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淑鈴
TASI SHU-LING
論文名稱: 裎視-城市‧塵世
指導教授: 王瓊麗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3
中文關鍵詞: 身體城市現代文明病城市異質文化生命藝術創造價值
英文關鍵詞: BODY, CITY, LIFE, AR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8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人生百態是藝術創作源源不絕的靈感之泉源,城市生活的多元面相,更為藝術創作增添了不少元素與色彩。人/身體與城市,自希臘羅馬時期以來就備受關注與議論紛紛,當代藝術也自一九六O年代開始,大量地以自身/身體為創作的媒介或當成最後所展出的成品。本創作論文是作者以其自身生活在大都會的城市之中,以最誠摯的心情來感受這城市的喜樂與悲傷,並且用心去刻劃眼睛所看見的一切,企盼藉此傳達出心靈所感受到的悸動與多數人的共識。
    此論文的研究時間界定在十八世紀至二十一世紀之間,研究主軸鎖定在「人/身體」與「城市/空間」之兩大脈落上。第一章緒論為此論文作一明確的研究動機、目的、範疇與方法的探討與界定。第貳章 創作的學理基礎與源流:此章節探討身體與城市之間的互動關係,剖析東西方對身體與城市關係認知的異同。當代藝術對身體與城市議題的闡述,牽涉到都市人被內化的程度與城市中「慾望與希望」的發酵效應。藝術與社會之間的關聯是:工業革命後的藝術與社會現象、現代主義與當代新典範的對立與抗衡、當代城市中的藝術與社會的互動關係。而第參章當中闡述的是個人創作理念與作品的探討:此章節針對個人創作研究的理念加以分析:以「自省」和「觀人」的角度去詮釋:裸的意象、女性身體在現代都會的顛覆力量、自畫像對創作者的自我剖析與涵意。二、城市化的符碼在畫面中的意涵:都會生活的視覺藝術語彙、城市異質文化的象徵性。此章節針對個人創作的部分,以作品之內容、形式、技巧與方法等四部份來深入闡述我個人的作品。最後的章結是結論與展望:此章節在驗證我之前所提出的假設性問題:這包含了身體/城市與藝術/社會之依附與共生的關係、 生命與藝術所存在之價值在於無限創造的可能性、 身為藝術家所掮負的使命與自我期許。最後個人對自我的期許是企盼-藝術創作者是人與社會溝通的橋樑之ㄧ,我更希望能以作品來引發社會大眾的共鳴與省思。
    藝術創作是一條漫長且孤獨的旅程,它是需要支持與肯定的。愈是文明與先進的國家,愈是懂得去經營藝術的資產,西班牙巴塞隆納成功的都市改造經驗,證明了藝術的力量。捷克對人文藝術的重視,是大家所有目共賭的。在當今的虛無世紀裏,市民憂鬱化的程度日益偏高,我個人衷心地期盼藝術能對這個大家所共同成長的空間,克盡一小部份的力量,期許藝術潛移默化的作用,真能達到藝術生活化以及城市藝術化的美好境界。
    關鍵字:身體
    城市
    現代文明病
    城市異質文化
    第二現代
    城市慾望
    生命
    藝術創造價值

    裎視-城市‧塵世 目次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創作研究的動機1 第二節創作研究的目的4 第三節創作研究的範疇8 第四節創作研究的方法17 第貳章創作的學理基礎與源流 第一節身體與城市 一、裎視身體與城市間的互動關係與認知38 (一)肉體的醒覺與最初39 (一) 城市的起源與發展45 (二) 當「肉體/ 身體」遇上「石頭/ 城市」47 二、當代對身體與城市議題的闡述 (一)「都市人」被內化的特質與程度51 (二)城市中「欲望與希望」的發酵效應53 第二節藝術與社會 一、十八世紀後藝壇的驚濤駭浪62 (一) 工業革命後的藝術與社會現象63 (二) 電子革命後的藝術與社會現象75 二、後工業之後藝術思潮的對立與抗衡90 (一) 個人主義的浪潮90 (二) 後現代主義的顛覆95 (三) 第二現代中「藝術」與「異數」的論戰103 第參章個人創作理念與作品的探討 第一節個人創作理念的剖析120 第二節個人創作作品內容及創作形式解析132 一、以「自省」和「觀人」的角度去詮釋132 二、城市化的符碼在畫面中的意涵150 第肆章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身體/城市vs 藝術/社會之依附與共生的關係199 第二節生命與藝術所存在之價值在於無限創造的可能207 第三節身為藝術家所掮負的使命與自我期許215 參考書目225 個人創作作品圖錄

    藝術社會學
    城市社會學
    美學
    人類學
    圖像學
    城市環境臉譜理論

    QR CODE