冬《陶淵明評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易重廉,《中國楚辭學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洪湛侯主編,《楚辭要籍題解》,收於馬茂元主編,《楚辭研究集成》,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孫甄陶,《清史論述》,臺北:九思出版公司,1977。
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收於《叢書集成續編》,史地類,第253冊。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葉高樹,《降清明降研究(1618-168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23種,1993。
鄔慶時,《屈大均年譜》,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劉君燦,《方以智》,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蔣國保,《方以智哲学思想硏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蕭萐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霍有明,《清代詩歌發展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謝正光、范金民編,《明遺民錄彙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謝國楨,《明末清初的學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鍾優民,《陶學史話》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二、中文論文
丁原基,〈明代遺民隱於僧者著述考〉,《東吳文史學報》,第6號。
卜慶安,〈論屈大均「逃禪」〉,《海南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2期。
孔定芳,〈「博學鴻儒科」與晚年顧炎武〉,《學海》,2006年第3期。
方豪,〈方以智和陶詩手卷及全文〉,《東方雜誌》,復刊第7卷第7期。
王成勉,〈明末士人之抉擇—論近年明清轉接時期之研究〉,《食貨月刊》,第15卷第9、10期。
王泛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於氏著《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煌文,《方以智的家學與際遇對其西學之影響》,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其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
白堅,〈「誓麾白羽扇,一掃天日翳」--抗清志士顧咸正述略〉,《九州學刊》,第5卷第3期。
任道斌,〈方以智的《和陶詩》〉,《文獻叢刊》,第18輯。
何天杰,〈聖賢恥獨善,所貴匡時艱—以天下為己任的屈大均〉,收於《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第4輯,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1997。
何淑蘋,《屈大均「翁山易外」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吳志鏗,〈清代前期薙髮易服令的實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3期。
吳志鏗,〈傅山--清初明遺民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16期。
李素娓,《方以智「藥地炮莊」中的儒道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李瑄,〈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
杜春媚,〈從歸莊看明遺民多樣性的生存選擇〉,《清史研究》,2001年第4期。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30期。
林麗月,〈萬髮俱齊:網巾與明代社會文化的幾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第33期。
姜小平,〈翁山先生的「屈姓」情結〉,收於《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第4輯。
張兵,〈清初遺民詩創作的社會文化環境與遺民詩群的地域分布〉,《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4期。
郭鶴鳴,《王船山文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陳珈琪,《屈大均及其《騷屑》詞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
黃偉倫,〈論蘇軾〈和陶詩〉中的「本色」意義〉,《高雄師大學報》,第21期。
董金裕,〈明夷待訪,待誰之訪〉,收於國立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硏中心編,《清代學術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1。
廖棟樑,〈建構與定型—論儒家文化視野中的屈原研究的詮釋與策略〉,收錄於東華大學中文系編:《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臺北:洪葉文化 事業有限公司,2004。
廖棟樑,《古代楚辭學史論》,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
廖肇亨,《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劉浩洋,《方以智《東西均》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
劉浩洋《從明清之際的青原學風論方以智晚年思想中的遺民心志》,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劉祥光,〈從徽州文人的隱與仕看元末明初的忠節與隱逸〉,《大陸雜誌》,第94卷第1期。
暴鴻昌,〈明季清初遺民逃禪現象論析〉,《江漢論壇》,1992年第3期。
蔡鴻生,〈論屈大均的逃禪歸儒與辟佛〉,收於《嶺嶠春秋—嶺南文化論集》,第4輯,上冊。
賴松偉,〈從和陶詩文看元明間儒生之仕隱觀念〉,《明清史集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第2卷。
謝正光,〈顧炎武、曹溶論交始末—明遺民與清初大吏交遊初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4期,。
顏崑陽,〈論漢代文人「悲士不遇」的心靈模式〉,收於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編,《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魏正申,〈對陶學兩大癥結—「隱逸」與「忠晉」的創釋—鐘優民先生治陶貢獻論〉,《九江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
羅敏中,〈論朱熹的尊屈傾向〉,收錄於中國屈原學會編,《中國楚辭學》,第三輯。
嚴志雄,〈體物、記憶與遺民情境-屈大均1659年詠梅詩探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1期。
三、 外文論著
Bary, Theodore de , The Liberal Tradition in China.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an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Langlois, John D., “Chinese Culturalism and the Yüan Analogy: Seventeenth-Century Perspective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0, 1980.
Mote, Frederick W., “Confucian Eremitism in the Yuan Period,” in Arthur Wright ed., 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Peterson,Willard J., “The Life of Ku Yen-wu (1613-1682) PartⅠ&Ⅱ,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28 1968,and Vol.29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